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半島地區歌謠的地方經驗

在文檔中 屏東縣閩南語歌謠研究 (頁 159-180)

第四章 屏東縣半島地區閩南語歌謠

第三節 半島地區歌謠的地方經驗

前文所描述地景,結合了局部陸地的有形地勢(可以觀看的事物)和視野觀念 (觀看的方式),地景既指涉有形自然景觀,也包括人類或文化的景觀,它與地方

151 

差異在於,它的觀者位居地景之外觀看地景65,如前文所有因觀光得到注目的地 景經驗歌謠。第三節所談的內容則又回到地方經驗,欲呈現的是位居地方之中的 人表達他們生活的地方,從勞動經驗、情歌寫景、遷移臺東和集體經驗四方面表 現生活中的地方樣貌。

一、 勞動經驗

發展觀光之前恆春半島自然環境惡劣,海岸地區主要由珊瑚礁構成,可堪大 船停泊處不多,故移墾居民大多生活貧困,從事鋸板、抽藤、燒炭者頗多,養牛 也頗盛行。66以下是各區域中的勞動經驗,包括燒火炭、牽罟、種茶、駛牛車與 苦力等工作。

(一) 楓港燒火炭

枋山鄉依山傍海,山海之間距離非常近,舊時楓港村民若非下海牽罟、下田 耕作,就是上山燒火炭,燒製木炭以供生計,楓港調67得在工人們之間產生。68相 關記憶例如黃陳月雲的:「楓港上懸里龍山,第一艱苦是燒火炭,手提手巾仔來 拭汗,食著溪水迵心肝。」說明了楓港人過去在里龍山上燒火炭,里龍山為恆春 半島最高的山,位於獅子鄉與枋山鄉交界,與楓港相鄰,關係甚深。

       

65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頁19-20。 

66詳閱施添福總編纂,黃瓊慧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頁180。 

67楓港調有楓港老調與楓港小調,根據吳榮順的分析,楓港老調與朱丁順所唱恆春小調相近,楓 港小調則與四季春曲調相近。其中許多人難辨楓港小調與四季春的差異,筆者在滿州田調時詢 問兩者差別,楓港出身的黃秀英說明區別在於旋律起伏,楓港調的起伏較大,吳榮順也說明四 季春是較平緩的旋律,但楓港調旋律較華麗、曲調有較高的流暢性。參閱吳榮順:《恆春半島 滿州民謠歌手:張日貴的歌唱藝術》,(宜蘭:傳藝中心,2012 年 9 月),頁 104-110。 

68《恆春縣志》記錄了朱丁順、尤屏生兩位彈唱高手所形容的楓港調:「這首民謠,在明、清時 代已出現,在日據時期日人,極力推動燒木炭事業,以應付日本本國之需要。當時楓港人較窮 苦,都在本地或到恆春各地燒木炭,當他們閒下來或夜晚,特別喜歡唱這首民謠。於是恆春地 區的人就把這首民謠較做『楓港小調』。」鍾明昆說明1996 年採訪時恆春僅有張薪傳、尤朱蝦 仔、朱丁順、張文傑四人唱楓港小調,滿州鄉人則較多,因此滿州鄉的楓港小調變化較多。引 自鍾明昆:〈楓港小調〉,《屏東縣滿州鄉歌謠CD 專輯(四)楓港小調》,(屏東:屏東縣滿州鄉民 謠協進會,2001 年)。鍾明昆:〈第二篇 音樂〉,《恆春鎮志‧文教志》初稿,頁 78。 

為主

153 

如能夠喝山上沁涼的溪水解渴,又或者出現彩虹的時候,猶如置身天堂般的快樂。

最後結論還是覺得不要做燒火炭的工作,公媽也不會應允的。

因此面對永遠讓人灰頭土臉的辛苦工作,楓港人也自我安慰,如黃陳月雲:

「透早攑籠仔上山頂,看著天星粒粒明,楓港的工課做袂 ,火炭那妝那少年。」

雖然一大早天未亮就要背著籠子上山,但猶然對著閃爍的星星,自嘲多抹一些黑 炭看起來才年輕,勉勵自己樂於工作。

(二) 新街牽漁罟

牽罟屬於傳統漁撈業,陳登風於《臺灣風物》說明:「早年臺南的海邊,往 往可見人們用竹筏載運繩索與漁網到沿岸的海中,把繩網繫接後置放,然由岸上 的一群人合力將漁網拉回岸上。」72這項傳統產業如多數文獻所說,存在於西部 沿海,不過實際上屏東東部滿州鄉港仔村也有此漁業活動,這些地方也多存在數 魚栽歌謠73

車城鄉新街村74日前結合社區內老漁民,積極保留牽罟為體驗活動,希望成 為「牽罟的故鄉」,根據陳潘梅枝的記憶:「想著新街是過去,海墘鮮魚滿滿是,

牽罟仔是每工的代誌,生活辛苦有甘甜。新街現在有進步,生活活動有照顧,稻 仔蔥頭好價數,囝孫人人有頭路。」過去新街許多人以牽罟為業,海產頗豐富,

生活雖辛苦但也有快樂,現今則改賣稻米、洋蔥,生活也是不錯。

除了新街牽罟的記憶,車城還是有其他產業,1936 年生的林白碧麗〈車城 11 村〉除了琉球墓與四重溪地景,也將車城村落印象都集中在一起。

安平部落有山灣75,新街射寮埔墘村,古早一條小路透後灣,後灣仔過了        

72陳登風:〈傳統的漁撈業─牽罟〉,《臺灣風物》第 40 卷第 2 期,頁 117-127。 

73數魚栽如吳榮順《臺灣失落的聲音:恆春半島海洋工作歌曲》一書所收錄,另外本文田調采錄 也有東港鎮陳進成、楓港村黃江泉與港仔村黎竹紅采錄提供的數魚栽。參見吳榮順:《臺灣失 落的聲音:恆春半島海洋工作歌曲》,(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11 年 10 月)。 

74新街村為車城鄉其中一村,舊稱「咚咚」,過去較靠近村落南側保力溪畔,曾是商船停泊卸貨 的內港,「咚咚」其名一說或許是平埔音,另一是筆者2012 年 2 月 19 日採訪地方文史工作者 念吉成得知的傳說,取其港口滴水發出的聲音。商業貿易發達時曾一度要超越福安村,吸引頗 多遷入人口,形成新村落而後改名為新街。參閱施添福總編纂,黃瓊慧等撰述:《臺灣地名辭 書‧卷四‧屏東縣》,頁700-701。

75目前記音如此,但不十分確定。 

說到

〉Friends of T m/twdavid100

155 

仔你真惡口,若無艱苦趁袂著。」敘述茶農腰間繫著簍子滿山辛勤採茶的情形,

下聯講到吹海風長大的港口茶味道稍苦,歌者幽默地借茶苦談工作之苦,表示辛 苦一點才有收穫。

(四) 滿州駛牛車

滿州民謠專輯中有一首潘古麗玉〈駛牛車落船所〉,描述交通、物流未發達 時期,載運貨物的牛車自滿州出發到車城海口卸貨的經過,每一首都記錄下當時 的舊地名與工作甘苦。歌謠從舊名「蚊蟀埔」的滿州村開始,「蚊蟀」是以閩南 語為排灣族語「mandzu」記音79

古早滿州蚊蟀埔,滿州地方大農戶,較早交通真艱苦,車欲物件落船所。

牛車駛到觸舊公,路草歹行暗眠摸,牛車那駛那得講,路頭迢遠莫生狂。

牛車駛到到新莊,家家壁虎無偌光,有人半暝巡田園,也有放水兼摳秧。

牛車駛到射麻里,彼个時辰雞頭啼,農家作穡較早起,有人擔水兼飼猪。

牛車駛到食水溪,有人催牛欲駛犁,牛車規陣駛齊到, 欲大崎較硬篤80。 牛車駛到大崎頂,彼个時辰天光明,崎頂北風較清冷,牛車落崎較會輪。

*81

這台牛車為滿州農戶載運貨物,在滿州到恆春的路段,它經過了觸舊公、新莊、

射麻里、食水溪和大崎頂。因此「蚊蟀埔」之後「觸舊公」為下滿州,因記音關 係或記為「達古公」、「驫古公」,意指大葉山欖,與新莊、射麻里同為現今的永 靖村82,「大崎頂」則為現長樂村分水嶺。滿州這段路程雖從大半夜起程,長度 約莫一晚,但是一路上可見有人還是忙於工作,且新莊到食水溪都是農家。

牛車駛到到出火,恆春路頭遮經過,牛車齊齊駛作伙,逐家哈訕講笑詼。

牛車駛到到西門,逐家歇睏來食飯,人人駛車著帶飯,食欲飯包無配湯。

牛車駛到到網紗,駛著牛車無快活,牛喙出泡真逼熱,路邊溝水吸焦焦。

       

79「mandzu」之名來自蚊蟀社,「mandzu 山頂」意指里德村山頂路聚落,「mandzu 埔」才是滿州 村一帶,滿州命名即取其音而來。詳閱林家君:《模糊的邊界與差異的人群─滿州鄉「里德人」

的人群分類與實踐》,頁33。 

80硬篤:音ngē-táu,困難、艱鉅。 

81引自屏東縣滿州民謠協進會:〈駛牛車落船所〉,《屏東縣滿州鄉歌謠CD 專輯(四)楓港小調》,(屏 東:屏東縣滿州民謠協進會,2001 年)。 

82引自施添福總編纂,黃瓊慧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頁712-714。 

牛車駛到五里亭,暫時歇睏欲食涼,食欲仙草來啉冰,食了一肚也袂冷。

*

到了出火,就進入恆春縣城範圍,其他貨運的牛車也都到了恆春,便一起同行,

而走到西門時正值早餐時間,用完餐再繼續從西門離開縣城,途經網紗、五里亭 之後到達車城。五里亭部分也寫出它的特色,伊能嘉矩記錄這附近多荒埔,夏季 時炎熱異常,因此才蓋了亭子作為往來官民憩息之所83,歌中則在此喝水歇息。

牛車駛到保力橋,有人較慢隨欲到,暫時往遮來安歇,講來講去來講笑。

保力過了到新街,新街田螺真正濟,家家戶戶真好禮,請欲外人來用茶。

新街過了車城庄,車城過了田中央,欲去海口無偌遠,身軀流汗臭汗酸。

牛車駛到入海口,彼个時辰過中晝,車欲物件落船頭,規堆物件卸了了。

物件卸了食中晝,趕緊牛隻來放草,牛車工錢發到到,趕緊掛車欲越頭。

牛車掛好想欲轉,日頭接近欲黃昏,這條山路有較遠,駛到阮厝天未光。

*

一行人過五里亭後不久,從保力橋途經也是蠻熱鬧的新街、車城庄,過了田中央 到海口正好剛過中午,卸完貨物以後趕緊吃飯、領薪資,等到要回家時已經近黃 昏了,凌晨尚未天亮時分剛好回到家,全程來回約莫一天多的時間。

主角從漆黑暗夜走到天亮,雖然這一路遙遠漫長、地勢起伏大,一下要控制 牛車爬坡、一下下坡,他從靜謐的滿州進入熱鬧的恆春,再從恆春到溫暖好客的 車城,都能安於工作與當下,十分樂天知足。

(五) 十二月苦力

苦力是過去社會中一種極不平等的主僕制,從事非技術性勞動,除了工作環 境差、受雇主剝削以外,在社會上還被塑造出負面形象,地位極度弱勢。王昌寶

〈十二月苦力〉首句開頭便顯露無比失落,就是在不平等制度下長工、苦力不僅 工作超時、超量且待遇微薄,在當時其是勞工階層的社會觀感中,其身分容易招 來歧視。

〈十二月苦力〉首句開頭便顯露無比失落,就是在不平等制度下長工、苦力不僅 工作超時、超量且待遇微薄,在當時其是勞工階層的社會觀感中,其身分容易招 來歧視。

在文檔中 屏東縣閩南語歌謠研究 (頁 15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