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理論基礎

一、 言語行為

總結以上之論述,現今的華語批評言語行為研究主要針對行為主體,未 能了解批評與批評回應的交互關係,而前人的研究亦多以語篇補全測試作為 資料蒐集來源,缺少真實性語料的輔佐。隨著科技的進步導致溝通方式的改 變,網路不失為良好的研究平台,且有助於蒐集真實的言語。除此之外,隨 著德語母語者學習華語的人數增加,以及德語華語學習者在中高級學生人數 的成長趨勢,就華語教學與跨語言交流的觀點亦應從事德華語言對比研究,

以運用於華語教學,減少學生未來在衝突性話語中可能的溝通失誤。因此本 文嘗試藉由德語與華語網路討論區作為語料來源,透過網路討論區中的批評 性發言與回應,探討兩語言批評言語行為與回應批評的策略,並嘗試回答以 下研究問題:

1. 於網路語境中,中文與德文母語者傾向使用何種批評策略?

2. 於網路語境中,中文與德文傾向使用何種回應批評策略?

3. 中文與徳文中批評與回應的策略選用有何關係?

第二節 名詞釋義

一、 言語行為 (speech act)

言語行為是以 Austin (1955) 提出之言語行為理論為基礎,其將言語行 為分為言內行為 (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為 (illocutionary act) 與言後行為 (perlocutionary act) ,而面對言語行為與表現出的言語形式差異,Searle (1969) 提出間接言語行為 (indirect speech act) 理論,將言語行為分為首要 言外行為 (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 ,即體現說話者的真正意圖,以及次要 言外行為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 為字面的行為。本文所欲探究之批評 言語行為便是通過「說話」此動作發話者所欲實行的言外行為 (illocutionary act) 並且觀察批評涉及之首要與次要行為。

5

二、 批 評 言 語 行 為 與 回 應 批 評 (The speech acts of criticizing and responding to criticism)

中外批評言語行為的研究中,都曾藉由辭典釋義的方式定義批評言語行 為(辛雪燕,2008;朱湘燕,2004;施雪芹,2009;孫媛、徐科,2010 等;

Tracy, Van Dusen & Robinson, 1987; Hoang, 2007),參看眾家說法,其定義的 共通點皆包含「找出或表達某人的錯誤、過失或缺點」,可見就大眾的普遍 認知中批評的基礎皆為發話者對於錯誤、缺失的負面感知。而考量到辭典釋 義缺少的語用特性,本研究綜合 Wierzbicka (1987) 與 Nguyen (2005) 的條 件預設定義,將批評言語行為定義為說話者以自身或社會價值觀為標準不認 同聽話者,因而給予對方否定的評價,目的則在於影響聽話者未來行為。本 文亦參考Nguyen (2005) 的批評回應定義,將批評回應視為說話人就受到的 批評行為給予的語言與非語言反應。

三、 言語行為 策略與回應策略 (speech act strategy and response strategy)

語用策略是達到言語溝通目的的方式和途徑。可分為社會語用策略及語 用語言策略,社會語用策略是指基於對社會文化語境因素和禮貌風格的認識,

以實施和理解言語行為。語用語言策略則是指傳遞某種言外行為的具體語言 結構及各種言語行為的語言實現形式,朱德光(2013)參考 Takahashi (1996, p. 193) 與 Cenoz (2003, p. 66) 對語用策略的定義,將言語行為策略定義為,

「由社會文化決定的能夠實現某一言語行為的語用語言手段。」(朱德光,

2013) 而由於社會文化不同,在不同語言裡實施同一種言語行為策略可能 會不同。

6

言語互動時發話者實行言語行為會有不同的語用策略,面對言語行為,

接收者可以選擇不回應,但是一旦回應便會有不同的回應方式。就批評言語 行為而言,批評的接受方可能因為批評的直接性或指出缺失的論證而有接受、

拒絕等不同的主體回應行為,在溝通過程中採取不同的語用語言手段意即所 謂的「策略」,而策略又可依照訊息結構分為回應的本體行為的主體策略,

以及協助此行為進行輔助策略,輔助策略是用以緩和或加強行為的附帶支援 行為。本研究便探討語言使用者在批評與面對批評的回應所使用的語用語言 策略,並將其分為主體與輔助策略。

四、 網 路 語 言 與 網 路 討 論 區 (Internet Language &

discussion broad)

網路語言是透過網路作為溝通媒介產生的特殊語言,網路語言根源於特 定族群使用者的篇章語體結構,並藉由網路達到在特定情境下的多元社交目 的 (Herring, 2004) 。於網路溝通時,使用者可能會透過創造新詞、適用現有 詞語之語義於表達新意及相互溝通 (Yuan, 2011) ,因此發展出特定的語言 模式,Crystal (2001) 表示線上溝通混合口語及書面語,且不同的媒介如電 子郵件或聊天室具有不同的語言特徵。現有媒介中具有社群互動特性的是討 論群組 (discussion group) 或稱為網路討論區 (Internet forum) ,網路討論區 是透過網際網路提供人們對特定主題進行資訊交換,同時亦可提問、回答的 線上空間。此線上空間中討論主題可能專注討論某題材,或針對不同題材之 討論版塊。論壇中使用者可跟他人分享資源,會員可能是現實生活中彼此認 識或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本文述及之電影討論區,乃是以電影為討論主題,

讓各方網友交換電影相關資訊的網路場所,在此交流過程中發展出的語言便 是網路語言。

7

五、 跨文化對比與跨文化溝通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本研究尚欲探討中德的文化特性,並做兩文化差異之跨文化對比,基於

「跨文化」一詞可被翻譯為「Cross-cultural」或「Intercultural」,而二者所指 不同因此再行界定。根據Lusting & Koester (1993)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是指將兩族群的文化進行對比,而「Intercultural comparison」則是指兩文化 接觸相處時的比較研究。華語與德語屬於不同的文化,因此與「Cross-cultural comparison」意涵較符合。然而本文論及之跨文化溝通,則是指德語母語者 與華語母語者接觸溝通的過程,兩文化基於不同傾向可能會產生文化的差異 與衝突,因此本文所指之跨文化溝通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8

第三節 內容架構

本研究由第一章緒論闡述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並揭示研究問題。根據 研究問題涉及之相關領域,在第二章之文獻探討,將由言語行為之語用研究,

爬梳至現行批評語相關研究結果與分類,繼而根據言語的衝突性探討面子威 脅理論與面子協商理論,以作為本文之分析架構與理論依據。而後由面子威 脅理論表現出的文化差異,延伸探討德語作為對比語言在言語及文化的特性。

於此同時,除了關注跨語言對比,本研究再輔以電腦中介溝通的相關論述,

了解溝通參與者以科技產品為媒介時的語言表現,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以第二章之理論背景為根基,本文將在第三章闡述研究方法,內容包含 語料來源介紹與語料截選說明,並論述後續的檢核方式、劃分標準和統計方 式。至於語料的蒐集結果與分析,則將在第四章詳細探討。第四章將說明批 評語與批評回應語的策略和語言形式,並對比中德語言的策略使用傾向以及 批評策略與回應之間的關係。而研究結果將在第五章詳細討論,以回答前述 之研究問題。最後本文在第六章將以先前之研究結果為根基,針對德語母語 之華語學習者設計適宜的華語教學規劃,以豐富華語批評語與回應語之教學 應用。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先討論言語行為相關研究結果,再針對互動過程中言語行為的實施 衍生的禮貌問題,接續爬梳「禮」和「面子」之研究。繼而探討衝突性的批 評言語行為和德語對比研究,第四節則將論述本研究涉及之網路語境與網路 社群特性等相關文獻。

第一節 理論基礎

一、 言語行為

行為往往被視為人類對外在事物做出的物理性肢體動作,但是語言學家 注意到,人類亦可透過話語對他人造成影響,例如威脅、警告、安慰等,而 這種透過言語所行使的行為便是言語行為 (speech act)。言語行為使語言學 家不再侷限探討人類對於語法、詞彙層面的理解,亦開始重視行為實施的目 的與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而言語行為的研究便從一九五零年代影響至今。

言語行為理論 (speech act theory) 最早由 Austin (1955) 提出,他首先區 分兩類話語,即言有所述 (constative) 和言有所為 (performative) 。前者是 表述,是描述某一事件、過程或狀態,並可驗證其真假;而後者無所謂真實 或虛假,使用這些話語本身即為做完某事,僅可判斷實施行為適當與否。在 特定情況下,說話者只要說出富含行為的話語便已實施某項行為。如:「我 保證我會改進。」,說話者藉由說出這個句子實施「承諾」的言語行為,然 而學者又發現,言有所述的「描述」其實也可說是一種行為。因此 Austin (1962) 又針對他的理論進行修正,修正的結果即為言語行為三分說。

言語行為三分說認為說話動作本身的實施便是行為實施的言內行為 (locutionary act) ;而藉由實施說話此一動作達成的行為便是言外行為 (illocutionary act) ,其是寄寓於言內行為的動作;最後說話帶來的後果即 是言後行為 (perlocutionary act) 。這種情況如 S(說話者)口渴希望得到

10

一杯水。S 便對 L(聽話者)發出聲音說「請你給我一杯水」,此即言內行 為,同時S 透過發出言語對 L 發出請求的言外行為,而 L 接收到 S 的話 語給他一杯水,便是受到其言語影響的言後行為(A)。透過發言的一系列 過程可知,雖然言語行為分為三部分,實際上卻應視為一個整體。

Austin 建構言語行為的基礎概念,Searle (1969) 則再將言語行為的構成 條件分成四部分,包含命題內容條件 (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 、預備 條件 (preparatory condition) 、誠意條件 (sincerity condition) 與基本條件 (essential condition) 。表二-1 以請求言語行為為例,藉由分析四個組成部件 得以更瞭解請求言語行為的性質,並與其他言語行為作出區別。

表二-1:Searle (1969) 請求言語行為構成條件

請求

命題內容條件 A 是 L 未來的行動

預備條件 L 能做 A 誠意條件 S 希望 L 做 A

基本條件 S 試圖讓 H 做 A

以先前的請求言語行為為例,透過這個框架可以更清楚請求言語行為的 內涵,也可了解言語行為的特性,並得以與其他的言語行為相互區別。Searle (1975) 不僅以此確立言語行為的基礎,他還將眾多言外行為予以分類,這些 言 語 行 為 類 型 根 據 其 展 現 出 的 特 性 可 分 成 , 斷 言 (assertive) 、 指 令

以先前的請求言語行為為例,透過這個框架可以更清楚請求言語行為的 內涵,也可了解言語行為的特性,並得以與其他的言語行為相互區別。Searle (1975) 不僅以此確立言語行為的基礎,他還將眾多言外行為予以分類,這些 言 語 行 為 類 型 根 據 其 展 現 出 的 特 性 可 分 成 , 斷 言 (assertive) 、 指 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