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創新擴散模式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表 2-3 臺灣地區國民小學現有產學合作的 TEAM Model 智慧教室(續)

編號 縣市 學校 數量

I-07 屏東縣 港東國小 1

J-01 宜蘭縣 凱旋國小 1

K-01 花蓮縣 北昌國小 2

L-01 臺東縣 東海國小 1

M-01 連江縣 仁愛國小 8

N-01 澎湖縣 文澳國小 1

學校編號:A~ N 是臺北市至澎湖縣學校之代稱。

資料來源:網奕資訊科技(2012);研究者整理。

綜上所述,教育的競爭力就是國家的國力,透過教育科技的落實執 行,厚植了國家的競爭力。智慧教室的優勢與超越,透過科技創新教學,

能令使用的教師使用便利、展現效能,達到科技智慧服務教學的目的;

進行教學時,科技能力帶來的流暢度與互動性也超越傳統性教學。海峽 兩岸教育單位同步建置智慧教室,智慧學校如雨後春筍般一一誕生,智 慧教室內有智慧教師從事智慧教育培育下一代。

智慧教室之所以成為「有智慧」實因其設計捉住了學習方法的精髓,

並且是設計整合後的教育科技。至於,智慧教室如何展現發揮教學上的 助益,則有賴智慧教室內充滿智慧的教師;教師的教學熱忱與執行教學 理念的決心,是智慧教室達到有效的教學與良好學習的靈魂。換言之,

有理念善用教學科技進行教學的教師是智慧教室成功的主因,也是校長 科技領導最需用心用力的所在。

第三節 創新擴散模式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基於科技本身即帶有創新的特質,智慧教室列屬於創新教學科技

(ICT)產品;當考量其相關概念或擴散使用情形時,研究者採用已經廣 泛用於研究組織發展、教育、工商管理、醫療保健、資訊科技、社會等 領域的創新擴散理論;在本節將就創新擴散理論意涵及其相關研究,做 為智慧教室創新擴散之理論基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壹、創新擴散的定義

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簡稱 IDT)是由創新與 擴散兩個字詞組合而成;至於什麼是創新的定義?創新的概念則指從前 未曾想到的設計、技術、社會文化型態、商業或科學的新發現,產出具 有差異性的產品、技術或方法等,其目的在於可得到額外的效益(江文 鉅、陳志嘉,2008),另查考維基百科創新定義為科技上的發明、創造。

後來意義推廣擴及,凡用於在人的主觀作用推動下產生所有以前沒有的 設想、技術、文化、商業或者社會方面的關係;創新具有某種不可預見 性、科技創新是各創新主體、各創新要素交互作用下的一種複雜湧現現 象,是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所構成的創新雙螺旋共同演進的產物;大多 數的創新行為都是未經計劃的產物,因而創新是不能計劃的,學校創新 教學亦為其運用之一(顏秀如、張明輝,2005)。Rogers 早於 1962 年首 創提出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概念,起因於 Rogers 觀察到 有一項具備明顯優點的農業創新方案,然而卻被延遲多年後才被當地農 民所接受,這個現象使 Rogers 了解到創新使用者下決策過程並非能立即 辦到,而是須經由特定的溝通管道,將創新的概念會隨著時間推演傳遞,

產生一系列動態的考量是否選用的過程(1)知識(knowledge)階段:

個人得知創新方案後 ,開始收集相關資料;(2)說服(persuasion)階段:

個人整合知識後,對創新方案形成認同或拒絕的態度;(3)決策(decision)

階段:個人對創新方案做出取捨的決定;(4)執行(implementation)階 段:個人具體執行創新方案的決定(接受或拒絕);(5)確認(confirmation)

階段:,再決定是否接受這項創新(李亭亭、施玉珊,2009)。Rogers(1983)

認為創新擴散中所謂的「創新」,指的是被使用者個人或者使用單位視為 新穎的概念、慣例或者物件;他並且認為創新擴散本質上是一個溝通的 過程,溝通過程能否能有效進行也和系統中的成員特性與成員組合有關。

同質性的個體相互間才能順利完成「有效的溝通」,這些個體會彼此接近 找尋可互動對象(王美雅、 吳思華,2011)。Moore 與 Benbasat (19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以 Rogers(1983)的 IDT 為基礎,將可觀察性再細分為結果可論證(result demonstrability)及可視性(visibility)兩項;刪除試用性並替之以形象

(image)與自願性(voluntariness)等變項進而區分成八項創新特性;傳 統擴散理論大師 Rogers 在 1995 年為擴散下了定義,有別於過去的新穎事 物,透過可傳達的某些管道,在社會系統中不斷的發酵散播影響的過程,

同時也是一種溝通傳遞的過程,需要時間並向著社會系統(指的是個人、

組織、非正式團體或次級團體)傳遞創新的內容。Rogers 並且檢視先前 關於創新採用的許多研究後,辨識出五項主要的創新特性:分別是相對 優勢(relative advantage)、複雜性(complexity)、相容性(compatibility)、

可試用性(trainability)以及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當新產品上市時,

通常只有少數人願意嘗試著採用,或者這些率先採用者可稱為創新使用 者,一般人並不會立即接受這些新產品,舊有產品也不會立即在市場上 消失,因此創新擴散是一種逐步取替的歷程。在這歷程中新產品具有與 舊產品有區隔性的優勢、不複雜難以操弄、與現有設施或使用者的能力 銜接度高、有試用的機會或可眼見為憑,以上均可為創新擴散特性有利 處。Rogers(1995)並認為採用人數愈來愈多的時候,潛在採用者愈表現 出採用這項創新的傾向(江志卿、黃興進、嚴紀中,2005)。其中結果可 論證 (result demonstrability)意指是「使用創新事物其結果的具體性」

是可感知、觀察以及溝通的;相信形象(image)係指使用者自認創新使 用有助於提升自己在系統中的地位,使用者通常會依社會期待的影響,

建立隸屬團體所偏好的意圖形象;自願性(voluntariness)則指雖然使用 者不一定贊同某種行為,但使用者相信重要的參考指標性人物,認為他 應該這麼選擇做出行為,這樣的想法支持使用者充分的選擇動機,主觀 性的選擇響應參與創新的行列(引自張奕華,2007)。

綜上所述,基本上,1983 年 Rogers 的創新擴散理論(IDT),是廣 被接受用來解釋及預測一項創新科技為組織所採用以及擴散的理論學說;

並且無疑問的以 Rogers 多年來系列探討的研究為本;創新的定義指的就 是被使用者個人或者使用單位視為新穎的概念、慣例或者物件。擴散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是特別形式的溝通,傳遞創新的思維、或新事物;是向著社會系統(指 的是個人、組織、非正式團體或次級團體)傳遞創新內容的溝通過程。

需要經過知識(knowledge)、說服(persuasion)、決策(decision)、執行

(implementation)與確認(confirmation)五個階段,需要溝通管道、時 間、社會系統等四項素與是否符合五項創新特性,也需要時間由少數人 逐漸向多數未曾採用的潛在使用者擴散;潛在性的使用者並受到指標性 人物採用、社會期待或是採用後有助提升自我的形象等因素影響其使用 意願。

貳、創新擴散的理論基礎

微小因素都會影響創新擴散是否能成功,許多案例可以說明科技是 否被採用,並非單純產品優劣所能決定,1995 年 Rogers 曾以傳真機擴散 使用為例說明以上觀點;當時距離第一台傳真機發明時間已超過一百五 十年,到了 1983 年擴散關鍵多數(critical mass)產生了,在往後的四年 內傳真機便如野火燎原般廣泛被使用,幾乎到達美國人每個都有一台傳 真機,顯示科技被採用與創新擴散理論息息相關(王美雅、 吳思華,2011)。

在創新擴散理論逐漸演進的同時,影響採用「關鍵多數」的概念也逐步 形成。

然而 Rogers 也認為當探討組織創新科技採用決策時,除了創新特性 外還必須考慮其他外部的影響因素;江志卿、黃興進及嚴紀中撰文指出 Tornatzky 和 Fleischer(1990)亦呼應而提出的 IDT 通用模式,認為在研 究任何組織創新科技採用決策時,除了創新科技本質外,都還需要思考 外部環境因素與組織因素;因此在創新科技採用研究傳統的創新擴散理 論,還是需依創新科技的不同而做調整。無獨有偶的,Cooper 與 Zmud 的研究也發現創新科技的採用決策,會受到組織與工作層面的影響;

Fichman、Prescott 等人的論點,同樣顯示傳統的 IDT 變數並無法強烈預 測一項複雜的資訊科技為組織採用及擴散,因此建議不論是預測變數或 是準則變數都必需再考量其他的構面(引自江志卿、黃興進、嚴紀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2005)。Rogers(2003)年指出需經由四個重要元素:(1)創新;(2)透 過特定傳遞管道;(3)需要持續一段時間;(4)社會體系的成員,才能 完成創新擴散過程;Rogers 考量擴散時間與採用過程提出創新擴散過程 S 型曲線,如圖 2-2。以橫軸為(時間)和縱軸為(採用百分比),並依前 後接受採用程度區分出為五種類型:(1)創新者(innovators),乃是能提 出或立即接受新方案者;(2)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指非立即但 在早期即接受創新方案的少數人;(3)早期大多數(early majority),是 指比前述少數人稍後接受創新方案的大多數人;(4)晚期大多數(late majority),則比前述(3)者更晚才接受創新方案的大多數人;(5)落後 者(laggards),則指拒絕接受創新方案的人(張奕華,2008)。每一種類 型使用者,大致也需要經過創新採用五個階段:(1)知識(knowledge)

階段:個人得知該項創新後,會試圖收集該項創新相關資料,增加對該 項創新的瞭解;(2)說服(persuasion)階段:個人經過整合知識後,對 該項創新採取認同或拒絕的態度;(3)決策(decision)階段:個人對該 項創新使用做出取捨的決定;(4)執行(implementation)階段:個人具 體執行該項創新方案的先前所做的決定;(5)確認(confirmation)階段:

已經成為使用者會對先前執行的決策尋求確認,檢視是否繼續接受或拒 絕原本已接受或拒絕的創新事物(張奕華,2010b)。創新者是帶著冒險 性心態與行動將創新導入社會系統的,經由早期採用者智慧的先行採用,

當早期大多數足夠的人採用該創新,人際網路就開始啟動,該項創新主

當早期大多數足夠的人採用該創新,人際網路就開始啟動,該項創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