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網絡之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網絡之探討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碩士論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網絡之探討. er. io. sit. y. Nat. n. al 指導教授:蕭乃沂 博士i v Ch. n U engchi. 研究生:林建宏 撰. 民國 104 年 12 月.

(2)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Program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ster Thesis. A Study on the Social Innovation Network of. 治 政 Organization Nonprofit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Advisor: Dr. Naiyi Hsiao Graduate Student: Jian-Hung Lin. December, 2015.

(3) 謝誌 回想起剛踏入研究所的那些日子,仍然記憶猶新。進入研究所的當下代表著 對於學術研究要有更嚴謹的態度。感謝這三年多以來一直陪伴我度過無數課程、 報告,更重要的是最後的關卡─碩士論文─的許多敬愛的老師、同學們。我終於 走到這一步拉!現在真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除了學業上的努力外,這三年以 來投注最多心力的地方應該就在系籃上了。凱傑、居居、品豪、威猛、明瀚還有 其它系籃的隊友們,謝謝你們陪我在課業之餘還能有一個專心投入的地方,回想 起那幾個冷得要死大家卻又熱血的要命的練球夜晚,一心想的只有在碩士生涯再. 政 治 大. 拿一座獎盃,雖然最後我們總是與獎盃擦肩而過,但是那些一起流過的汗,一起. 立. 嘴砲的日子將會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回憶。另外還要感謝我親愛的室友們,霍達、. ‧ 國. 學. 君君、炳斐、還有親愛的姐姐 Kris,跟你們一起同住的這些日子我們互相砥礪, 一起歡笑玩樂,實在是找不到比你們再好的室友拉!還要謝謝筱瑩,我們從碩一. ‧. 開始的不熟到後來的互相鼓勵,甚至最後還一起度過最後的口試,謝謝你這些日. y. Nat. sit. 子以來的鼓勵,以後還要互相勉勵喔!再來不能漏的還有幫我校稿的思穎,明明. n. al. er. io. 上班已經很辛苦了,還要凹妳幫我修改,真是有夠汗顏的,哈哈,不過該展現的. i n U. v. 誠意我還是不會吝嗇的!雖然與學術沒沾上邊,但還是要謝謝小跟班樂樂,老是. Ch. engchi. 催促我要快點寫完論文,根本比老師嚴格…。不過還是謝謝妳時常的關心跟不時 的餵食,讓我補滿動力完成最後這一個階段。 能完成最後這一個階段,我要特別感謝的是武桐老師。當初纏著您要幫我指 導論文,雖然您推拖說要退休了,但在我不死心的糾纏之下,您最終還是答應了, 因為有關創新領域的論文,我不假思索的就想到您了。後來因為我在程序上的疏 忽,導致後來還要麻煩您將我轉介給乃沂老師,但是對我來說您就是這篇論文的 啟發老師。而最後這篇論文能順利的完成,真的要非常感謝乃沂老師願意給我這.

(4) 個機會,在眾多排隊的學生中讓我先插了隊,哈哈。乃沂老師的學術涵養自不在 話下,對於論文品質的要求,讓我在一次又一次的 meeting 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與老師每一次的 meeting 互動都有滿滿的收穫,也是這篇論文能如期完成的最大 功臣。感謝兩位老師能容忍我這個不聰明又懶惰的學生,總是耐心的指導我,能 受到兩位老師的指導,真的不勝感激! 最後的最後,把這篇論文獻給總是在我身邊守護著我的家人們,因為有你們 無私的付出與關懷,才能讓我安心的完成碩士學位,朝人生的下一個階段邁進!. 立. 政 治 大. 建宏謹誌 2016.2.15.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摘要 本論文主要研究非營利組織推動社會創新過程中的網絡關係,希望從中瞭解 非營利組織推動社會創新的實務情形並從中找到創新成功的關鍵。近年來興起的 社會創新活動代表的是一種創新的思維,希望跳脫傳統的框架之外,找到一個更 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或途徑。本研究以網絡關係做為分析的主要理論架構, 透過網絡的架構瞭解在創新的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參與者,各自扮演了什麼角色? 網絡的建立過程為何?以及社會創新網絡的過程中有哪些因素影響到創新的成 效?. 政 治 大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並使用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和個案研究為主要的研究 立. 方法。本研究選定「街遊 Hidden Taipei 活動」為研究個案,分為創新網絡的萌發. ‧ 國. 學. 期、創新網絡的發展期和創新網絡的困境與未來展望三個部分,透過分析其中幾. ‧. 個主要參與者如芒草心協會、萬華社區大學、萬華社福中心、夢想城鄉協會和街. y. Nat. 遊活動發起人曾小姐間的互動網絡關係來瞭解街遊創新方案各參與者的動機、互. al. er. io. 一、創新網絡的萌發期. sit. 動的模式、創新發展的歷程以及未來可能的創新方案。研究發現包括:. n. v i n Ch (一) 相同的參與動機和跨部門間價值觀的衝突是創新發展初期的基礎 engchi U (二) 透過社會資本建立相互合作關係. (三) 各參與者是平等的互動關係 (四) 導覽課程的規劃做為各參與者之間的溝通平台 (五) 跳脫與傳統公部門的互動方式 二、創新網絡的發展期 (一) 以信任為基礎的合作關係有助於網絡的穩固和擴展 (二) 與社群媒體的互動有助於創新理念在地扎根.

(6) (三) 合作的行動策略是影響創新成功的因素之一 (四) 跨部門身分的參與者是創新過程中重要的中介角色 三、創新網絡的困境與未來展望 (一) 對街遊創新方案價值觀上的差異是主要困境 (二) 跨部門的互動連結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網絡、社會創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network relations betwe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sector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social innovation, hoping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social innovation and find keys to successful innovation. The idea of social innovation, rising in recent year, represents an innovative thinking which using the new methods or approaches to solving imperative social issues. This study uses the network theory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rough the network theory to understand who are the. 政 治 大. main actor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hat kind of roles are they play? How to. 立. establish the innovative network? And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to the successful social. ‧ 國. 學. innovation?. ‧. This study conducted the research by documentary analysis, depth interview and. sit. y. Nat. case study. This study selected the street tour “Hidden Taipei” as the study case. The. io. er. research and study pa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germination period of the innovative network,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innovative network and the difficult. al. n. v i n Cthe posi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 einnovative ngchi U. network relations between the main actors, such as Homeless Taiwan, Taipei Wan Hua Community College, Taipei Wan Hua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and Miss Tseng, the advocator of the street tour, seeks for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 actors, the interaction modes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 finding of research reveals the following few points: 1、 The germination period of the innovative network (1)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germination period is the conflict of values and the same motivation between actors.

(8) (2)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 is based on social capital (3) Mutual relations among actors (4) Planning the touring lesson is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actors (5) Interaction among public sector and nonprofits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 2、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innovative network (1) Trust-based cooperative relations are beneficial to expand and sustain the innovative network (2) Interaction between media, communities and actors is beneficial to consolidate the innovative ideas. 學. ‧ 國. (3). 治 政 Cooperative acting strategy is one of the factors 大of the successful social 立 innovation. (4) Cross-sectoral actors are the important intermediaries in the innovative procedure. ‧. 3、 The difficult posi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innovative network. io. sit. y. Nat. (1) The main difficult position is the conflict of values of the innovative program. n. al. er. (2) Cross-sectoral relations are importa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twork, social innovation.

(9) 目次. 目次........................................................................................................................ I 表次...................................................................................................................... III 圖次......................................................................................................................IV 緒論.................................................................................................... 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文獻回顧.......................................................................................... 1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設計.......................................................................................... 35. I.

(10) 社會創新網絡發展過程分析.......................................................... 50. 政 治 大. 結論................................................................................................ 101.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參考文獻............................................................................................................ 109. Ch. engchi. II. i n U. v.

(11) 表次 表 3-1 本研究訪談名單 ............................................................................ 47 表 3-2 訪談大綱 ........................................................................................ 44 表 4-1 創新階段與參與者互動對照圖 .................................................... 5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12) 圖次 圖 1-1 社會創新流程示意圖 ....................................................................... 8 圖 2-1 阻礙社會創新因素之架構圖 ......................................................... 23 圖 2-2 跨部門的社會創新互動示意圖 ..................................................... 32 圖 3-1 研究架構 ......................................................................................... 36 圖 4-1 創新方案萌發期各參與者間互動關係示意圖 ............................ 71. 政 治 大. 圖 4-2 創新階段發展期各參與者間互動關係示意圖 ............................ 85. 立. 圖 4-3 研究架構修正圖 ............................................................................ 96.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13) 緒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九三○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這樣的不景氣不僅影響了美國國內,甚至蔓延 到國際間,全球性的貿易萎縮伴隨而來的是個人收入的降低、稅收的減少、市場 收益降低和價格的不穩定。饑荒、失業、疾病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在這樣大環 境的影響之下,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人們開始用實質的行動來表達 對政府的不滿,迫使政府方面需採取新的途徑來解決日趨繁複的社會問題。美國. 政 治 大 家機關提供工作機會或社福機構提供補助金的方式,來減緩不景氣帶來的各種社 立 在面對這樣蕭條的景氣,提出了新政(New Deal)作為因應不景氣的方案,透過國. ‧ 國. 學. 會問題,這種主要由政府發動的創新方案被視為早期的社會創新案例(Phills, Deiglmeier & Miller, 2008)。. ‧. 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尤其一九八○年代以後,全球化的概念興起,資本主. y. Nat. sit. 義掛帥的意識型態下,各跨國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和拓展海外市場,紛紛將國內的. n. al. er. io. 傳統產業外移,造成國內失業人口的劇增,加上強調自由開放的貿易,對於國內. i n U. v. 的許多產業也造成不小的衝擊,引發的社會問題比起一九三○年代的經濟大蕭條. Ch. engchi. 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開始有學者或實務家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提出了質疑, 在思考經濟掛帥發展的前提之下加入了更多社會福利、公共利益的觀點,希望從 社會利益或社會永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正視並解決當代的社會問題。 在以社會為主的思考系絡下,歐美各國家開始發展出融合經濟和社會觀點的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理念。社會企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透過市場交易所 產生的盈餘,再將盈餘投入以達成社會目的為主的組織或事業,並非以利潤極大 化為主要的訴求。這是一套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之間的折衷方案,藉由經濟發展. 1.

(14) 的手段來達成解決社會問題和增進社會凝聚(social cohesion)的思考模式(OECD, 1999)。社會企業依據 D.R. Young(2001)的定義,他認為有兩種界定方式,一種是 企業本身成立是以社會公益為目標,另一種是非營利組織透過商業的手段獲取盈 餘再用於促進社會利益上。Massarsky(2006)認為社會企業主要聚焦在組織的觀點, 探討如何管理社會目標導向的組織。因此社會企業的研究領域包括了商業活動、 如何增加收入以及以營利為目的創業(for-profit ventures)如何在傳統的社會服務 方案中提供財務和執行上的支援。P. Light(2006)則認為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或社會創業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扎根於非營利部門,這樣容易導致它們. 政 治 大 營利部門的領域。從 Massarsky 和 Light 的觀點可以發現社會企業也遭遇了若干 立. 只侷限在非營利的領域中,有意或無意(implicitly or explicitly)的排除了公部門和. 的質疑,其研究和關注的範圍仍有所限制,因此近年來逐漸興起另一項新的概念. ‧ 國. 學. 以涵蓋更廣的範圍,更有效的描述社會變遷的推動過程─社會創新。上述學者對. ‧. 於社會企業的看法突顯出歐美國家社會企業的發展大多是以企業做為本體,對比. y. Nat. 歐美國家,台灣的社會企業卻大多以非營利組織為本體,再逐漸轉為社會企業的. er. io. sit. 經營模式。也因為這種企業生態上的差異,使本研究從眾多社會創新的場域中選 擇了以非營利組織為主體的社會創新過程,應該更能符合社會創新在台灣發展的. n. al. 脈絡。. Ch. engchi. i n U. v. 社會創新近年來已經成為全球化社會發展議題中的重要概念,不但成為熱門 的搜尋標的,學術討論和實務上的操作也越來越多。在學術上常常與社會創新掛 在一起的概念有社會企業、社會創業家精神、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等;實務上則有歐巴馬總統成立的社會創新與公民參與辦公 室(Office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OSICP),目的在於促進公部 門、私部門和第三部門間的夥伴關係,並設立社會創新基金(Social Innovation Fund, SIF)和創新投資基金(Investing in Innovation Fund, i3)來提供非營利組織資金上的 2.

(15) 支 援 。 另 外 如 澳 洲 政 府 成 立 的 社 會 企 業 發 展 和 投 資 基 金 (Soci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Funds, SEDIF) 和 英 國 的 大 資 本 社 會 (Big Society 。其它有關的學 Capital)都是相關實務上的案例(張強、胡雅萌、陸奇斌,2013) 術平台,如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和史丹佛大學的社會創新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台灣的社企流網路平台等皆富含針對社會創新及其 相關領域的介紹,社會創新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社會創新興起的主要動力在於改善組織的生態,解決組織效率不彰的問題。 早期的社會創新概念受到經濟學和科技創新概念的影響,關注在如何透過有效的. 政 治 大 創新理論開始被運用在解決非營利組織所面臨的困境上。在歐美國家,非營利組 立 策略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危機和問題。隨著社會創新理念和社會脈絡的發展,社會. ‧ 國. 學. 織社會創新的發展大多透過引進企業創新理念,來改善非營利組織的運作和策略, 藉 以 提 升 非 營 利 組 織 的 經 營 和 管 理 能 力 (OECD, 2003; Moulaert, Martinelli,. ‧. Swyngedouw & Gonzalez, 2005; Van Slyke & Newman, 2006; Young, 2001)。因此社. sit. y. Nat. 會創新也可以視為一種組織變革的策略,改變組織既有的思考模式,透過與其它. al. er. io. 部門或利害關係人的互動、學習,達到提升組織績效和完成組織目標的目的。能. v. n. 有效的因應非營利組織面對的問題和挑戰,並突破部門間的隔閡,使各部門都能 參與到創新的過程。. Ch. engchi. i n U. 從國內外對於社會創新的研究和案例可以發現社會創新不只限於非營利組 織或第三部門,本質上就是一個跨部門的創新過程,透過社會創新可以使組織更 了解整體的社會脈絡、社會的需求、激發組織的動力和有效整合資源。而非營利 組織成立的宗旨就在於整合社會上大部分的資源並將其用在解決社會問題上,但 隨之而來的是不少對於非營利組織的疑問,如資源的限制、人力的來源、服務的 提供模式、組織能力的質疑等。而社會創新或許能提供非營利組織若干的思考方 向。再者,相對於國外許多關於社會創新的研究而言,台灣的社會創新領域仍然 3.

(16) 十分缺乏相關的實證研究,因此關於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過程的研究,是當前相 當重要的議題。 在現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裡,代表各方利益的團體逐漸興起,隨之而來的是 更多社會問題和社會需求的浮現,傳統的政府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也顯得力不從 心,加上資本主義的困境造成市場失靈,在政府和市場失能的情況下,許多的社 會問題和需求未獲解決,於是興起了第三部門治理的議題。其中非營利組織扮演 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將市場和政府無法提供的服務,透過匯集社會上資源的方式 來滿足社會上的需求,成功的彌補了市場和政府失靈的困境。但是,在日趨複雜. 政 治 大 臨了若干問題。司徒達賢(1999)、許世雨(2000)、蕭新煌(2000)等人就指出非營利 立 的社會環境、市場競爭和政府財政問題層出不窮之下,非營利組織在運作上也面. ‧ 國. 學. 組織面臨了以下問題:(一) 缺乏政府相關法令規範;(二) 組織使命落實有困難; (三) 組織財務的困境;(四) 組織的權力關係複雜;(五) 缺乏效能與績效;(六) 組. ‧. 織管理上的困難。面對這些內部或外部的困境,非營利組織勢必設法調整組織的. sit. y. Nat. 型態或引進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提升組織的競爭力,改善組織內部的狀況。. n. al. er. io. 其中,有關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的討論成為熱門話題。Dees(2007)認為社. i n U. v. 會企業是一種社會創新制度,亦可用來解決非營利組織僵化和作為組織革新的一. Ch. engchi. 項策略。雖然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有其優點,但是也同時面臨了若干限制,例 如上述 Paul Light(2006)提到的社會企業或社會創業家精神本身的定義容易侷限 在非營利組織的領域而缺乏多元的思考面向。這樣的觀點促使學界或實務界必須 提出一個更能涵蓋所有範圍的理論。 不同於社會企業或社會創業家精神,社會創新包含的概念和範圍更廣,超越 了單一組織的思維,不再只關注於組織內部的改變,而是強調與外在環境的互動, 納入多元的觀點,共同參與創新的過程。換言之,社會創新不侷限於單方面的組. 4.

(17) 織變革策略而已,更可以是促進整個社會變革的驅動力,能幫助非營利組織甚至 是私部門或政府突破國家、市場、政府傳統的三方界線,共同思索解決社會問題 的辦法。雖然台灣社會目前在實務上已採用不少社會創新的概念,但關於社會創 新的實證研究仍屬不多,故發展社會創新的實證研究是引發本研究的第一個動機。 另外,本研究重點在分析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創新過程,因此,瞭解非營利組織應 用社會創新的發展及過程是引發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最後,探討社會創新跨部 門的特性,在實際案例中是如何操作的,是本研究的第三個動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18) 研究目的和問題 社會創新這個詞彙,對大眾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或許社會創新的概念相當 模糊不清,但卻無時無刻的發生在你我的生活之中。在英國,為了解決急診室的 暴力問題,透過公開競賽的方式選出具創意的解決方案,用以舒緩龐大的社會成 本,該方案不但有相當顯著的成效,也替醫院增加了不少的收入。社會創新也可 能發生在公部門,例如美國歐巴馬政府在二○○九年成立的社會創新基金;香港 特區政府在二○一二年成立的基金會;歐盟也投入了不少資金去支持社會創新的 運動(劉維公,2015)。從上述的案例可以發現社會創新已在全球蓬勃發展,也. 政 治 大. 突顯出社會創新的確能解決社會上的問題和滿足社會需求。社會創新解決社會問. 立. 題、強調社會關係的互動和合作,同時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以及社會創新. ‧ 國. 學. 蘊含的無限創造力,無疑可以視作一種新形態的治理模式。. ‧. 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社會創新在實務上的應用情形,以及運用在非營利組織. sit. y. Nat. 上的創新過程為何。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n. al. er. io. 一、瞭解社會創新在非營利組織的實務應用情形。. i n U. v. 二、瞭解非營利組織如何運用社會創新網絡整合社會資源解決社會問題、提供社 會服務。. Ch. engchi. 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非營利組織如何透過社會創新的方法解決既有的社會問題? 二、在社會創新網絡中各部門的參與動機為何?網絡建立的過程為何?各部門 的參與者在網絡中扮演何種角色? 三、在社會創新網絡的互動過程中影響創新成功的因素為何?. 6.

(19) 重要名詞解釋 壹、社會創新 社會創新一詞在近幾年來引起廣泛的討論,然而對於社會創新的定義和看法 仍相當分歧,學術界和實務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何謂社會創新。史丹福社 會創新中心(The Stanford 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將社會創新定義為:「任 何新奇(novel)和有效的解決方案,用來解決社會問題或滿足社會需求。這個解決 方案必須優於既有的方案(例如更具效能、效率、持續性等),且由這個方案所. 政 治 大 r & Miller, 2008)。這個定義大致上涵蓋了社會創新的幾個重要元素,首先,它 立. 創造的利益或價值必須回饋於社會整體而非單獨的個人上。」(Phills, Deiglmeie. ‧ 國. 學. 必須是創新的,有別於傳統的做法,並且要能夠有效的解決社會問題。其次,社 會創新主要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所以本質上是帶有社會性的。. ‧. 但是這個定義仍有不足的地方,它將社會創新視為一個方案,某一個層面限制了. sit. y. Nat. 社會創新的形式。社會創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它可以是一個新的產品、新. n. al. er. io. 的服務、新的流程、新的市場、新的平台、新的組織形式或新的商業模式(TEPS. v. IE, 2012)。所以社會創新的實踐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可以是解決問題的方. Ch. engchi. 案、新的價值觀或新的組織型態等。. i n U. 而上述的定義是比較從管理學的角度出發,將社會創新看做是一種改變的方 法或途徑,忽略了社會創新的目的性和造成的影響。因此有學者認為社會創新可 以用來指涉社會變遷和社會整體轉變的過程,在創新的過程中造成社會系統和社 會關係的改變,帶有一種對於社會運作的批判立場,並非是一種中立的概念(neu tral concept)(Bock, 2012)。持這一觀點的學者將社會創新的內涵聚焦在社會關係、 人們的行為、價值和規範的變遷上。申言之,社會創新是融合了社會授權(social empowerment)、包容(inclusion)、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和凝聚力(cohesion), 7.

(20) 在整體社會文化的系絡之下,改變了社會獲取資源和權力的能力 (Bock, 2012; Nicholls & Murdock, 2012; Timo Hamalainen & Risto Heiskala, 2007)。不同於 管理學的觀點,這個定義加入了一些社會學的觀點,關心社會創新所帶來的社會 影響,而非只注重社會創新的過程,補足了管理學觀點所缺乏的社會文化背景和 社會創新的影響力。將上述社會創新的流程,以圖示意如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n. a l 圖 1-1 社會創新流程示意圖i v C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hengchi Un. 另外一個造成社會創新概念如此多元的要素就是它的跨部門性。社會創新是 一個實用取向的領域,其定義和實務操作直接融入在人們處理事物的新方法上, 而非只存在於學術的討論上。這樣的一種特性使社會創新可以發生在任何的領域, 也因此有紛雜不一的定義。但也因為這樣多元的特性,使得社會創新能藉由跨部 門的合作來分享知識和資源,使其發展更為多元化(TEPSIE, 2012)。從這個角度 詮釋社會創新,比起前面兩個觀點,更強調的是不同部門間的互動關係,以新的 社會方式為主的創新(social-methods of innovation),並透過共同設計(co-design)、 8.

(21) 共同建設(co-construction)和集體合作(collaboration)的方式與社會互動(Edquist, 2 001),將不同領域的使用者、市場和公民社會以這樣合作互動學習的模式聯結起 來。這一個觀點突顯了社會創新的廣泛性,從創新概念的發想到執行的一連串過 程,更細膩的去描述社會創新的互動過程,關注各部門間資源和知識的分享,形 成一個互相學習和合作的社群,同時也呼應了前面對於社會創新形式的多元性看 法。除此之外,這個觀點也提到了社會創新所具有的網絡特性,藉由跨部門間的 互動形成一個動態的網絡關係,加深了社會創新的影響力。 綜合上述的三個觀點,可以大致上了解社會創新的意涵和其影響力,每個觀. 政 治 大 社會創新定義為:「透過跨部門間的學習和集體合作形成一種互動的網絡關係, 立. 點都有其著重的面向,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何謂社會創新。據此,本研究嘗試將. ‧ 國. 學. 產生一種優於現有方法的新穎解決方案,並用於瞭解和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 需求,進而建立一個新的社會關係。」. ‧. 貳、非營利組織. sit. y. Nat. al. er. io. 有關非營利組織的議題,在許多不同的領域被討論,尤其是有關於公益性、. v. n. 宗教性、教育和許多關懷弱勢團體的領域中常常可見到非營利組織的身影。然而. Ch. engchi. i n U. 在提及非營利組織時,有許多的名詞與其在意涵上相近,常被交互的使用。例如 「私人志願組織」(Private Voluntary Organization)、 「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 tor)、 「慈善組織」(Philanthropic Organization)、 「非政府組織」(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等等(江明修,2000),非營利組織之所以會有這麼紛雜的名詞和 不同的類型,是因為非營利組織牽涉到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這一個抽象的概 念,使其與私部門組織以營利為目的有明顯的區別,組織的成效也比較難以衡量。 與公部門相比的話,兩者同樣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但與公部門不同的是, 在同一個領域中,非營利組織所服務的對象遠比公部門更加的限縮,面對的是某 9.

(22) 一特定的群體而非全體公民。另外一個常被人提及的非營利組織的特性就是不以 營利為目的,但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精確。現在有很多的非營利組織採用了企業 經營的方式,一樣從事計劃、預算、會計和行銷這種私部門企業的經營方式,以 更有效率的方式獲取資源來達成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的目的。這種介於公部門和私 部門之間的特性,讓非營利組織的運作上更富彈性(Wolf & Cater, 1999)。 針對非營利組織的特性,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分析角度切入,提出了以下幾 個特性(鄭文義,1989;江明修,1994)(Wolf & Cater, 1999): 一、具有提供公共服務的使命,促進社會福祉。. 政 治 大 二、具有不營利或慈善性質的法人團體。但是排除具有非營利性質但非以提 立 供公共服務為目的的組織。. ‧ 國. 學. 三、執行國家或企業部門所不願意或無法完成的公共事務。. Nat. y. ‧. 四、影響政府、企業或其他非營利組織的決策方向。. al. er. io. sit. 五、組織的治理方式必須要排除個人利益或私人財務所得。. v. n. 綜合上述的定義和特性,本研究所稱的非營利組織指:「不以營利而以提供. Ch. engchi. i n U. 公共服務為目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組織。執行公、私部門所不願意或無法提供的 公共事務,以服務特定的族群。並透過公共服務的提供來影響政府、企業或其他 非營利組織的決策方向,推廣組織的核心理念。」. 參、網絡 網絡的概念在一九五○年代以來被各領域廣泛的討論著,橫跨人類學、社會 學和心理學等學科,而首次出現在組織學相關理論則是強調組織中非正式網絡關 係的重要性。其後網絡被用做一種研究的途徑來探討社會關係結構、組織或個人 10.

(23) 行為。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網絡這個詞,指的是組織、個人或群體間建立的一種長 久持續的互動關係(Weber & Khademian, 2008)。這個互動關係中包含了不同的 行動者(actors)/結點(nodes),各行動者/結點透過某種關係連結起來,可以是行動 者彼此間的利益或權力關係,或是有共同的目標,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進行資源 的交換、資訊的交流等,是一個不斷進行的動態關係(Laumann et al, 1978)。縱 使網絡有不同的定義和關注的焦點,但依然有一些共同的基礎要素,包含了社會 互動、關係、連結、集體行動、信任和合作關係等。在這些要素的互動下,網絡 就由不同行動者(組織或個人)的互動關係結構以及連結這些結構的連帶(ties)本. 政 治 大. 身的意涵所組成,而信任就是維繫這種結構的一個很關鍵要素(Provan et al., 20 07)。. 立. ‧ 國. 學. 而不同的組織間之所以會形成或加入網絡通常有幾個原因,例如為了取得正 當性(legitimacy)、更有效的提供顧客服務、取得更多資源或者解決複雜的問題。. ‧. 除了上述的這些原因之外,一般來說,所有網絡組織追求的就是藉由網絡的形成. sit. y. Nat. 解決一些無法獨立達成的目標(Provan & Kenis, 2008)。也有學者認為網絡的出. al. er. io. 現是為了解決傳統官僚科層組織或市場所沒辦法處理的複雜問題,這些問題缺乏. v. n. 明確的定義,大部分是跨部門、紀律(disciplines)、權限、政策領域或服務提供範. Ch. engchi. i n U. 圍,無法透過單一個組織來解決(Keast et al., 2004)。綜合而言,網絡具有發揮 群聚效果的優點,由一群人或多個組織共同合作所能獲得的資訊和技術將大過於 只憑藉個人或單一組織。當一個網絡的連結是成功的,能使參與者彼此間獲得更 多的資訊、改善服務品質,產生更深遠的影響。並且透過網絡連結地方的資源, 有助於維繫組織長久發展和避免對贊助者過度的依賴(Bloom.E., Reeves. M., Su nseri A. & Nyhan-Jones V., 2008)。 網絡代表著不同行動者間交織而成的關係,所以網絡的類型也相當的多元, 可以從網絡的組成形式和網絡的特性來分類。若由網絡的組成正式與否,大致可 11.

(24) 以分為以下的類型(Bloom E. et al., 2008): 一、代表型網絡(Representative networks) 網絡類型中最正式的,通常是由法律認可性質相近的組織或個人所組成,透 過網絡的連結形成規模效應。常見的代表型網絡有商會(chambers of commerce)、 美國國際志工行動協會(InterAction)、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等。 二、行動網絡(Action networks). 政 治 大 模、提供服務或倡導某項政策議題建構起來的動態關係。行動網絡通常包含了不 立. 行動網絡是由一群組織或群體為了達到某一個策略性目標,例如擴大學習規. ‧ 國. 學. 同類型的組織和群體。常見的行動網絡有 Net Impact、Impact Alliance、Affiliat ed Network for Social Accountability (ANSA)等。. ‧. 三、知識交流和社會型網絡(Knowledge exchange and social networks). y. Nat. er. io. sit. 是網絡類型中較不正式的,這個網絡是以信任為基礎,以資訊交流和傳遞知 識的方式發展個人的社會資本。常見的知識交流和社會型網絡有 Facebook、Lin. al. n. v i n ked-in、Knowledge Management C hfor Development U(KM4D)等。 engchi. 綜言之,網絡理論所要呈現的就是不同行動者之間互動的動態過程,藉由這 樣動態的互動關係將彼此的資源整合,用來彌補各自組織所欠缺的部分,共同達 成目標,提高服務的品質。. 12.

(25) 文獻回顧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討論社會創新的發展;第二節討論非營利組織的互 動關係;第三節則討論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創新,茲分述如下。. 社會創新的發展 壹、社會創新的起源和定義 社會創新依據國外學者研究的分類,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從企業組. 政 治 大 創新。美國管理學大師 P.立 Drucker 就是持此觀點,並將其視為企業管理者的重要 織的層面來探討,聚焦於企業內部的組織、程序等方面的變革,有別於組織技術. ‧ 國. 學. 課題。另外一類是從社會系統的整體層面來探討,聚焦於社會整體的變遷,將社 會創新視為社會變遷的驅動力,是屬於較廣義的定義(王雅林、晚春東,2002) 。. ‧. 這樣的分類主要是從社會創新發起的層面來看,並沒有針對社會創新的本質多做. sit. y. Nat. 描述,但有關於社會創新的研究和定義大致上都從這兩個層面出發。. n. al. er. io. 社會創新雖然可以包含各種形式和多元面向,但本質上依舊是一種「創新」 ,. i n U. v. 因 此 應 該 與 一 般 提 及 的 創 新 共 享 科 學 性 的 基 礎 (scientific basics)(Franz,. Ch. engchi. Hochgerner & Howaldt, 2012)。換言之,許多創新的元素和概念都可以在社會創 新的定義中被發現。那創新為何?具有哪些要素?奧地利著名的經濟學者 Joseph Schumpeter 認為創新是一種可以被執行並且成功運用在實務上的概念。Umair Haque(2009) 認為一項新的流程、產品、服務、業務設計或策略只有在能產生實 質且持續的經濟效益時才能被稱作為創新。綜合 Schumpeter 和 Haque 的看法, 創新不能只是一個新奇的概念,而是必須要具有實質上的效益,而且必須要能廣 為接受並應用。David J. Neff 和 Randal C. Moss(2011)認為創新的目的是為流程 (process)、產品(product)或經驗(experience)帶來改變,將不同的點子加以組合、平 13.

(26) 衡並創造長遠的價值,可用於表示涵蓋所有在流程、產品或經驗上持續改善的過 程。或更廣義的說,創新是用來描述當人們運用新的思維、科技和方法論來改善 既有的方案、程序,並解決現在及未來可能面對的問題所帶來的或大或小的進步。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創新可以視為改善現況的一種流程和方法,透過概念 的發想,將不同的點子、資源加以組合,產出解決現有問題和滿足需求的實用性 方法,必須要具有持續性(sustainable)並創造出長遠的價值。 回顧社會創新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一九六○年代,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 實驗研究中首次使用到這個概念,並在許多創新的文獻之中被引用,但當時並沒. 政 治 大. 有一個統一的名詞用來表達這個概念。早期社會創新的概念受到經濟學、管理學. 立. 和科技創新概念的影響,希望透過創新概念的引進來改善組織的生態,進而影響. ‧ 國. 學. 組織的管理和策略方向來改善組織的效率。而這個模糊不清的概念直到一九八○ 年代一個區域發展的 SINGOCOM(Social Innovation, Governance and Community. ‧. Building)研究網絡中,社會創新才首度被用來分析區域的創新和發展,首次做為. y. Nat. sit. 一個科學概念被運用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Hillier, Moulaert & Nussbaumer, 2004;. n. al. er. io. Moulaert, Martinelli, Swyngedouw & Gonzalez, 2005)。後來陸續被用在各領域的創. i n U. v. 新 策 略 上 , 例 如 社 會 企 業 (social enterprise) 、 社 會 創 業 家 精 神 (social. Ch. engchi. entrepreneurship)、以生產社會利益為主的科技創新、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等相關領域上(TEPSIE, 2012)。社會創新之所以會興起的一個 原因在於從各國的研究中發現,科技取向(technological-oriented)的創新典範已經 漸漸失去對於創新的解釋力(Franz, Hochgerner & Howaldt, 2012),因此採用更多 元面向、以知識和社會服務為基礎的社會創新來理解創新這個領域將更具有詮釋 力,對傳統的創新理論強調物質和科技、科學知識和經濟理性的創新提出批判, 認為創新不應該只著重經濟科技面向,更應該將社會整體視為創新影響、發展和 擴散的系絡(Edquist, 2001)。因為全球化的影響之下,不單是經濟層面的影響,在 14.

(27) 各國的社會、文化、政策相互影響之下,各國內不只面對了經濟面的問題,也同 樣的衍生許多社會問題,這是傳統經濟觀點的創新途徑所無法解決的,越來越多 的社會團體、利害關係人這些所謂的第三部門,甚至政府都開始參與到創新的過 程,社會創新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其中跨部門的參與是促進社會創新的很大原 動力,例如合作社(mutual self-help)、工會聯盟、微型貸款(microfinance)、區域發 展(local development)、學校建設等,又如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的英國公民 社會運動,提倡社區發展、兒童保育、社會救助、住宅等議題,到一九四五年開 始英國政府推動的各項福利制度,如福利國體制的建立、學校體制的完善或成人. 政 治 大 時期大部分的非營利組織活動還是以區域性的為主,難以顧及到社會上其他弱勢 立 教育的推廣等,可以看出社會創新在各領域被廣泛的應用。但同時也可以發現這. 團體的需求(Mulgan, 2006)。. ‧ 國. 學. 社會創新既然是多元性和跨領域的,依據不同的領域會有各自著重的核心概. ‧. 念,但仍有許多的共同之處。Sandra M. Bates(2012)認為社會創新是一種面對世. sit. y. Nat. 界上最急迫的挑戰(most pressing challenges)時提出比既有方案更好、更新奇的解. al. er. io. 決方案,有助於整體而非單一個體的一種過程,並認為社會創新的目的在於藉由. v. n. 新的解決方案來使生態系統(ecosystem)中成員的滿足達到極大化。因此社會創新. Ch. engchi. i n U. 應該聚焦在那些過度依賴(overserved)既有解決方案的需求以及那些因為缺乏財 富、接近管道(access)或技術而無法獲取既有解決方案的人們身上。Nichollsc 和 Murdock(2012)則認為社會創新的出現是為了解決社會上難解的問題 (wicked problem),而這些問題突顯了傳統三個部門在解決方案、既有典範和制度上的不 足。以公部門來說,主要的問題在於資訊的封閉(silos);私部門主要則在市場失 靈;公民社會則主要在於缺乏足夠的規模和分部化。社會創新也是一種新的解決 方案,既可以同時滿足社會需求也可以發展出新的或是改善現有的能力和關係, 而且能更有效的運用資產(assets)和資源(resources)。換句話說,社會創新可以同 15.

(28) 時 為 社 會 帶 來 好 處 並 且 增 強 社 會 的 行 動 力 (enhance society ’ s capacity to act)(Mulgan, 2006; Mulgan, 2007; Bacon, Faizullah, Mulgan & Woodcraft, 2008; Mulgan, Ali, Halkett & Sanders, 2007; Murray, Caulier-Grice & Mulgan, 2008; Murray, Caulier-Grice & Mulgan, 2009; Murray, Caulier-Grice & Mulgan, 2010)。 社會創新也可以被描述成包含在一套透過社會方法達成社會目標且具有效 率(efficient)和效能(effective)的社會實踐中(Franz, Hochgerner & Howaldt, 2012)。 Eduardo Pol 和 Simon Ville(2009)則認為一項創新之所以能被稱作「社會創新」, 在於這項創新必須具有改善生活的質或量(quality or quantity)的潛能。社會創新也. 政 治 大 等社會問題(Gibson-Graham 立& Roelvink, 2009)。史丹福社會創新中心(The Stanford 可以視為一個社會需求改變的先決要件,並且可以用來解決如歧視、貧窮和污染. ‧ 國. 學. 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將社會創新定義為:「任何新奇(novel)和有效的解決 方案,用來解決社會問題或滿足社會需求。這個解決方案必須優於既有的方案(例. ‧. 如更具效能、效率、持續性等),且由這個方案所創造的利益或價值必須回饋於社. sit. y. Nat. 會整體而非單獨的個人上(Phills, Deiglmeier & Miller, 2008)。」. n. al. er. io. 綜合上述學者的見解,大多是將社會創新視作一項商品(product),目的在解. i n U. v. 決未滿足的需求和未解決的社會挑戰,改善社會整體。從這個角度去定義社會創. Ch. engchi. 新可以突顯社會創新在社會變遷過程中的重要性,也為社會創新提供了一個明確 的目標。然而這樣的觀點還是有其缺陷之處,因為將社會創新視作為商品,因此 焦點就聚焦在組織如何產出這樣的創新,缺乏較整體的社會脈絡觀和互動觀點。 除了上述將社會創新視為商品的論點外,也有不少學者從社會創新對社會的 影響及創新過程的互動面向來討論。Nicholls 和 Murdock(2012)認為社會創新聚 焦於兩個面向:系統和社會關係改變的過程、用來滿足社會和環境需求及解決市 場失靈的商品和服務的創新上。Timo Hamalainen 和 Risto Heiskala(2007)認為社. 16.

(29) 會創新是發生在社會中文化、規範或法規結構的改變上,這些改變提升了社會獲 取資源和權力的能力,並有助於改善其經濟和社會的表現。換言之,社會創新的 本 質 在 於 改 變 事 情 的 做 法 (the way things are done) 和 社 會 需 求 的 概 念 化 (conceptualized) (TEPSIE, 2012)。 此外,也有學者關注在創新過程中的互動、學習關係。Bock(2012)就指出社 會創新的定義是透過具穩定生產力的方法、社會學習和集體合作的需求、了解振 興(revitalizing)社會的需求改變,聚焦在社會關係、人們的行為、價值和規範的變 遷上,亦即創新的發展(development)、擴散(diffusion)和使用總是發生在社會關係、. 政 治 大 新是融合了社會授權(social 立 empowerment)、包容(inclusion)、社會資本(social 實務、價值和規範之間的互動以及社會整體的系絡(context)下。申言之,社會創. ‧ 國. 學. capital)和凝聚力(cohesion)。這樣的觀點也提供了社會創新跨部門運作可能性,社 會創新可以透過以社會方式為主的創新(social-methods of innovation),並以共同. ‧. 設計(co-design)、共同建設(co-construction)和集體合作(collaboration)的方式與社. sit. y. Nat. 會互動。因此,創新的行動者不再只侷限於科學和商業的領域,而是包含了使用. al. er. io. 者、市場和公民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Edquist, 2001)。同樣的,Moulaert、Martinelli、. v. n. Swyngedouw 和 Gonzalez (2005)也認為 社會 創新需要創新 的治理 (innovative. Ch. engchi. i n U. governance),將非傳統(non-traditional)、邊緣化(marginalizing)的行動者納入創新 的過程中,並整合重要的政策議題且關注區域為基礎的發展。不但強調了社會間 的互動,更把政治和治理的觀點帶入社會創新的概念中。Mulgan、Tucker、Ali 和 Sander(2007)更將社會互動關係作為分析社會創新的面向,強調跨越組織、部門 和紀律的藩籬以及維持緊密的關係。因而不少學者提及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對 於社會創新的重要性。Totterdill、Cressey 和 Exton(2012)就將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協商過程(negotiation process)和互相的信任當作社會創新實務上的核心 概念。Harrison(2012)認為社會創新應該是出於人們為了追求更和諧自由的社會 17.

(30) 這樣一種道德和理想的動機,因此他認為社會創新應該關注三個面向:公共利益 和共有財、服務提供的新途徑、強化公民間信任的網絡機制。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大多是將社會創新當作一種過程,強調在社會整體的 脈絡下互動,其中涉及價值、社會關係、結構和互動模式的改變,集體和跨部門 的合作成為社會創新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這樣的說法一部分修正了前述將社 會創新視作商品的觀點,透過社會間的互動,也更能有效的匯集資源和需求,有 助於社會創新的擴散和發展。 除了商品和過程論以外,也有不少的學者從區分社會創新與商業創新的不同. 政 治 大. 來定義社會創新。OECD(2011)就將社會創新與經濟創新分開。這是因為社會創. 立. 新不是介紹一項新產品,也不是為了開發新市場,而是為了滿足市場所沒辦法提. ‧ 國. 學. 供的需求或是提供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一個更有效的方法或角色。社會創新尋求的 是辨別並傳遞新的一項服務,可以用來改善個人或社群的生活品質。這裡所主要. ‧. 探討的問題就是社會創新是否必然是社會性的?這樣的一個提問衝擊了社會創. y. Nat. sit. 新的本質。論者從生活上的實例提出疑問,例如網路和手機的出現。毫無疑問的. n. al. er. io. 這兩樣產品的出現是一種創新,也對社會上造成影響,尤其在溝通和訊息的傳遞. i n U. v. 上,這樣一種「社會性」的影響,究竟能否算是社會創新?而其實這樣的討論本. Ch. engchi. 質上也就是商業創新和社會創新區別之爭。不可諱言的是兩者之間的確有重疊之 處,但究其原因在於現今的社會,各部門間的劃分已經漸漸模糊,私部門也可能 從事社會創新,例如近年來受重視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就致力於達成企業的社會目標。但是為了突顯社會創新的概念,確實有必要 將社會創新定義的更清楚,了解社會創新不同於其他部門創新的地方,這樣不論 在實務上或學術研究上將更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依循。誠如 Phills, Deiglmeier 和 Miller(2008)等人所言,一項創新只有在創新的目的從私人價值轉變到社會價值 上時才能稱作社會創新。 18.

(31) 綜合上述的觀點,在與商業創新的比較上可以更明確的突顯出社會創新的 「社會性」,在紛雜多元的社會創新領域中作出區隔,在使用社會創新一詞時能 有更明確的指涉對象。 從前述有關社會創新定義的文獻中來看,社會創新是一個多元化的概念,是 跨學科、跨部門領域的,廣義的來說幾乎可以包括整個社會變遷的過程,但是作 為學術研究或實務的運用上而言,確實有必要做更精確的定義。在 TEPSIE(The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Policy Foundations for Social Innovation in Europe, TEPSIE)的研究中認為社會創新可以從已下八個面向來分析:(一) 區分經濟創新. 政 治 大 解決方案;(三) 社會創新的影響(impact);(四) 產品論;(五) 創新的動機 立. (economic innovation)和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二)「新」點子和新奇的(novel). ‧ 國. 學. (motivation);(六) 過程論;(七) 與地方發展策略(lo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有 關;(八) 社會創新跨部門的關係。這八個面向大概可以概括現今社會創新研究的. ‧. 面向,而本研究所欲研究的是非營利組織在社會創新過程中與其他部門的互動關. sit. y. Nat. 係,因此會較為關注產品論、過程論、影響力以及跨部門的關係面向。據此,本. al. er. io. 研究嘗試將社會創新定義為:「透過跨部門間的學習和集體合作形成一種互動的. v. n. 網絡關係,產生一種優於現有方法的新穎解決方案,並用於瞭解和解決社會問題、. Ch. engchi. 滿足社會需求,進而建立一個新的社會關係。」. 貳、. i n U. 社會創新的特性. 雖然社會創新的定義和範圍十分廣泛,但仍可以歸納出幾個共有的元素和特 徵,根據 TEPSIE 的研究,大致上有以下幾個元素(TEPSIE, 2012): 一、新奇(novelty) 社會創新不必然需要完全的原創(original)或獨特(unique),但對於一個領域、 部門或組織來說必須是一個有別於以往運作模式,新的概念或應用方式。這 19.

(32) 包括如跨部門概念的應用,將不同部門的知識運用在原有的運作模式上,產 生一種新的模式來取代原有的模式,並創造新的價值。 二、從概念到執行的過程(From ideas to implementation) 涉及到發明(invention)、創新和擴散(diffusion)之間的關係。發明指的是對一 項新的產品或程序有新的想法;而創新則是將這個想法付諸實際;擴散則是 將這個創新散布出去。但發明並不等同於創新,也不是每個創新都能有效的 擴散出去。社會創新應該要同時包含上述三個要件,才會具有實務上的價值。 三、滿足社會需求(Meet a social need). 政 治 大. 社會創新的一個很重要元素在於滿足社會的需求。這裡的社會需求,Doyal. 立. 和 Gough 認為是「能造成嚴重的危害或引起明顯的社會危難」(Doyal &. ‧ 國. 學. Gough, 1991)。. ‧. 四、有效用(Effectiveness). y. Nat. 亦即社會創新必須要優於現存的所有解決方案。換句話說,社會創新必須要. er. io. sit. 能找到一些方法來了解並表達那些倡議(initiative)對某些標的團體(target group)或議題(issues)的影響。而這些有效用性的評估是與創新所欲達成社會. n. al. 價值相關聯。. Ch. engchi. i n U. v. 五、增加社會行動力(Enhances society’s capacity to act) 社會創新的過程往往意味著社會關係的變遷,尤其是治理方式的改變、弱勢 團體和未充分代表團體(under-represented group)參與過程的增加。換言之, 社會創新包含了權力關係的改變、弱勢團體的政治─社會能力(socio-political capabilities)的增強以及獲取利益資源的管道,這些將有助於需求的達成。 融合上述的元素和定義,社會創新表現出以下幾個特徵(TEPSIE, 2012: 2123): 20.

(33) 一、跨部門的 二、合作且公開的(Openness and collaborative) 三、草根且由下而上的(Grassroots and bottom-up) 四、產銷合一且生產合作(Pro-sumption and co-production) 五、相互主義(Mutualism) 六、創造新的規則和關係(Creates new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七、更有效的運用資產和資源(Better use of assets and resources) 八、發展資產和能力(Develops assets and capabilities). 政 治 大 途徑方法,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強調資源的整合、不同部門間的互動,並且要產 立. 從上述有關社會創新的元素和特徵可以發現社會創新是一個講求實用性的. 生實質的效果,突破傳統途徑的限制,產生新的價值並有效的解決既有的問題。. ‧ 國. 學. 參、. 社會創新的限制. ‧. y. Nat. 創新對於人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新奇的概念,在社會中的各領域都會強調. er. io. sit. 創新的價值和必要性,為了就是因應不斷變遷的社會。但創新的口號人人會喊, 真正能掌握創新核心概念並付諸實行的卻不多。在現今的社會結構和環境系絡之. al. n. v i n 下,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已經不能遵循以往傳統的方式來解決,公部門在扮演解 Ch engchi U. 決社會問題的角色上必須有所調整。跨部門治理、公私協力等概念逐漸取代傳統 公部門主導的模式,又如近幾年來逐漸興起的社會創新概念,更能突破傳統框架 的限制,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然而,社會創新的運作並非想像中的容易,從問 題的釐清到方法的選用、創新過程中與利害關係人的互動等等,都會阻礙社會創 新的發展。例如在許多社會創新的過程中容易犯了目標錯置的毛病,缺乏對於創 新受益人的瞭解,沒有找出問題真正的核心,只是一味的以創新的方案套用在既 有的問題上,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此外,忽略受益者在社會創新過程中的角色. 21.

(34) 也容易讓社會創新的成效大打折扣,因為創新受益者才是整個社會創新過程中的 主體,受益者的意見往往對於社會創新的推動來說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將受益者 的意見納入整個社會創新的過程將會是創新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換言之,如何 培養社會資本對於社會創新的重要性不亞於對財務資本的需求(顧遠,2014)。 回歸基本面的問題,一個創新方案要能推動,資金的來源充足與否是一個很大的 關鍵,不只關乎創新的發展過程,更在於創新的擴散和規模化上。缺乏足夠的資 源,會使許多的創新點子無法付諸實行,未出生便胎死腹中,對於社會創新的推 展無疑是不小的打擊。此外,社會創新的領域依舊太過於零散,封閉的系統、資. 政 治 大 替選模型(alternative models)來取代原本成效不彰方案的動機、法規的限制、缺乏 立 訊的擁塞(silos)、公共機構(public agencies)和非政府組織缺乏複製和資助更有效. 足夠的管道獲取資本和資助社會組織的發展以及相對缺乏的資源運用在社會研. ‧ 國. 學. 究和發展的領域(BEPA,2010)。. ‧. 社會創新如同其他的創新一般,在推行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若干風險,這些風. sit. y. Nat. 險可能來自於外界環境,也會來自於推動的組織本身。在 Mulgan、Ali、Halkett. al. er. io. 和 Sanders 等人的研究中就指出幾個影響社會創新推動的阻礙。第一,脆弱的市. v. n. 場結構。脆弱的市場結構將導致即使有足夠的經驗和證據證明創新的成效,但仍. Ch. engchi. i n U. 不能保證能有足夠的資金來源。第二,未經開發的資本市場無法提供社會企業家 足夠的資本來推動社會創新,造成組織缺乏將良好的社會創新點子運用在實務並 發展的動力。第三,缺乏創新擴散的網絡和平台。社會創新要能真正改變社會, 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就在於是否有良好的溝通管道和創新的擴散平台。缺乏擴散的 平台將會使許多的創新概念流於區域性的影響,無法產生整體性的效用(Mulgan, Ali, Halkett & Sanders, 2007)。除上述較經濟面和技術面的限制因素之外, Yeung(2007)也從社會面來看社會創新可以產生的限制,例如現有的社會體系趨 向保守,抗拒未來可能帶來的改變,寧願維持現狀;在個人面,大多數人還是習 22.

(35) 慣用舊有的思維,要改變他們已經投入大量心力和資源的體系,並非容易,且存 在不少的風險。此外,例如社會關係、網絡互動方式的改變也會對社會和個人產 生疑慮,進而影響社會創新的成效。 綜觀社會創新所可能碰到的限制,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大到社會體系,小到 個人層面。Karsten Frøhlich Hougaard(2014)依循丹麥的社會創新經驗,以正式、 非正式的障礙以及個人、社會為象限來區分社會創新所面臨到的各種障礙,如下 圖所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1 阻礙社會創新因素之架構圖 資料來源:Karsten Frøhlich Hougaard(2014)。 Hougaard 的架構圖提供一個更全面的角度來思考社會創新所可能碰到的限 制,也突顯出社會創新的複雜性和跨部門的多元性。而非營利組織作為推動社會 23.

(36) 創新的角色,也可能會同時面對到上述的各種限制,例如公部門組織和法規的限 制、籌措資金的來源限制、組織成員與外部人員間的互動和各組織網絡間的互動 關係,都可能是非營利組織在推動社會創新過程中所可能面對到的問題。綜言之, 社會創新的限制所涵蓋的範圍甚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代表社會創新的影 響範圍是涵蓋社會上的各行動者和組織。因此,瞭解社會創新可能面臨的限制將 有助於改善社會創新的過程,更能發揮社會創新的正面影響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4. i n U. v.

(37) 非營利組織的網絡關係 「網絡已經成為我們這個世代智慧核心的象徵。假如市場和國家層級的對抗 是 1980 年代組織特性的話,網絡的出現就代表著往後數十年間社會和經濟的主 要象徵(Kahler, 2009)。」這段話表明了在科技及通訊發達的今日,網絡會是組織 間的一種重要互動型態。而社會網絡更提供了一個具潛力的管道,可以用來快速 的動員(mobilization)以及轉換知識,因此在社會創新的傳播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Moore & Westley, 2011)。. 政 治 大 形式。社會網絡間的關係可以分為強聯結或弱聯結,這些連結關係可以是直接或 立 社會網絡代表不同的社會組織間的互動關係,包含水平、垂直或其他不同的. 間接的。這樣結構形式的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網絡類型。例如網絡的互動若是以. ‧ 國. 學. 自我為中心(ego-centered)的就會形成星形的網絡;又例如小世界(small-world)的. ‧. 網絡型態,網絡互動者之間的距離很短,最有名的例子如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 y. Nat. rees of Separation)(Burt, 1992; Milgram,1967; Watts, 2003)。而這樣的網絡型態. er. io. sit. 也會影響到創新的過程和成效,例如不少研究中就提到若人們處在信任、具凝聚 力且合作的關係下,會更願意分擔創新的風險,有助於創新的推展(Uzzi 1997, 2. al. n. v i n 008)。相對的,若網絡互動者間的連結較弱,則會因為互動者間的差異性造成在 Ch engchi U. 資訊接收上的誤解以及認知上的限制。但這樣簡單的區分並無法完整的詮釋何種 的網絡型態是有利於創新的。例如在創新的發想階段就應該需要更多差異性、較 弱的連結,但在創新的接受階段則應該有更密集的連結(Newman & Dale, 2005; Gilsing & Duysters, 2008; Bodin & Crona, 2009)。申言之,不同的網絡互動關 係對於創新的每個過程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而本研究關注的焦點在社會創新的 動機和執行面,而跨部門社會取向關係常被用來檢視這樣的網絡互動關係。 跨部門社會取向關係(cross-sector social-oriented partnerships, CSSPs)被定 25.

(38) 義為形成解決社會問題的明確計畫,且能在既有的基礎上引起積極的合作夥伴關 係。這類型的計畫可以是短期、受限(constrained)和自利取向的,也可以是長期、 開放式(open-ended)和共同利益取向的(Austin, 2000; Googins & Rochlin, 2000; Wymer &Samu, 2003)。這樣的關係有別於傳統非營利組織與企業間明顯區分的 關係,也有別於傳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間單純的「購買服務」契約(purchase-of-s ervice contracts)關係。 各部門參與合作關係的動機不同,企業可能出自於社會企業責任,非營利組 織可能出自於對效率和課責的需求,政府則可能希望在提供服務時減少侵入性(i ntrusive)和增加透明化程度。. 立. 政 治 大. 歸納研究 CSSPs 的文獻中,可以從三個主要的平台(platform)進行分析:資. ‧ 國. 學. 源依賴(resource dependence)、社會議題(social issues)、社會部門(societal secto. ‧ y. Nat. 一、資源依賴. sit. r)。. al. er. io. 資源依賴論者從滿足組織需求和解決組織問題的角度來思考夥伴關係。主要. v. n. 的論點是組織之所以會合作是因為缺乏自我發展的重要能力(critical competenci. Ch. engchi. i n U. es)以及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Child & Faulkner, 1998)。這個觀點強調了部門之 間的分部化,專注在減少組織間的相互依賴以及保有組織的自主性(autonomy)(G ray & Wood, 1991)。 二、社會議題 在談論到有關社會議題的文獻中,主要將組織和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s)視 為議題而非組織的利害關係人,同時也談論到合作夥伴關係和企業社會責任,以 及企業為何以及如何將資源運用在解決更大的社會公共議題上。. 26.

(39) 另外論者也從公眾期望(public expectations)和實際績效(actual performance) 間的關係切入。他們認為公眾期望和實際績效間的落差會引發公共議題並刺激政 府、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的行動者關注在解決社會議題上。此外,外部的壓力、 利益團體以及公眾意見都會迫使各部門的管理者更重視這些議題(Andriof & Wa ddock, 2002; Greening & Gray, 1994; Oliver, 1991)。 在社會議題平台的文獻中,在談論到夥伴關係時,大多將其定義為「在兩個 或多個部門行動者間的短暫社會關係安排(a temporary social arrangement),透 過物質、想法和社會關係的交流來達到單一的共同目標(Roberts & Bradley, 199. 政 治 大 運用合夥的力量來解決共同面對的社會問題。 立. 1)。」申言之,在這樣的夥伴關係中,合夥者傾向於在保有組織自主權的前提下,. ‧ 國. 學. 三、社會部門. ‧. 社會部門的觀點主要著眼於日漸模糊的組織界線,假定組織間的功能和角色. y. Nat. 有重疊的部分,難以清楚的劃分。例如政府部門在提供社會福利的政策上,就會. er. io. sit. 鼓勵非營利組織多參與,取代傳統政府的服務提供方式,又例如常見的民營化策 略,將更依賴企業或非營利組織來提供公共服務(Ashman, 2000; Googins & Ro. al. n. v i n & Treverton, C h 2003)。不只公部門如此,私部門在面對全球 engchi U. chlin, 2000; Klitgaard. 化的影響,必須以更全面和多元的方式的來回應顧客,同時,公民意識的覺醒也 迫使私部門要更加關注社會議題以瞭解顧客的需求。. 在分析社會部門這個平台上,論者大多將焦點擺在合作夥伴過程中權力和身 份的產生以及各部門間角色的競爭和功能的表現上。他們認為夥伴關係的出現是 因為各部門的傳統方式無法解決特定的問題或挑戰,因此必須從其他部門中汲取 經驗。在這裡有兩個不同的邏輯思維。第一,取代式的邏輯(substitution logic)認 為每個部門都有其與生俱來的功能和角色,當這個部門無法發揮其角色與功能時, 27.

(40) 就由其他部門的功能來取代。第二,夥伴關係的邏輯(partnership logic)則認為部 門間本來就會傾向於透過合夥的關係來解決問題,這也是公私協力(public-privat e partnerships)的邏輯基礎。 在實證研究上,這個平台主要研究社會中各部門的特性,如價值觀、動機、 行為模式以及角色功能。 在探討 CSSPs 的文獻中,大體上有四個分析的焦點。第一,構成面(formati on)。在構成面的分析中主要包括分析參與者之間對於問題的認知、複雜資訊的 處理、夥伴關係的承諾、區別主要的利害關係人、推舉合適的召集人以及掌握原. 政 治 大. 初的資源。其中,對於動機(motivations)和信任(trust)的分析是兩個主要的切入點。. 立. 第二,執行面(implementation)。在執行面的分析則聚焦在治理、架構、領導者的. ‧ 國. 學. 特質、文化、溝通管道和關係發展。第三,產出面(outcomes)。結果面的分析包 含了顯性和隱性的結果,後者例如系統面對改變和學習的能力。第四,因素面(f. ‧. actors)。因素面可以從不同的層及影響到互動的結果,主要的分析焦點在利害關. y. Nat. er. io. sit. 係人的角色、權力關係和相互的信任。 一、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的夥伴關係.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從構成面來分析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間的關係,可以從動機和信任兩個角度切 入。Gricar(1981)認為動機的不同會影響到合夥的意向(intent)。例如非營利組織的 動機大多數是出於利他(altruistic),而企業則較傾向於自利(Iyer, 2003)。因此非營 利組織就視與企業之間的夥伴關係為促進社會變遷或成為重要的制度行動者(ins titutional actors)。而從信任的角度切入,企業著重在契約關係上,而非營利組織 則較重視共享價值以及任務的團結。 從執行面的角度來分析,在不同的獨立部門間執行或分享共同的願景意味著 發展共同的文化,而這個文化的內涵應該包括共享的價值、共同的利益以及明確 28.

(41) 的溝通管道。最後,合夥關係要能夠成功的一個要件就是利害關係人的態度必須 有文化意義上的轉移(cultural shift),而部門間的行動者必須要能突破傳統的藩籬 並投入新形態的活動之中。 在 Milne、Iyer 和 Gooding-Williams 的研究中,針對環境組織與其他部門間 的互動關係進行檢驗。他們分別針對環境組織和政府機構、環境組織和營利企業 以及環境組織與其他同類型組織的關係進行比較。這個研究主要檢驗組織間的相 對效用(relative effectiveness)、形式(formality)、影響(influence)和政治權位(politi cal position)。而在對 195 個環境組織進行研究後發現,非營利組織與企業之間. 政 治 大. 的合夥關係比與其他非營利組織間的關係來得正式。. 立. 從產出面來看,可以從三個層級來分析。第一,對利害關係人和議題的直接. ‧ 國. 學. 影響。第二,對建立知識、能力和獲取新資源的聲譽資本(reputational capital)過 程中的影響。第三,對於社會政策和系統變遷的影響。. ‧ sit. y. Nat. 二、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夥伴關係. al. er. io. 在構成面的討論,歸納國外早期有關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夥伴關係的文獻,大. v. n. 體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討論國家對比非營利組織的優勢為何,以及非營利組. Ch. engchi. i n U. 織如何履行特定的功能來互相補足彼此間的差距。第二,討論非營利組織的社會 起源和歷史背景以及它們與國家和企業間在本質上的敵對關係(antagonistic relat ionships)。 在較近期,如 Hodgson、Wolch、Mirabella 和 Wish,等人的研究,就使用像 「被生產出來的公民社會」(manufactured civil society)、「影子國」(shadow stat e)或「第三方政府」(third party government)等詞來形容那些起初是經由國家的意 志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或團體,代表國家積極投入公民社會的領域。但與此同時代 表的是國家企圖控制公民社會的領域,將國家的價值加諸社群,容易造成彼此間 29.

(42) 的不信任及挫敗(Hodgson, 2004; Wolch, 1990; Mirabella & Wish, 2001)。 在執行面,Brinkerhoff(2002)將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的互動關係分為三大類。 第一,契約關係(Contracting)。契約關係為一個組織為了預先達到目的而尋求其 他組織特殊的功能或特殊的貢獻。第二,延伸關係(Extension)。占據主導地位的 組織控制著彼此間的夥伴關係及各項目,另外一方的獨立性受到限制,如同主導 地位組織的延伸一般。第三,拉攏並逐漸吸收(Co-optation and gradual absorptio n)。一個組織的自主性幾乎完全喪失被另一個組織所吸收。 從產出面來看,大部分的研究聚焦在目標的設定、服務的提供、人際互動關 係以及治理的相關議題。. 立. 政 治 大. 在 Werther 和 Berman(2001)的書中也提到了非營利組織與其他部門的互動關. ‧ 國. 學. 係。他們認為非營利組織的合作關係可以帶來幾點好處。例如可以協調組織間的. ‧. 資源、服務用來面對更複雜的問題,或者是提供專業的服務來換取更多的資源。. y. Nat. 舉例像有些非營利組織專門監控環境問題,蒐集相關資訊後提供給地方政府做為. er. io. sit. 參考,以換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透過合作互動關係來 分享資訊,不管是非營利組織間或與公部門、私部門的資訊交流,都有助於創新. al. n. v i n 的發想和推動。而上述的這些好處就可以視作為各部門間合作關係的基礎和動機。 Ch engchi U 另外,他們也提到了合作關係要能成功推動的幾個重要因素。首先,他們認為不. 同的組織間要能成功互動意味著必須要互相做出讓步(compromise),亦即在合作 關係中必須要放棄一部分對於任務的掌控權以及決策的流程。除了權力面的調整 之外,責任的清楚劃分也要其必要性。責任的清楚劃分有助於瞭解不同組織的特 性,可以避免組織間的衝突和認知錯誤。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組織間的 相互信任。信任是維繫組織間合作關係最重要的核心,成功的關係維繫必須要靠 彼此間的信任和承諾(commitment)而非分化(division),信任也是化解組織間衝突. 30.

(43) 的關鍵。綜言之,合作夥伴關係就是一個共識建立(consensus building)的行動過 程,也是分析組織間夥伴關係的重要切入點。 在探討完組織間合作關係的基礎面之後,Werther 和 Berman 也探討了非營 利組織和政府之間的互動關係。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的互動有時後是基於契約關係, 非營利組織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涵蓋了公共政策的執行過程和塑造了公共政策 的目標。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之間的互動就如同其他的互動關係一般有正面和負面 的效應。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經常意識到在接觸公共資源的過程中,常有許多的 限制和需求。例如非營利組織在進行許多活動的時候就會受到政府補助款的限制,. 政 治 大 服務的提供。另一方面,非營利組織也常會發現與政府是處在競爭、衝突的關係。 立 或是補助的過程往往涉及到繁瑣的會計過程,耗費員工過長的時間以致於影響到. ‧ 國. 學. 許多非營利組推動的方案需要經過政府以個案的方式逐一審查,或是必須要經過 申請的程序,這些都會限制非營利組織的活動。而在許多發展中的國家也發現非. ‧. 營利組織因為提供了優質的服務(superior services)而造成政府的信譽問題(credi-. sit. y. Nat. bility problems)。然而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互動也是有正面的效應。尤其是將非. al. er. io. 營利組織與政府視為一個互補的整體時。非營利組織有時扮演著公共議題的提倡. v. n. 者角色,許多沒有受到公共意識(public consensus)支持或先導性的社會議題,非. Ch. engchi. i n U. 營利組織就可以起到引導政府的功能。相對的,公部門的許多資源可以幫助非營 利組織更有效的達成他們的任務。綜言之,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服務提供的過程 不但有助於提升公部門在公共政策辯論時的可信性,同時增加了公共決策者更多 的接近管道,也提供非營利組織更多倡議平台。此外,如同上述提到的合作夥伴 關係,其中很重要的互動在於資訊的交流,同樣的也發生在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 互動關係上。非營利組織藉由提供專業的資訊和相關知識來幫助州政府和地方政 府落實他們的計畫。這樣良性的互動關係是未來非營利組織與公部門互動網絡中 相當重要的一環,藉由夥伴關係的建立,雙方能分享資源、資訊,整合既有的做 31.

(44) 法甚至創新,有效的提升服務的品質。 上述非營利組織與各部門間的互動關係,大致上可以含括在 TEPSIE(2012) 提出的互動架構圖中,如圖 2 所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圖 2-2 跨部門的社會創新互動示意圖. i n C 資料來源:TEPSIE(2012)。 hengchi U. v. 從圖 2 中可以看出非營利組織與其他三個部門間的互動關係。非營利組織與 私部門間主要是以社會企業的方式來互動;與公部門間則存有業務替代的關係, 非營利組織藉由提供不同的服務來取代傳統公部門所提供的服務;與非正式部門 (如家庭、社區、個人等)間則主要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來互動。.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data mining method in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engineering data and wafer accept test.. In this paper, we use two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excellent teachers, strategy used and promoting factors.. A questionnai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games which has been used in number and calculation instructions for fifth grad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 concep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in the design of learning areas for young mixed-age-ori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