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童的死亡概念與態度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的死亡概念與態度

壹、 死亡的定義

「死亡」是生命歷程中必然的一環,代表生命的結束,定義看似簡單,但從不同觀點,

死亡實則一複雜的概念,其定義紛雜且難以嚴謹細密地予以界定,各種有關死亡的分類可 歸納為:(1)中國古書之死亡定義:說文解字一書中,對「死」之解釋為:「死,澌也,

人之所離也」,澌,即為「盡」,亦指形體與魂魄相分離,從此解釋看之,「死」可定義為 個人生命的結束(張淑美,1996)。(2)生物學:死亡是指身體細胞的新陳代謝產生無法逆 轉的改變,而使生命中斷的現象(呂應鐘,2001)。(3)醫學死亡:根據Dorland’s醫學辭 典的解釋,為死亡下的定義為:「由心跳和呼吸之停止所顯示的外表生命的消失」。(4)

法律死亡:Blank’s法律辭典對死亡的定義則為:「生命的終止:存在的終止;經由醫生定 義為血液循環的全部停止,生命的功能如:呼吸作用、脈搏跳動等等,因而立即隨之終止」

(高雄市教育局,1998)。(5)社會性死亡的定義:當一個人沒有思想,沒有感覺時,可 稱之為社會性死亡(黃天中,1991)。

而死亡原因,李復惠(1987)歸納國內外文獻後將其大致分為:(1)自然致因:包括 末期疾病及突然死亡,突然死亡包括各種意外死亡;(2)自殺;(3)他殺;(4)流產等四 大類。

心理學提供我們各式各樣隱含深意的死亡觀,大眾心理學認為「死亡是生命的一種表 現方式、是生命的另一面、是生命極致的實現、是人生一切應然但未然之事」,死亡具有 正面價值,有助於心靈的啟蒙。而行為學家則視死亡為不相干且不含道德屬性的議題。生 涯發展心理學認為死亡是個任務,從嬰兒期一直到老年,人生就是一連串有待完成的任 務,發展心理學為老人尋找的任務即是在心理上必須準備迎接死亡,決定了老年與死亡的 密切關係(劉震鐘、鄧博仁譯,1996),接受過去的生活與未來的死亡,成為老人重要的 發展課題(劉淑瀅,1991)。精神分析學派則認為「死亡」是一種內在動機、驅力(吳憶 帆譯,1999;張春興,1992),亦即人本來就存在著死亡的念頭和慾望,因此當人們在身 體、心理等各方面不順遂時,就會引發「死亡」的念頭(蔡菁芝,2008)。

二、哲學與宗教對死亡的詮釋

哲學是愛智之學,不管東西方先哲,無不致力於探索、解答死亡的真意。東、西哲人 對死亡的觀點,莫衷一是,見仁見智,下將分東、西方哲學的死亡觀探究之:

西方哲學的死亡觀:西方世界對死亡態度緣起於古希臘哲學的影響,蘇格拉底認為靈 魂是永恆不朽的,對死不用懼怕(呂應鐘,2001);後進入中世紀,基督教興起後,死亡 的探討目標,在於引發世人對死亡和天國的渴望,來生、靈魂不朽、死後審判,這些觀點 引起個人對死亡的焦慮與害怕;緊接著進入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盛行,復活、永生的 觀念逐漸被「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的哲學思考所取代,人類開始由神學邁向科學,

宗教的影響力逐漸式微;爾後,宗教戰爭、科學興起,西方哲學對死亡觀點,以「自我生 存」為至上原則,大部分學者抱持著「惡死亡、熱戀生命」,與中世紀「惡生存、熱戀死 亡」的生命態度,大相逕庭(呂應鐘,2001;林綺雲,2000)。

東方哲學的死亡觀則為:以中國為例,說明儒家、道家與儒道釋合一的死亡觀。

(1)儒家:重死重喪,但避諱言死。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但其義在於不語怪 力亂神,視生老病死為不可抗拒之自然規律,雖忌諱談死,但是不怕死且謹慎的對待死亡,

孔子倡導喪葬與祭祀的禮儀,特別看重慎終追遠的喪葬制度。(2)道家:「道法自然」的 生死觀,老莊以道的觀念看待死亡,尤其莊子認為死亡只是自然的現象,生死如同晝夜,

天地元氣之聚散而已,不足悲戚、恐懼(林綺雲,2000)。(3)儒道釋合一:儒家、道教、

大乘佛學三家雖不同源,但可殊途同歸,儒家慎終追遠的道德觀,民間道教的鬼神觀,以 及佛教的輪迴果報觀,形成了中國文化獨特的死亡觀,三教融混的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民 族文化的傳統與習俗(呂應鐘,2001;高雄市教育局,1998)。

此外,各種宗教對死亡也有不同的詮釋,因此造成不同的死亡態度,不過真正影響個 人死亡態度,尚與其對宗教的虔誠度有關(黃天中,1991),但從宗教的觀點,死亡從來 都是好事,各種宗教對死亡的詮釋可歸納如以下:(1)佛教的「極樂世界說」:生時修善 業,則入善道;若行惡業,則入惡道,生死輪迴,端賴業力果報,如積極修持可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2)基督教的「天堂論」:死是永生,虔信行善經審判後可得永生,返回上帝 之國。(3)天主教的「永生說」:一個人不死則不能永生,死亡只是暫別,死者上天國,

未來大家都能在天國相見。(4)回教的「快樂主義」:面臨死亡時以喜悅的心情等待它,

使肉體脫離人間的煎熬與考驗,進以迎接生命的永恆之所「天堂」。(5)道教的「成仙思 想」:珍惜既有的生命,修練身心靈,以求得羽化成仙,長生不死。(6)婆羅門教的「業 力輪報說」:好人得好報,得善生;惡人得惡報,得惡生(王文斌,1994;呂應鐘,2001;

劉樂晨,2010;黃天中,1991)。綜上可知,不論是哲學或是宗教對死亡的詮釋與思考,

目的無他,都為去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進而思考生命的價值。

三、人類社會對死亡的回應

任何人即使未經過正規死亡教育訓練,也會以某種態度來面對自己的生命或死亡課 題,其態度的形成係受社會體系所提供的知識背景、社會抱持的態度有意無意的形塑影響

(林綺雲,2000)。Robert Kastenbaum 認為,生命預期、接觸死亡的頻率、對世界的掌握、

不同年代的社會中,人類對死亡有不同的解釋,如表 2-1-1 所列:

資料來源:Kastenbaum & Aisenberg(1976),引自蘇雅惠(2006)。

由上表可知,除哲學、宗教會影響人類社會看待死亡的方式,科技與醫學的進步、人

貳、 兒童的死亡概念

在進行本行動課程方案前,應先探究兒童的死亡概念,藉以提供研究者了解兒童對死 亡看法的發展基礎,並據此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與提供適宜的介入策略。

「張氏心理學辭典」、楊國樞將「概念」一詞定義為:對同類事物獲得概括性的單一 認知經驗。狹義一點講,在類似的事物中,經由抽象化歷程,以單一概括性的名稱或符號,

代表具有共同屬性的一類事物之全體時,此名稱或符號所代表者即為概念(張春興,1989;

鄧蔭萍、何佩芬,1999)。

死亡概念(Death Concept)研究始自 1930 年代,卻直至 1970 年代後才蓬勃發展,

廣泛而言,死亡概念並非單一化或單面向的概念,其係由一些相當不同而又各自十分明確 的「次概念」(sub-concept)或「成份」(components)所組成的複雜概念(李開敏等譯,

2001;張淑美,1996)。而死亡概念究竟包含哪些「次概念」,每位學者的論點不一,Hunter 和 Smith(2008)從廣泛的研究中歸納,指出在過去六十年間,研究人員調查兒童對死亡 理解,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個次概念,分別為:不可逆性、無機能性、普遍性,而兒童需先 對死亡建立不可逆性與普遍性的理解後,才能發展對死亡原因、因果關係的理解,即為原 因性。下將各次概念的內涵分述如下:

1. 「不可逆性」(inevitability):能瞭解死亡的狀態一旦形成,則其肉體無法再復活。

2. 「無機能性」(nonfunctionlity):能瞭解生命體的生理機能均中止,身體各器官喪失 功能。

3. 「普遍性」(universality):能瞭解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有生物皆無例外。

4. 「原因性」(causality ):瞭解死亡發生的原因,有內在及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如 年老衰弱、疾病;外在因素如自殺、意外)。

念應包含的要素有不同觀點,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死亡次概念的界定,整理如下表2-1-2:

表 2-1-2 國內外學者對死亡次概念的界定 Kane(1979) Speece &

Brent(1996)

Hoffan & Strauss(1985) Florian

(1985) Moon (2009)也指出在調查兒童死亡概念發展時,大多將死亡概念分為不可逆性(相信 死亡是不可逆的事實)、無機能性(身物體生理功能的喪失)、普遍性(死亡的普遍性法則)、

根據「張氏心理學辭典」對態度的詮釋為:指個體對人、對事、對周圍的世界所持有 的一種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態度必有其對象,對象可為具體的人、事、物,也可 為抽象的觀念或思想;態度的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有關,一般相 信態度是學得的人格特質(張春興,1989)。蘇完女(1991)綜合各學者(Hovland,1953;

Kerch,1962;Shaw & Wright,1967)的論點,對態度的定義與上述內容大同小異,惟其 多提出一項,認為態度具有方向性、強弱度,使態度具有測量的可行性。

而態度改變則是指經由勸說或說服的方式,企圖改變對方既有態度的歷程,態度改變 須事先訂出預期改變的方向(張春興,1989)。本研究預期學生經過教學後,在死亡態度 上的改變能趨於正向,據此,本研究將透過發展應用影片於死亡教育之行動方案,協助學 生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建立正向的死亡態度。

二、死亡態度的內涵

雖然態度應包含認知、情感、行動三種成分,但因考慮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限 制,仍多以探討「看法、情緒」的層面為主。死亡態度的研究始於1967年Lester編製的「死 亡恐懼量表」及1970年Temper編製的「死亡焦慮量表」,之後有關死亡態度的研究也大量 問世(張淑美,1996)。在討論個人對死亡的態度時,很多研究焦點(Neimeyer,1994;

Neimeyer & Van Brunt,1995)通常放在「死亡恐懼」與「死亡焦慮」(引自曾煥棠等譯,

2004)。Feifel和Nagy(1981)認為死亡態度包含模糊的焦慮與具體的恐懼,而死亡焦慮 的情緒與死亡恐懼的感覺其實是互為因果。而Kastenbaum和Aiseberg(1975)提出:死亡 恐懼是人類在探討對死亡的態度或反應時,最常見的一種情緒反應與心理狀態(引自藍育 慧,1995)。因此,恐懼不論是單獨或合併發生,都會使人想到死亡時所引發的焦慮,進

2004)。Feifel和Nagy(1981)認為死亡態度包含模糊的焦慮與具體的恐懼,而死亡焦慮 的情緒與死亡恐懼的感覺其實是互為因果。而Kastenbaum和Aiseberg(1975)提出:死亡 恐懼是人類在探討對死亡的態度或反應時,最常見的一種情緒反應與心理狀態(引自藍育 慧,1995)。因此,恐懼不論是單獨或合併發生,都會使人想到死亡時所引發的焦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