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 創新網絡發展期的互動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創新網絡的發展期

在討論完創新方案初期各參與者的動機和互動關係後,本節主要討論從 201 3 年 9 月開始到 2014 年 7 月街遊活動正式上線的這段期間,這個街遊創新方案 的網絡是如何運作的。不同於創新方案的初期,在創新方案的發展期,街遊活動 的創新網絡已經大致成形,所以本節不個別分析各參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而是 依據時間發展的脈絡,以創新網絡整體的觀點去分析這個階段有哪些關鍵點造成 創新方案能成功的推動。

壹、 創新網絡發展期的互動關係

一、 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街遊導覽培訓

經過從 2013 年 6 月到同年 9 月這段期間初步的接觸和互動,街遊的創新網 絡已經大致成形,在有了初步共識的基礎之後,從 2013 年 9 月開始就是一連串 的培訓過程,整個網絡的互動更為緊密。在整個街遊導覽員的培訓過程中,大致 上可以分成三期,第一期是由曾小姐自己培訓,透過自身的網絡連結到導覽相關 的領域,希望透過不同導覽經驗的比較,找出最適合的方法,嘗試將導覽員培訓 起來。但是因為處在創新方案的初期階段,曾小姐對於街友這塊領域並不熟悉,

在缺乏專業知識和資源的支持下,第一期的培訓並不算順利,而曾小姐也因為個 人的一些因素暫時沒有辦法繼續參加培訓。到同年的 9 月,萬華社大推出了一個 導覽的課程,並將街遊活動導覽員的培訓納入這個課程中,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 第二期培訓。張社工在這一期的培訓中扮演了一個跨部門的連結角色,他提到(參 照表 4-1,PB1):

大概七八月的時候,我就打電話給副校長,我也找了一些以前在這邊工 作的文史工作者,一起去社大開個會,那文勤也有去,…,後來討論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了想法之後,他們就組織了一個班,就是導覽員的訓練班。(B,31-37) 可以發現在這一階段的培訓已經從創新發展初期各別的互動到現在是整個 網絡一起參與方案的推動,開始將各參與者串聯起來。萬華社大副校長在談論到 這一期的培訓時也提到:

那因為課程是學校擅長的,所以在前頭的培養是由學校來負責,那後端 的東西就是我們沒有辦法去做的,也沒辦法去負責,所以就是訓練好在 送去給他們。(D,57-59)

所以在這一階段的培訓中可以看出,網絡的關係從創新方案初期較為鬆散的 關係到現在已經形成一個整體緊密的互動關係,而且開始發揮各自部門的專長,

產生分工的型態,各自專長的互補有助於穩定網絡的發展。萬華社大負責專業的 課程設計,而後端的街遊活動規劃和推行則主要交由芒草心協會來負責。另外張 社工也特別談到了,在第二期的培訓過程中,萬華社大與台北市都更處合作的一 個「社區規劃師」計畫也產生很大的影響:

那這個還有其他的經費來源,它搭配了一個「社區規劃師」的訓練,…,

所以它第一期的班就會有所謂的小天使,也都是培訓的社區規劃師,所 以他是一起上課的拉,…,一起上課這件事情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關 鍵之一拉。(B,37-41)

公部門的間接參與是這個街遊活動很特殊的地方。張社工談論到公部門在這 個街遊活動中的角色時認為公部門雖然沒有直接的參與這個活動,但是透過各種 方案間接的參與,對於方案的推動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他也認為公部門最重要的 功能在於維持基本需求:

其實也不是說傳統的方式不行,它可以保障他們的基本需求,像是以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代賑的方案等等,這是一個基礎。(B,242-243)

總結在這第二期的培訓理面,看到的是整體網絡的參與更甚於零星參與者的 互動,而萬華社大的課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在萬華社福中心張社工的穿針 引線之下,開始連結外界的資源,不論是地方社群的團體或是公部門的方案,都 是催生出這一期培訓的重要因素,其中像與社區規劃師的合作過程中建立起的人 脈關係也成為後來創新方案能夠推動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 第三期的街遊導覽培訓

經過前面兩期的培訓之後,他們發現仍然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因為前面兩次 的培訓主要是著重在口語訓練和文史資料的補充上,這些比較專業、技術性的東 西。但是街友們因為個人特殊的經歷,或是因為久未跟人群和社會接觸,心理上 一時間沒有辦法適應,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把這些專業知識性的東西硬塞給他們 其實就有相當大的困難。所以在 2013 年 12 月第一次成果發表會結束後,他們決 定要展開第三期的培訓。秘書長在談到第三期培訓的時候,提到了他們價值觀的 轉換(參照表 4-1,PB2):

張社工他們就覺得第三期的培訓應該不要再去看那些技術層面的東西,

應該要再回歸到人的本質上,比方說要怎麼引導他們整理自己的生命經 驗,怎麼樣去把他很有意義的個人故事引導出來。(A,454-457)

在評估跨部門合作關係的文獻中提到,不同的部門在合作關係中願不願意改 變原本的策略,使合作關係的成果能發揮出來是評估一個合作關係好或壞的標準 之一(Mette Jørgensen, 2006)。從上面的互動可以看出來,一開始在培訓過程中,

萬華社大的課程設計上是偏向專業、技術層面的,但在第一次的成果發表會後發 現這樣的訓練並沒有發揮預期的成效,也沒辦法突顯出與其它導覽活動的差異性。

所以在與萬華社福中心的張社工和芒草心協會的團隊討論後,決定在第三期的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訓中回歸人的本質,將這些街友的生命故事融入每個導覽的景點中,一方面幫助 街友們自我探索,一方面則做出市場區隔,所以後來第三階段的培訓就主要交由 夢想城鄉協會的徐老師來負責。其實徐老師一直都與萬華社大保持著合作的關係,

也是萬華社大的顧問群之一,對於遊民的議題相當關懷,所以在當初街遊活動推 動的初期就對此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到後來第三期的培訓時,因為徐老師本身的 專業領域就是成人教育,也因此找到了徐老師來規劃這第三期的培訓,夢想城鄉 協會的謝小姐談到當初參與第三期培訓時提到(參照表 4-1,PB2):

就是從我們整理的故事中,他們會知道以後每個導覽員的路線要怎麼 走,…,老師比較專注在拋問題、整理故事這樣。(A1,125-130) 其實到後期比較有分工出來了,這個方案比較歸芒草心協會的,…,因 為除了導覽之外我們有做其他的方案,…,所以那時候我們在整理故事 的時候就是想把這些方案也拉到導覽的內容裡面,也讓他們去體驗,然 後可以講。(A1,137-141)

所以在第三期的培訓重點就放在街友本身上,從他們自身故事的整理到連結 導覽活動,從本質上做一個改變。同樣的在這個階段,組織間的分工已經更加明 確,除了組織本身的專業之外,也開始與地方的社群互動,將社群的資源納入整 個社會創新的網絡中,除了使創新的概念可以推廣出去,與社群的結合互動更能 夠幫助街友們重新建立社會關係,有助於達到社會創新的最終目的。

三、 芒草心協會與公部門的互動關係

在第一次的成果發表之後,創新網絡的成員就開始思考未來要如何將這個街 遊活動繼續推動下去。那因為前面兩次的培訓成果不是很顯著,於是開始規劃第 三次的培訓。在這一個階段,其實網絡內的組織分工已經越來越明確,芒草心協 會也承接了這項街遊活動,成為這個活動的主要負責機構。從這段期間開始到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在,芒草心協會開始嘗試與外界連結,尋求更多資源的管道,其中不乏與公部門 的接觸。在這個接觸過程中,對芒草心協會在後來街遊活動制度的設計上產生不 小的影響。秘書長在談到當初與公部門的互動時提到:

就是我們這個計畫提到內政部去希望它可以贊助一些經費,可是政府在 遊民服務這一塊的心態是比較趨於保守的,…,所以它當初對於我們倡 議計畫街遊的這個部分,它在給經費的時候相當保守。(A,89-94)

在芒草心協會和內政部的接觸過程中發現,兩個組織間有明顯的價值觀衝突。

從芒草心協會的角度來說,他們會希望內政部能補助相關活動的經費,由於他們 也是一個剛成立不久的非營利組織,人力和物力的資源相對不足,尤其是人力的 部分。因為街遊活動需要的志工人數相當龐大,相關的行政人員和導覽員的費用 都是一筆不算小的支出。秘書長在談到當時申請計畫的預算案時提到:

其實在我們編列的預算裡面包含了講師的培訓費,…,另外我們還有編 列一個是勞務報酬,就是這些街友培訓之後去做導覽這件事,…,結果 全部被刪了。所以他們可能覺得不切實際或什麼的吧。(A,94-101)

當初所提出的預算案裡面,剛好芒草心協會所最需要的人事相關費用通通被 內政部刪掉了。當時他們不太能理解,認為這是一個正當的勞力付出,就像一般 許多的計畫一樣,會有一些基本的人事費用支出,為什麼會審核不通過?但其實 從整個預算案的審查來看,內政部也不是全然的否定這項計畫。秘書長提到一件 很有趣的事情:

把你的計畫拆得很零碎,…,符合他們內政部社會福利補助經費要點的 那幾個項目,它就是抽出來給你,…,特別是它只補給你幾個項目,…,

把你的計畫拆得很零碎,…,符合他們內政部社會福利補助經費要點的 那幾個項目,它就是抽出來給你,…,特別是它只補給你幾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