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 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iticism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on Chinese and German Movie Discussion Boards 指導教授:謝佳玲博士 研 究 生:羅悠理.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

(2) —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中文摘要 關鍵字:語用策略、批評言語行為、批評回應、中德對比. 批評屬於高度面子威脅的言語行為,當說話者實施批評行為時,容易造 成溝通雙方的面子損失,因而產生衝突,而衝突性的言語行為對於華語學習 者而言是潛藏的難點,對於文化差異較大的德國籍學習者更是。但是現今的 批評言語行為研究一方面缺乏中德語言對比,另一方面仍多著重探討批評行 為本身,缺少行為與回應之交互關係的討論,同時研究方法多以語篇補全測 試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 為主,缺少真實的語料佐證。 因此本研究以德國與中國的網路電影討論區為語料來源,分別選取兩種 語言的批評與回應總共 600 則貼文,並以言語行為的核心與輔助功能,將批 評行為與回應行為分為主體策略與輔助策略,再由中國與德國籍母語者協助 檢定分類之正確性。研究結果顯示中德在批評主體行為的實施上具有一致性, 但兩種語言使用的次策略卻有所不同。而在回應批評方面,兩種語言皆以拒 絕批評的回應方式最為多樣,並且最常使用回以批評的方式給予回應,但是 中文多使用質問策略,德語則偏向使用嘲諷策略回以批評,而相同類型的批 評策略在中德語中也會使用不同的策略予以回應。整體而言,兩個語言的言 語策略實施差異體現出集體主義以及個體主義文化的不同面子取向。 本文進一步根據研究結果設計辯論形式的課堂活動,教授適宜的批評與 批評回應策略,並藉由定式標記提升學生的篇章組成能力,同時亦強調輔助 策略中的緩和與加強的功能,以提升學生的語用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ii.

(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iticism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on Chinese and German Movie Discussion Boards Abstract. Keywords:pragmatics strategy, criticism speech act, criticism respons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German and Chinese Criticism is a highly face-threatening speech act, which means that its implementation will result in losing face on both sid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his easily leads to conflicts, and speech acts of this nature are often latent difficulties for learners of Chinese, especially for German learners of Chinese because of their vastly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Current studies on speech acts of criticisms, however, lack of Chinese-German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many of the studies emphasize on the criticism itself, without much discussion on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speech acts and their responses. Moreover, the research method employed is mostly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 which is short of proof from authentic materials. As a result, this study uses German and Chinese online movie discussion boards as the source of corpus. The data collected include a total of 600 posts of criticisms and responses in both languages. According to the core and supportive functions of the speech act, the research has categorized the acts of criticism and response into primary move and supportive move. The categorization was then iii.

(4) examined by native Chinese and German speakers to confirm its accurac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both languages demonstrated uniformity in terms of the head acts of criticism, but they differ in their employment of supportive moves. With regards to the responses to criticisms, both languages have the most variety in responding by refusing criticisms, and the most often used response is responding with criticism. Still, it is more common to find the use of questioning strategy in Chinese, whereas there is an inclination of using sarcasms in response to criticisms in German. The two languages also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e same type of criticism strategy. All in all, the selected speech tactics in the Chinese and German languages reflect the face tendency in different cultur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a teaching plan that includes classroom activities in the form of debates. The teaching of appropriate criticisms and strategies on forming response were included. Formulaic markers were used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in forming discourses, and the soothing and strengthening functions in supporting move were also emphasized, so as to reinforce students’ competence in pragmatics and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iv.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1.. 於網路語境中,中文與德文母語者傾向使用何種批評策略?.... 4. 2.. 於網路語境中,中文與德文傾向使用何種回應批評策略? ........ 4. 3.. 中文與徳文中批評與回應的策略選用有何關係? ........................ 4. 第二節 名詞釋義 ............................................................................................. 4 一、 言語行為 (speech act) ....................................................................... 4 二、 批評言語行為與回應批評 (The speech acts of criticizing and responding to criticism) ............ 5 三、 言語行為策略與回應策略 (speech act strategy and response strategy) ......................................... 5 四、 網路語言與網路討論區 (Internet Language&discussion broad) ............................................... 6 五、 跨文化對比與跨文化溝通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7 第三節 內容架構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理論基礎 ............................................................................................. 9 一、 言語行為 ............................................................................................. 9 二、 西方禮貌原則 ................................................................................... 12 三、 面子威脅理論 ................................................................................... 13. v.

(6) 四、 中華文化的禮貌觀........................................................................... 15 五、 面子協商理論 ................................................................................... 16 第二節 批評言語行為 ................................................................................... 18 一、 批評言語行為研究........................................................................... 18 二、 批評策略與回應策略分類 .............................................................. 23 第三節 跨文化對比 ....................................................................................... 29 一、 德語言語行為研究........................................................................... 29 二、 中德言語行為對比........................................................................... 31 三、 德語批評言語 ................................................................................... 32 第四節 電腦網路語言研究........................................................................... 35 一、 電腦中介溝通 ................................................................................... 35 二、 電腦中介溝通語言........................................................................... 36 三、 網路討論區互動模式....................................................................... 37 四、 網路討論區溝通特性.......................................................................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1. 第一節 語料來源 ........................................................................................... 41 一、 語料來源代表性與特色 .................................................................. 41 二、 討論區介面與功能........................................................................... 43 三、 語料蒐選 ........................................................................................... 45 第二節 語料分類與檢定 ............................................................................... 47 一、 研究步驟 ........................................................................................... 47. vi.

(7) 二、 語料庫分類編碼 ............................................................................... 48 三、 初步分析 ........................................................................................... 49 四、 分類修正 ........................................................................................... 53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 61. 第一節 批評與回應序列以及輔助策略 ...................................................... 61 一、 輔助策略 ........................................................................................... 62 第二節 批評行為與主體策略 ....................................................................... 69 一、 於網路語境中,中文與德文傾向使用何種批評策略? .............. 87 第三節 批評回應策略 ................................................................................... 91 一、 於網路語境中,中文與德文傾向使用何種回應批評策略? .... 109 第四節 批評策略與回應策略互動性 ........................................................ 113 一、 中文與徳文中批評與回應的策略選用有何關係? .................... 114 第五節 小結 ................................................................................................. 122 第五章. 教學應用 ......................................................................................... 125. 第一節 語用教學 ......................................................................................... 125 第二節 教材檢視 ......................................................................................... 125 第三節 教學建議與設計 ............................................................................. 128 第六章. 結論 ................................................................................................. 135. 一、 侷限與展望 ..................................................................................... 137 參考書目 .................................................................................................... 139. vii.

(8) viii.

(9) 表目錄 表二-1:Searle (1969) 請求言語行為構成條件 .............................................. 10 表二-2:Searle & Vanderveken (1985) 言語行為分類 .................................... 11 表二-3:批評言語行為構成條件 ...................................................................... 19 表二-4:批評言語行為策略(整理自徐志敏(2005))................................ 25 表二-5:Nguyen (2005) 批評回應策略 ............................................................ 28 表二-6:Kauffer (2014) 固定式言語行為 (stereotype sprechakte) 節選 ...... 34 表三-1:批評策略分類對比 .............................................................................. 55 表三-2:批評回應策略分類對比 ...................................................................... 56 表三-3:中德批評與回應行為與策略 .............................................................. 58 表三-4:輔助策略............................................................................................... 59 表四-1:中德批評輔助策略 .............................................................................. 68 表四-2:批評核心行為與策略 .......................................................................... 85 表四-3:批評核心行為間接程度 ...................................................................... 88 表四-4:中德批評策略使用比例 ...................................................................... 89 表四-5:回應批評策略 .................................................................................... 107 表四-6:中德回應批評接受度 ........................................................................ 109 表四-7:接受批評回應策略使用比例 ............................................................ 110 表四-8:中德拒絕批評回應策略使用比例 .................................................... 110 表四-9:中文批評與回應策略對應表 ............................................................ 115 ix.

(10) 表四-10:中文批評與回應策略對應表(二) .............................................. 116 表四-11:德文批評與回應策略對應表 .......................................................... 118 表四-12:德文批評與回應策略對應表(二) .............................................. 119 表四-13: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對應表 .......................................................... 120 表五-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四冊批評與回應相關句型 ..................... 126 表五-2:《新實用視聽華語-三》討論議題 .................................................. 127 表五-3:說理與理據策略練習 ........................................................................ 129 表五-4:批評語問答練習 ................................................................................ 130 表五-5:批評回應語練習 ................................................................................ 132 表五-6:輔助策略練習 .................................................................................... 133. x.

(11) 圖目錄 圖二-1:面子威脅言語行為分類 ...................................................................... 14 圖二-2:面子協商策略象限圖 .......................................................................... 17 圖二-3:言語行為結構 ...................................................................................... 24 圖三-1:德語語料 Moviepilot 電影討論區主畫面 .......................................... 42 圖三-2:中文語料來源豆瓣電影討論區主畫面 .............................................. 43 圖三-3:Moviepilot 電影討論區-評論與回覆介面 ....................................... 44 圖三-4:豆瓣電影討論-評論與回覆介面 ...................................................... 44 圖三-5:採納語料示意圖 .................................................................................. 46 圖三-6:語料分析流程示意圖 .......................................................................... 47 圖三-7:中文語料分析範例 .............................................................................. 49 圖三-8:德文語料分析範例 .............................................................................. 49 圖三-9:中德初步批評策略分析結果 .............................................................. 50 圖三-10:中德初步批評回應行為分析結果 .................................................... 51 圖三-11:中德初步批評回應策略-接受批評分析結果 ................................ 51 圖三-12:中德初步批評回應策略-拒絕批評與其他行為分析結果 ........... 52 圖四-1:中德批評核心行為 .............................................................................. 87 圖四-2:批評策略次類使用趨向 ...................................................................... 89 圖四-3:接受批評回應策略使用趨向 ............................................................ 109 圖四-4:中德回以批評策略使用趨向 ............................................................ 111 xi.

(12) 圖四-5 回應批評策略對應之面子協商類型 .................................................. 112 圖四-6:批評與回應策略配對示意圖 ............................................................ 114. xii.

(13) 第一章緒論.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由研究動機與目的出發,概述本研究計畫緣起與發想,繼而闡釋並 界定述及之專有名詞。.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生活中總有看到他人不適當的言行而希望對方改進的時候,這時人們便 會透過行使言語的批評,期使他人改變言行。然而批評可能造成溝通雙方的 衝突,說話者要用何種方式才能使聽話者接受又不失禮,是人際交往時的潛 在困難。作為聽話者,面對他人的批評可以選擇拒絕或接受,但要維持雙方 的關係,便要考慮對方的面子、說話當下的場合情境等等。欲了解這些眾多 因素對批評與回應的影響,便跳脫單純的語法、詞彙研究,進入語言使用的 語用學領域,而談話時批評的實施便是語用學所稱的言語行為之一。 語用學已有許多針對言語行為 (speech act) 的相關研究,探討的行為涵 蓋讚美、請求、道歉、拒絕、抱怨等等 (Blum-Kulka, 1987; Blum-Kulka, House & Kasper, 1989; Trosborg, 1995; Fukushima, 2000; Nelson, Carson& Bakary, 2002) 。根據面子理論 (Brown & Levinson, 1987) ,由於言語行為本質上會 與發話人或受話人的面子要求背道而馳,因此部分言語行為具備面子威脅的 性質,而批評便是典型具有面子威脅性質的言語行為。行使批評時,溝通雙 方容易因為損害到雙方的面子而產生衝突,因此為了達到順利的溝通交流, 批評言語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國外學者有 Hoang (2007) 、Leung, Su & Morris (2001) 、Zhang (2007) 等人探討批評言語行為,華語研究方面則有 Chen (2004)、李琳(2005)、辛雪艷(2008)、蘇婉蓉(2012)等人的研究,學者 們多以社會語言學視角切入,根據參與者與言談議題,從主題、性別、權力 差距等變項進行探討。然而前人的研究多專注於批評行為在單一語言中的表 現,缺少對批評回應語的討論。. 1.

(14)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言語行為不應僅探討單一語言中的言語現象,Pearce (1994) 便指出不 同文化群體的人們在言語行為實施過程中是有差異的,這些差異包含群體實 施言語行為的適當性與實施規則,以及溝通參與者的反應與敏感度,這些皆 會有所不同。從 Pearce 的言談可看出,人類在實施言語行為時有一定的規 範,同時還要關注溝通參與者也就是言語行為接受者的反應,可見在言語行 為的探討中亦應重視回應的相關研究;除此之外他亦點出,以上的現象是會 隨著不同群體而有所變異。要了解不同群體的差異便要藉由言語行為的跨語 言對比研究方能達成。反觀目前批評言語行為的跨語言研究結果,卻仍以英 文為主要對比語言(吳格奇,2002;吳淑瓊,2003;吳淑瓊、樊葳葳,2004; 程淑芳,2012;張琳、王菊娥,2004) ,中文與歐洲語言的對比則相當缺乏。 在歐洲語言中,德語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之一,也是歐盟內使用最廣的 母語,其擁有 9000 萬到 9800 萬使用者 (Lewis, 2009) 。德語使用者不僅人 數眾多,隨著華語學習熱潮,德語母語者學習華語的人數,也可透過政府的 政策看出有逐年增長的趨勢。2011 年德國聯邦文化部長聯席會議 (KMK) 調查至 2011 年,德國開放中文課程的學校增加至 237 所 (Pädagogischer Austauschdienst (PAD) , 2011) 。而在德語語系國家較大城市內均有成人華語 教育機構 (Volkshochschulen) ,光是在德國就約有 156 個成人教育機構(陳 欣蓉,2006) 。不僅學習人口增加,學生的漢語水平亦有增長趨勢,2015 年 於海德堡舉行的 HSKK(漢語水準口語考試),中高級的報考人數便多於往 年1,可見就華語教學的角度,亦須重視中高級教學內容在華語與德語的對 比研究。 學習華語的德語人口增加,意味著中德交流將日趨頻繁,然而當不同群 體接觸時,群體內部成員便可能因為言語行為的差異導致溝通失誤,這些差 異不僅是語言知識的不足,還跟各自文化對語言與使用語言的不同看法和態 度有關係(許力生,2006) 。中德交流時便有這潛在的溝通困難,Günther (2000). 1. 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2015 年 03 月 29 日)。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成功舉辦羊年首場 HSK 考. 試。2015 年 5 月 24,取自 http://www.konfuzius-institute.de/?pid=heidelberg/2015/0329 2.

(15) 第一章緒論. 觀察中德跨語言會話過程,並採訪中德口譯人員發現,德國式的表達方式往 往會使中文母語者感到「太過嚴厲、直接」 ,但對德國人而言卻是稀鬆平常。 而在面對衝突言語時,德語者常透過重複對方的話語或持不同觀點以削弱對 方的立論基礎,而中國學生則較會顧及對方的積極面子,儘管意見有所不同 仍會贊同對方的言論有其合理處,作為持反對意見時的前言手段,以帶領出 後續的反對意見,而德語者卻會將此誤解為對方放棄自己的立場,而繼續保 持發話權。中德母語者使用衝突性言語時因為選用不同的方式與策略,因而 產生交流上的困難,而這個困難還發生在對回應的理解。因此應透過中德批 評言語行為與回應的研究加以了解,但是目前此領域的研究,卻缺少德語跨 語言的對比以及批評與批評回應的討論,並且缺少真實的語料佐證,而要了 解言語行為的實施與回應便需要蒐集真實的語料。 觀察現行批評言語行為的相關研究,語料蒐集的方法仍多以語篇補 全測試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 為主(吳淑瓊,2005;蘇婉蓉,2012; 朱湘燕;2004),較少真實性的語言,探究其原因乃在於批評言語行為的特 性難以加以模擬,造成語料蒐集上的困難。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溝通方式 不再侷限於面對面形式,而可藉由科技產品,如電腦、手機等媒介,在網路 世界中進行交流,這種特定的溝通形式便是電腦中介溝通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Jannis, 2006)。單是在中國地區以電腦網路作為 資訊接收來源,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已達到 6.18 億人(中國互聯網路發 展狀況統計報告,2013),可見網路的使用已相當普遍,而學者們也開始注 意其中的情境社交作用 (Jannis, 2006 ; Locher, 2014)。網路社交媒介眾多, 其中網路討論區 (online discussion forum) 作為意見溝通的訊息交流平台, 討論時必然有意見相左的情況,此時便容易引起網路上的言語攻擊 (Johnson, Cooper & Chin, 2009) 。討論區內成員可以留言回覆方式批評原發 文者,以改變對方立場,而對方亦可以再針對此批評留言予以辯駁。與現實 世界不同的是,這些真實交流過程的發言與回覆都會以文字方式記錄下來, 成為了真實的語料紀錄,因此網路討論區亦提供一個真實的語料蒐集媒介, 有助於了解言語行為與言語行為的回應語。 3.

(16)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總結以上之論述,現今的華語批評言語行為研究主要針對行為主體,未 能了解批評與批評回應的交互關係,而前人的研究亦多以語篇補全測試作為 資料蒐集來源,缺少真實性語料的輔佐。隨著科技的進步導致溝通方式的改 變,網路不失為良好的研究平台,且有助於蒐集真實的言語。除此之外,隨 著德語母語者學習華語的人數增加,以及德語華語學習者在中高級學生人數 的成長趨勢,就華語教學與跨語言交流的觀點亦應從事德華語言對比研究, 以運用於華語教學,減少學生未來在衝突性話語中可能的溝通失誤。因此本 文嘗試藉由德語與華語網路討論區作為語料來源,透過網路討論區中的批評 性發言與回應,探討兩語言批評言語行為與回應批評的策略,並嘗試回答以 下研究問題: 1.. 於網路語境中,中文與德文母語者傾向使用何種批評策略?. 2.. 於網路語境中,中文與德文傾向使用何種回應批評策略?. 3.. 中文與徳文中批評與回應的策略選用有何關係?. 第二節 名詞釋義 一、. 言語行為 (speech act). 言語行為是以 Austin (1955) 提出之言語行為理論為基礎,其將言語行 為分為言內行為 (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為 (illocutionary act) 與言後行為 (perlocutionary act) ,而面對言語行為與表現出的言語形式差異,Searle (1969) 提出間接言語行為 (indirect speech act) 理論,將言語行為分為首要 言外行為 (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 ,即體現說話者的真正意圖,以及次要 言外行為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 為字面的行為。本文所欲探究之批評 言語行為便是通過「說話」此動作發話者所欲實行的言外行為 (illocutionary act) 並且觀察批評涉及之首要與次要行為。. 4.

(17) 第一章緒論. 二、. 批 評 言 語 行 為 與 回 應 批 評 (The speech acts of. criticizing and responding to criticism) 中外批評言語行為的研究中,都曾藉由辭典釋義的方式定義批評言語行 為(辛雪燕,2008;朱湘燕,2004;施雪芹,2009;孫媛、徐科,2010 等; Tracy, Van Dusen & Robinson, 1987; Hoang, 2007),參看眾家說法,其定義的 共通點皆包含「找出或表達某人的錯誤、過失或缺點」,可見就大眾的普遍 認知中批評的基礎皆為發話者對於錯誤、缺失的負面感知。而考量到辭典釋 義缺少的語用特性,本研究綜合 Wierzbicka (1987) 與 Nguyen (2005) 的條 件預設定義,將批評言語行為定義為說話者以自身或社會價值觀為標準不認 同聽話者,因而給予對方否定的評價,目的則在於影響聽話者未來行為。本 文亦參考 Nguyen (2005) 的批評回應定義,將批評回應視為說話人就受到的 批評行為給予的語言與非語言反應。. 三、. 言語行為 策略與回應策略 (speech act strategy and. response strategy) 語用策略是達到言語溝通目的的方式和途徑。可分為社會語用策略及語 用語言策略,社會語用策略是指基於對社會文化語境因素和禮貌風格的認識, 以實施和理解言語行為。語用語言策略則是指傳遞某種言外行為的具體語言 結構及各種言語行為的語言實現形式,朱德光(2013)參考 Takahashi (1996, p. 193) 與 Cenoz (2003, p. 66) 對語用策略的定義,將言語行為策略定義為, 「由社會文化決定的能夠實現某一言語行為的語用語言手段。」(朱德光, 2013) 而由於社會文化不同,在不同語言裡實施同一種言語行為策略可能 會不同。. 5.

(18)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言語互動時發話者實行言語行為會有不同的語用策略,面對言語行為, 接收者可以選擇不回應,但是一旦回應便會有不同的回應方式。就批評言語 行為而言,批評的接受方可能因為批評的直接性或指出缺失的論證而有接受、 拒絕等不同的主體回應行為,在溝通過程中採取不同的語用語言手段意即所 謂的「策略」,而策略又可依照訊息結構分為回應的本體行為的主體策略, 以及協助此行為進行輔助策略,輔助策略是用以緩和或加強行為的附帶支援 行為。本研究便探討語言使用者在批評與面對批評的回應所使用的語用語言 策略,並將其分為主體與輔助策略。. 四、. 網 路 語 言 與 網 路 討 論 區 (Internet Language &. discussion broad) 網路語言是透過網路作為溝通媒介產生的特殊語言,網路語言根源於特 定族群使用者的篇章語體結構,並藉由網路達到在特定情境下的多元社交目 的 (Herring, 2004) 。於網路溝通時,使用者可能會透過創造新詞、適用現有 詞語之語義於表達新意及相互溝通 (Yuan, 2011) ,因此發展出特定的語言 模式,Crystal (2001) 表示線上溝通混合口語及書面語,且不同的媒介如電 子郵件或聊天室具有不同的語言特徵。現有媒介中具有社群互動特性的是討 論群組 (discussion group) 或稱為網路討論區 (Internet forum) ,網路討論區 是透過網際網路提供人們對特定主題進行資訊交換,同時亦可提問、回答的 線上空間。此線上空間中討論主題可能專注討論某題材,或針對不同題材之 討論版塊。論壇中使用者可跟他人分享資源,會員可能是現實生活中彼此認 識或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本文述及之電影討論區,乃是以電影為討論主題, 讓各方網友交換電影相關資訊的網路場所,在此交流過程中發展出的語言便 是網路語言。. 6.

(19) 第一章緒論. 五、. 跨文化對比與跨文化溝通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本研究尚欲探討中德的文化特性,並做兩文化差異之跨文化對比,基於 「跨文化」一詞可被翻譯為「Cross-cultural」或「Intercultural」 ,而二者所指 不同因此再行界定。根據 Lusting & Koester (1993)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是指將兩族群的文化進行對比,而「Intercultural comparison」則是指兩文化 接觸相處時的比較研究。華語與德語屬於不同的文化,因此與「Cross-cultural comparison」意涵較符合。然而本文論及之跨文化溝通,則是指德語母語者 與華語母語者接觸溝通的過程,兩文化基於不同傾向可能會產生文化的差異 與衝突,因此本文所指之跨文化溝通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7.

(20)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第三節 內容架構 本研究由第一章緒論闡述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並揭示研究問題。根據 研究問題涉及之相關領域,在第二章之文獻探討,將由言語行為之語用研究, 爬梳至現行批評語相關研究結果與分類,繼而根據言語的衝突性探討面子威 脅理論與面子協商理論,以作為本文之分析架構與理論依據。而後由面子威 脅理論表現出的文化差異,延伸探討德語作為對比語言在言語及文化的特性。 於此同時,除了關注跨語言對比,本研究再輔以電腦中介溝通的相關論述, 了解溝通參與者以科技產品為媒介時的語言表現,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以第二章之理論背景為根基,本文將在第三章闡述研究方法,內容包含 語料來源介紹與語料截選說明,並論述後續的檢核方式、劃分標準和統計方 式。至於語料的蒐集結果與分析,則將在第四章詳細探討。第四章將說明批 評語與批評回應語的策略和語言形式,並對比中德語言的策略使用傾向以及 批評策略與回應之間的關係。而研究結果將在第五章詳細討論,以回答前述 之研究問題。最後本文在第六章將以先前之研究結果為根基,針對德語母語 之華語學習者設計適宜的華語教學規劃,以豐富華語批評語與回應語之教學 應用。. 8.

(21)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先討論言語行為相關研究結果,再針對互動過程中言語行為的實施 衍生的禮貌問題,接續爬梳「禮」和「面子」之研究。繼而探討衝突性的批 評言語行為和德語對比研究,第四節則將論述本研究涉及之網路語境與網路 社群特性等相關文獻。. 第一節 理論基礎 一、. 言語行為. 行為往往被視為人類對外在事物做出的物理性肢體動作,但是語言學家 注意到,人類亦可透過話語對他人造成影響,例如威脅、警告、安慰等,而 這種透過言語所行使的行為便是言語行為 (speech act)。言語行為使語言學 家不再侷限探討人類對於語法、詞彙層面的理解,亦開始重視行為實施的目 的與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而言語行為的研究便從一九五零年代影響至今。 言語行為理論 (speech act theory) 最早由 Austin (1955) 提出,他首先區 分兩類話語,即言有所述 (constative) 和言有所為 (performative) 。前者是 表述,是描述某一事件、過程或狀態,並可驗證其真假;而後者無所謂真實 或虛假,使用這些話語本身即為做完某事,僅可判斷實施行為適當與否。在 特定情況下,說話者只要說出富含行為的話語便已實施某項行為。如:「我 保證我會改進。」,說話者藉由說出這個句子實施「承諾」的言語行為,然 而學者又發現,言有所述的「描述」其實也可說是一種行為。因此 Austin (1962) 又針對他的理論進行修正,修正的結果即為言語行為三分說。 言語行為三分說認為說話動作本身的實施便是行為實施的言內行為 (locutionary act) ;而藉由實施說話此一動作達成的行為便是言外行為 (illocutionary act) ,其是寄寓於言內行為的動作;最後說話帶來的後果即 是言後行為 (perlocutionary act) 。這種情況如 S(說話者)口渴希望得到 9.

(22)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一杯水。S 便對 L(聽話者)發出聲音說「請你給我一杯水」 ,此即言內行 為,同時 S 透過發出言語對 L 發出請求的言外行為,而 L 接收到 S 的話 語給他一杯水,便是受到其言語影響的言後行為(A) 。透過發言的一系列 過程可知,雖然言語行為分為三部分,實際上卻應視為一個整體。 Austin 建構言語行為的基礎概念,Searle (1969) 則再將言語行為的構成 條件分成四部分,包含命題內容條件 (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 、預備 條件 (preparatory condition) 、誠意條件 (sincerity condition) 與基本條件 (essential condition) 。表二-1 以請求言語行為為例,藉由分析四個組成部件 得以更瞭解請求言語行為的性質,並與其他言語行為作出區別。 表二-1:Searle (1969) 請求言語行為構成條件 請求 命題內容條件. A 是 L 未來的行動. 預備條件. L 能做 A. 誠意條件. S 希望 L 做 A. 基本條件. S 試圖讓 H 做 A. 以先前的請求言語行為為例,透過這個框架可以更清楚請求言語行為的 內涵,也可了解言語行為的特性,並得以與其他的言語行為相互區別。Searle (1975) 不僅以此確立言語行為的基礎,他還將眾多言外行為予以分類,這些 言 語 行 為 類 型 根 據 其 展 現 出 的 特 性 可 分 成 , 斷 言 (assertive) 、 指 令 (directive) 、承諾 (commissive) 、表達 (expressive) 和宣告 (declaration) , 這些不同種類的言語行為性質與範例如下表(表二-2)。. 10.

(23) 第二章文獻探討. 表二-2:Searle & Vanderveken (1985) 言語行為分類 言外行為. 說明. 例子. 斷言 (assertive). 說話人描述自己相信的命題。. 指令 (directive). 說話人試圖讓聽話人去做某一件事。 要求、建議. 承諾 (commissive). 說話者承諾實施某種行為或義務。. 保證、發誓. 表達 (expressive). 說話者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 道歉、後悔. 宣告 (declaration). 說話者宣告某種命題為事實。. 命名、宣布. 斷定、批評. 以斷言類言語行為為例,其基本特性在於描述這世界中的事件與狀況 (Searle & Vanderveken, 1985) ,並是基於說話者的個人價值觀行使的言語 行為,而實施斷言類言語行為的過程,涵蓋說話者的是非論斷,此代表性 言語行為便包含斷定與批評。然而在評斷事件時,不免會與他人的價值觀 點相衝突,說話者常會為了要減緩行為的衝突,而透過使用其他的言語行 為表達言語目的,此現象學者便稱之為間接言語行為 (indirect speech act) 。 Searle (1969) 指出間接言語行為是說話者欲實施一特定的言語行為,卻 透過使用其他種言語行為來達成。話語所間接實施的言語行為又可分為首要 言外行為 (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 ,其體現說話者的真正意圖,以及次要 言外行為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 乃說話者為了實施首要言外行為另外 實施的一種言外行為。次要言語行為是話語的字面意義,與表面文字相符, 但首要言語行為卻與字面意義不符,是說話者真正的意圖。以斷言類中的批 評言語行為為例,當說話者說出「你知道這麼做不好嗎?」,首要言外行為 是批評,但卻透過詢問表現,是以詢問之次要行為達到間接言語行為效果。 11.

(24)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現今的言語行為研究便以上述所提的理論為基礎,而就上述的例子可以 觀察到,斷言類的言語行為具有一定的衝突性,因此說話者會藉由其他的間 接言語行為實施批評,而批評言語行為又具有何種特質,說話者又為什麼會 採用間接方式,此便涉及溝通過程中的禮貌關係。因此本文將接續介紹 Leech (1983) 的禮貌原則,並在本章第二節借助 Searle (1969) 的言語行為框 架定義批評言語行為。. 二、. 西方禮貌原則. 語言的形式與意義間的不一致發展出多元的表達形式,現實生活中人們 也不全然使用最直接簡潔的方式進行溝通,英國語言學家 Leech (1983) 認 為這種語言使用的變化是禮貌的作用,他根據 Grice (1975) 的合作原則 (Cooperative Principle) 提出「禮貌原則」 (polite principle) 。禮貌原則可分 成六大準則,原則內的細項是相互依傍的,其準則如下: 1.. 得體準則 (Tact Maxim):儘量少讓別人吃虧,多讓別人得益。. 2.. 慷慨準則 (Generosity Maxim):儘量少使自己得益,多讓自己受損。. 3.. 讚譽準則 (Approbation Maxim):儘量少貶低別人,多讚譽別人。. 4.. 謙遜準則 (Modest Maxim):儘量少讚譽自己,多貶損自己。. 5.. 一致準則 (Agreement Maxim):儘量減少雙方的分歧,增進雙方一致。. 6.. 同情準則 (Sympathy Maxim):儘量減少他人反感,增加對他人同情。 說話者便是透過遵循不同的準則,使用不同的表達策略。Leech (1983). 也認為言語行為的禮貌涉及言語行為的間接性,並有使用言語越間接越有禮 貌的傾向。說話者透過間接的表達方式給予對方一定的選擇性,同時得以減 緩言語的尖銳性達到禮貌的效果。例句(1) ,A 說這本書寫的非常好,B 雖 然不同意,但是也未直接說出完整的個人意見,而採取部分同意的方式,此 便是在遵守禮貌原則的一致準則並同時遵守同情準則,以減少 A 的反感。 12.

(25) 第二章文獻探討. (1)A: The book is tremendously well written. B: Yes, well written as a whole, but there are some rather boring patches, don’t you think? (Leech, 1983). 禮貌原則可以解釋 B 雖然想批評這本書仍有不太好的地方,但是基於 禮貌的考量而改變自己最直接的表現方式。然而究竟什麼時候遵守這些原則 才是禮貌,每個人對於禮貌感受的差異也未能透過禮貌原則得到完整的解釋, 因此後續有 Brown & Levinson (1987) 提出面子威脅理論。. 三、. 面子威脅理論. 面子威脅理論是 Brown & Levinson (1987) 由 Goffman (1982) 的面子概 念提出,其用以詮釋人際溝通的普遍性問題,學者將「面子」定義為「每一 個成員意欲為自己爭得的一種公眾中的個人形象」 (Brown & Levinson, 1987, p. 61) ,並透過面子的作用詮釋溝通者間的人際互動關係與禮貌現象,他們 將面子分為希望被肯定、讚美的積極面子 (positive face) 和期望免於被施予 某種行為的消極面子 (negative face) ,在溝通過程中發話者或受話人的積極 或消極面子都可能受特定的言語行為威脅,這些言語行為就叫面子威脅行為 (face-threatening acts) ,就交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形分為: 1. 威脅聽話人消極面子的言語行為:如說話人向聽話人命令、請求、勸告、 威脅、警告。 2. 威脅聽話人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如說話人不同意聽話人的見解,向聽 話人給予批評、抱怨、譴責、指控、侮辱,對聽話人的積極面子持否定 態度。 3. 威脅說話人消極面子的言語行為:如說話人向聽話人表達謝意、接受批 評,對聽話人做出違心的承諾或提供非意願的幫助。 4. 威脅說話人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如說話人的道歉、接受恭維、懺悔、 承認有罪或有錯等等。 13.

(26)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因此說話者必須一方面要關注對方,尊重對方的面子,同時也要維護自 我一定的獨立性。而為了要減緩威脅性言語行為的力道強度,互動參與者必 須使用一系列的語言策略以達到禮貌性的言談,具體而言便是要察覺對方的 面子並嘗試實施補救損失的面子行為,根據 Brown & Levinson (1987, p. 61) 參與者可能實行的禮貌策略,如圖二-1 所示: 無補償之 直接策略 公開策略. 積極禮貌. 實行面子威 脅行為. 補償策略 非公開策略. 消極禮貌. 不實施面子 威脅行為. 圖二-1:面子威脅言語行為分類 發話者首先決定是否要實施面子威脅言語行為,而當他決定要採取威脅 面子的行動時,可能會以公開或非公開的方式實行,非公開策略是說話者掩 飾自己的意圖,雖然會造成雙方的面子威脅但是不讓聽話者理解其確切的目 的;公開的策略則是聽話者明確知道說話者的意圖,如「你的話沒有邏輯。」 這句話沒有任何的修飾,聽話者明確知道說話者對其話語的負面評價,是公 開且直接的言語策略。然而說話者可能為了維持雙方的關係,而採取其他的 補償策略,補償策略又可依據說話者的意圖,分為拉近雙方關係的積極禮貌 與僅為不損及對方面子的消極禮貌,其後者在語氣上可能較為委婉或語義上 較為模糊。 面子威脅理論讓我們理解到溝通過程中,雙方的面子問題也是人們使用 言語時的重要考量,同時也可以知道言語行為本身具有面子威脅的可能。在 眾言語行為中,類屬斷言類的批評言語行為,本質上屬於高面子威脅性的言 語行為。行使批評時會威脅到聽話人的積極面子,說話者若要顧及雙方情分, 就應該採取非公開策略或施予補償策略。. 14.

(27) 第二章文獻探討. 面子威脅給予語用溝通合理的解釋,亦有許多學者嘗試應用面子威脅理 論於語用研究中,但是 Brown & Levinson (1987) 在一開始提出此理論時, 卻認為在各個文化中積極與消極面子的作用是一致的,忽略文化差異造成的 差異性互動規約,據此 Gu (1990) 對比 Leech 的禮貌原則與 Brown & Levinson 的面子威脅理論,從文化與歷史的視角,定義中國人的面子並提出 中華文化的禮貌相關原則。. 四、. 中華文化的禮貌觀. Gu (1990) 以中國古代法度化的「禮」為開端, 「禮」透過各式的儀式規 範,造就社會階層的差異,同時亦影響到現今中華文化中重視社會階層的觀 點,因此人們的言論須符合他在社會階層中的地位,溝通交流時也要留意彼 此的身分。這可體現在中華文化中的稱呼上,例如中國人根據長幼尊卑關係, 對家庭親族成員都有明確的稱謂,而鮮少以名字直呼。然而過去的「禮」與 現今的「禮貌」有所差異,「禮」是制度化的規範,而「禮貌」則是社群中 人際互動時的特定交流模式。 而後 Gu (1990) 亦討論到面子威脅理論在中華文化中的不適處,他指出 Brown & Levinson (1987) 基於西方文化觀點下的「Face」與中國人的面子不 太一樣,中國人說的面子往往不具有消極面子的作用。因此當他人說「對不 起」時,就中華文化成員而言並不會損及對方的臉面。同時東西方在尋求面 子的根本欲望,即面子動機上亦有所差異。 Yu (2003) 亦主張西方的「Face」是就個體為中心,個人期望取得的公 開形象,這和中華文化中的面子相似,同樣是個人在社會中心內期望追求的 尊嚴,然而「臉」則是中華文化中的個體希望在團體中得到認同的需求,而 「沒有臉」便是受到社會不認同的批判,是中華文化重視集體主義大過於個 人主義的體現,可見不同文化對於面子有不同的定義與功能。. 15.

(28)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五、. 面子協商理論. 面子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定義,在交際溝通時亦有不同的作用,TingToomey (1988) 提出面子協商理論,探討不同文化族群溝通時的面子作用。 學者認為面子是個人自我在某種情境下呈現的形象,而個人處於社交活動衝 突時便會產生面子的協商,在此協商過程中,個體會使用不同的面子策略。 面子策略的選用與自我相關,學者將面子區分為「自我面子 (selfface) 」、「他者面子 (other-face) 」和「彼此面子 (mutual face) 」 (TingToomey & Kurogi, 1998) ,「自我面子 (self-face) 」是個人關注於自己的自 尊或形象; 「他者面子 (other-face). 」則是注重對方的自尊或形象;而「彼. 此 面 子 (mutual face) 」 則 是 在 乎 雙 方 的 面 子 或 關 係 。 而 「 面 子 策 略 (facework) 」是指一連串的社交行為,其用以調解個人的社會形象,也可用 以支持或挑戰他人的社會形象。不同文化成員處理人際衝突的方式有所不同, 因為各文化成員對面子有不同的需要 (Ting-Toomey & Kurogi, 1998) 。集體 主義文化,例如中國傾向注重他者面子與彼此面子,而個體主義文化,例如 德國則相對重視自我面子 (Oetzel, J., Ting-Toomey, S., Masumoto, T., Yokochi, Y., Pan X., Takai J., & Wilcox R., 2001) 。 面子著重點的不同會影響面子策略的使用,根據積極與消極面子以及他 者與自我的取向可將面子協商策略分成四類(圖 二-2),分別是面子挽回 (face-restoration) ,給予他人自由、空間和獨立性;面子保留 (face-saving) 代 表尊重他人的自主獨立需求;面子主張 (face-assertion) 用以捍衛、保護個人 在團體中受接納的需求;面子施予 (face-giving) 則是維護或支持他人受到 接納的需求,溝通參與者根據所屬文化差異便可能採取不同的策略。集體主 義文化傾向使用「面子主張」和「面子施予」的協商方式,而個體主義文化 則會使用「面子挽回」和「面子保留」的策略。除此之外,兩類型文化在人 際衝突的處理方式亦不相同,Ting-Toomey & Kurogi (1998) 認為集體主義文 化偏好使用注重關係與解決衝突過程的策略,個體主義文化則會重視個體獨 立性與衝突結果的策略。 16.

(29) 第二章文獻探討. 批評言語屬於衝突性的言語行為類型,本文便以面子威脅理論為基本框 架探討中德面子協商的異同。 積極面子. Face-Assertion. Face-Giving. 面子主張. 面子施予. 自我面子. 他者面子. Face Restoration. Face-Saving. 面子挽回. 面子保留. 消極面子. 圖 二-2:面子協商策略象限圖 (整理自 Ting-Toomey, 1998). 17.

(30)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第二節 批評言語行為 一、. 批評言語行為研究. (一).. 批評行為與回應批評定義. 條件預設可用以分析、定義言語行為,Nguyen (2005) 參考 Wierzbicka (1987) 的批評定義,歸納出以下批評言語行為的構成四要件,從中可見批評 作為斷言性言語行為,是基於說話者個人價值觀點,判定聽話人危害公眾利 益,而引發說話人的負面情感,因此決定以言語表達。 . 按照說話人的評估標準或說話人認為與聽話人共享的價值觀和標準, 聽話人的言行或選擇是不當的。. . 在說話人看來,聽話人不當的行為或選擇給說話人、聽話人自己,甚 至公眾帶來負面的影響。. . 說話人對聽話人的不當行為或選擇表示不滿,並想以言語表達。. . 說話人認為自己的行為會改變聽話人未來行為和行動,而且認為不提 出批評,聽話人會依然故我,不能採取補救措施。 蘇婉蓉(2012)以此為基礎,使用 Searle & Vanderveken (1985) 的言語. 行為框架解析批評言語行為(表二-3)。從下表可知當說話者說出「你穿這 麼花俏的衣服不好看。」時,其言語上的命題是 S 談及 H 的衣著問題,預 備條件則是 S 認為穿著的問題會損及 H 的大眾觀感,而誠意上 S 是以自己 的審美標準不認同 S 的穿著,藉此 S 基本上希望藉由說出這句話得以跟 H 表達他的不認同,並期望影響 H 改變服飾。從這四個構建可以看出說話人 發話的先備條件、心理目的以及批評作為斷言類言語行為具有負面描述的特 性。本文便參考前人論述,將批評定義為,「說話者以自身或社會價值觀為 標準不認同聽話者,因而給予對方否定的評價,以影響聽話者未來行為。」. 18.

(31) 第二章文獻探討. 然而相較於具有核心功能的言語行為,對於言語行為的回應言語因為行 為策略引發的誠意與基本條件較為複雜,因此雖不適用言語行為構成分析, 但仍有幾項核心要素。 表二-3:批評言語行為構成條件 條件名稱. 批評. 命題內容條件. S 言及 H 過去所作且有問題的 A。. 預備條件. S 認為 H 的 A 不符合 H 或一般大眾的利益。. 誠意條件. S 以自身價值或社會規範為標準,不認同 H 所做的 A。 (i)S 要告知 H 他不認同 H 所做的 A。. 基本條件 (ii)S 希望自己的話語會影響 H 未來的 A。 例句. 你穿這麼花俏的衣服不好看。 注:S=說話者,H=聽話者,A=行為表現 資料來源:整理自蘇婉蓉(2012,p. 20). Nguyen (2005) 視批評回應為聽話者就批評行為給予的言語反應,然而 就實際的互動過程中,回應可以是語言與非語言,因此本文批評回應的範圍 擴大,視批評回應為「給予前述定義之批評言語行為的語言與非語言反應」 。 批評言語行為的核心命題是由發話者自身價值觀為出發,認定他人言行的好 壞,最後決定透過言語描述自我對他人言行的觀感,可見批評涉及對於他人 的評斷,行為特質上具有一定的衝突性,言語交流時需更加留意,本文由語 用視角出發,主要回顧語用與跨語言文化層面的相關研究,其大致可分為單 語言之社會變項研究與跨語言對比兩面向。漢語的批評語研究則從語用學、 話語分析、跨文化對比以及社會語言學與語用學相結合的角度進行分析(侯 風英,2011)。整體觀之,中外的批評研究方法、語料來源不一,但是仍有 部分一致性的研究結果。以下分別爬梳兩面向之批評語研究成果。. 19.

(32)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二).. 單語言語用研究 單語言之語用研究,以單一語言使用者為目標從性別、情境、社會距離. 等為主要探討變項(Chen,2004;李琳,2005;付春媛,2006;蘇婉蓉 2012) , 以下概述相關之研究成果。 朱湘燕(2004、2007)以問卷調查漢語母語者在不同語境與面對不同溝 通對象時的策略使用趨勢。她認為在影響漢語母語者的策略使用因素中,社 會權力是首要考量,即當說話者遇到地位越高的對象時,批評就越不直接, 甚至不行使批評行為。而在社會權力和社會距離同時起作用時,批評的場合 便是會決定何種條件勝出,公開場合時社會權力作用較大,而私下場合時社 會距離的作用則較具優勢,可見除了社會距離與社會權力以外,言語行為的 實施亦與情境有密切關聯。情境會使說話者顧慮與對方的社會距離或彼此的 社會權力高低,其次則是批評的主題嚴重程度。也就是在不涉及社會距離和 權力時,華語母語者是否施行批評則要看事情的嚴重程度。 面對各種影響批評的因素,蘇婉蓉(2012)探討台灣地區漢語母語者, 在社會地位與距離相同時,男女性別與批評主題類型差異之策略使用,並以 語篇補全測試為研究工具。其探討主題根據嚴重性低至高分別是,財務資產、 技能表現、性格特質、服飾打扮、言行舉止等五項。她發現說話者的批評策 略使用受到「嚴重性」 、 「修正性」的影響,即當批評的主題越嚴重,批評就 越嚴厲、越不加以掩飾。而聽話者是否可以因為批評修正自身行為亦會影響 策略的實施,例如當嚴重性相當時,對於可以修正的主題多會使用建議、勸 說或要求策略。她也發現女性與男性雖然都傾向使用同一類型的批評行為, 但是就使用率與策略的直接性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加間接、委婉。 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漢語的批評言語行為表現會受到主題、性別、情 境、社會距離與社會權力等因素的影響,而漢語的批評語與其他語言相比有 何異同亦引起學者的注意,因此以下概述跨語言對比之相關研究。. 20.

(33) 第二章文獻探討. (三).. 跨語言對比研究 目前與漢語對比的語言仍以英文為主,學者多對比兩語言使用策略、形. 式、結構等差異,延伸探討至兩語言文化。跨語言對比的學者中孫媛與徐科 (2010)、陳培(2013)與吳格奇(2002)以靜態的策略描述與反思為主, 而朱湘燕、周健(2004)、吳淑瓊(2005)以及朱德光(2013)等人,透過 問卷、訪談進行討論,語料豐富度上較接近真實語言,以下分述之。 朱湘燕、周健(2004)從二語學習者視角出發,對比之語料來源同時包 含澳、法、美、日等國家。變項較大且人數不一,但透過訪談可知隸屬不同 文化圈之華語二語學習者於批評行為的使用上有所差異。朱湘燕(2005)後 續再對英法外國留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相較於中國人,外籍學生上級對下級 與下級對上級所採取的批評策略幾乎相同,而對朋友仍會採取較直接、嚴厲 的批評策略。此現象可歸因於中國人對於禮的差異性,並符合曲衛國、陳流 芳(1999)所提之親近準則和社會關係準則,是中國人重視維繫互動雙方的 關係,而造成中文與其他語言者批評策略使用差異的原因。 而就英漢語言對比而言,吳淑瓊(2005)以語篇補全測試,探討英漢批 評修飾語於社會距離差異時的使用情況。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權勢對漢語批評 語中的修飾語影響較大。當說話人地位高於聽話人時,加強性修飾語使用頻 率相對較高;當說話人地位低於聽話人時,緩和性修飾語則用的較多。而社 會權勢對英語批評語中緩和性修飾語和加強性修飾語的使用影響相對較小。 朱德光(2013)亦以語篇補全測試作為研究方法,更全面的分析英漢母 語者、英語母語者與不同程度之華語英語二語學習者的語用遷移,他的探討 範圍涵蓋批評語之語義程式、內部與外部修飾語。就使用的傾向看來,英漢 語母語者皆傾向使用間接批評,與在批評行為中的內部修飾語,然而漢語母 語者較突出的在於外部修飾語-稱呼之使用,其呼應顧曰國所提之稱呼原則, 可見文化對語言使用的影響。. 21.

(34)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四).. 批評與回應批評研究 以上之研究討論都侷限在批評言語行為的研究,然而誠如 Zuraidah &. Ahmad (2013) 所言,從面子互動的觀點,批評在溝通上具有「危害雙方參 與者的人際關係共識 (Robles, 2011) 」的特質,因此除了知道如何給予批 評外,還要留意如何回應才可降低參與者間的人際關係損害,而目前的漢 語批評與批評回應研究仍相當缺乏。孫媛與徐科(2010)描述批評與批評 回應的策略類別,並表示批評回應語包括道歉、許諾、否認等等,而策略的 使用與社會結構和文化差異有關。朱湘燕(2008)則就先前的批評語研究 成果輔以視頻、話劇等口語類語料,探討漢語批評與回應之特色。從分析 角度而言,在溝通中批評與回應沒有明顯切割,因批評應答語中可能涵蓋 新的批評議題。批評回應亦直接影響次輪的批評策略的選用,這過程中是 充滿動態性的。策略的動態性進而造成參與者在互動關係中的角色轉換, 因此發起批評者可能反而變成受批評的目標。 以上之漢語批評語與回應語研究發現,批評回應受到文化與社會變因 的影響,同時在真實溝通過程中,批評者與批評回應者的角色是變動的, 被批評方在回應的同時也會使用批評與以回覆,因此原先的批評者在下個 話輪開始時則可能轉變為被批評者,可見批評與回應具有一定的互動性, 若欲了解其中關係便需要研究方法上的變革。上述的研究多以語篇補全測 試做為資料蒐集方法,然而此方法的缺陷在於無法提供即時交流的完整資 訊 (Wolfson, 1989) ,同時人們也是處於假設的情境,不一定是真實情境中 的話語 (Nelson et al., 2002:168) 。因此本研究將透過蒐集真實語料、建置 語料庫的方式,了解批評與回應策略的實施,再藉由語言對比了解回應語 的使用特徵。而在語言策略的使用上涉及策略的分類問題,因此以下將簡 介中外學者的批評語與回應語策略分類架構。. 22.

(35) 第二章文獻探討. 二、. 批評策略與回應策略分類. 根據不同的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學者將批評言語行為歸納出不同的策 略與類型,大致的分類架構分別參照禮貌原則、語義程式以及跨文化言語行 為研究編碼手冊 (Blum-Kulka et al., 1989) 的言語序列結構,以下分別回顧 之。 (一).. 禮貌補救策略. 批評做為高面子威脅的言語行為,在行使行為時牽涉到的禮貌規範受 到學者的關注,因此嘗試使用禮貌原則作為分類,研究者多就言語行為意圖 的公開與否分為公開策略與非公開策略。考量批評行為的衝突性,學者認為 說話者往往會採取較為含蓄、模糊的方式行使非公開批評策略,以不明確提 及對方的錯誤行為來達到溝通目的,藉以避免對方的面子損失。使用此架構 的包含吳淑瓊與樊葳葳(2004)、辛雪艷(2008)、孫媛與徐科(2010)、趙 英玲(2004)等人,是現行主要的分類參考框架。 朱湘燕(2004)、(2008)以問卷形式調查漢語批評語的 16 種語用類型 分為,直接命令禁止式、直接警告威脅式、評價式、直接責備式、間接命令 禁止式、間接警告威脅式、間接責備式、點撥式、反對式、磋商式、願望式、 指桑罵槐式、比較式、責備式、權威式、比喻式等策略,學者界定批評策略 方式同時考量言語的修辭、內容與功能。就批評應答語的類別,以對批評的 接受與否分為接受回應策略,其中有息事寧人、道歉、解釋三小類;不接受 回應策略則有反批評、反駁式、譏諷式、否認,然而此分類在內容形式與功 能上的分界不明,直接與間接的標準亦不清晰,同時尚有類別過多等缺點。 孫媛、徐科(2010)比較中英批評類型,探討批評的次要言語行為表現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 ,將非公開策略中分為暗示、表揚式批評、反語、 開玩笑、借用規章、道德規範、要求、勸告、非人稱指向、引用語等,而在 公開策略上則可能使用具緩和批評語勢的緩和策略,如前語 (preface) 替批 評語鋪墊,讓聽話人有心理預期用以降低批評的唐突性,或使用「perhaps」 、 23.

(36)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maybe」等模糊限定詞 (hedges) ,減緩批評造成的衝擊。而批評者也可能 使用無緩和的策略施與直接強烈的批評。然而在此分類中卻將批評行為中的 非主要行為如模糊限定詞和前語等列入,此兩種方式雖然具有緩和效果,但 是不等同於批評的策略,因此分類方式有待考量。 禮貌原則是就雙方的互動關係為基礎,藉由公開、非公開策略以及緩和、 非緩和的使用瞭解溝通雙方的社交語用目的,然而此分類方法卻未能凸顯行 為的核心,混雜主要與輔助言語單位的情形,同時也容易造成修辭、形式、 功能分類不一的現象。為彌補此種分類缺陷,便可參考言語序列結構的劃分 方法。 (二).. CCSARP 編碼手冊. 為了探討不同語言文化之言語行為表現異同,Blum-Kulka et al. (1989)進 行一項跨國際的合作計畫-「跨文化言語行為研究專案」 (Cross-Culture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roject;CCSARP) ,他們利用語篇補全測試調查請 求、道歉等言語行為並將研究成果編排出行為的結構(圖二-3)。言語行 為可分成實現一個特定言語行為的最小單位-核心行為 (head act) ,與獨 立於言語行為之外,但可以加重或減輕言語行為的影響力的輔助行為 (supportive move) 。核心行為作為話語中心可以單獨出現,輔助行為則可 能出現在行為前或後,並給予核心行為支持、減緩、預備等功能。. 輔助行為. 核心行為. 圖二-3:言語行為結構. 24. 輔助行為.

(37) 第二章文獻探討. 核心與輔助行為的分類,有助於在言談中關注目標之言語行為,同時也 可觀察除了核心行為以外,說話者為了達到社交目的所使用的其他相關策 略。徐志敏(2005)以此架構分析英文的批評與回應策略(如表二-4) ,他 歸納出批評言語與回應的功能,並劃分緩衝與加重的輔助策略,同時也論 述部分策略的使用排序。然而學者的語料來源屬於靜態描述性語料,同時 批評回應的行為與輔助策略區分不明,如「控訴」 、 「解釋」和「答應改正」 既為核心行為又是具有輔助策略,未能明確區辨兩類行為於回應的效果。 因此使用言語序列結構雖然有助於劃分言語行為的核心與輔助單位,但仍 要詳細考察語言的功能、形式才得以劃分清晰。 表二-4:批評言語行為策略2(整理自徐志敏(2005)) 批評言語行為 核心行為. 陳述事實/責任陳述/說教/勸告、建議對方改變行為 緩衝批評語. 準備批評/解釋說明/表揚/親近化. 加重批評語. 詞彙策略/要求說明/行事權力/陳述證據. 輔助策略. 批評回應策略 核心行為. 道歉/解釋/答應改正/否認/控訴 加重否認話部. 控訴/反駁. 緩衝批評語. 解釋/自我防範/答應改正. 輔助策略. 2. 原文為將核心行為譯為「話頭」,輔助行為譯為「支持話步」。為求統一,筆者一致稱為核心行. 為與輔助行為。 25.

(38)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三).. 語義程式 言語序列結構得以凸顯行為的核心,然而亦有學者嘗試藉由語義為批評. 與回應語的分類標準。Clark (1979) 提出語用語言學規約,其分別是意義常 規與形式常規。前者為語義程式 (Semantic formulas) 即實行之言語行為,後 者則是實際使用的語言。Clark 並定義批評與回應批評的語義程式就是具有 言外之力足以表現批評與回應批評的語義結構。 使用此分類方式的有 Nguyen (2005) ,他結合實證的口語實驗與問卷調 查探討批評語的使用策略以及二語學習者的語用遷移現象。實證研究方面, 他請英語母語者以及越語母語之英語二語學習者書寫英語作文,再請兩組受 試者相互批改彼此的文章,透過受試者的口語批評與回應蒐集語料,最後再 輔以問卷訪談作為補充。此學者認為,批評語與批評回應語是透過各種言語 行為組成,因此他將蒐集到的語料分為可實行言語行為的主要成分,即批評 語的語用策略,與用來加強或緩和批評策略的修飾語 (modifier) 成分。而分 類依據便是由語義為判斷基礎,並蒐集各類型語意程式的語言形式常規。 在 Nguyen 的分類中,他結合語義和語言形式歸類,將批評語的語用策 略 分 為 六 類 直 接 與 十 類 間 接 策 略 。 直 接 策 略 有 負 面 評 價 (Negative evaluation) 、不認同 (Disapproval) 、反對 (Expression of disagreement) 、指 出問題 (Identification of problem) 、說明困難 (Statement of difficulties) 、陳 述 後 果 (Consequence) 。 間 接 策 略 則 有 糾 錯 (Correction) 、 說 明 標 準 (Indicating standard) 、勸誡 (Preahing) 、強求改變 (Demand for change) 、 請求改變 (Request for change) 、建議改變 (Advice about change) 、提議改 變 (Suggestion for change) 、不確定性表達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設 問/假設 (Asking/presupposing) 與其他暗示 (Hints)。 而回應批評策略則分成「完全接受」 、 「部分接受」 、 「完全拒絕」三類, 「完全接受」策略共六類,「部分接受」則包含「部分同意」和「替代的建 議」 , 「完全拒絕」則包含「不同意批評」 、 「辯護」 、 「回以批評」 、 「尋求證據」 、 「選擇退出」等類,呈現英語回應批評的不同方式(表二-5)。 26.

(39) 第二章文獻探討. 語義分類是以話語的語義作為行為策略的區分基準,觀察他的分類項目, 直接策略中「不認同」是描述說話者對聽話者選擇的態度,如「I don’t like the way you write(我不喜歡你寫作的方式)」 ,而「反對」則是使用「不 (No) 」 或具言語行事 (performatives) 效力的動詞「I don’t agree(我不同意)」 ,然 而不同意也可說是說話者的態度,兩者間有模糊的交界地帶。再觀察間接策 略的分類,光是改變就分成「提議改變」 、 「建議改變」 、 「請求改變」 、 「強求 改變」,提議與建議和請求與強求的差別不大,實際上是否有分門別類的必 要值得考慮。這也呈現語義程式分類標準太過著重於言語意義,因此若是說 話者使用各種近義詞表示相同行為,可能就會產生策略分類上的模糊。 儘管語義程式的分類方式尚有討論空間,然而在現今缺少回應批評的分 類下,Nguyen 對批評回應做出較詳細的劃分,同時更可見得回應分類與批 評行為的互動性。根據回應對於批評的接受程度,「完全接受」、「半接受」 和「完全拒絕」等三種結果,顯示批評行為與回應在真實情境中的協商性, 聽話者在受到批評的時候不一定會選擇接受或拒絕,還有可能選擇其他選項 作為替代方案。同時在完全接受的策略裡,說話者還可能解釋原因、坦承困 難,可見批評造成一定的面子威脅,說話者也會使用一定的策略找尋藉口, 彌補自己的面子損失。 可惜 Nguyen 的研究重心在於外語學習者的批評言語行為語用變遷,並 未繼續探討批評與回應之間的關聯性,同時在此回應分類中也未詳細解釋接 受與拒絕的劃分方式,以及若是聽話者回以批評時會用到何種策略。因此本 文期藉由此框架的理念再做改良,並探討批評與回應之間的互動。. 27.

(40)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表二-5:Nguyen (2005) 批評回應策略 完全接受 語義程式. 回應範例. 同意批評 (Agreement). “yeah, I haven’t paragraphed it.”, “Yeah, that’s right.”. 提出改善 (Offer of repair). “I won’t do that next time.”, “I’ll pay attention to it.”. 尋求協助 (Seeking for help). 坦誠困難 (Admission of difficulty) 解釋 (Explanation). “How would you change if you were me?”,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reorganize?” “I didn’t know what to write then” ,“I’ve never been good at that” “I was just trying to make it to the word limit. ”, “I had written all I had wanted.” “You know when I talk about my ah my own writing. I think. 讚美 (Complimenting). we should be ah(.) I should have used some kind of opposing ideas, that is in the case because I can LEARN this from you ah your writing.” 部分接受. 部分同意 (Agreement with one part & disagreement with another) 替代的建議 (Offer of alternatives to the critic’s suggestions). “I think sometimes my essay lacks linking words but as a whole my essay is coherent.”. “But I think I should use general examples, not specific examples”. 28.

(41) 第二章文獻探討. 完全拒絕 不同意批評 (Disagreement with criticism) 辯護 (Justification). 回以批評 (Return of criticism). “I think I used enough and relevant linking words. ” “I thought that putting in those were relevant as they explained my argument further” “As we talk about structures I also want to say that you used only ‘That’ structure. That, that, that, that, all the time. ”. 尋求證據 (Seeking evidence). “Could you point out where? ”. 選擇退出 (Opting out). “Anything else? ”. 總結以上之分類框架,本文認為言語序列結構適宜做為語料切割的基礎, 而將批評語與批評回應語分為核心與輔助的行為,就批評回應的策略劃分, 本文參考 Nguyen (2005) 的接受與拒絕行為的宏觀分類方式與其中的策略 項目,但仍以為言語序列結構畫分依據。而要更加了解影響漢語策略使用的 原則便可透過跨語言對比。回顧先前的批評語研究,在歐洲語系的對比研究 仍待補充,因此以下將簡介歐洲的主要語言國家-德國語言之相關研究。. 第三節 跨文化對比 一、. 德語言語行為研究. 以德語為主的言語行為相關研究,最早為跨文化言語行為實施方式計劃 (Cross-Culture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roject) Blum-Kulka et al. (1989) 以語篇 補全測試針對要求、抱怨、讚美等言語行為,就英語、德語、波蘭語、俄語 進行對比。發現英、德語傾向間接的表達方式,例如要求行為在英德語中多 以詢問方式呈現 (House, 1989a, b, 1996; House & Kasper, 1981) 。在道歉言 29.

(42) 中德批評與回應策略:以電影討論區為例. 語行為上,德語傾向較為詳細且選擇如自清或提出理由等自我取向的策略, 為自己冒犯行為負責時,有別於一般規範行為,德語會採取多變的行為表徵 (相較於英文在道歉時僅使用 sorry) ,呈現較為詳細的言語行為手段,可見 雖然同為相同語系語種,德語在言語行為實施上仍表現出微妙的差異,此差 異性也使學者繼續擴及篇章層面進行言語對比。 House (2006) 就溝通的篇章起始與結束、篇章策略、篇章標記、言語行 為及行為順序等層面進行英德語言對比,在語言形式上德語在篇章起始與結 尾較少應酬、寒暄,篇章策略中較少使用主動人際交往與表達參與支持的行 為,諸如英文較常使用的許可確認 (Availability-checks) 、尋求事前承諾 (Seeking-Pre-commitment) 或卸除武裝 (Disarming) ,德語則較重視內容,多 使用引薦主題及主題延伸的策略,且在商業領域中更為明顯,而於溝通時更 常凸顯自我,如相對於「Would you like me to…」(你希望我…)德語則以 「Kann ich…」 (我可以)表示,或是「How about…」 (如何)德語則用「Ich möchte…」 (我想要) 。兩語言的篇章標記使用上,德語傾向使用引領內容或 訊息的篇章標記,用以強調其所欲傳達的內容訊息;英文則傾向選擇會對受 話者產生影響,得以誘使受話者的關注、同情或為提供服務的標記。 最後她並提出語言表現的文化對應值包含,直接 (Directness) 與間接 (Indirectness)、個人取向 (Orientation towards Self)與他者取向 (Orientation towards Other )、 內 容取 向 (Orientation towards Context ) 與 受 話 人取 向 (Orientation towards Addressees) 、 明 確 的. (Explicitness) 與 隱 晦 的. (Implicitness) ,而德語相較於英語呈現出直接、個人取向、內容取向、明確 等特性,其可對應至荷蘭學者 Hofstede (1980) 提出的文化價值框架內的四 個維度,即個體/集體主義、權利距離、不確定性迴避、男性/女性化,其 中明確的與隱晦即可對應至不確定性迴避。而對於兩語言的特性,她並輔以 質化的採訪內容,認為以上的差異是導致英德母語者間溝通失誤的原因。.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t the basic education level, students learn through three domains: visual arts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visual arts making and visual arts knowledge which are integrated

Talent shows give people a reason to practice and perfect their 24 , and the professional panel of judges gives them advice and criticism about how to become

How do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llow us to see details in soft nonmagnetic tissue.. How can magnetic forces, which act only on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J.Coupe O’Kane(1998) Communication before Speech: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London: David

[7] C-K Lin, and L-S Lee, “Improved spontaneous Mandarin speech recognition by disfluency interruption point (IP) detection using prosodic features,” in Proc. “ Speech

Towards a model apprenticeship framework: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ystems. Globalization and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mplication for

iTunes Course Manager. It act like

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 Speech ‧ before the Tenth Annual International Law and Religion Symposium.. [註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