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批評言語行為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批評言語行為

一、 批評言語行為研究

(一). 批評行為與回應批評定義

條件預設可用以分析、定義言語行為,Nguyen (2005) 參考 Wierzbicka (1987) 的批評定義,歸納出以下批評言語行為的構成四要件,從中可見批評 作為斷言性言語行為,是基於說話者個人價值觀點,判定聽話人危害公眾利 益,而引發說話人的負面情感,因此決定以言語表達。

 按照說話人的評估標準或說話人認為與聽話人共享的價值觀和標準,

聽話人的言行或選擇是不當的。

 在說話人看來,聽話人不當的行為或選擇給說話人、聽話人自己,甚 至公眾帶來負面的影響。

 說話人對聽話人的不當行為或選擇表示不滿,並想以言語表達。

 說話人認為自己的行為會改變聽話人未來行為和行動,而且認為不提 出批評,聽話人會依然故我,不能採取補救措施。

蘇婉蓉(2012)以此為基礎,使用 Searle & Vanderveken (1985) 的言語 行為框架解析批評言語行為(表二-3)。從下表可知當說話者說出「你穿這 麼花俏的衣服不好看。」時,其言語上的命題是 S 談及 H 的衣著問題,預 備條件則是S 認為穿著的問題會損及 H 的大眾觀感,而誠意上 S 是以自己 的審美標準不認同 S 的穿著,藉此 S 基本上希望藉由說出這句話得以跟 H 表達他的不認同,並期望影響 H 改變服飾。從這四個構建可以看出說話人 發話的先備條件、心理目的以及批評作為斷言類言語行為具有負面描述的特 性。本文便參考前人論述,將批評定義為,「說話者以自身或社會價值觀為 標準不認同聽話者,因而給予對方否定的評價,以影響聽話者未來行為。」

19

然而相較於具有核心功能的言語行為,對於言語行為的回應言語因為行 為策略引發的誠意與基本條件較為複雜,因此雖不適用言語行為構成分析,

但仍有幾項核心要素。

表二-3:批評言語行為構成條件

條件名稱 批評

命題內容條件 S 言及 H 過去所作且有問題的 A。

預備條件 S 認為 H 的 A 不符合 H 或一般大眾的利益。

誠意條件 S 以自身價值或社會規範為標準,不認同 H 所做的 A。

基本條件

(i)S 要告知 H 他不認同 H 所做的 A。

(ii)S 希望自己的話語會影響 H 未來的 A。

例句 你穿這麼花俏的衣服不好看。

注:S=說話者,H=聽話者,A=行為表現 資料來源:整理自蘇婉蓉(2012,p. 20)

Nguyen (2005) 視批評回應為聽話者就批評行為給予的言語反應,然而 就實際的互動過程中,回應可以是語言與非語言,因此本文批評回應的範圍 擴大,視批評回應為「給予前述定義之批評言語行為的語言與非語言反應」。 批評言語行為的核心命題是由發話者自身價值觀為出發,認定他人言行的好 壞,最後決定透過言語描述自我對他人言行的觀感,可見批評涉及對於他人 的評斷,行為特質上具有一定的衝突性,言語交流時需更加留意,本文由語 用視角出發,主要回顧語用與跨語言文化層面的相關研究,其大致可分為單 語言之社會變項研究與跨語言對比兩面向。漢語的批評語研究則從語用學、

話語分析、跨文化對比以及社會語言學與語用學相結合的角度進行分析(侯 風英,2011)。整體觀之,中外的批評研究方法、語料來源不一,但是仍有 部分一致性的研究結果。以下分別爬梳兩面向之批評語研究成果。

20

(二). 單語言語用研究

單語言之語用研究,以單一語言使用者為目標從性別、情境、社會距離 等為主要探討變項(Chen,2004;李琳,2005;付春媛,2006;蘇婉蓉 2012), 以下概述相關之研究成果。

朱湘燕(2004、2007)以問卷調查漢語母語者在不同語境與面對不同溝 通對象時的策略使用趨勢。她認為在影響漢語母語者的策略使用因素中,社 會權力是首要考量,即當說話者遇到地位越高的對象時,批評就越不直接,

甚至不行使批評行為。而在社會權力和社會距離同時起作用時,批評的場合 便是會決定何種條件勝出,公開場合時社會權力作用較大,而私下場合時社 會距離的作用則較具優勢,可見除了社會距離與社會權力以外,言語行為的 實施亦與情境有密切關聯。情境會使說話者顧慮與對方的社會距離或彼此的 社會權力高低,其次則是批評的主題嚴重程度。也就是在不涉及社會距離和 權力時,華語母語者是否施行批評則要看事情的嚴重程度。

面對各種影響批評的因素,蘇婉蓉(2012)探討台灣地區漢語母語者,

在社會地位與距離相同時,男女性別與批評主題類型差異之策略使用,並以 語篇補全測試為研究工具。其探討主題根據嚴重性低至高分別是,財務資產、

技能表現、性格特質、服飾打扮、言行舉止等五項。她發現說話者的批評策 略使用受到「嚴重性」、「修正性」的影響,即當批評的主題越嚴重,批評就 越嚴厲、越不加以掩飾。而聽話者是否可以因為批評修正自身行為亦會影響 策略的實施,例如當嚴重性相當時,對於可以修正的主題多會使用建議、勸 說或要求策略。她也發現女性與男性雖然都傾向使用同一類型的批評行為,

但是就使用率與策略的直接性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加間接、委婉。

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漢語的批評言語行為表現會受到主題、性別、情 境、社會距離與社會權力等因素的影響,而漢語的批評語與其他語言相比有 何異同亦引起學者的注意,因此以下概述跨語言對比之相關研究。

21

(三). 跨語言對比研究

目前與漢語對比的語言仍以英文為主,學者多對比兩語言使用策略、形 式、結構等差異,延伸探討至兩語言文化。跨語言對比的學者中孫媛與徐科

(2010)、陳培(2013)與吳格奇(2002)以靜態的策略描述與反思為主,

而朱湘燕、周健(2004)、吳淑瓊(2005)以及朱德光(2013)等人,透過 問卷、訪談進行討論,語料豐富度上較接近真實語言,以下分述之。

朱湘燕、周健(2004)從二語學習者視角出發,對比之語料來源同時包 含澳、法、美、日等國家。變項較大且人數不一,但透過訪談可知隸屬不同 文化圈之華語二語學習者於批評行為的使用上有所差異。朱湘燕(2005)後 續再對英法外國留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相較於中國人,外籍學生上級對下級 與下級對上級所採取的批評策略幾乎相同,而對朋友仍會採取較直接、嚴厲 的批評策略。此現象可歸因於中國人對於禮的差異性,並符合曲衛國、陳流 芳(1999)所提之親近準則和社會關係準則,是中國人重視維繫互動雙方的 關係,而造成中文與其他語言者批評策略使用差異的原因。

而就英漢語言對比而言,吳淑瓊(2005)以語篇補全測試,探討英漢批 評修飾語於社會距離差異時的使用情況。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權勢對漢語批評 語中的修飾語影響較大。當說話人地位高於聽話人時,加強性修飾語使用頻 率相對較高;當說話人地位低於聽話人時,緩和性修飾語則用的較多。而社 會權勢對英語批評語中緩和性修飾語和加強性修飾語的使用影響相對較小。

朱德光(2013)亦以語篇補全測試作為研究方法,更全面的分析英漢母 語者、英語母語者與不同程度之華語英語二語學習者的語用遷移,他的探討 範圍涵蓋批評語之語義程式、內部與外部修飾語。就使用的傾向看來,英漢 語母語者皆傾向使用間接批評,與在批評行為中的內部修飾語,然而漢語母 語者較突出的在於外部修飾語-稱呼之使用,其呼應顧曰國所提之稱呼原則,

可見文化對語言使用的影響。

22

(四). 批評與回應批評研究

以上之研究討論都侷限在批評言語行為的研究,然而誠如 Zuraidah &

Ahmad (2013) 所言,從面子互動的觀點,批評在溝通上具有「危害雙方參 與者的人際關係共識 (Robles, 2011) 」的特質,因此除了知道如何給予批 評外,還要留意如何回應才可降低參與者間的人際關係損害,而目前的漢 語批評與批評回應研究仍相當缺乏。孫媛與徐科(2010)描述批評與批評 回應的策略類別,並表示批評回應語包括道歉、許諾、否認等等,而策略的 使用與社會結構和文化差異有關。朱湘燕(2008)則就先前的批評語研究 成果輔以視頻、話劇等口語類語料,探討漢語批評與回應之特色。從分析 角度而言,在溝通中批評與回應沒有明顯切割,因批評應答語中可能涵蓋 新的批評議題。批評回應亦直接影響次輪的批評策略的選用,這過程中是 充滿動態性的。策略的動態性進而造成參與者在互動關係中的角色轉換,

因此發起批評者可能反而變成受批評的目標。

以上之漢語批評語與回應語研究發現,批評回應受到文化與社會變因 的影響,同時在真實溝通過程中,批評者與批評回應者的角色是變動的,

被批評方在回應的同時也會使用批評與以回覆,因此原先的批評者在下個 話輪開始時則可能轉變為被批評者,可見批評與回應具有一定的互動性,

若欲了解其中關係便需要研究方法上的變革。上述的研究多以語篇補全測 試做為資料蒐集方法,然而此方法的缺陷在於無法提供即時交流的完整資 訊 (Wolfson, 1989) ,同時人們也是處於假設的情境,不一定是真實情境中 的話語 (Nelson et al., 2002:168) 。因此本研究將透過蒐集真實語料、建置 語料庫的方式,了解批評與回應策略的實施,再藉由語言對比了解回應語 的使用特徵。而在語言策略的使用上涉及策略的分類問題,因此以下將簡 介中外學者的批評語與回應語策略分類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