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問題的背景與緣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背景與緣起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的背景與緣起,第二節為研究動機與 目的,第三節針對本研究所提及之關鍵名詞進行釋義,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背景與緣起

生命教育、生死教育、死亡教育三者常有混用情形,故在進行論述前先加以釐清,再 進行本研究探討。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屬於我國本土所發展出來的名詞,而死亡教育一詞 則由國外傳入,生命教育的主要內涵係為終極關懷、倫理思考、全人發展等三方面(孫效 智,2004)。而生死與死亡教育則強調認識死亡,並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死亡,但由於國人 避談生死的禁忌,所以國內許多學者認為「生死教育」比「死亡教育」更具積極性,也較 為國人所接受,因此死亡教育一詞逐漸為生死教育所取代,其內涵範疇是一致的(吳淳肅、

侯南隆,1999;李佩怡,2004;林季玲、楊淑晴,2009;邱珍琬,2006;紀潔芳,2000;

張淑美2001b;趙可式,1998;蔡明昌,2002),不過就廣義而言,生死教育或死亡教育都 是生命教育,三者皆為關懷「生命」的教育,都是為生及死作準備的教育(林慧珍,2000b;

孫效智,2001;趙可式,1998)。

近幾年來,國內的921大地震、八八水災、蘇花公路意外與國外的雲南、紐西蘭地震,

以及日本9.0大地震引發海嘯的發生,一再宣詔生命的無常,不少兒童在一夕之間失去身 邊的親人,面對親人突如其來的死亡,我們很難了解死亡對孩童帶來的恐懼與痛楚有多 大,因為死亡對他們而言可能是陌生且無知的。生命歷程中最無可避免的即是「死亡課 題」,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夠不要面對死亡,但現今有許多證據說明兒童在很早期就「發 現」死亡,並對生命可能突然消逝充滿恐懼與焦慮(李開敏,2001),究其原因,當兒童 在面臨生命歷程中的天災人禍、以及其他變故,而與親朋好友、寵物天人永別時,往往無 法好好處理面對,是因其缺乏相關的知識所造成的(Cox, Garrett & Graham,2005),

若此時家長又以忽視、隱瞞、欺騙、恐嚇或敷衍的方式處理,會使兒童對死亡存有高度的 好奇、迷惘、焦慮、恐懼和壓力(紀潔芳,2000)。

因此,如果在家庭及生活經驗中無法提供適當的管道讓人正確認識死亡,那麼以教育 方式使人了解死亡便有其必要性(李復惠,1999),為了揭開死亡神秘的面紗,幫助兒童 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死問題,死亡教育的推動勢在必行。死亡教育最早起源於美國(Sian,

1999),興起於 1960 年代,在 1990 年代之後,死亡教育的發展更漸興盛,已有數以千計 的中小學開設死亡教育的課程(張淑美,2005)。

在台灣,教育部於2001年將當年訂為「生命教育年」,並將生命教育活動列為綜合活 動領域的十項指定內涵之一,從觀察、與分享對生、老、病、死之感受的過程中,讓學生 體會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進而培養和珍惜自己與他人生命的情懷。但檢視我國小學 教育,除了每年生命教育的教案設計「比賽」之外,死亡等課題似乎仍停留在禁忌的階段

(蔡菁芝,2008),研究者同樣地在教學現場也發現,校園中所推動的生命教育都只著重

「生」的探討(生命的起源、孕育、出生、成長、發展),對「死」卻較少觸及(生命的 衰弱、病痛、死亡、哀傷輔導)。學校既無正規有系統的課程教授死亡教育(張淑美,2001a), 臺灣的社會文化氛圍又忌諱提到「死」字,加上兒童卡通、電影、電視劇常會出現扭曲的 觀點,給予或促成兒童認為死亡是可以藉由某種方式復活的錯誤想法,影響兒童對死亡有 不正確的信念,其對死亡態度的影響往往是恐懼、害怕、疑惑…等負面情緒(張淑美,

1999a),據此死亡教育的推動有其重要性。

Kastenbaum和Aisenberg(1972)曾言當我們對死亡愈了解,則對於生命的看法就愈 積極,既然教育的目的是在協助學生面對現在或未來生活的重大問題,而死亡教育的提供 可以幫助學生在快速變遷、天災人禍、事事無常的環境下,提升面對死別的能力(楊馥如,

2010),故學校教育對於生死的問題應予教導,並將死亡教育納入教育的範圍中(張淑美,

2000);其次相關研究(江佩真,1996;李望瑋,2004)亦指出負面的死亡態度是提高自

殺意圖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兒童或青少年自殺的影響因素甚多,但研究多指出對死亡有 錯誤的概念與負向的死亡態度將導致兒童或青少年有自殺的意圖或行為,而死亡教育可有 效防範自殺(張淑美,1997),其可與教育部現積極推動的「校園憂鬱及自我傷害事件三 級預防」政策相配合,若我們能及早教導孩子如何處理面對失落情緒、建立正向的死亡態 度,將能減少學生自我傷害的行為、自殺的威脅與企圖,進而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亦為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除此之外,國外研究亦發現死亡教育的介入對降低兒童的死亡焦慮與恐懼、增進對死 亡的理解,具有相當成效(Berg,1978;Davis,1984;Glass,2005;Joseph & Lee,1991;

Lee & Moon,2009;Molnar,1983)。而歸納國內死亡教育的相關研究同樣顯示,死亡教 育的教學確實對國小學生的死亡概念、死亡態度與調適失落情緒等皆有所幫助(吳長益,

2002;洪翠芬,2005;曾文秀,2003;陳麗娜,2009;蘇完女,1991),且頗受國小學生、

家長及教師的認同與肯定(謝素梅,2004)。綜上所述,在國小實施死亡教育有其可行性 及必要性,因此,如何設計、應用教學媒材,以指導學生面對死亡並培養正向的死亡態度?

自是本研究的重要課題。

研究者綜覽國外研究,發現不少國外研究指出以影片作為死亡教育的教學媒材,將有 助於學生更易理解死亡教育的內容、建立正確的死亡概念與降低死亡焦慮(茎津智子,

2005;Davis,1984;Johansson & Lally,1990;Lu & Heming,1987;Murray,1974;

Paul,1988;Schiappa, Gregg, & Hewes,2004)。此外Gore(2004)主張影片能有效促 進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提升其注意力與學習動機;樊明德(2004)也指出影片取材 豐富,主題多元,有助於教師找到相對應、合適的教材,且較少說教的意味,使學生比較 不會產生心理抗拒。教育部亦於2006年委託專家學者編印「生命教育影片導覽手冊」,提 供教師在運用影片於生命、死亡教育教學時可作為參考,據上述,應用影片於死亡教育教 學,有其可行性與有效性,因此,研究者將選擇應用影片進行死亡教育教學。

綜觀國內對於死亡教育介入成效之研究,逐漸增多,但在國民小學中以「影片」為主 要的教學媒材,為題者則較少,從全國博、碩士論文檢索中,至2011年止只有陳建榮

(2006)、邱亮基(2007)、林秀桃(2007)、許惠芳(2008)及賴柔君(2009)、蔡秀 紋(2010)等六篇,且上述研究都僅針對生命教育,而非單獨針對死亡教育的主題。

基於上述研究問題的背景緣起之分析:死亡課題之不可避免、學校實施死亡教育之必 要性、對死亡意義瞭解之需求、應用影片於死亡教育教學介入對死亡態度與概念影響研究 之不足等,乃促使研究者以「應用影片於國小三年級死亡教育之行動研究」為題,從事研 究。希冀能透過本研究,協助學生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進而能夠愛惜生命,積極地活出生 命的色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