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節 典範、理論與研究方法

壹、 典範之間---敘說探究的思考 V.S.鉅型敘事的思考

Clandinin & Connelly(2002/2003)指出:當敘事式的思考與探究生活,遇上化約 主義及形式主義的邊界時,站在邊界上思考的研究者,在以下面向上會經歷到緊張關 係:時間性、人、如何理解行動確定性、脈絡。整理如下頁表一所示:

敘事式的思考與鉅型敘事的思考之間所產生的緊張關係貫穿在我的整個研究歷 程中。在敘事研究中,理論到底重不重要呢?我們要把這些活生生的人們,放到一個 既有的框架中去解釋嗎?在形式主義的研究中,個人即便被指認出來也只是被當作一 個形式(觀念、理論、社會範疇)的樣本來檢視,在敘說探究中,個人被當作是活過 的故事之具體化身。

蔡敏玲(2004:497)指出:「在閱讀文本時,讀者不見得要求有「全新」的資訊,

有時從文本裡辯識出某種類似的人生經驗或意義,反而帶來閱讀最主要的喜悅。」我

整理自 Clandinin & Connelly,2000/2003:Ch2

貳、 參考理論

在研究計畫階段中,本研究試圖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家庭社經背景對於 勞動階級學生的教育歷程所產生的影響為何?第二,勞動階級學生夠向上求學的策略 與契機為何?第三,勞動階級學生如何詮釋家庭與求學歷程之間的交互作用?以下依 序說明分析的主要理論依據。研究問題一:家庭社經背景對於勞動階級學生的教育歷 程所產生的影響為何?引用 Bourdieu, P.文化再製理論當中文化資本與慣習的討論,來 分析勞動階級學生在教育歷程中的經驗與教育選擇。研究問題二:勞動階級學生夠向 上求學的策略與契機為何? 引用 Bourdieu, P.文化資本、慣習與學校教育的討論與 Apple, M. W.的非共時平行分析架構來探究勞動階級學生夠向上求學的策略與契機。研究問

題三:勞動階級學生如何詮釋家庭與求學歷程之間的交互作用?引用 Apple, M. W.反 化約的立場與對於認同政治的討論,來理解勞動階級學生如何主觀地詮釋家庭與求學 歷程之間的交互作用。

第一部分首先說明 Bourdieu 的文化再製論,先分別介紹文化資本與慣習的概念,

接下來進一步介紹文化資本、慣習在學校教育過程中之作用。第二部分先介紹 Apple 反化約的立場與非共時平行分析架構,接著提出 Apple 所言「認同政治」與作為研究 方法之一的「敘事研究」之間的關係,為下一章節預留伏筆。

一、Bourdieu 的文化再製論 (一)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Bourdieu 認為社會空間是由許多場域(champs)所組成的,它如同市場體系一樣,

進行著多樣化的資本競爭與交換。人類活動的目標即在累積和獨佔各種資本,以維護 或提昇自己在場域中的地位。雖然每個主體在場域中的行動目的不一樣,有些試圖維 護既得利益,有些意欲打破現狀,輸贏的機會則決定於他們在該場域中所擁有資本的 多寡,也就是說社會空間依不平等的資本分配而層級化。Bourdieu 將這些資本劃分成 四大類: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和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經濟資本是由生產要素(如土地、廠房、勞動力等)、經 濟財產、各種收入和經濟利益所組成。這些資本可以立即、直接的轉換為貨幣,而且 以財產權的形式獲得制度化的保障。文化資本指由知識、語言、思考模式、行為習慣、

價值體系、生活風格或慣習(habitus)等組成的形式,在某種情形下,文化資本可以 轉換成經濟資本,並且以教育文憑的形式獲得制度化。社會資本是指借助於所佔據的 社會關係網絡而把握的資源或財富,是由社會地位與社會關係所組成,經由社會賦與 它的名銜而制度化。象徵資本的概念,Bourdieu 並無明確的界定,往往因其使用的脈 絡而有不同的詮釋,它可能是文化資本、社會資本,或者是指對社會理解、認知、指 稱、界定等能力 (引自 Bonnewitz,1997/2002:70-75)。

經濟、社會和文化資本各個資本間可以進行轉換與輸送,雖然以經濟資本為根 基,但是若無法將其轉換成社會或文化資本,則難以持久穩固。Bourdieu 強調隱而不 彰、看似無私的文化資本之累積,遠比明顯直接的經濟資本累積,更有利於社會結構 的再製。而文化資本以三種方式存在 (引自 Bonnewitz,1997/2002:73;黃嘉雄,1996:

103-105):

1.內化狀態的文化資本(the embodied state):

例如個人的語言風格、行為習慣、舉止進退、人格類型等文化素養,以社會化和 教化的方式經過長期累積,內化成為個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以購買、交換或繼 承的方式瞬間獲得。

2.物化狀態的文化資本(the objectified state):

例如圖畫、書籍、字典、工具和機器等物品方式存在的文化資本,雖具有可傳遞 性,但僅為法律上的擁有而非使用的能力(例如,擁有一把小提琴並不見得會彈奏該項 樂器),對物化文化資本的使用與消費能力,屬於上述內化文化資本的範疇。

3.制度化狀態的文化資本(the institutionalized state):

「文憑」就是一種典型的制度化文化資本。透過文憑的價值保留與穩定性,學術 市場與經濟市場就有了轉換的管道,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乃能互相轉換。

(二) 慣習(habitus)

慣習是社會施為者(個體)的一個持久的傾向系統,是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之中所習 得的認知、感覺、行為、思考的方式之傾向。慣習為兩個部分所構成,一是內化的實 踐價值(ethos),指在實踐狀況下的價值或原則,以內化的形式管理日常的行為,可 以說是無意識之下的行動圖式;二是身體的儀態(hexis)1,指姿勢、體態,與身體的 關係,在個人的經歷當中,無意識地被內化。簡而言之,「慣習」是一種個體經由個 人早期社會化歷程後,內化的實踐價值、持久性的傾向系統,也就是一種「個人用以 處理外在訊息、指引個人社會行動的一套內在思維體系」(引自Bonnewitz,1997/2002:

98-101)。

因此,慣習是個人認識世界的後設圖式,也是個人行動的導引與動力。一個人喜 歡喝保力達 B 而不喜歡喝白蘭地,喜歡看動作片而不喜歡看藝術電影,喜歡麻辣火鍋 而不喜歡法式料理,喜歡豪邁地與人大聲交談而不喜歡拘謹的說話方式,這些都是慣 習所造成的認識和行為傾向。

一個人最早接受的社會化是兒童時期在家庭之中所接受的教育,這形成了人的初 級慣習。在一個家庭中接受教育就是接受一個特定階級位置的教育,這等於是獲得一 些特定的傾向,這些傾向使我們自發地複製存在於我們的思想語言行動裡那些我們在 學習時已經存在的社會關係。因此,慣習穩固社會規律,造成集體行為的一致性和統 一性,並讓人誤以為個體的行動是個人自發的創見或選擇。慣習可以說將外在性內化 的機制,我們內化我們的父母之階級特性。處於不同條件的主體,所獲得的傾向也跟 著不同 (引自 Bonnewitz,1997/2002:102-113)。

必須注意的是,慣習引導個人行動的傾向,但是慣習卻是集體共有的。每個人 都具有特定社會階級位置的特定品味、喜好與行動方式,因此,正是慣習才決定了社 會分類範疇之間的區別。儘管每個個人之間都存在著差異,但是那些差異是同質之中 的多樣,慣習完成了同一階級多數成員所共有之經驗的一個獨特的整合工作。在統計 上我們可以發現,存在著特定階級的眾數慣習(habitus modal),而這樣的同一社群之 中的慣習的一致性,便造就了不同社群之不同生活風格 (引自 Bonnewitz,1997/2002:

107-112)。

1 hexis 為希臘文,又譯素性、素行等,指的是習慣、經驗等。

縱使 Bourdieu 認為慣習會比較傾向保持原有的結構狀態,他也承認「個體的慣習」

與「場域中的結構」會相互影響與改變,亦即慣習隨個體所經歷的歷程而重新建構。

隨著家庭之外的其他社會經驗的積累,例如學校,在初級慣習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次級 慣習。如此,個人會隨著他的經驗而不斷地改變其慣習,但是這些改變卻也是立基於 舊的慣習的基礎之上。所以慣習既不是既予的、個人無法改變的結構,也不是個人完 全自由的選擇;慣習既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慣性系統,也可以隨著個人經驗的具體實踐 而不斷重塑和調整。也因此會產生慣習的「滯後作用」(hysteresis):舊慣習和新的客觀 環境產生脫節,即所謂的「代溝」,經常發生在移民家庭第二代(引自 Bonnewitz,

1997/2002:112-118)。

(三) 文化資本、慣習在學校教育中之作用

Bourdieu 認為文化不只是藝術文化遺產的獲得,也是某實踐與價值的優先順序,

並將文化當作是一種「資本」。文化資本不是成功的唯一、卻是最重要的因素 (引自 Blackledge & Hunt,1987:216)。在每一個場域裡,都有一群有相同慣習的機構與代理 者做為代表。家庭成為慣習傳遞最主要的「代理機構」,而家長成為最重要的「代理 者」。慣習成功的傳給下一代後,此種無意識性的內在思維體系,便預先決定了學習 成敗的可能性。在學校場域中,「慣習」成為學生是否能夠接納、洞悉、理解與學會 學校教育裡所傳遞的獨斷性文化的重要關鍵(引自 Bonnewitz,1997/2002:153-154)。透 過文化資本與慣習的運作,學校教育的選擇和淘汰的作用有下列四種形式(Bourdieu &

Passeron,1977/1990:141-167):

1. 自我排除(self-elimination)

文化資本在學校系統中較不受青睞的弱勢學生,預測符合他們現有經驗的未來,

認為客觀上在學校教育取得成功的機會不大,就容易放棄升學,將自身排除在外。

2. 過度篩選(over-selection)

社會階層較低的子女,由於在正當化的文化資本層面不具家庭傳遞的優勢,較不 利於在學校的競爭。若要求他們通過學校的選擇機制,這意味著要求他們需要表

社會階層較低的子女,由於在正當化的文化資本層面不具家庭傳遞的優勢,較不 利於在學校的競爭。若要求他們通過學校的選擇機制,這意味著要求他們需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