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線上討論融入課程與公民參與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線上討論融入課程與公民參與的相關研究

壹、教學中融入線上討論的相關研究

線上討論融入教學在我國仍然是一個很新穎的研究議題,而使用社群網站 做為討論平台更是少見。這方面的國內研究數量也相對較少,本小節將研究的 探討範圍擴大,將教學融入同步線上討論及學習討論區的研究也做為蒐集範 圍,將蒐集到的資料整理至附錄五,並針對研究的參與學生、方法、發現、學 習領域進行探討。

一、從研究參與學生來看

研究者蒐集到的研究中,其研究參與學生大多為大學以上的學生(楊亨利、

尤松文,2003;劉旨峰、簡佩芯,2009;歐陽誾,2012;曾彥翰,2012;蔡明 儒,2012),少部分以國小學生(林曉雯,2007;楊佳龍,2009;陸美如、歐 陽誾,2012)及國小老師(陳彥廷,2012)做為研究參與學生。而以中學生做 為研究參與學生則相當少,且大多是以線上學習結合線上討論的方式進行(黃 淑貞,2005;游宜憫,2007)。

研究者認為,從九年一貫課開始施行後,國小的升學壓力大幅減少,而且 鼓勵多元的學習方式;大學生的學習本來就是多元化的,而且強調人與人的互 動、合作及對談。所以在這兩個教育階段將線上討論融入教學相當合理也較為 容易,研究的數量也較多。而國中及高中的學生面臨到升學考試的壓力,要老 師在有限的時間中融入線上討論,其難度遠高於小學及大學的階段。但也正因 為難度較高及研究的數量較少,本研究便是對艱困的現狀進行挑戰,要在限制 較多的教學環境進行突破。

二、從研究方法來看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這些研究大多採量化研究居多(楊亨利、

尤松文,2003;林曉雯,2007;劉旨峰、簡佩芯,2009;楊佳龍,2009;陸美 如、歐陽誾,2012;歐陽誾,2012;曾彥翰,2012;蔡明儒,2012),其研究 方法大多採取準實驗研究法,少部分採相關研究法及內容分析法。而質化研究 的部分則相對較少(黃淑貞,2005;游宜憫,2007;陳彥廷,2012),研究方 式以行動研究法及個案研究法為主。

從研究者蒐集資料來看,多數的研究都傾向以「教學實驗」的方式來探究 線上討論融入教學的效果。但研究者認為,教學本身是一個持續不斷的互動歷 程,其成效是否能在課程結束後立即呈現?其實驗環境是否能精確控制?而且 是否產生倫理問題?研究者認為以短期實驗的研究方式不適合,而在少數以行 動研究法進行的研究,雖然花費了較多的時間,但在持續研究、反省、檢核和 修正的過程中,師生彼此不斷溝通與調整,並以多元的研究工具來觀察教學成 效,這遠比僅用量化的測驗或問卷進行前測後測來得更有意義。

而行動研究的方式較符合教學活動的特性,也與研究者研究主題的內容較 為契合,畢竟線上討論的精神就是讓學生不斷討論與協商,藉著一次又一次的 討論活動使學生有所成長。所以研究者經過資料的整理後,認為採行行動研究 的方式較為合適。

三、從研究發現來看

部分針對學生學習態度及成效的研究結果顯示,若將線上討論融入教學 中,對學生的學習成效或學習態度有所助益(楊亨利、尤松文,2003;黃淑貞,

2005;林曉雯,2007;游宜憫,2007;歐陽誾,2012)。而針對教學中融入線 上討論的價值上,有研究顯示,線上討論的成果可做為較是自我形成性評鑑的 依據(劉旨峰、簡佩芯,2009),而且藉由討論的融入,可以讓參與者間的互 動呈現更為平等、多元的樣貌(陳彥廷,2012)。最後在有效推行線上討論融 入課程的策略上,研究顯示獎勵機制或教師的回饋都可以讓學生更願意參與課

程討論(楊佳龍,2009;陸美如、歐陽誾,2012;蔡明儒,2012),而且若能 結合社群網站的訊息提醒功能,對學生的參與將更有幫助(曾彥翰,2012)。

從這些研究結果中,研究者發現,在教學的施行上,應該有一個通盤整體 的考量,在施行前、施行中、施行後都應有一整套的方案、策略做為依據。但 研究者蒐集研究結果大都顯得相當的零碎且單一,沒有針對線上討論融入課程 的整體方案、策略做一個通盤的研究。所以研究者希望能發展出一個完整的教 學方案,並納入蒐集到的研究結果及建議,針對Facebook線上討論融入課程進 行完整的研究。

四、從研究的學習領域來看

在諸多的國內研究中,研究者們所研究的學習領域較為分散。針對大學及 研究所的研究,以資訊教育為主要研究的學習領域(楊亨利、尤松文,2003;

劉旨峰、簡佩芯,2009;歐陽誾,2012;曾彥翰,2012;蔡明儒,2012)。而 在國民教育階段中,是以數學領域(游宜憫,2007;陳彥廷,2012)、自然與 生活科技領域(林曉雯,2007;楊佳龍,2009)、藝術與人文領域(黃淑貞,

2005)為研究的學習領域;少部分則以特定的主題(陸美如、歐陽誾,2012)

為研究的領域。

上述研究的學習領域幾乎都以資訊教育領域或相關主題為主,而其他的研 究也多以數理科居多。針對社會領域的研究,似乎還需要更多的人去投入。研 究者認為這與教室環境及課程內容有所關連,畢竟資訊領域的資訊化教室環境 及課程內容是最有利於線上討論進行的。但社會領域公民科中各種議題的爭論 性及討論性,研究者也認為十分具有融入線上討論的價值,若能將學校內的學 習資源善加利用,針對線上討論融入社會領域教學進行研究,相信對社會領域 有興趣的研究者能有所貢獻。

五、對本研究的啟示

過去的研究發現都顯示線上討論融入教學對教學整體會產生正向的助益。

但是每一項研究都強調線上討論有其缺點與不足之處,在準備、操作、評鑑等 各個階段,教師都必須做妥善的規劃與設計。課程設計以學習者的能力、特性 為出發點,以教師欲達到的教學目標為方向,以適合的討論平台為工具,才能 降低這些缺點及不足之處的影響。研究者以張志銘、周倩(2009)提出的線上 討論實施策略為依據,將線上討論的融入依準備、參與、帶領、提問、評鑑五 個階段來進行,以提升研究所產生的成效。

貳、使用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的相關研究

針對使用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兩者關係的研究,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在 這幾年來有較多的發展,而且社群網站的盛行,更讓許多研究者聚焦於社群網 站對公民參與的影響性。本小節將以社群網站、論壇等網際網路的使用方式為 範圍,針對探討網際網路使用與公民參與之關係的研究進行蒐集,將蒐集到的 研究整理成附錄六,分別從研究參與學生、研究方法、研究發現三個層面來探 討。

一、從研究參與學生來看

研究者蒐集到的資料裡,多數都是以大學生做為研究之參與學生(邱張名 琪,2011;張鴻文,2012;潘俐婷,2013;唐婉珊,2013;鍾智錦、李艶紅、

曾繁旭,半,2014),部分則以網路使用族群做為研究參與學生,不設定年齡 與族群等其他限制(吳忠勳,2008;蔡尚哲,2009;吳尚達,2012)。

這方面為何沒有以中學生做為研究參與學生呢?研究者認為,WEB2.0的這 種雙向互動網路雖然從2000年便已開始發展,但軟硬體邁入成熟也僅是近幾年 的事。大學生的經濟能力及時間較為充裕,而且正開始拓展自己的人脈,所以

用雙向互動網路的情況也已漸趨普遍,研究者以中學生做為研究參與學生,必 定也可以獲得十分有價值的成果以供他人參考。

二、從研究方法來看

在這方面的研究,大多數都採行量化的的相關研究(吳忠勳,2008;邱張 名琪,2011;吳尚達,2012;張鴻文,2012;潘俐婷,2013;鍾智錦、李艶紅、

曾繁旭,2014);少部分則以質化的個案研究方式進行(蔡尚哲,2009;唐婉 珊,2013)。

研究者認為,多數研究採行量化的相關研究方式來探討使用網際網路與公 民參與的關係,利用統計的方法直接來判斷兩者是否有相關性,是相當合理的 研究方式。而使用個案研究的方式也可更精確地描述兩者間的關係如何產生連 結。但這兩種方法卻無法讓我們知道如何強化兩者間的連結與相關性,也無法 讓我們瞭解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去強化學生的公民參與。研究者採行行動研究的 方式,正是希望能藉由教學方案的引導、執行、參與、修正、回饋,讓網際網 路的使用能對公民參與產生正面的影響。研究者扮演主動積極的方案推動角色 來取代觀察者的角色,以求獲得更具實踐意涵的研究成果。

三、從研究發現來看

吳忠勳(2008)、蔡尚哲(2009)及鍾智錦、李艶紅與曾繁旭(2014)的 研究發現線上社群互動與互助可以轉為線下互動的能力,兩者互相連結,甚至 可能組織團體的行動;邱張名琪(2011)發現社群網路使用行為雖然無法取代 實體的公民參與,但可以驅使社群網路使用者從事實體的公民參與;吳尚達

(2012)發現facebook的使用會增加使用者的公民參與行為並具有促進審議式民 主發展的潛力;張鴻文(2012)則發現愈是因為學習動機而使用Facebook的人,

其在線上公民參與的實際經驗也顯得更豐富;潘俐婷(2013)的發現顯示資訊 素養越高,其公民態度相對也會提高;唐婉珊(2013)的研究結果則顯示Facebook

的使用利於公眾議題分享和參與的召集,且有機會可以透過Facebook影響大眾 媒體的議題設定。

綜合上述的研究發現,網際網路的使用行為對公民參與的範疇大多都呈現 正相關狀態。但到底是公民參與影響使用網際網路行為,還是使用網際網路行 為影響公民參與,這些研究結果大多無法給我們解答。研究者針對這個問題,

透過有計畫的教學方案設計與執行,希望能找出解答,提出一個使用網際網路 能促進公民參與的研究成果。

四、對本研究的啟示

相關研究都顯示使用網際網路的行為與公民參與是有相關性的。但這些研 究在設計時,都將觀察焦點聚集在參與者的課堂學習、議題討論、政策辯論等

相關研究都顯示使用網際網路的行為與公民參與是有相關性的。但這些研 究在設計時,都將觀察焦點聚集在參與者的課堂學習、議題討論、政策辯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