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語料分類與檢定

三、 初步分析

根據初步分類結果研究者將批評言語行為策略分成,辱罵、指謫、諷刺、

質問、反對、糾正、質疑、勸說、臆測、暗示、異議等11 項核心策略與 10 項回應策略,接受策略有道謝、認同、改善、說明,拒絕策略有反批、諷刺、

解釋等,並包含提問、空間、替代此不接受不拒絕的策略。

而後研究者統計中德語的策略使用傾向,計算方式為各類型策略加總得 出整體策略數,再以單筆策略類型數相除乘以百分之百。結果如圖三-9,中 文的批評言語行為中使用最多核心策略前三類分別是指謫(21.42%)糾正

(19.48%)和質問(17.53%),最低則為質疑、暗示和異議(3.89%)。而德 語中使用最多的前三類是,質問(19.62%)、指謫(16.82%)和糾正(11.21%), 最低則為臆測(2.8%)、暗示與異議(4.67%)及質疑(5.6%)。

rune 文应该是 fehu 吧,大致对应拉丁字母不是 G,是 F [糾正]

http://en.wikipedia.org/wiki/Fehu[理據] (CC-27)

Du darfst ihn schlecht finden, aber [引導] 0,0?![質問]Allein schon Marlon Brando und Al Pacino sind paar Punkte wert.[理據] Naja, Twilight ist ja aber "intelligent"…[嘲諷] (GC-7)

你可以覺得它很爛,但是 o,o(分)?!光是馬龍白蘭度和阿爾帕契諾就可有 不少分了,對啦,暮光之城就是很「聰明」...

50

對比兩語言最高與最低三類使用策略,可見就批評的策略上有一定的共 通性,然而除了中文使用率最高的指謫策略,中文的糾正策略(19.48%)的 使用亦明顯多於德語者(11.21%)。德語反而在反對策略(11.21%)的使用 上高過中文母語者(5.19%)。可見兩語言大體上有一致的使用偏好,但在策 略的使用方法上仍略有不同。

圖三-9:中德初步批評策略分析結果

而從回應批評的統計結果可發現,儘管兩語言在批評策略上有局部的差 異,但是就回應批評的趨勢來說(圖三-10),中德被批評者都傾向不接受網 路的批評。並且中文有較不接受批評的傾向(56.42% > 49.98%),而兩語言 在其他情況,即不接受不拒絕與半接受半拒絕的情況都最少發生,這種例外 狀況在德語(9%)語料的表現上略高於中文(4.49%),可能表示批評資訊 的不完整或是被批評方半妥協半反駁的狀態,可見批評的結果仍有一定變數,

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接受或拒絕行為。10

10 感謝口試委員曾金金教授的修改意見。

辱罵 指謫 諷刺 質問 反對 糾正 勸說 質疑 臆測 暗示 異議

德文 7.47% 16.82% 9.34% 19.62% 11.21% 11.21% 6.54% 5.60% 2.80% 4.67% 4.67%

中文 9.74% 21.42% 7.14% 17.53% 5.19% 19.48% 5.84% 3.89% 5.19% 3.89% 3.89%

初步分析-中德批評策略

德文 中文

51

52

在初步分析階段中文與德文拒絕批評的回應策略都以解釋為主要的拒 絕手段(圖三-12),而替代的策略則最為稀少並在細部的策略使用上有所不 同。除此之外,中文較常使用反批與諷刺等高強度的拒絕策略。然而德語與 中文的表現差異甚微,部分回應使用詢問策略以向對方請求更多的資訊,此 現象也反映出網路上的言語太過簡短可能會造成理解障礙。

圖三-12:中德初步批評回應策略-拒絕批評與其他行為分析結果 整體而言,中德語的批評與回應批評策略在初步分析結果中呈現高度 一致性,就回應批評結果而言兩語言都以拒絕批評居多,可見網路上的批評 並不容易被接受。而在批評的策略中則可看出,兩語言喜好使用的批評策略 差異性,中文傾向使用糾正而德語則較偏好使用質問策略,同時德語也有較 高比例會使用反對策略。除此之外,兩語言在接受批評的策略上亦有所不同,

中文和德文雖然都以感謝策略居多,但是中文在認同和改善策略的使用上亦 不少,三者使用比率差不多。

17.97%

10.11%

27.52%

1.12% 1.12% 3.37%

15.90%

6.81%

29.51%

2.80%

1%

9.09%

反批 諷刺 解釋 空間 替代 詢問

初步分析-中德批評回應策略

(拒絕與其他)

中文 德文

53

初步分析中雖已可看出兩語言在批評語和回應批評的使用趨勢,但是 研究者發現部分策略定義模糊,造成分類困難,其可能也是分析結果相似的 原因亦有策略互為直接與間接的關係,因此在經修正後,才延伸探討批評與 回應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