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節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以下就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理由及流程分別敘述之。

壹、採用行動研究的理由

本研究源起為研究者在實務工作中發現,由於學校無正規、有系統的死亡教育,臺灣 的社會文化氛圍又忌諱提到「死」字,本班學生對於「死亡」的相關知識相當缺乏,再加 上有許多兒童卡通、電視劇常會出現扭曲的觀點,致使學生對死亡有的錯誤想法,為了使 學生對死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導正其錯誤的觀念,研究者著手研擬策略,進而解決自 身教學現場問題。並藉由此探究過程,反省、改進自身教學,以促進研究者的專業成長,

此目的與強調計畫、行動、觀察與反省的行動研究要義不謀而合,因此將採取動研究的方 式來進行本研究。

在本研究中,教學者即為研究者,研究者在進行教學行動方案前,不但綜覽文獻對死 亡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外,更積極地從多元的面向去認識死亡此一概念。在進行教學行動方 案的過程中,研究者除了持續廣泛地閱讀文獻,並經常與效度群體(研究諍友、學者專家) 進行對話,不斷地自我反省,利用多元的紀錄方式,蒐集豐富且真實的各項資料,以得到 學生在死亡態度、概念表現上的變化與成長情形。其研究架構流程如下圖 3-1 所示。

圖3-1 本研究架構流程

題後,先著手蒐集、閱讀相關主題的教育文獻。

依據文獻探討,取定三大議題:生命的週期、死別的傷慟、珍惜生命。決定主題後,

依據理論,分析本班學生特質、檢視教學現場及可茲利用的資源後,分析影片的故事內容,

設定教學目標,開始著手設計課程,設計完後,請求課程專家進行檢視,最後依據課程專 家所做的建議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教學活動見附錄八:教學活動設計。

(二) 行動階段

本研究的教學時程共十七週,運用每週兩次的彈性課程與週三早修的導師時間,共 計五十一節課,實施教學行動方案。

在上學期先完成主題一:「生命的週期」,與主題二:「死別的傷慟之善待寵物與 寵物的死亡」的教學活動,並視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教學策略,之後經由資料的搜集與 分析,對整個行動方案教學過程及結果,與指導教授、研究諍友共同討論,進行檢討和 修正。下學期再進行主題二:「死別的傷慟之坦然面對親友死亡」,與主題三:「珍惜生 命」的教學活動,並依據行動研究螺旋的精神,再修正、再實施、再反省,進行研究。

(三) 觀察階段

在進行教學前一週,先實施前測,請學生填寫「兒童面對死亡態度量表」(蘇完女,

1991),與進行「兒童死亡概念調查訪談」(張淑美,1989),在教學結束後,參考余淑 娟(2001)、曾文秀(2003)、蘇完女(1991)等人之研究,於課程結束後的一週內實施 後測,請學生再填寫一次量表及進行問卷的訪談,最後依據學生課堂表現及量表、問卷訪 談結果,做為檢視學生在教學行動方案前後,死亡態度及概念改變的對照資料。

(四) 反省階段

本階段主要進行研究資料整理編碼、分析與結果討論,並施以三角檢證,建立研究的 信效度,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表 3-1-1 研究進度表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研究者任職於生命國小(化名),為三年級生命班(化名)的導師,選擇研究者所任 教的班級作為研究對象,以下說明研究參與者,分為研究對象、研究者、研究諍友分別說 明之:

壹、研究對象

一、 學生家庭背景

本研究係以生命國民小學(化名)的三年級生命班(化名)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全 班共26位學生,男生13位,女生13位。家長大多從事勞動工作,普遍而言社經地位、知識 水平不高,對生死之事採保守態度,且有不少同學表示當好奇詢問父母死亡之事,爸媽常 以忽視、隱瞞、欺騙或敷衍的方式作為回應,因此,在推動本行動方案時,缺少家長的協 助與配合,致使學生回家後無法持續或做更進一步延伸的學習,所以研究者需投注更多心 力,才能達成本行動方案的目標。

再加上本班學生單親家庭比例較高,單親家長忙於賺錢而將孩子託給祖父母照顧,使 得班上隔代教養的學生至少有6位,而祖父母思想守舊,對於死相關的教育更少對孩子提 及,在在凸顯本研究進行的必要性。

陳秋娟(1998)曾以問卷調查法,針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及 死亡教育需求進行研究,發現幾乎天天與老人在一起的學童死亡概念最強烈;隔一段時間 才與老人在一起的學童次之。

由於隔代教養的家庭,兒童主要照顧者為祖父母,而與祖父母培養出較深厚的依附關 係,所以當面對祖父母的死去或意外時,兒童在生活上將產生極大的危機及死亡恐懼,此

適切的教學活動引導,協助學生建立正向的死亡態度與概念,進而珍惜生命。

二、 學生特質

全班共26位受試者,男生13位,女生13位,其中有過喪親經驗的有4人(S7、S25:喪 父;S4:外公過世;S13:爺爺、奶奶過世),經歷過寵物死亡的有7人(S2:魚;S4:黃金鼠;

S9:狗;S8:甲蟲;S6:獨甲仙;S15:鳥;S19:狗)。受社會傳統氛圍的影響,除了有過喪 親經驗的學生外,大部分學生對死亡議題並無接觸的機會與經驗,對死亡議題的認識大多 來自電視戲劇、新聞、卡通、童話書(白雪公主、小紅帽等)。

在某次健康課提及關於「衰老、死亡」的議題時,發覺班上大部分學生對死是充滿恐 懼的,甚至有某幾位將「死」字視為髒話,對於死亡相關知識毫無概念,再加上卡通與鄉 土連續劇,常會出現扭曲的觀點,讓少數學生認為死亡是可藉由某種方式復活的,影響其 對死亡不正確的信念。

貳、研究者

一、 研究者的背景

許多死亡教育學者認為在實施死亡教育時,教師應先具備正確、健康、自然的態度,

並對死亡教育的內容、實施的方法有正確的了解,才能引導學生正確而自然地了解死亡的 相關知識(張淑美,1995)。據此,簡述本研究者(亦為教學者)所具備條件如下:

1. 研究者目前任教於生命國小(匿名),已有五年的導師經驗,目前於台中教育大學課程 與教學研究所進修,並且參加過不少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習,因而在教育專業上尚有良 好能力。

2. 研究者曾於臺北教育大學所舉辦的「2010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

生死學、死亡教育、失落與哀傷輔導主題」發表過「國小中年級生參與悲不再傷課程

的轉變歷程」一文,又自就讀研究所以來對死亡教育與死亡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平日 致力廣泛閱讀有關死亡教育、應用影片於教學、行動研究的論文與專書,以充實本身 的研究素養,因而在對死亡教育內容與實施有基本的了解與能力。

3. 為了解研究者自身的死亡態度,曾以Edwin Shneidman在1970年所設計的「你的死亡態 度為何?」的20個問題作自我測試(引自邱愛鈴,1989),測試後所得的結果分數為18 分,死亡態度的特質描述為「泰然自若的」:在所有涉及死亡及瀕死的情境中,都表 現得很坦然冷靜,對死亡抱持健康、正向的態度。

二、 研究者的理念

之所以發起本行動方案的緣由,除了本班學生隔代教養的比例偏高,祖父母思想守 舊,對於死相關的教育較少對孩子提及,及大多父母對死亡採取保守態度,學生對死亡的 相關知識的相當缺乏外,更因某次在輔導班上某位喪親學生的過程中,發覺國小課程對於 死亡教育,尤其是喪慟主題的探討付之闕如,因此研究者認為除了加強學生對「生」的認 識外,「死」的議題(正向的死亡態度、喪親哀慟)也應是學習的重要課題,預防勝於治 療,期盼能以一系列的應用影片於死亡教育的教學方案,培養學生對死亡有正確的理解,

進而學習以正向的態度面對、處理自己親人或朋友、寵物的死亡所帶來的傷痛與失落,因 此便醞釀此一行動研究。

參、研究諍友-江老師

研究諍友江老師為研究者學校同事,平日對於死亡教育、悲傷治療也有濃厚興趣,會 利用課餘時間廣泛閱讀相關書籍,在校內也擔任多年的輔導老師,具有個別諮商的經驗,

熟悉兒童心理運作情形。因此,研究者邀請江老師擔任本研究的研究諍友,於課程進行中,

提供研究者相關的協助,並於個主題單元結束後與研究者一同討論分享,以修正下次課 程。不介入現場,但若有學生因談論死亡有不舒服的感覺時,研究諍友會提供研究者諮商

輔導技巧的指導,補足研究者能力不足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