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針對研究的架構進行說明,共分為四節,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 究目的與問題、重要名詞釋義、研究範圍與限制予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普及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而臺灣的資訊產業發達,自然也不會 置身這波資訊潮流之外。根據資訊工業策進會(2013)調查顯示,臺灣 12 歲以 上持有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民眾已高達 1053 萬人,將近占 12 歲以上人口 的 49.5%,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手機的用途多 以「瀏覽網頁/看新聞(20.4%)」、「即時通訊聊天/通話(17.4%)」、「玩遊戲

(16.5%)」為最多;平板電腦的用途多以「瀏覽網頁/看新聞(49.4%)」、「玩 遊戲(38.8%)」、「收看 YouTube/影音內容(19.6%)」為最多。從調查結果可 以發現,年齡在 12 歲以上的我國國中生,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情況十分普遍,

但用途多集中於娛樂性質上,若能有效將智慧型行動裝置轉化為課堂外學習的 媒介,其學習成效十分值得令人探究。

二、線上學習平台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網路技術的改善,使得無線上網更為便利,網路傳輸速率大幅提升,

亦使大眾對於數位學習的需求不斷增加,各種線上學習平台也不斷推陳出新。

2011 年 10 月,前史丹佛大學資工系教授 Sebastian 及 Andrew 分別將其課程在 網路上開放,都吸引全球大量的使用者報名。這兩位名校教授因各自見證到自 己的公開網課爆紅而備受鼓舞,遂於 2012 年各自集資成立營利性質的線上學習

公司 Udacity 與 Coursera。而同年由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哈佛大學集資結盟 的非營利公司 edX 也加入競爭行列(劉怡甫,2013)。線上學習的需求不斷擴張,

自然提升線上學習的供給意願。而臺灣的線上學習也正處於蓬勃發展的狀態,

根據線上學習平台 moodle(2013)的資料顯示,臺灣目前架設的線上數位學習 平台 moodle 有 1428 個,其中包括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層級的學校,也有 以個人或社會團體名義架設者。在線上學習平台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教師能否 利用網路平台將學校的學習活動擴展至學校外,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深化家長 參與,是令人感興趣的研究重點。

三、網路時代的公民參與

突尼西亞於 2010 年發生了茉莉花革命,甚至形成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

參與者多採取公開示威遊行和網路串連的方式,其影響之深、範圍之廣吸引全 世界的高度關注,從 2011 年初開始至今尚未完全結束。而在這股浪潮中,

Facebook、Twitter、Youtube 等社交媒體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人們體認到網路不 再只是單純意見發表、資訊交換的場域,更具有增進公民實際參與的功能。

2013 年我國發生陸軍下士洪仲丘遭到不當管教致死案件,三十多名網友在 網路上討論此案後,成立公民 1985 行動聯盟,短短七天號召逾三萬人上街頭,

後續的活動甚至號召超過二十五萬人的參與,打破國內過去社會運動組織動員 模式(羅凡勇,2013)。除前述事件外,2009 年莫拉克颱風過後,網友和部落客 迅速集結,並成立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2011 年美國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運動,

99%的絕大多數人利用網路串連、分享資訊,對抗社會頂層富裕的 1%。網路平 台使公民參與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付諸實踐的社會運動。藉由網路平台對於 公民議題的討論、互動,能否增進現代人的公民參與意向,也成為眾人關注的 焦點。教師若在公民課程中,利用這些社群網站做為學習、討論的平台,將線 上討論活動融入課程之中,是否能對學生的公民參與意向造成影響,亦值得探

究。

四、數位原住民的網路禮儀及法規意識仍有待提升

學術界多半將 1980 年代以後出生的世代,稱作是「網路世代」、「N 世代」

或「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在這個世代出生的人們被稱作「數位原住民」

(余民寧,2013)。我國目前的國中生一出生時,便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他們 知道各種電子產品及多媒體的意涵及使用方法,而且習慣於用圖像、影音、意 向符號,多向、同步、即時地溝通、交談、和傳遞訊息。父母、教師及行政人 員這種「數位移民」(digital imigrants),在電子產品及多媒體的學習往往趕不上 學生,甚至對學生的所作所為難以理解、一無所知(余民寧,2013)。

「數位原住民」的習性、學習方式、與生俱來的潛力及認知能力,顯然地 與「數位移民」不大相同,自然也帶來莫大的挑戰。目前全國大、中、小學的 學生屬於「數位原住民」,而多數教師與教育行政人員仍屬於「數位移民」。但 具有資訊能力的「數位原住民」,不代表其瞭解網路禮儀及相關的法規意識。我 們可以從下列兩篇報導看到這種情形:

上網發言不當,引發公憤又一樁。台北市大理高中三年級女學生「可可」

前天在臉書貼文,稱客家人「廢物」、「窮酸」,雖沒多久就刪文,但已引 爆網友怒氣,痛批她挑釁且種族歧視,要求她出面道歉。女學生前晚、昨 午兩度貼文道歉,校方回應,將輔導她網路禮節及族群平等教育。(劉嘉 韻,2012)。

一名成姓大學生在臉書一公開社團,涉以「小狗」等不屑輕蔑及攻擊性字 眼罵人,被判罰 1 萬 5000 元。該名大學生在臉書辱罵人,當事者提告,

台東地方法院以妨害名譽判處拘役 10 天,得易科罰金,緩刑 2 年,另向 公庫繳納 5000 元罰金,兩罰則相加,大學生須付出 1.5 萬元(陳亮諭,

2014)。

類似上述報導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可見「數位原住民」雖然具有足夠 的資訊能力,但相應的網路禮儀及法規意識卻無法同時養成。這些禮儀及法規

意識仍有賴家長與師長、行政人員共同去引導、協助他們學習,站在教學第一 線的老師,應提供學生學習網路禮儀及法規意識的環境與機會,而在課程中融 入線上討論正是一項很好的嘗試。

在前述背景下,研究者聚焦於國中教室,將線上討論融入國中公民科教學,

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透過不斷修正、改善的過程,探討此項資訊融入教學方案對 國中生公民參與意向的影響,做為提升研究者教學成效的依據及成果。

貳、研究動機

一、尋求教學突破的可能性

九年一貫課程在我國施行後,國中公民課程從每週兩堂課減少為每週一堂 課,教學時數大幅縮減。但從以往的基測到十二年國教的教育會考,公民科仍 列為社會科的考試內容,光是為應付學生、家長在升學考試上的需求,教學時 間就已消耗殆盡。

John Patrick 提出公民教育的四種要素(component),要重視四個要素之間 的動態、持續性的互動關係(引自張秀雄,2005)。第一種要素公民知識(civic knowledge),讓學習者瞭解何為民主政體,並指出民主政體與其他政體之區別。

第二種要素是公民認知技能(cognitive civic skills),使學習者能對公民生活中 的事件和議題進行確認、瞭解、評估,並對其做批判性及建設性的思考。第三 種要素是公民參與技能(participatory civic skills),學習者能和其他公民互動並 商討公共政策議題,做出決定後,採取行動影響公共政策以改善生活。最後一 種要素是公民氣質傾向(civic disposition),是一種維護與改善民主憲政所必須 的人格特質,包括肯定、尊重與保護每一個人的平等權與人性尊嚴,並在民意 政治的原則下,負責任地參與社群公共生活,支持與實踐公民德行。

但因教學時間緊縮及升學考試的壓力下,公民教學的內容被窄化為公民知 識的傳授,認知技能、參與技能、氣質傾向卻無暇顧及,偏離了公民教育的核

心內涵。研究者希望在現實的考量下,尋求解決困境的策略,突破現狀並深化 自己的公民教學內涵。近年來開始蓬勃發展的社群網站 Facebook,若能將其塑 造成一個學習、互動的討論平台,使課程參與跨越教室與學校的藩籬,形成一 個讓學生學習認知技能、參與技能、氣質傾向的公共論述空間,對研究者遇到 的困境似乎能有所改善。但如何有效地利用 Facebook 來改變現狀,則仰賴深入 的嘗試與修正,期待經過本研究後,研究者能在目前的公民教學困境中有所突 破。

二、給予每個孩子發聲的機會

研究者授課時,在時間的壓力下,師生、同學之間的僅能利用有限的時間 進行討論,但是參與討論的人員往往僅限於少數幾位學生,其他多數學生則如 同沉默的聽眾。研究者的導師班召開班會討論班務時,時間充裕且氣氛開放,

但仍是少數學生掌握了發言的主導權。為何我國學生在討論時大多都保持沉 默?研究指出,華人學生要發言時,擔心人際關係網絡中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而選擇沉默。當學生為保護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時,討論意願顯著降低;但若是 討論環境充滿安全感,則討論意願顯著提高(符碧真,2010)。若是能提供一個 較少人際壓力且充滿安全感的討論環境,那些沉默的孩子是否有更多的勇氣表 達自己的聲音呢?他們能否擺脫客人的角色,讓自己成為課堂的一份子?這些 問題都引發研究者進一步深入探究的興趣。

在十二年國教如火如荼施行的當下,「多元評量」是其中的重要內涵。研究 者曾在公民課程融入「利用網頁製作個人家庭樹」之內容,並以開放式問答學 習單做輔助,最後將該結果視為一項日常評量作業。實行結果出乎研究者的預 期,孩子的表現十分出色,在問題的回答及網頁的成果上都十分良好。假如研 究者還是採行傳統的紙筆評量,那將看不到這份豐碩的成果。給孩子們更多沉 澱、思考的時間;給孩子們一個暢所欲言的空間,孩子回報給我們的,說不定

是超乎期待的成果與潛能。基於先前的成功經驗,研究者想嘗試以 Facebook 線 上討論的方式融入自身教學之中,希望能看到更多孩子不為人知的才華,同時

是超乎期待的成果與潛能。基於先前的成功經驗,研究者想嘗試以 Facebook 線 上討論的方式融入自身教學之中,希望能看到更多孩子不為人知的才華,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