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協助促進性傾向正向認同的因素及其影響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二節 協助促進性傾向正向認同的因素及其影響

在整理歸納研究參與者性傾向認同歷程中,協助他們促進對自己的性 傾向具有較正向的認同因素有:與同志文化的接觸、自己的認定與認知調 整,以及社會大環境的正向訊息等。

壹、接觸同志文化

受訪者中,雲虹、黑白郎君及阿翔都提到和同志圈的接觸,不論是單 獨見面,或是參與同志社群的活動,對於自己的性傾向認同是有幫助的;

而阿翔也提到同志雜誌-熱愛雜誌讓自己的性傾向認同愈來愈正向。

雲虹、黑白郎君及阿翔提到同志圈朋友的支持對於自己性傾向認同的 幫助,與許多學者的研究(李忠翰,1996;陳麗如,2000;林本蕙,2003)

的研究發現相呼應。不論男同志或女同志,與同志圈及其文化的接觸,都 有助於促進他們對自己性傾向的認同。

一、與其他同志的接觸與交往,減少想像的恐懼與自責

一開始,面對要接納自己是同志的惶恐與自責時,與其他同性戀者的 直接接觸甚至交往,對雲虹及黑白郎君而言是個正向的支持力量,減少了 許多因想像而來的恐懼,以及對自己的同志身分的自責。

黑白郎君在接觸同志朋友後心情的轉變,與林本蕙(2003)的研究報 告指出,多接觸同志朋友,可以使青少年男同志更輕鬆和自在地看待自己 的同志身分相呼應;而雲虹在面對面接觸同志朋友後放下想像的疑懼,也 與陳麗如(2000)在和女同志訪談後發現相同性傾向的朋友,會加速同志 們的性傾向認同的研究發現有所呼應;甚至雲虹因為第一任交往對象的平 權運動意識,以及許多和自己看待同志的不同觀點,而增強了自己對同志 身分認同度的經驗,與 Bradley(1985)提出同志透過認同一個更強勢,

而且生物性上相似的個體,可以強化自我的價值的論點相呼應。

二、參加同志講座進一步確認自己的性傾向

在還沒有很明確地認為自己是同性戀時,雲虹試著去參加同志的講 座,並且問了主講者:「自己的外表看起來像是嗎?」,藉此來了解自己在 同志眼中看來是否就像個同志,希望藉此獲得一些確認。

雲虹藉由參與同志的活動,而希望透過其他同志的觀感協助自己確認 性傾向的經驗,與李忠翰(1996)提出同志藉由接觸同志文化,對於其性 傾向的認同是有幫助的研究發現相呼應。

三、加入同質性社群獲得普同感及認知上的調整

阿翔當完兵,在看到「教師同盟」的訊息後,就主動寫信聯繫、開始 參加這個社群的活動。這樣一個同質性的社群,不但改變了阿翔的休閒生 活,也看到了許多身兼教職的同志,增進了普同感及彼此在想法上的溝通 後,認知逐漸有了調整,認為人生是自己的,不需要太看重別人的眼光。

四、閱讀同志雜誌後的認知調整

同志雜誌-《熱愛雜誌》協助阿翔不僅從中獲得許多生活資訊,也從 許多自我認同的議題中獲得新的啟發,因而慢慢調整認知,自我認同也愈 來愈正向。

貳、自己的認定與認知調整

由於性傾向的認同來自於自己的主觀認定與詮釋,因此自己本身的認 定及認知上的調整,對於性傾向的認同,有著許多決定性的影響。根據受 訪者的陳述,歸納整理出促進他們性傾向能以較正向認同的因素及影響如 下:

一、自我認定後不再搖擺不定

雲虹深信,要能認同自己的性傾向,最主要還是來自自我認定,一旦

對自己承認,就沒有什麼好擺盪、懷疑的了;而阿偉也在一覺察到自己對 於同性的喜歡後,就認定了自己的同志身分,一直到現在。

雲虹及阿偉因著自我認定自己的性傾向而不再擺盪,與國內學者(陳 麗如,2000;林本蕙,2003)的研究發現相呼應;可以見得,不論是男同 志或女同志在認同自己的性傾向時,如何面對自己,是最大的挑戰,一旦 能夠認同自己的性傾向後,就比較不會再猶疑、擺盪。

二、由變態到少數的認知調整,放下道德的包袱

認知自己喜歡同性的狀況僅是少數現象,對於雲虹及阿翔在認同自己 的同志身分上,不但多了一份自我肯定的能量,並且也協助他們放下道德 及變態的包袱。

三、自我肯定提昇自我認同度,及重新詮釋他人對同性戀者的排拒 雲虹及阿偉都認為要提昇自我認同度的最大支持力量來自於自我的 肯定,甚至阿偉認為自己反而會愈遭遇打擊,力量愈強大!當雲虹的自我 認同度提高時,他在看待那些無法接受同性戀者的人時,就會轉而認為他 們是因為擺脫不掉本身的刻板印象或是對未知的恐懼,所以才會認為同性 戀是不好的。阿偉對自己同志身分的認同度相當高,他並不認為自己同志 的身分會影響與朋友之間的友誼,因為這對於阿偉本身的好,或者異性戀 朋友各方面的生活,並不會有所影響。阿偉認為,如果真的有人因為他是 個同志而選擇中斷友誼,那麼他也不會眷戀這樣的友誼。

自我肯定對於性傾向認同的力量,國內學者(洪雅琴,1997;劉安真,

2001)在針對女同志認同的研究報告指出,當女同志對於自我有正面的肯 定及評價時,有助於認同自己的性傾向。由此可知,不論是男同志或女同 志,在性傾向認同時,若是對於自己的同志身分能夠自我肯定,認同過程 中的負面情緒就會減少許多。

參、社會環境的正向訊息

人是群居的動物,因此除了與同志圈的接觸、自己的認定與認知調 整、對同志的性傾向認同有影響之外,社會大環境的正向訊息,也牽連著 同志對於自己性傾向的認同。

一、老師的啟蒙促進性傾向的覺察與接納

阿偉在國小以前沒有任何喜歡同性的意識,亦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性傾 向。而在上了國中後,因為一位教授健康教育的女老師灌輸的性教育觀 念,使得阿偉開始體認到自己的性傾向。

阿偉在沒有覺察到自己對於同性的喜歡之前,沒有對自己的性傾向有 所覺察,與劉安真(2001)提出性傾向的認同,與對社會脈絡的知覺有關 之研究報告呼應;因著學校老師著重性別教育,而開啟了阿偉對於自己性 傾向覺察與接納的幫助,與張銘峰(2002)提出異性戀化的學校環境,對 於男同志性傾向的啟蒙沒有幫助的研究報告有所差異。

二、異性戀好友的接納,減輕心理負擔並促進認知調整

在阿翔察覺到自己可能是同志時,他的內心惶恐、不安,於是決定找 個朋友「出櫃」,看看會有什麼結果。這次的「出櫃」經驗,阿翔從朋友 那兒得到了支持與接納,不但減輕了阿翔許多的心理負擔,更影響了他接 受自己喜歡相同生理性別的人只是少數現象而非變態,以及為自己的人生 負責,而不用太在意總有一天會離阿翔遠去的父母的感受及如何因應等認 知上的調整。

阿翔藉由向異性戀好朋友「出櫃」的正向經驗,而協助自己的性傾向 認同,倒是較為特別的一種經驗,在我閱讀文獻的過程中,沒有閱讀到類 似的例子;而在國外探討同志性傾向認同的學者(Cass,1979;McDonald,

1982;Troiden,1988;Kenneth,1992)所提出的階段論中,也沒有在任 何一個理論中看到像阿翔這樣先「出櫃」而促進認同的階段。

三、社會資訊的正向報導,協助同志對自己有正向的自我認同 隨著社會的逐漸轉變,對於同志相關訊息的報導不僅慢慢增加,也有 一些醫學報告提出同性戀可能為天生自然說,不能被視為一種變態;這樣 的報告,對於阿翔的自我認同有相當正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