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節 小結

總結以上所述,兩語言都以單一批評核心策略搭配單一輔助策略為主要 架構,而從宏觀的視角看來,中文母語者在實施批評行為時和德語者相同,

都傾向使用直接的「指謫行為」,展現出與德語母語者相似的個體主義文化 特色,並且在回應批評上也多予以拒絕,體現出網路語言的跨文化相似性。

而這種現象實與網路論壇賦予參與者的匿名性與不可見性和非同步性 相關,此使網路中介溝通產生較多攻擊、不禮貌的回應並鼓勵人們的怒意與 非壓抑性 (Suler, 2004) ,Hsu (1985) 指稱華人是情境取向的,會隨著情境 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和價值,網路的情境便激發了中國網路使用者的個體文化 面向。雖然中德的批評和回應行為大體具有一致性,但是在批評與回應批評 策略選用上卻有所差異。

分析兩語言使用的批評策略可發現,中國人在發起批評時傾向使用「糾 正策略」直接給予他人答案,以盡快結束紛爭,但是德國人卻傾向使用「質 問策略」使聽話者透過問題思考自己的錯誤並促使其回應以延續辯論。

而在回應批評時,若他人給予建設性的建議,中國人會使用「感謝策略」

顧慮他人面子並給予積極面子,若是拒絕批評則會使用「質問策略」或者「說 明策略」繼續協商溝通,尋求認同與歸屬,使用到面子協商策略的「面子施 予」與「面子主張」策略。而德國人則注重個體獨立性,接受批評時使用「認 同策略」,拒絕批評則多使用「重申策略」,表現出對個人面子和消極面子的 主張,實施了面子協商中的「面子挽回」和「面子保留」策略。而兩語言使

123

用的面子協商策略,以及衝突處理的風格展現出華語的集體主義文化以及德 語的個體主義文化特色。

其次,中華文化傾向捨異求同,並重視社會的和諧,是間接與他人取向 之集體性文化 (Gu, 1990; Hofstede, 1989) ,因此中華文化較不能接受網路直 接的批評性言語,批評者往往會得到攻擊性的回覆;然而,德語則呈現出個 人取向與直接的文化向度 (Hofstede, 1989)。在德國的文化裡,辯論是社交 的一環,除非對方使用到損辱型的批評方式,否則基本上使用不同策略表達 不同的意見都是可以被容忍的。

而若德語母語者使用慣用的批評方式,從中國人的觀點看來可能會覺得德 國人太具對抗性、粗魯且會危及彼此關係 (Stadler, 2014)。據此在跨文化溝 通、華語教學領域,應當重視培養德語學習者的語用能力,並教導其文化 背景知識,以避免溝通失誤。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