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參與學生

本研究之參與學生以臺北市某國民中學八年級之兩班學生做為研究參與學 生。這兩班的學生熟悉研究者的教學方式,上課過程與研究者互動良好,研究 者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時,其配合度也高。同時,八年級學生為學校活動的主要 參與者,該年段的公民科課程內容包括政治、法律的內容,較為複雜、困難,

但與本研究想探究的公民參與意向最有關聯。故研究者選定八年級的兩個班級 做為本研究之參與學生。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將線上討論融入八年級公民科第三冊中的兩個單元,包括「地方政 府」、「選舉與政治參與」。在課程進行之前,進行線上討論平台的建置,並蒐集 建置過程中遇到困難與應對策略,以及針對學生進行課前訓練,以利於課程融 入線上討論時可以順利進行;同時以公民參與意向問卷對學生施行前測。在課 程進行中,以每個單元相關之相關議題做為學生線上討論的主題,並將每個議 題討論的過程、狀況與結果進行分析與檢討,並研擬應對策略,以做為下個單 元議題討論的改進依據,反覆進行至課程結束。課程結束後,以公民參與意向 問卷進行後測,再以訪談之方式請參與者分享參與過程的經驗、建議、評價,

以及其公民參與意向改變的情形,藉以瞭解課程融入線上討論對其公民參與意 向的影響,並以多樣資料交叉比對、分析,將研究內容做為研究者未來繼續實 行此方案之改進依據與參考。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參與學生

因學校教學、排課之需求,研究者任教之班級以八、九年級為主,不包含 七年級之學生,而九年級學生有會考之壓力,不適合做為初次參與研究之學生。

在七年級、九年級之公民課程融入線上討論的狀況、成效,則有待研究者更進 一步地探究。

八年級課程雖然僅以兩個班實施融入教學,但每一個班的線上討論皆需連 續使用數個週末的時間來進行。若以三個班同時進行,因為顧及人力的不足及 教學進度的維持,加上三個班線上討論時間將有所重疊,研究者無法同時兼顧 三個討論區,甚至產生混亂,故先以兩個班實施融入教學。兩個班都有 Facebook 線上討論記錄、學習單、公民參與意向問卷、學生回饋單、訪談紀錄、研究者 省思紀錄等資料進行分析,避免資料不飽和的問題。

二、研究者的角色轉換與資料解讀

研究者同時身兼教學者及研究者的身分,在兩者的角色扮演上有時難以釐 清,學生可能產生霍桑效應及比馬龍效應,而資料的分析及解讀也可能過於主 觀。但研究者請另外兩位協同研究者進行協助,請其對線上討論的內容及其他 相關資料行分析與解讀,與研究者的分析、解讀進行比較,並對協同研究者進 行訪談,以減少此項研究限制之影響。

三、融入單元的限制

本研究僅以八年級公民科第三冊中的「地方政府」、「政治參與和選舉」做 為融入單元,並沒有將其他四個單元一併融入。考量到線上討論過於密集,可 能造成學生混亂,加上佔用太多課餘時間可能引起家長反彈,所以不宜每個單 元都實施融入。本研究決定以較容易引發學生討論的兩個單元進行融入,而且

兩單元之間有「政黨政治」的單元做為緩衝,讓研究者可進行資料的整理及教 學方案的檢討,也讓參與學生有休息的時間,減少資訊無法負荷的情形。雖然 只有融入兩個單元,但已有多樣資料可供研究者分析,而且這兩個單元的研究 成果,可做為融入其他單元的依據及參考。未來若有機會再進行研究,也會以 其他四個未融入的單元進行優先考量,或是直接以別冊的單元進行融入。

四、行動研究的限制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來進行。行動研究是一個人在特定情境和問題 領域中的反省過程,反省不是純粹的心理或個人歷程,而是行動導向的社會脈 絡歷程(陳惠邦,1998)。行動研究者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研究假設與行動策略,

但不是以中型或巨型理論作為研究的開端,而是屬於一種紮根理論或落地生根 的理論(蔡清田, 2000)。行動研究的目的是在處理特殊情境的問題、增加研 究者的覺察,重視質性資料的分析與理解;傳統的量化研究則是嘗試提出具代 表性或推論性的研究成果,該成果能在各種情境下提供相關的解釋或依據,以 量化的資料進行統計考驗。行動研究的設計及資料處理不以量化角度探討變項 間相關性、因果關係為主,而是以質性的資料來理解、處理行動中遇到的種種 問題。所以本研究的結果不具推論性,無法通用於不同的情境脈絡之下。但本 研究的行動歷程仍可增進研究者自身的專業成長,並提供有意嘗試類似研究的 後續行動者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