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自我反省與成長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者自我反省與成長

行動研究是教學者為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所進行的研究,教師既是教學者,也是行動 者。本研究不僅使得學生獲得成長與改變,在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研究者也發現自己的 轉變,在研究前,研究者在課堂上其實很少會跟學生進行討論與分享,在課堂上的互動,

大多是請學生回答限制式的問題,一來是因為學生口語能力表達差,聽懂學生的意思、又 要給回饋,常要花費課堂許多時間,二來是因為研究者是個急性子的人,常常無法等學生

須花費太多時間聽學生的回答,所以常久以來,研究者都是這樣與學生互動。但是在進入 行動方案研究後,為了深入了解學生對課程的想法,研究者開始會控制自己的耐性,認真 傾聽學生的想法,不再打斷學生的發言,也不會急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等到學生把話說完,

思考學生每個問題、想法背後的原因,再給予回饋。在引導學生回答的技巧也更上一層,

透過請益研究諍友,先提供一個安心、接納的正向支持性的環境,並鼓勵學生不平凡的想 法或答案,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之中,學生也明確的感受到研究者的轉變,研究者與學生 的關係也越見親密。可能是因研究者比較嚴肅,以前下課其實很少人會主動親近研究者、

和研究者聊天,但在進行研究後,開始會有學生主動跑過來跟研究者攀談,說些他最近發 生哪些事...等,關係由疏離轉為親密,是研究目的外意外的收穫。

研究者在任教幾年後,終於有機會進入課程所進修,從研一到研二所修習的各課程內 容,吸收到許多新奇且具有創意的教學策略,過去研究者在教學時,總是一層不變以講述 法進行教學,按照教科書的內容照本宣科,對學生的上課反應也缺乏省思,但在進行研究 後,喚醒研究者本身課程設計與發展的專業能力,研究者本身不但是教學者也是學習者,

透過學生的學習表現、教學現場的互動情形、與研究諍友和指導教授之間討論與分享,時 時自我省思教學活動是否符合學生的需求,每一次教學行動的計畫、發現問題、省思與修 正,儘管未能盡善盡美,但這些問題的真實呈現,正是促使研究者在課程設計、流程安排、

引導技巧上成長的機會與動力。

在行動結束後,研究者發現自搜集教材資料、篩選影片、設計活動、實施方案、不斷 評估進行修正,在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無形中提升了研究者死亡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及教 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王珍妮譯(2002)。Alfons Deeken 原著。生與死的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江佩真(1996)。青少年自殺企圖的影響因素及發展脈絡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秀碧(1998)。死亡教育與悲傷諮商之人員訓練。學生輔導,54,62-69。

吳佳娟(2000)。以兒童讀物進行生死教育之成效分析。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

李佩怡(2004)。生死教育的釐清、反思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27,2-9。

李望瑋(2004)。生死教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殺認知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復惠(1987)。某大學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復惠(1999)。死亡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校衛生,34,69-88。

李智揚(2007)。幸福本事–從兒童的生死概念發展論生命教育實施策略。諮商與輔導,

262,6-11。

李開敏(2001)。生命的全面觀-殘缺與死亡的面對。教育資料與研究,39,7-10。

李開敏等譯(2001)。Charles A. Corr & Donna M. Corr 原著。死亡與喪慟-兒童輔導手 冊。 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憲三(2001)。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生死教育課程規劃及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汪鳳炎、郭本禹(2000)。精神分析新論。台北:知書房。

周玗霈(2004)。面對死亡的幽谷,迎向生命的陽光—論死亡教育。諮商與輔導,227,10-14。

林千琪(2003)。生死教育輔導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焦慮、生命價值觀 107-128。

林烝增(1997)。兒童對死亡的認知與情緒之研究~兒童死亡世界的話與畫。中國文化大 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綺雲(2000)。生死學的領域。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 5- 40)。台北:洪葉。

林綺雲(2003)。死亡教育與輔導—批判的觀點。生死學研究,1,77-92。

林德煌譯(1971)。電影是教學的主要工具嗎?。教育資料科學月刊,2(5),46-48。

林慧珍(2000a)。兒童對死亡概念的認知。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 80-125)。台 北:洪葉。

林慧珍(2000b)。從談死亡看生命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265-274)。

台北:心理。

邱亮基(2007)。電影式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邱珍琬(2006)。生死學討論會對準諮商員生命態度影響研究。生死學研究,4,119-162。

邱愛鈴(1989)。死亡教育:一個探討情緒和態度的教學活動。現代教育,4,145-152。

邱碧惠(2003)。多元化教學的生死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兒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 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洪美璇(1985)。電影電視與全民教育。新竹師專學報,12,9-18。

洪瑜堅譯(1997)。與孩子談死亡:孩子從恐懼、瞭解到學習接受生命交替的真實紀錄。 教育,143-170。台北:心理。

夏林清等譯,Altrichter,Posch & Smekh 著(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 究。台北:遠流。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35,4-31。

孫效智(2004)。當前台灣社會的重大生命課程與願景。哲學與文化,9(31),3-20。

徐大偉(1995)。死亡教育的認識及其在輔導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14,16-18。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主編(1998)。生死教育手冊。高雄市:教育局。

張玉燕(1996)。教學媒體。台北:五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淑芬(1996)。心理分析學派與存在導向學派中死亡觀點之比較。諮商與輔導,130,

37-38。 新教學學術研討會,371-378。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張淑美(1999b)。誰來教孩子死亡真相一教師教導學生死亡課題的準備與原則。輔導通訊,

58,39-45。

張淑美(2000)。生死的震撼、省思與教育。北縣教育局:北縣教育,33,25-30。

張淑美(2001a)。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載於郭貴聰(主編),生命教育(頁 研究。大仁學報,32,135-151。

陳芳玲(2000)。死亡教育。載於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頁 61-83)。台北:五南。

陳建榮(2006)。電影融入教學於國小生命教育課程教學模式之設計與應用。淡江大學教 育科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秋娟(199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嘉義 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淑霞(2003)。以繪本協助幼兒面對死亡悲傷。諮商與輔導,212,28-31。

陳瑞珠(1994)。台北市高中生的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

曾煥棠等譯(2004)。Corr, C. A., Nabe, C. M., & Corr, D. M.原著。死亡教育與輔導。

台北:洪葉。

游麗蓉(2006)。閱讀治療在死亡教育中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45,11-17。

鈕則誠、劉玉玲、黃嘉莉(2006)。九年一貫及幼稚園生命教育教學大綱與示例計畫。台

136-149。

黃松元(1993)。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黃啟峰(2004)。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琪璘(2000)。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 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雅文等譯(2006)。L. A. DeSpelder原著,死亡教育。台北:五南。

黃慧莉、林惠賢(2001)。護生死亡教育的成效初探。長榮學報,12,121-133。

楊慕慈(2006)。生命教育。台北: 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楊馥如(2010)。死亡教育議題溶入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3(2),99-126。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葉寶玲(2005)。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效果之研 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3,83-119。

廖秀霞(2000)。生死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 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芳娟(2000)。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

趙可式(1998)。生死教育。學生輔導,54,44-51。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教育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淑瀅(1991)。不知死,焉知生-談死亡教育。國教世紀,27(1),24-31。

劉惠美(1989)。兒童死亡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劉樂晨(2010)。生命教育「步入死亡」的省思。諮商與輔導,290,31-36。

劉震鐘、鄧博仁譯(1996)。Robert Kastenbaum 原著。死亡心理學。台北:五南。

劉麗惠(2007)。喪親兒童的生死教育與悲傷輔導。諮商與輔導,262,12-15。

蔡清田等譯(2004)。MckernanJames 原著,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 手冊。高雄:麗文文化。

蔡菁芝(2008)。認識死亡— 生命教育的本質。諮商與輔導,275,13-15。

鄧蔭萍、何佩芬(1999)。由兒童死亡概念探討圖畫書中死亡成分的呈現。幼兒教育年刊,

11,83-120。

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台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柔君(2007)。生死教育-從幫助國小兒童面對死亡事件與悲傷輔導出發。諮商與輔導,

262,16-20。

賴柔君(2009)。生命教育影片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生命價值觀與生活適應

鍾昌宏(1999)。生死教育的重要性。安寧療護雜誌,14,29-32。

藍育慧(1995)。護專學生死亡恐懼、死亡態度及照顧瀕死患者時個人需求與因應行為之 探討。護理雜誌,42(1),75-89。

顏佩如、林冠吟、詹正傑(2009)。國小新住民子女鄉土語言教學之合作行動研究。教育

顏佩如、林冠吟、詹正傑(2009)。國小新住民子女鄉土語言教學之合作行動研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