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分布式領導的意涵、構面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說明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基本概念與相 關研究,進行深入剖析與探討,以作為本研究架構織依據。本章共有四節,第一 節瞭解分布式領導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學校組織健康的基本概念 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瞭解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 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分布式領導的意涵、構面與相關研究 壹、 分布式領導的源起

戴國良(2012)指出,領導者一詞最早約在1300年出現;而領導直至1834年 方才產生,其意義係指領導者的領導能力。Yukl(2010)指出,領導(leadership) 未經過精確地界定便從一個普通的字彙列入科學性的技術詞彙之中,同時與權力 (power)、權威(authority)、管理(management)、行政(administration)、控制 (control)以及監督(supervision)等現象與概念的描述均有相似之處(許聰顯,

2014)。秦夢群(2010)以「教育領導」為研究範圍,在中英文學位論文以及期 刊中搜尋後發現,被探討和引介的領導理論數量有58 個之多,而可能應用於教 育的領導理論更多達150 種(葉連祺,2011;許聰顯,2014)。

Glasman(1997)進一步指出,不同年代的歷史蘊含瑝下的社會因素,學校領 導的建構與定義,將會因為社會變遷,而隨時改變。換言之,新的領導定義、理 論或是模式探索,其關注焦點在於加入新思維與新見解,使領導理論得以統整與 精緻化,並非一味推翻或否定,分布式領導便是在這樣的情境脈絡中于焉而生

(賴志峰,2008b;謝文貴、黃旭鈞,2016;劉乙儀,2017)。

由此可見,領導除了具備多元性與複雜性,領導一詞取自於口語,在沒有精 確審核之下,要簡單明瞭且精準定義領導的意涵,運用在教育領域的領導理念確 有相當程度的困難。故本研究將綜合學者領導理論研究的整理(秦夢群,2010;

許聰顯,2014;蔡玲玲,2014;胡士雄,2016;劉乙儀,2017;Horner,1997;

Robbins & Judge,2012),將分布式領導發展脈絡統整成「萌芽階段」、「成長 階段」、「成熟階段」等三個階段,如表2-1所示。

表 2-1 分布式領導發展脈絡

研究學者(年代) 研究的論點

一、萌芽階段

Bernard(1938) 強調領導能力是天生的,成功的領導者具有英雄特 質。

Gibb、Platts 和 Miller(1951)

所著之《參與式團體的動態》(Dynamics of Participative Groups)一書中提出:獨裁式

(autocratic) 、家長式(paternalistic) 、個人式 (individualistic) 和參與式(participative) 等四 種領導環境(吳清山、林天祐,2010)。

Halpin 和 Winer(1957);

Hemphill 和 Coons(1957)

成功的領導者有哪些領導的作為。

受雇者描述領導者的主要行為:關懷

(consideration)、倡導(initiating structure) 領導者行為的面向:受雇者導向的領導者(employee-oriented leader)、產品導向的領導者(production- oriented leader)。

Blake,Shepard 和 Mouton (1964)

主要因素:關係導向(concern for people)、工作導 向(concern for output)

Fiedler(1967) 有效的領導受到領導風格(style)與情境(situation) 的影響,成功的領導要視情境的變化而調整。

Thompson(1967) 領導不只是由上而下發揮其影響力,而是科層體制平 行間與組織體系的上下循環

Reddin(1967) 除了工作與關係層面外,加上領導效能(leadership effectiveness)層面才能完備。

Barnard(1968) 領導並不限於管理的職位,由組織中的成員來執行 House 和

Mitchell(1974)

途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強調領導者和追 隨者對於目標的互動。

Vroom 和 Yetton (1973)

領導參與模式(leader-participation model),描述 領導者在何種情況下要讓追隨者參與決定

Graen(1976) 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 LMX),領導者和組織成員如何培養關係,

以及這種關係影響領導的過程。

(續下頁)

Barry(1991) 所撰〈管理沒有首長的團隊:分布式領導的課題〉

(Managing the Bossless Team:Lessons in Distributed Leadership),是第一篇以分布式領導 為主題之論文,主要在探討自我管理團隊運用(self-managed teams, SMTs)的實際情況。

Clift 和 Thurston (1995)

所編著《分布式領導:透過合作改進學校》

(Distributed Leadership: School Improvement through Collaboration)一書,則是以分布式領導為 題的專書,其論述重點,在強調領導已從科層體制轉 移並分布至組織系統中,但其內容仍偏向傳統理念的 發展,對理論的內涵尚未有完整體系的呈現。

Spillane、Halverson 和 Diamond(2001)

於 Educational Researcher 發表《學校領導實務調 查研究:分布式觀點》(Investigating school leadership practice)一文,開啟學校分布式領導研 究的先河

Gronn(2002a) 主張校園中除校長外,成員尚有教師、家長、社區代 表人士等,可以共同扮演領導的角色

Camburn、Rowan 和 Taylor(2003)

越來越多領導的永續概念,已逐漸取代位於科層結構 頂端的單一英雄領導者,並以分布於多位成員與情境 之活動與互動來界定領導。

三、成熟階段

Lucia(2004) 高度的績效責任與改進學校的強烈企圖心,將分布式 領導帶入最前線並受到廣泛的重視。

張明輝(2005) 在高度複雜及以知識為基礎的組織裡,每位成員的知 識對於組織而言都是有幫助的,此種「集體的智識」

是無窮的、多面向的,所以,愈來愈多分佈式的領導 逐漸取代個別的領導者。

Spillane(2006) 將分布式領導的理論架構予以具體化及清晰化。書中 所提出之分布式領導包括「多位領導者」(the leader-plus)及「領導實踐」(the leadership practice)兩部分。「多位領導者」係指組織中各種成 員皆可配合組織情境的需求,成立領導團隊,擔任領 導的角色,以行使職權及領導責任。

(續下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學者(年代) 研究的論點

Spillane(2006) 分布式領導的興起,原因在於英雄式領導的缺失,領 導行為是需要改進的,尤其是當前社會民主均權、平 等的制度設計,更為分布式領導盛行之故。

Spillane 和 Diamond(2007)

合著《分布式領導的實踐》(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practice)一本書係以廣泛研究為基 礎的分布式角度及該領域的專家所發展的豐富理論觀 點,來檢驗分布式領導於實務上的意涵。

Harris(2008a) 所著《學校分布式領導— 培育明日的領導者》

(Distributed school Leadership:Developing tomorrow's leaders)是探討關於學校青年領袖的發 展。表明學校必須產生具有校內、校際間及跨校為廣 泛基礎的分布式領導,以確保學校持續轉變及進步。

Leithwood、Mascall 和 Strauss(2009a)

所著《依據實證的分布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 according to the evidence)一書中係 針對學校分布式領導的特質、成因和影響進行最佳效 果的呈現及統整。書中還釐清對分布式領導的常見誤 解,並提出對實行及未來研究的正向意涵。

Harris(2009) 所著《分布式領導: 不同的視角》(Distributed Leadership:Different perspectives)一書中是提 供挑戰、辯論和批判,以及用最新的實證研究結果來 說明分布式領導於組織變革的衝擊和影響。該領域的 主導作家將提供當代的分析及主題性回應,並考慮分 布式領導未來的問題、挑戰和方向。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依表2-1所述,傳統的領導理論對於新時代的教育領導潮流無法因應。換言 之,英雄式領導的模式對現行教育環境變化,無法適用了。依Harris(2009)指 出,分布式領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組織理論領域(Barnard, 1968),這是當時的領導思想,在當時引起研究人員、教育決策者、校長及教學 現場的教師們和教育改革者的關注(Spillane,2006;Harris,2008;Leithwood et,2009b)。在當時的批評者認為,分布式領導力只不過是加強管理主義原則的

「新的正統觀念」(new orthodoxy)(Fitzgerald & Gunter,2007)。 也有人認為 分布式領導提供了學校領導力新方法的思考,並將之為轉變領導實踐提供了有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工具(Spillane et,2001a)。因此,在50 年代就開始形成了分布式領導的概 念,並成為當代教育領導的主要研究課題。諸多學者已陸續以分布式領導為題進 行研究,不僅對分布式領導理論基礎的發展,或對分布式領導實踐的實證,都有 一定的成果,奠定了分布式領導的理論與實務(胡士雄,2016)。

秦夢群(2010)也認為,1990年代後,包括學校在內的組織面臨較以往更複 雜與多元的挑戰,成員必須不斷地學習,以增強自身應變的能力。影響所及,即 使校長身懷槃槃大才,也難免神勞形瘁。為迎接挑戰,學校每個成員皆應主動學 習,協同校長共理校政。在此種背景下,分布式領導興起,其主要訴求乃在主張 組織運作過程中,領導角色與行為,可隨情境的變化而分享與轉換。基本上,分 布式領導開啟了組織中民主與集體領導的可能性。

Oborn、Barrett以及Dawson(2013)指出,不論領導特質論、行為論或是權變 論的研究,研究的焦點有二:其一仍然以正式領導職位為中心,強調偉大的領導 者應具有的特質、行為與技能;另一種觀點則著重於領導實踐過程中權變

(contingency)的重要性。而過去十年中,學者的研究已逐漸轉向到關注轉型領 導者如何藉由影響組織成員的態度、行為與表現以帶領組織變革

(Avolio,Walumbwa & Weber,2009)。

秦夢群(2010)指出,教育領導不是數學,兩點之間的直線未必是最短的距 離;賴志峰(2012)則建議課程領導者,課程領導信念是領導的重要基礎,領導 者應經由持續慎思來建立;鄭燕祥(2003)的研究也認為,校長領導與學生表現 的關係,相較於校長領導對組織特徵與教師表現的影響明顯較弱。換言之,校長 管理行為直接影響學校社交氣氛及教學組織, 再間接影響了學生學習。因此,

研究者認為,前述四項子題為基礎分析以及探討學校領導相關的意涵、應用以及 影響的層面,將是未來領導研究不容忽視的面向。

貳、 分布式領導的意涵

國內學者對「distributed leadership」一詞之翻譯,有譯為「分布式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導」、「分佈式領導」或「分散式領導」等名詞,相關譯名彙整如表2-2:

表 2-2 Distributed Leadership 一詞中文譯名表

中文譯名 研究者之年度

分布式領導 秦夢群,吳清山,林天祐(2010);王昭人,王環鈴,田維

仁,江志軒,凃景閔,速春玲,黃鼎強,趙廣林,廖雅蘭

(2011);,張素花(2012);黃玉貞、黃敏榮、李重毅

(2013);許聰顯、蔡玲玲、翟家甫、吳進利(2014);黃

曉貞、涂志豪、黃國政、沈志杰、徐合慶、陳宇軒

(2015);陳姵臻、劉姿君、洪毓澤、金玫珍、林穆瑛、蘇

恆毅、薛雅玲、胡士雄、周宜儒、蔡來淑(2016);曾尚

民、黃明裕、李晏禎、劉乙儀、林聖杰、林姸伶、廖婉 孜、袁建銘、薛淵祥 (2017)。

分佈式領導 張明輝(2005);賴志峰(2008);何建霖、張祝芬

(2009);簡志明、李尚儒、林忠仁、王瓊滿(2010);李

豪朕、李婉華、向家逸、王惠萱(2011);陳國龍

(2012);楊惠菁、涂富焜(2013);趙筱屏(2016)

分散式領導 徐吉春、黃宗顯(2008);張奕華,李安明、謝傳崇

(2009);方慶林、施雅慧、陳怡卉、劉文章(2010);李

(2009);方慶林、施雅慧、陳怡卉、劉文章(2010);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