•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歷程 …

第一節 先導研究的成果

研究者在正式研究前進行了先導研究,本節將針對先導研究的設計與實 施、先導研究的成果兩個層面行進行說明與介紹。

壹、先導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一、先導研究的設計

研究者以任教之A班做為先導研究的參與學生,在日常教學中以學習活動的 形式進行融入,不另外設計新教案。由於七年級的先導研究屬於嘗試之性質,

研究者僅以社會變遷單元進行融入,八年級的正式研究則以地方政府、政治參 與和選舉兩單元進行融入。在融入單元的選擇上,必須將課程進度、學校定期 評量一起列入考量。七年級下學期公民科有六個單元,依教學進度排序分別為 個人與社會生活、社會中的團體、社會互動與社會規範、社會中的文化、社會 變遷、社會福利六個單元。社會中的團體、社會中的文化、社會福利這三個單 元的上課時程已接近段考,若是融入線上討論,可能引起家長的擔憂,不適合 融入。個人與社會生活、社會互動與社會規範、社會變遷這三個單元都有值得 深入討論的議題,但近年來參與者所在的學區將面臨捷運建設及都市更新等重 大議題,勢必造成極大的變遷,所以研究者決定以社會變遷做為先導研究的融 入單元,一方面較容易引發參與者的討論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將課程與參與 者的生活經驗做連結。先利用一節自習課進行線上討論的事前訓練,讓學生暸 解如何操作討論平台;再於社會變遷的教學中,將線上討論活動列為學生的回 家作業,每個人都要上線回答三個議題,並完成學習單;最後利用社會變遷的 第二堂課程進行討論結果分享並回收學習單。

研究者在Facebook設立討論社團,學生利用四天的課餘時間進行線上討

論。討論的議題包括「OO社區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改變最大的地方在哪?」、

「在這十幾年的改變中,OO社區產生了哪些社會問題?原因可能是什麼?」、

「未來若OO社區內設立了捷運站,連結了整個OO捷運網,你認為OO社區 會發生哪些變化?」共三個議題,每一個議題獨立為一個討論區,學生在討論 區下方進行發言及討論。討論結束後,研究者將討論訊息進行整理、分析並在 課堂上分享成果。

二、先導研究的實施

事前訓練時,研究者要求所有學生登入Facebook帳號,並協助、教導未登 入的同學登入;接著將學生帳號與研究者帳號進行交友連結,並將其加入討論 社團;最後請同學覆誦討論規範及注意事項。整個過程遇到最大的問題為兩位 同學沒有帳號,無法進行後續的操作,在沒有父母的同意下不可擅自幫其註冊 帳號,所以研究者請兩位學生回去徵求父母同意,若父母不同意,則兩人僅需 繳交學習單。而討論規範以不違法、不離題、維持平等對話為主要規定,注意 事項則強調發言的範例及形式,學生大多是第一次進行這種學習活動,所以研 究者在討論規範的說明舉了較多違規實例,花費較多時間。整個事前訓練的狀 況十分順利。不過後來兩位沒帳號的孩子因家長不同意而沒有參與討論,十分 可惜。

週末進行線上討論的第一天,部分同學開始上線參與討論,過程算是很熱 絡,雖然有偏題的狀況,尤其是愛搞笑、活潑的學生容易偏題,但是將討論氣 氛營造得很不錯。

SA26:SA26斯壯說過:[台灣的一小步,是世界的一大步] (XD SA2:SA26斯壯+1

SA6:呃...同學們,我也SA26斯壯+1,但..我們…是不是有些離題?(FB-0612

~0615-A)

例如A班26號學生發言很踴躍,雖然部分發言有切合主題,但也有部分發言

離題,講到社區的轉變,他卻提及到台灣要多種樹,然後講了上述引文的話,

但其他同學的反應都是表示贊同與鼓勵。同學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中發言相當踴 躍,畢竟他們是第一次進行這種學習活動,加上有其他同學提示到偏題的狀況,

所以研究者沒有針對離題做直接的處理,希望先讓學生習慣這種討論方式,進 而更積極地參與討論。而研究者會對某些有內容的發言按讚,以鼓勵學生的參 與。A班第一天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回答問題並參與討論。

在討論活動的第二天,另外三分之二的學生幾乎都回答了問題,但積極參 與討論的學生跟第一天的學生沒有重複。討論過程非常熱絡,幾個平日上課比 較沒反應的學生能清楚、詳細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彼此對談、交流想法,例如 討論社區發生的社會問題時:

SA28:我認為少子化嚴重,……中略……,學校少許多人,最後可能被廢 校,最後臺灣人才缺失,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下降許多最後就會變弱勢 國家,最後就被別國收買。

SA4:其實少子化是全世界的問題,並不是只有OO社區

SA32:如果經濟非常不好的話,有錢的人還是有錢,貧窮的還是貧窮,不 過我覺得政府不會讓別國收買。

SA28:只要台灣經濟勢力弱下,在國際上面一定會被貶低,許多國家可能 不會跟台灣有更多交流,最後到有可能被中國以幫助我們為條件與我 們簽約,至少我是這樣覺得。(FB-0612~0615-A)

有學生提出人口老化、少子化的社區問題,但A班28號學生進一步指出少子 化可能會造成競爭力下滑甚至亡國,點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擴展了討論範圍。

而A班4號、32號學生學生則提出不同的見解,認為少子化問題各地都會面對,

但不會到亡國的地步。而A班28號學生又進一步為自己的想法提供解釋,認為亡 國是有可能的。上述三位同學平常上課與老師的互動很少,但在討論時卻能清 楚表達自己的看法,並針對他人的想法進行回應。

學生的討論訊息量非常大,研究者必須隨時趕上學生的討論進度,而且適 時地補充相關資料與新聞來讓他們思考,但令研究者感到高興的是,知識與想

法就是在這種過程中產生的,並不只限於教室內的授課。當天學生討論完的時 間應該已經超過晚上十一點了。

第三天、第四天是假日,研究者這兩天僅能用手機去看他們的討論狀況,

但無法及時回覆。研究者發現討論情況跟前兩天比起來較為沉寂,僅剩零星幾 個尚未回答問題的學生上線回答問題,並針對一兩個人的發言進行簡短的回 應,沒有形成進一步的討論。但這對國中生來說或許才是健康的,若是放假時 連續兩天都窩在電腦前而忽略了真實生活,這不見得是好事。

為何假日的討論量會特別少呢?研究者認為,前兩天上課日,所以同學討 論集中在晚上時段,上線的人多所以討論自然有更多的互動;假日的時間較多,

同學上線的時間較分散,自然而然較難形成熱絡的氛圍。

線上討論後的下一堂公民課,研究者與學生討論線上的問題,多數人認為 OO社區的確發生了很多轉變,而且有些社會問題正在發生。學生也對未來社 區中是否建設捷運有不同的考量。這些體會及經驗是課本上所無法涵蓋的,雖 然無法用評量與測驗測得成果,但是卻會在他們生活之中派上用場。

貳、先導研究的結論

研究者在先導研究完成後,針對先導研究的狀況提出以下結論及建議:

一、討論議題數量不宜過多

研究者要求學生利用一個週末的課餘時間進行討論,有三個議題要進行討 論。扣除偏題訊息、無關訊息、發語詞訊息,第一題的訊息共有50則,第二題 的訊息共有33則,第三題的訊息共有39則。研究者認為若將議題數減少為兩個,

應該可以讓討論的訊息更集中,進而形成更多對話。此外,參與學生要同時關 注三個不同的討論議題,學生的聚焦能力仍難以應對;結束後研究者要同時處 理三個討論議題的訊息內容,數量過於龐大難以負荷。因此正式研究時,討論 議題應減少到兩題較為合適。

二、學生能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結合

學生在討論過程,能利用社會變遷、社會問題的概念來理解社區面臨的問 題。

SA27:我覺得雖然交通變得很便利,但也是沒有改變對環境的汙染,多蓋 一個捷運站,只是浪費錢,也對環境更嚴重

SA23:屋價應該會大漲,人會越來越多,環境問題會更嚴重,可能稅收會 增加吧

SA10:蓋好捷運站也不得不妥協阿,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忍住現在,以 後房價漲了,受益的都是在OO社區有房子的人。(FB-0612~

0615-A)

在上述的對話中,A班27號學生看到捷運站對交通有正向的影響,但可能讓 社區的汙染加劇;A班23號學生則看到居住問題及人口擴張的問題,但他認為建 設捷運政府的稅收會提升,提出了不同的想法;A班10號學生則針對高房價提出 了另外一種的解釋,房價上漲,對在社區已有房地產的人卻是一種利多。課本 中只告訴學生社會變遷、社會問題的種類,但學生的對話中,可發現他們能理 解這些概念的意義,並且從建設捷運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進行分析,讓自己 和他人對社區建設捷運有更深入的思考及理解。能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結合,研 究者認為這比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實例更讓學生印象深刻,且能培養關懷社會的 態度。

三、帳號問題要優先解決

兩位同學因為父母不允許申請Facebook帳號,導致無法參與線上討論。所 以帳號的問題要列為最優先處理的問題,研究者認為可以採行兩種方式來解 決,一是取得父母的同意借用其Facebook帳號,讓學生利用父母的帳號進行討 論;或是教師創立公用帳號供學生使用。雖然這兩個方式會讓學生登入討論平 台時會較為不便,但至少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