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將主要在探討動作學習的基礎理論,包含 Fitt 和 Posner (1967) 動作三階段模 式、Gallahue (1996) 基本動作分類與 Graham, Holt/Hale 與 Parker (2009) 運動能力的發 展與建立階段。以下分別敘述:

一、Fitt 和 Posner (1967) 動作三階段模式

Fitt 和 Posner (1967) 指出動作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包括三個階段 (如圖 4),經由 三個步驟學習者能夠將技能學得更熟練。同樣的,Singer (1980)、Anne 與 Marjorie (2001) 亦指出動作的學習、控制與表現涉及認知與動作兩部分,認知是動作執行的基礎。換言 之,認知是動作技能學習的第一階段,學習者透過指導者所給予的訊息與示範,對於欲 學習的動作產生概念與理解。以下逐一一說明 Fitt 和 Posner (1967) 動作三階段模式:

圖 4 動作三階段模式

口頭-認知階段 聯結階段

練習時間

自動階段

(一) 口頭-認知階段 (verbal-cognitive stage):學習者在初學習運動技能時,會遇到 一些認知取向的問題,在此階段,應著重認知方面的概念,例如:身體位置、

姿勢、如何達到動作目標、動作的順序、身體與四肢移動的幅度大小。此時,

學習者無法確實自知其技能表現的缺點,也不曉得該如何修正錯誤,需要特殊 的回饋訊息來修正錯誤。

(二) 聯結階段 (associative stage):當學習者進入聯結階段時,已能解決基本的認知 問題,已熟練動作基本型態,這個時期的學習者動作錯誤較少,且能自己檢視 自身的缺點並進而修正自我的回饋訊息,但是未臻完美。

(三) 自動階段 (autonomous stage):學習者需要數年不斷的練習才能進入自動化階 段,個人的動作技能已經發展成為自動性的技能,學習者能不加思索就表現出 已學會的技能,也能實施高層次的認知活動,如意象訓練等。其感官器官也能 自動分析、注意外在的環境,自己能察覺缺點並做正確的調整,技能表現呈現 一致性並趨於穩定。

二、Gallahue (1996) 基本動作技能分類

根據 Gallahue (1996) 的分類,基本動作主要可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別 (如表 3):

(一) 穩定性技能 (stability abilities):指在一固定的點上可完成的動作。

(二) 移動性技能 (locomotor abilities):指從一點移到另外一點可完成的動作。

(三) 操作性技能 (manipulative abilities):指動作需藉由如球、繩、棒等及運用力量完成。

表 3

基本動作技能分類

分類 動作

穩定性技能 揮動與擺動、扭轉與旋轉、彎曲與捲曲、伸展、蹲、抖動、支撐 移動性技能 走、跑、單足跳、雙足跳、踏跳、前併步、跨跳、側併步攀 操作性技能 投擲、接、踢球、盤球、運球、擊球、舉球

26

根據 Graham, Holt/Hale 與 Parker (2009) 的兒童動作技能學習理論中指出,移動性 動作技能、非操作性動作技能兩項為國小一至四年級以下所應發展之動作技能,而國小 高年級階段應可針對操作性動作技能進行養成,因此,本研究以操作性動作技能為主要 的活動設計內容,並以發展學童操作性動作技能的表現為目標。

三、運動技能發展與建立階段

Graham 等人 (2009) 指出,體育課程設計必須依照學生年齡層的不同來安排 (如圖 5)。在最下層的階段,學齡前至 5 年級期間,應建立學習者對活動及基礎動作技能、操 作性動作技能與非操作性動作技能三類動作技能的認識與練習;在 6-8 年級的階段,盡 可能給學習者不同型態的活動項目以及對每一個活動項目及技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以 銜接至下一個運動學習階段;在最上層的階段,即 9-12 年級,應發展專項運動技術,

目標為培養學生對某些運動項目或活動的終生興趣。

圖 5 運動技能發展與建立階段

四、小結

透過上述的動作技能分類、學習階段及模式可知,動作學習是具有階段性的。體育 教師應根據學習者的年齡及身體發展來選擇運動的類型與設計合適的活動內容。另一方 面,有鑑於認知概念是奠定動作學習與表現的基礎,教師應於選擇適合的體育教學方 法,以強化學習者對執行動作的概念,進一步增進動作學習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欲藉 由 5E 探究式教學,運用親身參與、問題引導與探究、解釋與評估等過程,希望使學習

者除了觀察與模仿教師與其他同學的動作之外,亦能學習如何思考並修正動作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