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創新擴散相關理論

對於資訊系統的使用者接受度的衡量有兩種主要的方法,一是實際衡量使用 者對於資訊系統的實際使用量,例如,由電腦系統的紀錄檔,推論使用者對於電 子郵件的接受度(Szajna,1996);另一種是透過使用者對於資訊系統的態度及 行為意圖,來推論其對資訊系統的接受度。但由實際使用量,來推論使用者的接 受度,對於新系統、較大的研究範圍、或是一些機密性質的資料則不適用。一般 常用於對使用者接受度與採用行為的研究理論有:理性行為理論、科技接受模 式、創新擴散理論。為使讀者對本研究所引用的理論有進一步的瞭解,以下就各 理論提出相關研究說明:

一、理性行為理論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常被用來探討影響人類行 為的決定因素,其源自社會心理學,發展於一九六七年,然後經過不斷的改善、

驗證,才由Fishbein及Ajzen共同發展出來,主要是透過態度與行為意願,以預測 及了解個人之實際行為。理性行動理論的基本前提是:人是有理性的個體,在進 行某項行為之前,會先考慮行為本身及其結果,才決定進行與否。因此,理性行 動理論提出兩項的基本假設:

(1)大部分的個人行為表現,是在自己的意志控制下而且合乎理性。

(2)個人是否進行某項行為的行為意向,是該行為發生與否的立即決定因子

(Immediate determinant)。

根據理性行為理論,個人實際行為的表現是取決於其個人的行為意向

(Behavioral Intention; BI),而行為意向又受到個人對此行為態度(Attitude; A)

及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SN)所共同影響(Davis et al., 1989)。這三個因 素相互間的關係可由下面這個方程式來表示:

BI= A + SN

現在進一步將理性行為理論各種變數之定義說明於下:

(1) 行為信念(Belief):指個人所認知的某種行為可能產生的結果及發生的 機率。

(2) 結果評價(Evaluation):指個人對結果所評估的價值性。

(3) 規範信念(Normative Belief):指個人所感受到外界的期望或規範性信 念。

(4) 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指個人順從此期望的行為動機。

(5) 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指個體本身對從事某項行為的 態度。也就是指個人對於該行為所感受到正面或負面的評價。

(6)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指個人對於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 為,所感受到外界的壓力,即那些對於個人的行為之決策具有影響力 的個人或是團體,對個人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力。

(7) 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指個人表現某種行為的意願強度。

(8) 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指個人實際上所產生的行為。

理性行為理論的基本模型,如圖2-2所示。

圖2-2 理性行為理論 架構圖 資料來源:Fishbein & Ajzen, 1975

TRA 主張外在的影響因子,受到內部心理因素的影響,進而影響行為表現。

就其本身而論,TRA 是一般性的模式,它並不具體指明對哪一種特定的行為是有 效的,有沒有指定特別的信念。因此,研究者使用 TRA 時必須先將所研究的行 為定義清楚。從資訊系統的觀點來看,TRA 的一個特別有用處的概念是:任何其 他會影響到行為的因素都只會經由態度和主觀規範而間接影響行為。因此,諸如 系統設計特性、使用者特徵、任務特性、發展或實行的性質及組織結構等的變數,

都歸為「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 )」(Davis et al., 1989)。這代表了 TRA 介於 作用在使用者行為上不可控制的環境變數和可控制中介變數之間,若是如此,TRA 便可透過資訊系統研究中為數眾多的外在變數來獲取影響使用者接受度的內在 心理變數。

綜合言之,TRA 是一套用以瞭解並預測人類行為的系統化理論架構,但是解 釋的對象被不侷限於一種特定的行為,以下是一些學者的應用:

Liker & Sindi (1997)為瞭解影響員工日後持續使用專家系統協助其工作的意

願為何,在 TRA 的架構下發展其研究模型,研究發現 TRA 解釋員工持續使用系統 的意願與行為達顯著水準。

Zint(2002)將 TRA 應用在以郵寄問卷方式對科學教師進行的調查,研究科 行為信念

結果評價

規範信念 依從動機

行為態度

主觀規範

行為意圖 實際行為

學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環境意圖與融入教學的次數。結果顯示科學教師對於環 境議題的態度,其所感受的主觀規範可以有效的預測他們實施教學的意圖與實際 教學的情況。

Davis 及其同僚(1989)的研究中針對 Michigan 大學的 MBA 學程的研究生 共 107 位進行調查發現「系統的使用」與「使用此系統的意向」間的相關為 0.35。

證實人類對電腦的使用是可以從他們的意向來預測的。

Liker & Sindi (1997)為瞭解影響員工日後持續使用專家系統協助其工作的 意願為何,在 TRA 的架構下發展其研究模型,研究發現 TRA 解釋員工持續使用系 統的意願與行為達顯著水準。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瞭解,TRA 是可以提供研究者一個適切的架構,以探究 態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的良好理論模式。本研究欲探討國小教師對網路學籍管理 系統的態度與行為意向間的因果關係,因此以 TRA 為理論基礎進行研究,希望能 對之間的關係有進一步的瞭解。

二、科技接受模式

Davis (1989)以理性行動理論(TRA)為基礎,發展更適合使用者對資訊 系統接受度的模型,將理性行動理論中關於影響電腦接受度的認知和情感因子之 研究中主要的變數模式化,而提出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科技接受模式的目標是:對使用者電腦接受度的決定因素提供一般性的解 釋,而能夠跨越使用者電腦技能和使用者族群的層級來解釋使用者行為,同時具 有精簡及高解釋能力。科技接受模式是不僅能作預測還能夠得到解釋的模型。研 究者及實踐者可以識別某系統為何不被接受,並且進行適當的修正步驟。科技接 受模式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基礎,探討外部因子對內部信念、態度與意向的影響 (Davis et al.,1989),其主張「行為」是由「行為意圖」所決定,而「行為意圖」

是由「態度」所決定,「態度」又主要受到「有用認知(perceived usefulness)」

和「易用認知(perceived easy of use)」影響,另外模型中還包含「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Davis et al., 1989),如圖 2-3 所示。

圖 2-3 科技接受模式

資料來源:Davis et al.,1989,p985。

TAM 模型由 TRA 模型演變而來,並加入兩個變數,其定義分述如下。

(1) 有用認知(perceived usefulness):指使用者主觀認為使用此科技對於科技表 現及增加工作表現的程度。

(2) 易用認知(perceived ease of use):指使用者所任知道的科技容易使用及省 下努力的程度。

(3) 使用態度(attitude toward):指個人對於某種行為正面或負面的感受與評 價。

(4) 使用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指個人表現某種行為的意願強度。

(5) 實際行為:指個人實際上所產生的行為。

(6) 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包括系統特性、訓練、系統設計階段的使 用者涉入系統建置過程的性質等,這些會間接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意向與實 際使用行為。

外部變數

有用認知

易用認知

使用態度 使用意向 實際行為

TAM 綜觀以前的研究,有兩個很重要的構面會影響使用者是否接受資訊科 技:

(1) 為導入了兩個認知信念(有用認知、易用認知),Davis 從科技接受的角 度,提出兩個主要的態度決定因素包含了有用認知(perceived usefulness)、易用認知(perceived ease of use)影響,另外模型中還包含

「外部變數」的影響(Davis et al., 1989)。

(2)科技接受模式並未將「主觀規範」納入研究模式中,這是因為主觀規範是 來自於外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並不容易測量,根據Hardwick 和 Barki(1994)

以 TRA 為理論的研究發現,當使用者對新科技的知識或信念尚未清楚時,

主觀規範有較大的影響力,但在系統發展完成後,態度對行為的意願較顯 著,因此Davis 等人並未將主觀規範納入 TAM 中(陳焜元,1996)。

依據科技接受模式,個人對創新科技所持的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這兩項信念 會影響對科技的態度,進而影響行為意向和行為,在理性行為理論中認為信念會 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科技接受模式中也指出「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這 兩項信念會受外部變數的影響,因此有些學者試著朝此方向找出有用認知與易用 認知的前因(Dishaw & Strong,1999),因此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由於 科技接受模型是一個決策行為,因此外部變數亦能由決策理論尋找出其可能的影 響因素,在諸多的文獻理論中,創新擴散理論也獲得許多研究的支持,因此便以 擴散理論的角度切入探討科技接受模型的外部變數。

三、創新擴散理論

擴散模型自 1964 年 Rogers 所提出之後,此模型的研究便相繼出現,不斷 地把模型運用在各種可能的領域當中,Rogers(1995)對擴散模型運用在各領域當 中指出,擴散模型在鄉村社會學(Rural Sociology)領域中佔相當大的比例,而在

教育方面則僅有 9%的比例,在教育方向研究當中最為典型的是教學與學習的創 資源」。羅吉斯(E.M.Rogers)在創新擴散理論中開宗明義定義創新 (Innovation) 為「一種被個人或是接受者認為是新的觀念或是行為、物件」 (Rogers,1995)。

從修辭學的角度觀之,創新一辭具有多重的面向,可以是一個過程,同時也

新加坡國家創新計畫

(1996)

創新是將工作中的創意用新方法透過新產品、新流程、

新服務、新事業來創造價值的過程。

Peter F. Drucker

(1986)

「賦予資源創造財富的新能力,使資源變成真正的資 源」

Tushman &

Nadler(1986)

創新是任何對事業單位而言,新的產品、服務或程序的 創造。

Amabilre(1988) 創新係構想的發展與執行。

Bargatzky(1989) 就某個時期,創新可能是一種想法、事物、或事物間之 新衍生出的關係,其影響社會文化系統的整體表現,而

Amara(1990) 創新係指新產品或新事物、新服務、新程序、新原料或

Amara(1990) 創新係指新產品或新事物、新服務、新程序、新原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