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線上討論融入課程的設計問題與解決策略

第五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線上討論融入課程的設計問題與解決策略

在本節中,研究者針對課程融入前的準備及遭遇問題加以分析,並思考相 應的解決策略。

壹、教學方案的設計

要將線上討論融入公民科教學,必須先撰寫完備的教學方案,但其設計與 傳統教學方案之編寫有所不同。研究者經過本次研究後,針對線上討論融入公 民科教學方案,分析下列幾個設計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一、實施歷程的整體規劃

在線上討論的融入初期,不管是學生和老師都必須花費大量時間熟悉整個 過程。在教師方面,準備期間教師要建置討論平台、設計教學方案、掌握線上 討論狀況、統整並分享討論成果。僅是掌握每次線上討論的狀況,即耗費大量 的假日時間。例如在討論台北市政府的施政狀況時,研究者每天平均花三個小 時在線上討論網站上,除發訊息提醒同學討論外,還要維護討論區的秩序,並 適時給予同學回應(省-1107~1113)。討論進行時,學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 間進行參與,但教師為了促進討論、掌握討論狀況,花在線上的時間是學生的 好幾倍。在統整並分享討論成果前,教師也必須對討論資料進行分析,絕非短 時間可完成的工作。在討論提高台北市收入的議題時, A班的訊息量共計159 條,B班的訊息量共計129條,教師一人統整、分析將近300條的訊息,耗費個人 大量的時間。

學生方面,學校舉辦全校或全年級活動的時間要列入設計時的考量,否則

對討論的參與程度會發生影響。例如在討論如何提高台北市收入的議題時,研 究者發現A班、B班各有兩位同學忘記要上線討論,該次討論是在週六晚上、週 日及週一全天,而週六適逢學校校慶園遊會,學生參加校慶活動都十分忙碌,

週六晚上便已十分疲累,雖然小老師都將線上討論列為聯絡簿事項提醒同學,

但學生沒有看聯絡簿就會忘記上線。而沒有天天使用電腦、行動裝置的學生無 法收到提醒訊息,容易忘記參與(省-1114~1120)。研究者應避免線上討論時 程與大型活動重疊,以減少學生忘記參與的情況發生。

此外,從學生的回饋單可得知,現在的學生平時可能就不見得有太多課餘 時間。A班4號學生寫到:「功課多,常忘記討論,每次複習完都半夜一點多,

沒時間。(回-1225-A-S4)」;21號也寫到:「沒有時間上線。(回-1225-A-S21)」。

而B班也有同樣的回饋:「沒什麼時間可用。(回-1225-B-S28)」。雖然不是 每位同學都有這個問題,但對部分學生來說,假日的時間也相當稀少,要忙著 念書、補習或參加活動。Gerbic(2006)的線上討論研究中,參與學生表示要在 學校課業及家務中取得平衡,肩負著不小的壓力。若是將線上討論規劃在段考 前,會壓縮到學生僅存的複習時間,屆時不只學生無法參加,甚至家長也可能 抗議。

綜合上述考量,設計教案時,整個實施歷程必須同時考量師生時間及負荷 能力、學校行事曆之活動安排、教師排定之教學進度等三個層面後,決定討論 融入的時程及方式,讓教學方案有實際執行的可能,同時增進其成效。

二、討論議題的設定原則

(一)議題須具有知識內涵、可討論性,並結合時事或學生生活經驗

線上討論不同於實體討論,討論過程是持續好幾天的歷程,討論之議題要 具有充分的可討論性,才能讓討論的過程及內容更為豐富;若議題設定不良,

可能會影響討論成效。在討論不進行政治參與的後果時,學生的參與狀況遠較

前兩次差,研究者認為是受到議題設定的影響,雖然議題設定的構想是希望所 有參與者不須太多先備知識,每個參與者只要願意參與及思考,便能輕鬆回答 題目(省-1212~1218)。但缺乏知識內涵的議題難引起廣泛的討論,學生也表 達同樣的看法,B班4號學生在訪談時就這麼表示:「技術上就是還好ㄝ,討論 的時候……有時候題目上……算題目引導吧……就是可以寫的部分比較少,就 重複率很高。(訪-0106-B-S4)」,他認為題目的問題造成發言重複率太高。而 A班13號學生甚至對他人產生誤會,他在回饋單時中提到:「我希望老師能夠適 時叫同學發表其他意見,因為有些人只是把人家的留言改一下就當成自己的看 法,這應該算抄襲吧!。(回-1225-A-S13)」,13號學生甚至認為別人都是抄 襲他的發言,反而造成誤會。Arend(2009)的研究發現學生非常不喜歡自己的 發言和別人重複。由上述資料及文獻可看出議題是否具知識內涵,能引起廣泛 討論,對討論參與情形有很大的影響。

而Hew與Cheung(2012)提及討論主題若屬於封閉式或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學生討論空間會大幅縮減,應以開放式、無標準答案的問題做為討論主題。協 同研究者T2教師在訪談中也表達更具體的方向:

議題討論問題的設定如能愈具體、有衝突性及討論性,將可讓討論愈聚 焦,深度也會提昇。也建議該主題要有足夠、易讀的資訊供學生閱讀,讓 學生有發言的具體依據及參考目標。(訪-0121-T2)

T2教師認為議題除了要以具可討論性的主題優先外,有足夠的資訊及知識 做為學生的討論鷹架則更為理想。若問題本身不具有充足的知識內涵,僅是靠 學生自身經驗來對話,這也會造成發言內容過度相似或重疊。因為線上討論給 予學生充足的參與彈性,議題沒有足夠的知識性及討論性,也無法引發有意義 的線上討論參與。

與學生生活經驗有關的議題能引發更多的討論參與,進而引起學生間的共 鳴與迴響,例如B班1號學生認為自己在討論台北市政府的施政議題時他較為積

極,並提出解釋:「因為我覺得有些台北市政府提出的政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 相關,所以比較好想我對他到底是支持還是不支持。(訪-0105-B-S1)」。他的 參與意願很明顯地受自己生活經驗影響,台北市政府的施政議題他平常就可以 看到具體的成果,所以參與討論就較為容易。但若是離學生經驗太遠,則會降 低學生的討論意願。B班1號學生認為自己在討論台北市的經費議題時較不積 極,他回答到:「第二次因為平常完全不會接觸到什麼預算啦,要怎麼幫政府 賺錢之類的事情。而且因為對民眾有利有弊,所以很難去想。(訪-0105-B-S1)」

增加台北市的經費議題,一般學生很少有機會去接觸和瞭解,所以參與討論就 顯得較為困難。

此外,將討論主題結合時事的議題,同樣也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B班學 生提出類似的建議,24號學生在訪談時,針對想多參與討論的原因提到:

「呃………想多參與討論……社會的議題很流行,就現代人都會講的。(訪 -0105-B-S24)」;25號學生在回饋單中表示:「討論的東西盡量要時事。(回 -1225-B-S25)」;36號學生也在回饋單中提到:「可以再加一些國際的時事。

(回-1225-B-S25)」。可見時事的討論對學生是有吸引力的。研究者認為時事 具有話題性,有助於學生瞭解或參與他人討論的話題,可連結至其生活經驗,

能夠增加學生討論的誘因。黃光雄(1999)也認為教材如能配合學生已有的學 習經驗,或與生活發生關聯,則能增進學生學習的動機。而Skinner(2009)也 認為討論主題若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及情感,也有助於學生參與討論。

除了增加學生參與討論的意願,協同研究者T2教師認為結合時事的議題,

可以增進學生的思辨能力,並提高對議題的關注程度:

當社會議題融入討論主題時,學生有瞭解社會議題的機會,開始能關心身 邊的事物,並能結合課程內容回想自身經驗,再透過線上討論後,加以溝 通討論,建立自己的看法。這對學生的思辨、資訊彙整能力都有很大的幫 助。(訪-0121-T2)

討論議題結合時事議題或學生經驗,其效果不只促進討論參與,更提升討 論活動對學生幫助,協助他們發展多方面的能力。

所以議題的設定要同時具有知識內涵、可討論性,結合時事或學生生活經 驗,這是線上討論議題設計時的重要原則。

(二)界定明確的討論範圍

主題範圍狹隘或屬封閉式問題時,回答或發言內容的重複率高,為了避免 發言類似,學生就會減少回應。但是主題也必須設定範圍,若是主題範圍廣泛,

教師沒有界定討論的範圍,易使討論無法聚焦。協同研究者T2教師在訪談時就 指出這個問題:

教師在討論議題的設計上,容易讓學生形成發散式的討論,例如「身為一 個台北市民,你們覺得台北市政府目前的市政有哪些做的不錯?那些有待 改進?」這樣的題目,學生大多會提身邊可觀察到的事物,例如交通建設、

經濟建設、安全衛生、升學制度,每個學生所發表的意見不見得屬於同一 類,可能變成第一位同學提到交通建設、後面一位提到升學制度,但可能 對於交通建設A同學覺得不錯、B同學卻覺得有待改進,這樣的情形學生和 教師就無法聚焦進行深入的討論。(訪-0121-T2)

當議題具有豐富的知識及可討論性時,可討論的範圍就相當大。T2教師就 以討論台北市政的議題為例,因為市政範圍、種類廣泛,沒有明確分類就進行 討論時,就容易使討論顯得沒有交集。協同研究者T1教師則提出了一個可以改 進的方向:

越後面幾次的討論議題越來越明確,參考的資料也較有系統,所以學生越 能夠發揮背景知識表達想法,其內容也越聚焦在某些問題上。(訪-0117-T1)

T1教師認為該次討論較易聚焦與對話的原因,與研究者提供的參考資料有 很大的關連。因為參考資料的網站已將新任市長的政見分類好,所以每個學生

T1教師認為該次討論較易聚焦與對話的原因,與研究者提供的參考資料有 很大的關連。因為參考資料的網站已將新任市長的政見分類好,所以每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