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童讀經教育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兒童讀經教育相關研究

本節整理與本研究主旨較為相關的研究,探討其研究結果,省思其對本研究 之啟示,以期對本研究之發展有所助益。以下歸納有關讀經教學的成效及影響兒 童讀經教學實施之因素,說明如下。

壹、兒童讀經教學的成效

根據相關文獻分析的結果發現,讀經能提升兒童的專注力、記憶力及語文學 習能力;在人格發展方面,可建立自信心,對個人情緒管理,行為改變及品格的 涵養等均有正面的成效。以下分別就「學習能力的提升」與「行為及品德的涵養」

兩方面來說明:

一、學習能力的提升

教師認為兒童讀經教育最重要的學習能力為培養專注力,其次為培養記憶 力,再其次為培養語文能力;三者所佔比率都超過 25%,顯示專注力、記憶力、語 文能力等學習能力的培養都是讀經教師所重視的(翁緣鴻,2007)。而根據實驗結 果顯示參與讀經教學的學生,不僅在記憶力方面,優於未參與讀經教學的學生(張 樹枝,2001)。在多向度注意力的各向度得分上,亦皆具有明顯提升,對於語文學 習,有良好的幫助(林淑夏,2004)。因為讀經的過程,學生練習拼音的機會增加,

可提早做識字訓練;兒童背書速度與識字能力增加了,對語文的學習及記憶力的 提升均有助益(王怡方,1999;莊榮順,2002)。

讀經教學的實施,兒童除了在記憶、背誦、專注力,都有明顯的進步,還能

培養閱讀的好習慣(楊欽助,2005;郭旭鍾,2007)。閱讀能力增強,對日後學科 的學習助益良多,可漸入佳境,越學越輕鬆(蔡惠文,2010)。

綜上所述,兒童讀經可以增加專注力及記憶力,兒童讀經後識字量及辭彙增 加,有助於提升閱讀力及語文能力,而語文是學習的基礎,語文能力如果增進,

也能帶動其它科目的學習,使整體學習情形更進步。

二、行為及品格的涵養

讀經有助於提升兒童自我概念,王怡方(1999)、張樹枝(2001)、陳敏惠

(2002)、廖彩美(2003)、鄭秀雪(2006)的研究結果發現,兒童讀經以後,漸 漸的能夠靜下心來,變得乖巧懂事、有氣質、較有禮貌;懂得自我要求,自我規 範,行為舉止合於規矩,人際互動情形佳,願意接受他人的指正;自己比較有自 信心的結果,生活常規自然會改善。

讀經教育的理念是培養兒童從小在心中醞釀對文化及品格的涵養,經書裡記 載著古聖先賢的嘉言懿行,兒童讀經時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地受到經典的薰陶,見 賢思齊,以古人為師,從小建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到了適當時機就會豁然開朗,

就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於學童品格的提升有正面的影響(郭旭鍾,2007;

潘昭蓉,2007;蔡惠文,2010)。張雅曛(2008)訪談發現,青少年回想兒童時期 接受經典教育的歷程,透過老師簡單講解經典的文句和內容,然後自己反覆吟誦,

漸漸將經典中所蘊含的品德觀念內化於心中;年紀漸長後,更能體悟經典中應對 進退的準則,對待人處事很有幫助。可見優質的經典教育陶冶出美好的品格,優 質的文化薰陶才能孕育出優雅的君子(黃崇偉,2010)。

翁緣鴻(2007)研究結果顯示,品德與行為的陶治是兒童讀經最重要的教育 目標,因此教育行政機構宜將讀經教育列為學生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的重要教材。

綜上所述,兒童讀經對於品德的涵養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兒童熟背經典中 的嘉言懿行之後,熟記於心中,經過內化後,可以產生自我規範作用,使兒童在

待人接物,應對進退都能得宜。

貳、影響讀經教學之因素

有關兒童讀經教育之相關研究陸續發表,也肯定了兒童讀經的價值。但讀經 的成效常常無法在短時間內呈現,以致於讀經教師有時會有無力感產生,影響讀 經的推展,所以相關資源的支持以及整體的規劃是很重要的,以下分別說明影響 讀經教育實施之因素。

一、教師信念

目前兒童讀經還屬於非正式課程,完全靠讀經教師個人的努力。在正式課程、

行政工作等壓力下,教師的信念就顯得很重要;教師如何去實施讓學習更有效果,

以及如何使活動持續的進行,這都是需要注意的(莊榮順,2002)。尤其家長的讀 經理念大多來自學校老師的推介,因此如果老師能體認到兒童讀經的功效,認同 讀經的理念,相信讀經教育的推動一定會更順利(蔡蒼永,2008)。

二、學校行政支援

讀經的成效不易延續,關鍵性的原因是缺乏整體性規劃,因為讀經教育是屬 於體制外的非正式課程,教師教學時得不到行政的支持,加上讀經成效無法立竿 見影,可能會遭遇許多誤解和困難,所以要說服老師來教讀經,本身就是一件很 困難的事(莊榮順,2002;楊欽助,2005)。

楊欽助(2005)指出如果學校行政可以認同甚至鼓勵,那麼班級的讀經課程 將可補足九年一貫語文課程的不足;他認為學校行政可以將讀經教育列為學校特 色來發展,全校來實施讀經教育;學校如果能邀請學者專家就讀經的主題,做理 論及實務上的說明,讓教師深入了解並接受讀經教育之理念,更有助於全校讀經 教育的實施。

向與橫向的銜接,增加讀經教育的延續性和廣度,六年一貫持續推動讀經教育,

其實施成效會更顯著;若由學校行政單位主導讀經教育,可全面性推展於全校,

以讀經教育作為學校本位課程,不但能提升學童智慧與增長品格修養,且能建立 學校特色。

翁緣鴻(2007)研究結果顯示,多數的讀經教師認為不需將讀經課程列為學 校的正式課程,只要作為教師的補充教材或彈性課程即可,因此教育行政機構宜 將讀經課程納入彈性課程;為使讀經課程的定位更明確,最好能以學校本位課程 的方式實施。

三、家長的認同

大部分的家長是尊重教師兒童讀經的教學理念,不會加以干涉教師的做法,

但大多數的人對於兒童讀經活動的認知還是很有限(莊榮順,2002)。部分研究報 告發現,老師們一開始在班級帶讀時也曾遭受家長的質疑,在一段時間的堅持後,

學生的學業有顯著進步和出人意表的表現,才獲得家長的認同(林淑夏,2003;

潘昭蓉,2007)。

目前兒童讀經的研究及相關訊息的報導,還是非常有限;尤其是家長對讀經 的認知很有限,如何去跟家長去溝通、傳達讀經理念,以及希望家長如何配合,

就顯得很重要(莊榮順,2002)。

楊欽助(2005)認為如果要讓學童的讀經成效更好的話,家長必須每天持續 的幫小朋友複習,讓學童更加熟悉老師所教的內容,並能背起來;家長參與讀經 活動亦會因閱讀時間的增加而有所進步與成長,並可以影響兒童,讓兒童更樂於 學習。因此兒童讀經可以成為增進親子關係的最佳管道(蔡蒼永,2008)。 綜上所述,影響兒童讀經成效的因素包括教師的信念、學校的支援及家長的 配合;教師認同讀經的理念,學校規劃整體實施,家長也能支持配合,可以讓讀 經教學的成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