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研究效度

效度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用來衡量一個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是否如實的反應 研究對象的真實情境。效度越高代表所得到的測量結果越能反應研究對象的真實 狀況,研究結果的可信度越高。在質性研究中,對於效度的定義和檢測不如量化 研究來得明確,也有諸多爭議,但是大部分質性的研究者仍然採用效度這一個概 念來檢測研究結果的真實性。但大多數的研究者都認為質性研究中所談的效度概 念與量化研究中所談的仍有不同。量化研究中視觀察對象為一個客觀的實體,藉 由效度的衡量來確保依循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就可以獲得可靠的研究成果。而 質性研究則剛好與其相對,更強調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主體間的不斷變換,沒有一 個客觀的事實存在。因此在質性研究中的效度概念除了衡量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外,

更強調研究過程中各部分間的相互協調和一致性,不尋求對研究現象唯一正確的 解釋,而是在乎這個解釋比起其它可能的結果而言是否更為合適(陳向明,201 1)。

本研究採用陳向明(2011)所提及的四種基本的效度類型做為衡量本研究效 度的依據。此四種效度類型分別為描述型效度、解釋型效度、理論型效度和評價 型效度(陳向明,2011:534-538)。以下就本研究的狀況對比各效度類型可能產 生的問題,說明如下:

一、描述型效度

描述型效度主要衡量對於外在可觀察到事物的描述精確程度。在描述型效度 方面會受到訪談環境、訪談記錄工具、資料分析方式或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 關係所影響(陳向明,2011:534)。本研究進行訪談時會挑選合適的場所並確保 訪談記錄工具的完備,如實的將訪談過程記錄下來,將訪談環境和訪談記錄工具 的影響降到最低。在資料分析上則盡力將訪談對象所提供的資訊從客觀和主觀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角度進行分析,避免側重某些重要資訊。因本研究主要的訪談對象大多為非營利 組織的成員,對於提供本身所推動創新方案的資訊有相當高的意願,對於本研究 的提問回答意願相當高,拒答或掩飾問題的情況相對其它的研究而言較少。

二、解釋型效度

解釋型效度主要用以衡量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所言或所做的事其背後意義 的瞭解或詮釋的確切程度,重點在於研究者必須要站在研究對象的角度,從其所 言或所做的事中推論出蘊含的意義並加以表達出來(陳向明,2011:535)。本研 究的目的在於瞭解非營利組織在社會創新過程中的網絡關係,並採用深度訪談的 方法來蒐集相關的資料,嘗試在訪談的過程中將受訪對象所言、實際上發生的現 象和其它相關的參與者做比對,以瞭解各受訪對象的真正想法為何,避免因為單 一受訪者的言論影響到資料的詮釋分析。

三、理論型效度

理論型效度主要衡量研究所依據的理論基礎與研究結果所建立起來的理論 對於所研究現象的解釋程度如何(陳向明,2011:537)。本研究從國內外的許多 文獻中整理出社會創新的相關定義以及非營利組織的網絡關係,並以此為基礎設 計出本研究架構,以這個架構去瞭解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創新網絡關係。從受訪對 象的訪談結果中發現,文獻理論建立的架構大多可以用以解釋個案中社會創新網 絡的互動關係,若干的互動元素也與理論相符,並從研究結果的分析中修正了部 分的研究架構,理論整體尚能描述社會創新網絡初期發展的狀況。

四、評價型效度

評價型效度主要衡量研究者對於研究結果所做的價值判斷的確切程度(陳向 明,2011:537)。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透過觀察非營利組織在社會創新過程中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網絡關係來分析社會創新的成功因素。參考國內外有關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的文 獻,加上非營利組織本身的特性,發現網絡近些年來確實在非營利組織推動社會 創新的過程中成為一項重要的途徑,用來解決非營利組織在推動社會創新上的困 境。所以本研究以「網絡是非營利組織推動社會創新成功的主因」這個前提假設 之下來蒐集和分析資料,而研究結果顯示雖無法斷定網絡是非營利組織規動社會 創新的主要成功因素,但可以顯示出網絡確實在非營利組織推動社會創新的過程 中,尤其是資源的連結和社會資本的累積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