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

Copied!
1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謝寶梅 博士

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

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

研究生:施毓琳 撰

中 華 民 國 九十四 年 七 月

(2)

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及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

施毓琳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男同志教師之性傾向認同歷程,及其在教育職場中如 何因應自己同志身分及教師身分的生存策略。研究中邀請四位男同志教 師,接受研究者的深度訪談,根據研究者事先擬定的訪談導引,道出自己 在性傾向認同的歷程,以及在教育職場如何生存之生命故事。研究發現如 下: 一、性傾向認同: (一)男同志教師在性傾向認同上,自己的性傾向乃是透過自己詮釋生命 的經驗而認定。 (二)四位男同志教師之所以願意承認自己的性傾向,主要來自想為自己 活的需求。 (三)四位男同志教師認同自己性傾向的歷程,各有其獨特性,無法依某 一特定理論套用。 (四)性傾向認同的最大力量,乃是來自於自我的肯定。除了自我肯定之 外,同志圈及同志文化,對於同志在性傾向認同上,具有相當大的 影響。 (五)性傾向認同的最大挑戰,來自於社會大環境的壓迫。 二、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 (一)同志教師容易因社會道德壓迫而選擇不在教育職場中公開「出 櫃」。 (二)同志教師私下的「出櫃」,主要考量對方的接受度,以及彼此的交

(3)

情深淺。 (三)同志教師們往往會肩負起為弱勢族群、尊重差異發聲的責任,而在 課堂上、與學生的相處中,進行多元文化、尊重差異族群、平權等 機會教育。 (四)同志教師在教育職場中自我特質的展現,會受到自己對同志身分的 認同度、自己在任教學校的形象與專業能力是否被肯定,以及因應 策略的準備程度所影響。 (五)同志教師在面對同事關心自己的感情生活時,因應的方式會隨著不 同的社會脈絡建構,呈現出多元的策略。 關鍵詞:同性戀、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生存策略、出櫃。

(4)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Process for

Gay Teachers and Their Survival

Strategies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Yu-Lin Shih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for gay teachers and their survival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their roles both of gay and teacher. Utilizing the method in-depth interviews, they are elicited to their process of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and how to survive in educational fields by guided interview. According to data analysis,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ed.

Ⅰ.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1. Sexual orientation of gay teachers is identified by interpretation with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

2. The reason for which gay teachers are willing to identify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need of living for themselves.

3. The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process in four cases is difficult to be fully explained by a particular theory.

4. The most powerful factors of the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stem from their self-confidences. In addition, homosexual parties and culture are also the resources of influence on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5. The heaviest challenge of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comes from the pressures of social environment.

(5)

Ⅱ.The survival strategies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1.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are often selectively hidden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because of the pressures of social morality.

2. Gay teachers determine whether to come out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in privately depending upon the acceptance and friendship with people. 3. They often take responsibility of supporting disadvantaged minorities.

In classes, they take opportunities to educate students to respect of multi-culture and different races, and idea of equity.

4. Gay teachers express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is influenced by the extent of their own sexual identity, and the preparation extent for survival strategies coping with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whether their appearance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are approved by the colleague.

5. To respond to the colleague’s concern about their love affairs, they often adapted the multiple survival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s of social context.

Key words: homosexual, gay teacher,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survival strategies, come out.

(6)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同志研究的歷程………7 第二節 同志「性傾向認同」的相關理論及研究………14 第三節 同志教師的相關研究………22 第四節 同志的「出櫃」………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31

第一節 採取質的研究方法之原因………31 第二節 研究程序………33 第三節 研究的可信性………42 第四節 研究限制………44 第五節 研究倫理………45 第六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46

(7)

第四章 生命故事的轉化與蛻變………65

第一節 性傾向認同歷程………65 第二節 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與考量………81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113

第一節 性傾向的覺察與接納………113 第二節 協助促進性傾向正向認同的因素及其影響………115 第三節 性傾向認同的挑戰與因應………119 第四節 認同程度與情緒及行為的轉折………122 第五節 在教育職場「出櫃」的顧忌………126 第六節 在教育職場「出櫃」的考量………127 第七節 課堂上的講論………130 第八節 在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13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35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建議………141

(8)

參考文獻………143

中 文 文 獻 … … … 1 4 3 英 文 文 獻 … … … 1 4 6

附錄………147

附錄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147 附錄二 研究保證書………148 附錄三 論文審查同意書………149 附錄四 訪談大綱………150 附錄五 國內至民國 92 年 10 月底所有同性戀 同志相關論文…152

(9)

圖 表 目 次

圖目次

圖1 研究歷程………33

表目次

表1 國內至民國 92 年 10 月底所有同性戀 同志相關論文(除文 本、同志運動研究)分類………12 表2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35 表3 與研究參與者之訪談記錄………37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我的研究動機、第二節則是列出本研究 的研究目的,第三節是針對本研究的名詞進行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長期以來,絕大多數的心理學家和心理醫生,都認為同性戀是一種能 夠被證明及治療的病態,他們相信同性戀者可以被成功的矯正成為健康的 異性戀者。一直到 1955 年左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 Dr. Velyn Hooker 分別針對三十名同性戀及異性戀者進行羅夏克測驗(the Rorschach test)、主題統覺作用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和看圖叙事測驗(Make a Picture Story Test)三種測驗的對照研究,提出同性戀和心理病態並 沒有必然關係之研究報告,震撼了心理學界及同性戀圈。直到 1973 年 12 月 15 日,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 在不堪同性戀團體的抗議下,正式宣布同性戀(homosexuality)不再是 心理疾病,而將「同性戀」自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Ⅲ) 刪除後,同性戀男女自此不用再生活在醫學界「病態」的陰影下(林賢修 譯 b,1997)。 雖然醫學界對同性戀者已經不再視之為心理病態者,然而,大多數從 事心理輔導工作者在接觸到同性戀的個案時,往往是先對個案進行嚴格的 同性戀定義:「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交生活上,都對同性有強烈的慾望。」 致力排除個案為「同性戀」的可能性;接下來則是找尋「病因」,輔導人 員預設同性戀傾向並非天生,大多是遭受後天環境影響所致;再來會要求 同性戀者找專家「再確認」其性傾向;然後建議當事人盡力回歸異性戀; 最後則是竭盡所能告訴當事人最好不要成為同性戀者(張娟芬,1998)。 而一提及同性戀者,社會大眾的腦海中總是有著許多的標籤,諸如:是不

(11)

是對同性存有親密行為的幻想、是不是厭惡異性、是不是在情感及情慾上 的對象只限於同性等,這樣的標定,仍是以一種病理學的角度來看待同性 戀者,即便 APA 已不再將其視為心理上的疾病,人們卻還是如此不加思索 地反應。甚至張娟芬(1998)更指出,社會上對於同性戀者是充滿暴力的, 媒體報導如此、校園公職選舉如此、家庭更是同性戀者頭號的壓力來源, 尤其女同性戀者容易受到家中成員的「行刑」、警界對於同性戀者亦亳不 留情的圍剿。 早期國內對於同性戀者的好奇,大都集中在形成原因的探究(彭懷 真,1983;彭懷真,1987;莊慧秋等,1992);而劉安真等(2002)指出, 了解同性戀者的認同歷程,要比探究其形成原因更能幫助同性戀者健康的 發展;王明智(2001)亦認為,同異之間的對話基礎,應該放在「同理心」 上頭,只有「同理」,才能避免一面倒的論述,才能破解同異之間的對立 衝突,也才能產生更深入的對話;而歐美自 1960 年代後,關於同志研究 的方向業已經從病理學觀點-界定與探討為何會成為同性戀,轉而關心其 認同歷程的發展,並且也針對同志的性傾向認同(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歷程提出了理論論述;但在台灣,這樣的研究卻才剛起步,直 到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六日,所有與同志有關的研究中,關於同志認同之 研究僅有二十三篇(請見附錄五),但卻尚未見到較為統整的論述。因此, 本研究希望藉著這個研究的機會,了解同志性傾向認同的發展歷程,以累 積台灣同志在性傾向認同歷程上的研究,並提供各方有意協助同志者對於 同志有更多的了解,此乃本研究的第一個動機。

根據 Eric Erickson 所提出之心理社會期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青少年所處的自我統合(self identity)時期 是人生全程八個階段中最重要的時期,其對日後人格的發展,更是多個關

鍵中的關鍵(張春興,1996)。對於同志而言,除了要歷經自我的認同外,

(12)

同」),這對於置身在非主流文化下少數族群的他們,可能有著許多疑惑、 無力與困頓,尤其,在「同性戀」已經被污名化的情況下,勢必更加重了 同志認同其身分的困難度。 再者,社會上對於某些特定身分者有標定的特質及道德標準,尤以「教 師」一職,更因其身分所肩負的神聖使命而賦予更高之標準。在同性戀被 污名化的結果,兼有「同志」及「教師」身分之同志,其心理上在這兩個 社會道德期待衝突的身分中必然會產生拉扯,這是相當重要的議題,然而 在國內針對同志教師的研究卻僅有強淑敏(1998)未發表的碩士論文中針 對五位國中、小同志教師(包括四位男教師、一位女教師,但不包括雙性 戀者;其中國中教師有四位、國小教師則有一位)進行訪談,焦點放在同 性戀教師的生活、壓力,及與性別覺醒有關的事件、感受與意義;及張盈 堃(2001)於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期刊中所發表針對六位國中、小同志教 師(包括五位男教師及一位女教師,其中國小教師佔了五位、國中教師則 為一位)的研究,探討同志教師在保守的教育職場進行性 別鬆動的可能 性,以及可能遭遇的反挫問題。根據這兩篇研究報告,對於同志教師在性 傾向認同的歷程、困境與支持,及其在教育職場中所面臨的處境與因應的 生存策略兩方面,所能獲得的了解實屬有限。因此,研究者希望藉由深度 訪談的方式,探討同志教師之性傾向認同歷程,以了解並歸納接受訪談之 同志教師在性傾向認同的發展歷程與歷程中的困境及支持力量,俾能積累 同志在性傾向認同歷程方面的研究發現,此為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 此外,身為同性戀族群的他們,身處於道德壓力如此大的工作環境 中,面對學生及同事對於「同性戀」的輕蔑,該如何處理?而人情味濃厚 的中國社會,噓寒問暖是家常便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又根 深柢固,遲遲未婚的同志教師,往往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同志教師要如何 避重就輕? 另外一個與在教育職場中生存有關的,即是同志教師在教育職場要不

(13)

要對同事說自己的同志身分(即以下所稱之「出櫃」)的問題。雖然,隨 著後現代的解構思潮,許多弱勢族群的聲音逐漸被聽見;然而,在現今尚 無法完全接受同志族群實際存在的大環境下,對於沒有專業知名度的大部 份同志而言,「出櫃」不但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與體諒,還可能連累 身旁的親友遭致非議與困擾;對於揹負著許多社會道德期許的教師而言, 他們的「出櫃」更是承受著許多的社會壓力,甚至會丟了飯碗。然而,在 同志教師的工作職場中,有著許多一不小心就會觸及洩露身分的危險,他 們通常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使自己得以在教育場域中繼續生存下去?因 此,了解同志教師們在教育職場中為了生存,如何面對同志相關議題、他 人對自己情感的關心,以及「出櫃」的選擇,這是本研究的第三個動機。 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認同程度,將會影響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現,不 論是言語或者行為的表現,這在一般關於自我肯定的論述中可見;因此我 也好奇同志教師對於自己同志身分的認同程度,會如何影響他們在教育職 場的自我展現及生存方式的選擇,這是本研究的第四個動機。 我希望藉由本研究對同志教師性傾向的認同歷程、生存策略之探討, 使社會大眾更了解他們,並且在看待同志族群時,能有另一種觀點的選擇。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同志在「性傾向認同」上所經歷的過程。 二、了解同志教師在「性傾向認同」上所遭遇的困境,及所獲得的支持力 量。 三、了解同志教師在執教的生涯中,為了在教育職場生存所採取的策略。 四、了解同志教師在「性傾向認同」與執教生涯的生存策略之間的關係。 五、提供社會大眾看見同志族群的窗口。

(1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同志 本研究之「同志」一詞,是「同性戀」的代稱。使用「同志」一詞, 主要是為了跳脫 DSM 所使用的「同性戀」一詞將該族群侷限在性傾向的著 眼,重新對「性身分」透過自我定名與定義,建立符合情慾多元尊重與省 思的政治認同(吳瑞元,1997)。本研究採取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定義所謂 的「同志」,乃是指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認定自己的情慾對象是同性者。 二、同志教師 本研究所謂之同志教師,是指認為自己是同志,並且已任教的教師。 三、性傾向認同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指一個人在情感上的感受、接觸, 及實際選擇從事性行為的對象,是異性、同性或者兩性都可接受。如果對 象為同樣生理性別者,稱為同性戀;選擇相反生理性別者,稱為異性戀; 兩性皆可者,稱為雙性戀(賴麒中,1998)。 「認同」指的是在某一個社會文化脈絡下對於自我的主觀知覺與認定 (劉安真,2001)。 本研究所謂之性傾向認同乃是自己在情感的感受、接觸,甚或實際選 擇從事性行為的對象上是同樣生理性別者,並且自我主觀知覺及認定自己 是同性戀者。 四、生存策略 本研究所謂的「生存策略」乃是指同志教師在教育職場中,為了能以 同時保有「教師」及「同志」的身分所採取的各種因應方式。

(15)

五、出櫃

當同志向其他人表明自己的性傾向時,稱為「走出衣櫃」(come out),

簡稱「出櫃」,又稱為「現身」。(台北市政府民政局,2003)

本研究所謂的「出櫃」,指研究參與者在教育職場中,公開或私下對他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同志研究的歷程、同志「性傾向認同」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同志教師的相關研究,及同志的「出櫃」等層面進行文獻的閱讀及探討。

第一節 同志研究的歷程

壹、「同志」一詞源起

「同志」這個詞彙的用途相當廣泛,後來被創譯為華人用來指稱同性 戀者的代名詞。「同志」一詞,乃是由香港影評人與劇場工作者林奕華取 「有志一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之意翻譯“queer”而來, 並在 1992 年金馬國際影展期間由香港傳入台灣;隨後,台灣大學於 1993 年成立「同志工作坊」;自此以後,「同志」一詞很快速地成為社會通用的 名詞。到了今天,「同志」已經成為以前不能說出口的「同性戀」的代名 詞(趙彥寧,2000)。 ‘queer’這個字是在九○年代,由美國激進的同性戀愛滋防治團體 Queer Nation 所帶動起來的風潮,其本身並不是很好的字眼,有指稱「怪 胎」、「變態鬼」的意思,但是這個團體卻反向操作地使用這個字,並且反 制了別人對同性戀者使用這個字時的污衊之意,因為當一個個體自認為是 「怪胎」、「變態鬼」時,別人所加諸的污衊也就無效了。而華人將‘queer’ 創譯為「同志」,除了取代原本 DSM 所使用的「同性戀」一詞外,同樣具 有策略性的目的,旨在對「性身分」透過自我定名且重新定義,以建立符 合情慾多元尊重與省思的政治認同(吳瑞元,1997)。然而,在創譯「同 志」一詞且引進台灣的當下,並未一併帶入或帶動與歐美採用‘queer’ (或‘queerness’)一字的相關討論,或對‘gay’的批判;直到台灣大 學外文系教授張小虹等人將‘queer’譯為「酷兒」一詞時,才一併將其 精神帶入其中(趙彥寧,2000)。

(17)

因為「怪胎酷兒」含有一種理直氣壯宣稱自己是異類的骨氣,因此, 除了原本備受重視的 gay(男同性戀者)之外,也有更多種的異類也被納 入酷異政治的範疇之中。而當西方的「酷兒」企圖納入更多的命運共同體 時,由 queer 翻譯而來的「同志」這個詞,也可以在相同基礎上,納進更 多的性慾身分族群,並藉由附加於「同志」前面的不同字詞,顯示出在某 部份「同」之下的差異,例如:「直同志」(指支持同性戀的異性戀者)、「雙 性愛同志」、「男同志」、「女同志」、「SM 同志」(指具施虐與被虐癖者)。因 此,使用「同志」一詞,是以自我認定為基準,不論其本身的情慾本質為 何,而是以同感壓迫的相同處境,建立身分認同,進而成為指涉的主體(吳 瑞元,1997)。 經由以上的文獻探討可知,「同志」可以用來指涉任何相關性愛弱勢 (sexual minority)的一群人。而本研究所謂之同志則是指在社會中為 非主流群體,且其認同自己具同性愛之情感身分的個體。

貳、同志研究的發展

一、歐美的發展 同 志 研 究 乃 是 從 八 ○ 年 代 中 後 期 於 歐 美 學 界 興 起 的 ‘queer studies’開始,其目的在挑戰甚至是取代之前的‘gay studies’,強調 性、性別(gender)與性慾特質(或「性相」;sexuality)的多元性、差 異性,及社會、文化、歷史、論述等方面的建構性(趙彥寧,2000)。1960 年以前,同性戀研究的焦點著重在病理學的研究,關心的是同性戀者的定 義與成因,此乃植基於本質論,假定性傾向是個人內在固定且持續的本 質,相信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性傾向是截然不同的兩群人(劉安真等, 2002)。 而從 1960 年開始,隨著同志運動的興起,同性戀研究的焦點從病理

(18)

學研究轉變為「性傾向認同」的研究。有關同性戀的研究問題從「why」 轉變成「how」,也就是從探究同性戀的成因,轉變到關心同性戀者如何發 展出同性戀的認同(Lansdale,1995;引自劉安真等,2002)。這種研究取 向 是 基 於 建 構 論 ( Constructionism ) 或 是 社 會 建 構 論 ( 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立場,認為同性戀是個人在其環境下所主觀建構出 來的身分認同,並非一客觀存在的事實,會隨著個人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 的改變而有所不同(劉安真等,2002)。 綜上所述,八○年代中後期於歐美興起的同志研究,旨在挑戰原存、 單一的「男同性戀」概念,後來演變成對同性戀定義及成因的探討,直到 一九六○年開始,歐美在同志研究方面著重於認同歷程的發展。 二、台灣的發展 台灣的同志研究乃是為了因應社會上的同志運動,而在學界發展出來 的論述方式。其發展與政治環境的變動,及學術的自由發展有極密切的關 係。自解嚴以後,媒體的受限逐漸減少,相對於情慾的相關報導之可見度 也增加,使得情慾身分的概念、推廣與強化甚至建構的機會都增加許多(吳 瑞元,1997)。在 1992 年以前,台灣對於同志的瞭解與研究只偶爾有一些 雜誌的專題報導,但還沒有成為風潮,而國外的同志研究發展已經十分蓬 勃;一直到 1992 年以後,台灣在同志研究上才日漸增長。朱偉誠(2000) 認為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的同志研究在這幾年的發展上,大概可以分為三 個階段,隱約有個時序上的關係,但並不是很明確的分期,只是一種概貌。 這個時序為,先「文本」、再「運動」、後「理論」: (一)文本階段 台灣同志運動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很文本性質的運動,主要是與電 影或小說有關。台灣第一篇同志研究碩士論文發表於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由台灣大學社會系研究生李金梅以『從《雙鐲》的「姊妹夫妻」論有關女

(19)

同性戀作品的閱讀與書寫』為題,以中國作家陸昭環於 1986 年出版的小 說《雙鐲》為主軸,針對從新文學運動以來的十六篇「女同性戀」文學作 品進行文學社會學的分析。而引發台灣第一波同志運動風潮的,當推電影 《霸王別姬》及小說《荒人手記》兩個文本的出現。 到目前為止,文本的研究還是同志研究很重要的部分,因為過去在缺 乏同志運動的時期,同志只能透過文本尋求對自己的認同(朱偉誠, 2000)。而直至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六日,國家圖書館中的博碩士論文中, 針對同志的文本研究共計有三十三篇(請見附錄五)。 (二)運動階段 台灣的同志運動在文本風潮發展之後慢慢進入了社會運動時期。民國 八十五年由於新公園改成二二八和平公園,同志們為了爭回那個空間的同 志意義,發起了同志十大情人票選活動,這也是第一波的同志運動(朱偉 誠,2000)。早期台灣的同志運動討論較激烈的是有關「「出櫃」」的問題。 朱偉誠(2000)認為「「出櫃」」之所以成為問題,乃是在於權利爭取的可 能性。對於這個議題,同志團體的意見分歧,一派提倡,若是不「出櫃」, 就很難爭取到權利;另一派則認為,當同志一見光,即死!那麼又如何談 之後的權利爭取。關於同志運動的相關研究,截至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六 日止,國家圖書館中搜尋到的博碩士論文共計九篇(請見附錄五)。 (三)理論階段 在民國八十五年,國內一方面有同志的社會運動,另一方面也出現了 學術上的集結。學術方面的探討是由中央大學性 別研究室舉辦第一屆 「四性」學術研討會而起,之後台大也在民國八十六與八十七年陸續舉辦 相關的研討會(如:慾望新地圖、怪胎情慾學、性批判研討會等學術研討 會),而大學院校投入同志研究的學者也愈來愈多,加上酷兒理論日漸盛 行,使整個同志研究的思考層面比較有深化的機會,並且,也逐漸可以接

(20)

收到歐美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使得台灣在同志研究上,逐步邁向理論的 階段;但由於同志議題可以探討的領域很廣,台灣現在在各個論題上還沒 有很完整的理論出現(朱偉誠,2000)。 截至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六日,從國家圖書館以「同性戀 and 同志」 為關鍵字所搜尋到的九十七篇博碩士論文中,除了以文本進行的三十三篇 研究及九篇探討同志運動為主的研究外,尚有五十五篇。研究者大致將這 五十五篇研究論文粗分為生活適應、疾病、生命故事、同志文化、理論分 析、社會大眾、法律等七個向度(請參見表1及附錄五),其中又以生命 故事的研究佔了大部份。我又將同志生命故事的研究粗分為認同、情慾、 家庭、污名、「出櫃」、生存策略、愛情、支持團體等八個向度。其中關於 認同的研究共計有十九篇,為目前生命故事研究的主要論題;情慾的研究 有四篇,針對男同志的研究佔了二篇,女同志有一篇,雙性愛同志一篇; 關於家庭方面的研究有五篇,其中廖國寶(1996)還針對男同志所承受的 婚姻壓力進行研究;論及污名的有三篇;談「出櫃」經驗的有七篇;生存 策略則粗納三篇(強淑敏,1998;王家豪,2002;林欣億,2002);愛情 二篇;支持性團體研究一篇。綜覽以上的研究方向可以發現,認同的研究 是目前學界較關切的。雖然性傾向認同的主題相較之下已經比其他議題來 得多,仍需個別針對多元性傾向認同的族群進行更多的研究,以累積研究 結果,發展出統整的理論論述。 綜上所述,台灣從 1992 年開始,為了因應同志運動而在學術界引發 的同志研究討論,隱約的脈絡為文本、運動、理論。雖然台灣目前關於同 志的研究已較早期蓬勃,但仍處於剛起步的階段,因此尚未有足夠的研究 累積成為一完整的理論。而從博碩士論文的研究方向看來,同志研究目前 是以探討同志個體的生命經驗為導向,但因為同志可以細分的群體太多 元,尚無任何一個群體被充份的探討及了解。

(21)

表 1 國內至民國 92 年 10 月底所有之同性戀 同志相關論文(除文本、 同志運動研究)分類表 研究方向 主要議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生活適應 適應、需求 生活型態 郭洪國雄(1993)。 李忠翰(1995)。 男同性戀者 大學男同性戀者 疾病 自我效力 自覺愛滋病威脅 愛滋與親密關係 愛滋防治 愛滋烙印 三溫暖感染 柯乃熒(1994)。 柯乃熒(1994)。 陳姝蓉(2002)。 王作方(1995);鍾道詮(1997)。 鍾道詮(1997)。 賴淑芬(2002)。 男同性戀者 男同性戀者 男同志 男同性戀者 男同性戀者 台灣男同志 生命故事 性傾向認同歷程 性別認同 自我認同 性慾認同 性 情慾 家庭 婚姻壓力 污名 「出櫃」 生存策略 愛情 李忠翰(1995);鄭美里(1995); 洪雅琴(1996);強淑敏(1998); 陳麗如(1999);劉安真(2001); 李振弘(2001);冉毅浚(2002); 楊佩秦(2002);王思萍(2002); 林本蕙(2002);楊雅雯(2002); 謝宜純(2002);賴正哲(1997); 殷寶寧(1999)。 王明智(1999);謝宜純(2002)。 王家豪(2002)。 林欣億(2002)。 鄭美里(1995)。 吳瑞元(1997);張銘峰(2001); 楊佩秦(2002)。 鄭美里(1995);廖國寶(1996); 吳昱廷(1999);曾寶瑩(1999); 林欣億(2002)。 廖國寶(1996)。 吳瑞元(1997);劉安真(2001); 林欣億(2002)。 強淑敏(1998);陳麗如(1999); 黃琬玲(2001);冉毅浚(2002); 林欣億(2002);王思萍(2002); 林本蕙(2002)。 強淑敏(1998)。 許幼如(1999);許子苹(2001)。 男同性戀者/女同志/女同 性戀/同性戀教師/雙性戀 者/高中生男同志/進出同 異性戀之女人 男同志/女同志 娘娘腔男同性戀 女同志 女同志 男同性戀/中年男同志/雙 性戀者 女同志/男同志 男同志 男同性戀/女同志 同性戀教師/女同志/上班 族女同志/雙性戀者/高中 生男同志 男/女同性戀教師 女同志/同志

(22)

敘說團體 社會處璄 空間策略 孔守謙(1999)。 王家豪(2002)。 林欣億(2002)。 男同志 娘娘腔男同性戀 女同志 同志文化 同性戀社團 集體記憶 T 婆文化 公共領域 酒吧文化 地景變遷 同志政治 性別認同 消費特性 張喬婷(1998);王思萍(2002)。 張喬婷(1998)。 謝宜純(2002)。 賴正哲(1997);何書豪(2001); 吳文煜(2002)。 吳佳原(1997);賴孟如(1998); 呂錦媛(2002)。 殷寶寧(1999)。 莊景同(1999)。 趙曉慧(2001);黃才容(2002)。 黃煦芬(2001)。 女同性戀/女同志 女同性戀 女同志 男同志/男同性戀 男同志/女同志 女性 女性主義書店/同志媒體 同志族群 理論分析 女同性戀主義 恐懼 黃宗儀(1992)。 黃楚雄(1997)。 女性主義論述 恐懼現象之哲學 社會大眾 媒體 就業歧視 恐同 讀者詮釋 軍中文化 態度 吳鳳雪(1993);吳翠松(1997); 李金山(1999);蔡宜倩(2002)。 賴麒中(1997)。 賴麒中(1997)。 李金山(1999)。 斐學儒(2000);林政彥(2000)。 塗沅澂(2001)。 報紙/第三人 同志觀點 報紙 男同性戀者 社會大眾 法律 婚姻 平等權 隱私權 同性性行為 黃立怡(1998);張宏誠(1999)。 張宏誠(1999);林政彥(2000)。 張宏誠(1999)。 張宏誠(1999)。 美國/台灣憲法 台灣憲法/入伍服役政策 台灣憲法 台灣憲法 由上述歐美與台灣在同志研究的發展可知,台灣的同志研究已經進入 理論階段,但相較於歐美對於同志認同歷程發展的研究,台灣才正起步, 截至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六日止國內僅有十九篇關於同志認同歷程的研 究(請參見表1及附錄五),而研究的結果,僅止於透過少數的個案發現 各個點的層面,尚未有一統整的理論,並且在各個細分族群的探討上,還 是相當有限。因此,為了了解台灣同志的認同發展歷程,尚需對更多元的 性 別族群進行深入的了解。

(23)

第二節 同志「性傾向認同」的相關理論及研究

1960 年以前,歐美在同性戀議題的研究焦點植基於本質論,著重於病 理學的研究,關心的是同性戀者的定義與成因,因其假定性傾向是個人內 在固定且持續的本質,相信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性傾向是截然不同的兩 群人。而自 1960 年開始,有關同性戀的研究從探究同性戀的成因,轉而 關心同性戀者如何發展出同性戀的認同(Lansdale, 1995,引自劉安真等, 2002)。這種研究取向是基於建構論(Constructionism)或是社會建構論 (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立場,他們反思當事人是用怎樣的概念來 詮釋、建構自己的性慾身分,並以此自居(周華山,1997)。

以下將分別針對 Cass C. S.、McDonald、Troiden R. R.及 Kenneth P. 所提出的同志認同發展理論進行探討,並且歸納國內學者針對同志性傾向 認同的研究結果。

壹、國外學者的同志認同理論

一、Cass 的同志認同發展模式 Cass(1979)在自稱以社會建構論的立場所提出之同志認同的發展模 式中提及,一位自我認同為同性戀的人,其性傾向認同的形成必然是經過 一特殊的發展歷程,要達於統整的認同,會經過以下六個階段: (一)認同混淆(identity confusion)階段 Cass 提出,當事人在有了同性戀的行為(不論內隱的情感或外顯的行 為)後,並覺察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可以稱之為「同性戀」,當事人開始進 入同性戀的認同歷程。 在這個階段中,當事人認知自己應該是異性戀,因此對自己具有同性 戀行為感到困惑,內心仍希望自己如大家所覺知的是一個異性戀者。這個 時期的當事人進入同性戀認同的潛在期,他們的任務在處理自己內在的困

(24)

惑與疑慮,而非和外界對抗。 在這個階段中當事人對於自己的矛盾行為會有三種不同的判讀及因 應:一種是認為自己的行為正確且可以接受,就會進一步尋找相關的資訊 (例如:書籍、任何關於同性戀議題的討論、諮商)以修正對自我的認同, 而進入第二階段的認同;另一種則可能認為自己的行為正確但無法接受, 就會選擇壓抑自己,回歸主流;第三種可能認為自己的行為錯誤而無法接 受者,會使用合理化的認知重新定義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對自己的性傾向 進行認同。 (二)認同比對(identity comparison)階段 當事人在經過認同混淆階段後,會開始接受自己可能是個同性戀,內 在的不安減輕許多,但要面對社會疏離感的問題。此時,當事人過去「異 性戀」的思考模式消失,並試圖去尋找自己生命的嶄新意義,但會用貶低 他人的方式降低不一致的自我形象,同時為了避免負面評價,對外會維持 異性戀的形象。 (三)認同容忍(identity tolerance)階段 經過第二個階段後,當事人認為自己是同性戀的可能性提高。當事人 從認同的困惑及衝突中釋放,允許自己承認社交、情緒及性的需求;另一 方面,他們更加覺知自己與其他異性戀者的差異,這樣的覺知讓當事人更 感疏離,並積極向外尋找同性戀者及同性戀次文化。透過和同性戀者及同 性戀次文化的接觸,使得當事人修正內在的架構。此時的當事人也因為意 識到異性戀的主流文化較有權力,因而「容忍」這樣的現狀。 (四)認同接受(identity acceptance)階段 這個階段,當事人繼續並增加與其他同性戀者接觸。當事人發現自己 偏愛同性戀的社交接觸並開始與他們發展友誼,他和其他同性戀者的接觸 逐漸變得頻繁且定期。這些活動使當事人較正向地評價其他同性戀者,並

(25)

且在當事人的生活中給他們平等的意義。 與其他同性戀者正向的接觸經驗,有助於當事人正向地看待自己的行 為,及建立正向的自我認同,並且更進一步接觸同性戀的次文化,當事人 透過相似者的正向接觸經驗中獲得支持,其同性戀的自我形象似乎更可以 接受了,亦增加了對同性戀的認同。當事人此時可以肯定地說自己是個同 性戀者! 同性戀團體的次文化在當事人的生活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部分,會影 響當事人接下來的階段(例如:對於在社會大眾面前公開身分的看法)。 (五)認同自豪(identity pride)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當事人覺察到自己及其他同性戀者對自己的完全接 納,與社會文化對他們的拒絕之間的落差。在這個階段裡,當事人強烈的 認同來自於同性戀次文化所提供的修正與較舒服的價值觀,很強烈地意識 到:「同性戀是好的」或「同性戀榮譽」,當事人不僅接受同性戀的認同, 更寧願在異性戀者中選擇成為同性戀者。 然而,在每天的生活中,當事人時時面臨到被迫遵守異性戀與同性戀 之間不一致程度相當高的框架,這也造成當事人挫敗的憤怒與疏離的感 覺,他強烈地認為:「你怎麼敢擅自推斷我是異性戀者」。在混合著憤怒與 自豪的情緒下,當事人採取行動反抗已被建立的制度,並且創造「運動」。 當事人現在非常不在意異性戀者如何看待自己,並且強烈貶抑其他的異性 戀者,也拒絕異性戀者的價值觀,例如婚姻、性別角色結構等,這也轉而 給當事人自由去選擇處理揭露的策略。 揭露同性戀認同之後的回應,對於當事人能否繼續發展上扮演著很重 要的角色。若當事人接收到負向的回應,與當事人的預期一致,那麼,當 事人不會改變其自我認同,其認同發展便停止;相反的,若當事人接收到 正向回應,當事人會在預期與實際的結果間感到矛盾,為了處理這樣的矛

(26)

盾,將促使當事人進入認同的最後一個階段。 (六)認同整合(identity synthesis)階段 透過當事人與支持之異性戀者的接觸增加,當事人了解到有一些異性 戀者能接受當事人的同性戀認同,當事人變得較相信且贊同他們;但對於 不予支持的異性戀者則更進一步地貶低其價值。 現階段的當事人可以接受自己及異性戀者之間的相似性,如同接受自 己及同性戀者之間的異質性一般。 二、McDonald 的同志認同發展階段 McDonald(1982)在整理許多同性戀認同形成與發展的理論模式與研 究之後,發現同志認同的發展包含以下幾個階段:覺察到相同生理性別之 間的感情與吸引、開始第一次的同性接觸、參與同志次文化、將自己標籤 為同性戀者並且向他人揭露自己的同志身分(引自劉安真等,2002)。 三、Troiden 的四階段論 Troiden, R. R.(1988)提出同志在性傾向認同發展上會有:敏覺自 己和他人性傾向的不同、困惑於自己的異於常人、假設自己可能是同志, 到承諾自己的性傾向四個階段。 四、Kenneth P.的四階段論 Kenneth P.(1992)認為成為同志沒有標準的歷程或模式,然而還是 可以分成四個階段:敏感期-覺察到自己與別人不同;意義化時期-對於 這些獨特性及差異賦予個人的意義;小圈子時期-透過人際交往與同志圈 建立關係;穩定期-確定自己的同志身分(引自周華山,1997)。 McDonald、Troiden 及 Kenneth 所提出的理論模式較為簡約,在一開 始都是先覺察到自己和大多數人的不同,然而接下來在情緒、認知及接觸

(27)

同志圈的階段則有所出入,到最後則都能承認自己的同志身分。不知道是 否所有的同志都如 McDonald 所言經過覺察及與同志接觸後,才標定自己 的同志身分,並且將「出櫃」視為認同的一部分?或者如 Troiden 提及會 有一段困惑期;抑或如 Kenneth 所說對於覺察到自己的不同後,就會將這 些差異賦予個人的意義?或者還有其他認同歷程的可能性?而造成不同 的認同歷程,可能有哪些社會背景脈絡的影響? 而在 Cass 所提出的同志性傾向認同理論中,似乎比較完整地將同志認 同的歷程、階段標定,這六個階段似乎是循序漸進不躐等的,但在國內的 研究中亦發現,雙性戀者的性傾向認同是流動的,那麼單純的同性戀者 呢?都照這六個順序進行嗎?性傾向認同是固定的嗎?這樣的疑問,教我 更想了解同志性傾向認同的歷程是否有一個共同的模式,或者,每個人會 因所處的成長脈絡不同,而有不同的發展。

貳、國內的相關研究

根據國內學者(王作方,1996;李忠翰,1996;洪雅琴,1997;鍾道 詮,1998;王明智,2000;陳麗如,2000;曾寶瑩,2000;王家豪,2002; 張銘峰,2002;劉安真,2001;劉安真等,2002;林本蕙,2003;蕭燕婷, 2004)的研究,我將「性傾向認同」歸納出男女同志相似的特點,及男同 志的獨特性兩部分: 一、男女同志在性傾向認同的相似特點 (一)青少年時期覺知自己受到同性別的人所吸引 陳麗如(2000)的研究指出訪談的對象中,有五位女同志在國小、國 中階段就發現自己對女生所產生的特殊情誼。 林本蕙(2003)針對青少年男同志的認同研究中發現,接受訪談的青 少年同志已經清楚覺知自己受到同樣生理性別的人的吸引,並因此而認定

(28)

自己的同志身分;李忠翰(1996)在研究報告中,也提到研究參與者覺察 到自己喜歡同性的時間是在青少年階段。 張銘峰(2002)在以男同志為主體的研究報告中提出,研究參與者在 認同自己的性傾向時,乃是來自於自我覺知到對於同性的喜歡。 (二)覺察後的感覺與調適因情境及特質而異 陳麗如(2000)的研究發現同志在覺察後的因應上,由於國小階段還 不是很清楚狀況,一直要到進入國、高中後才會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不 同,才開始進行認同的調適;曾寶瑩(2000)也在研究報告中提出,研究 參與者雖然在國中階段覺察到自己的性傾向,但卻沒有在一開始就關注認 同的問題。 劉安真等學者(2002)則提出認同的覺察與有沒有同性戀的概念有 關。若是對於同性戀有所了解,就比較快對自己的性傾向進行覺察及認 同;反之,若是不知何為同性戀,則不容易意識到自己的性傾向。 李忠翰(1996)的研究報告中發現男同志在一開始面對自己和大多數 人不一樣的性傾向時,會叫自己不去想而壓抑;而王家豪(2002)針對娘 娘腔男同志的自我認同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娘娘腔男同志在覺知到自己喜 歡同樣生理性別的人時,會感到掙扎、抗拒及痛苦。 (三)由個人特質與對社會脈絡的知覺互動所建構 劉安真(2001)的研究發現女同志在性傾向認同的覺察和形成,與自 己對個人特質的知覺有關,例如:對性別特質的覺察、對情感偏好的覺察、 對情慾對象的覺察、對偏好的生活方式的覺察等。 此外,劉安真(2001)也提出性傾向認同與對社會脈絡的知覺有關, 例如:社會中對同性戀的定義、社會與周遭之人對同性戀的態度、社會中 男女交往的型態、婚姻制度與生活方式、家人的期待、自我對生活經驗的 詮釋等。由此可知,生活經驗可能會使個人修正其性傾向認同。而林本蕙

(29)

(2003)則在研究報告中提出,社會建構出來的同志身分形象,是影響青 少年男同志認同自己身分的重要因素。 (四)「如何面對自己」是最大的任務 洪雅琴(1997)及劉安真(2001)在以女同志認同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當女同志對於自我有正面的肯定及評價時,有助於認同自己的性傾向。陳 麗如(2000)的研究更發現在整個認同過程中,「如何面對自己」對女同 志而言是最大的挑戰,若是自己有相當的認同度,再大的外在壓力與打擊 都是可以抵擋的。 林本蕙(2003)的研究亦發現,青少年男同志在認同自己的性傾向時, 自己認為是就是,外界只能扮演協助認同的角色。 (五)同志圈是主要的支持來源 陳麗如(2000)在研究報告中提出,具有相同性傾向的朋友是女同志 主要的支持力量來源,會加速她們的自我認同,也協助她們從高中時期的 孤立感受中跳脫出來。 不只女同志感受到同志圈對於身分認同的影響,林本蕙(2003)的研 究也指出,多接觸同志朋友,可以使青少年男同志更輕鬆和自在地看待自 己的同志身分;蕭燕婷(2004)更提出青少年同志透過網路資源的交友及 經驗書寫與分享,能夠增進他們在性傾向上的覺察與探索,進而對自己的 性傾向有較高的接納。 二、男同志性傾向認同之特殊點 (一)性需求是吸引的重要動力 李忠翰(1996)在研究報告中提出男同志約莫在高中高年級到大學階 段,其同志認同尚在確定自己是否是同志的階段,在這段時期中最主要仍 處於性需求的階段,而非心理上的親密關係。

(30)

王作方(1996)及王明智(2000)均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情慾」及「性 需求」對於男同志而言,是吸引的重要動力,也是正常的。 (二)愛滋病對男同志性傾向認同造成負面影響 鍾道詮(1998)於研究報告提出,受訪者在接收到與愛滋病相關資訊 時,會呈現出如下的感受:害怕、好奇、悲哀、憤怒、羞愧及無特別感受。 並且對同志的認同造成:自我認同過程中的困惑與懷疑,認為自己不能是 這樣的人;無法坦然面對自己,希望能改變自己的性傾向;在覺察自己的 同性情慾後,愛滋的訊息會使某些男同志抗拒自我等影響。 (三)從性傾向認同到性別(gender)認同 王明智(2000)透過小團體與受訪者一起對話的方式,探討男同志性 別認同的移動之研究報告中提出,男同志的認同還可以細分為性傾向認同 (即認同自己的同志身分),以及性別認同(即認同自己的娘娘腔特質) 兩個層次。主要是因為「娘娘腔」不符合異性戀父權體制對於男性角色或 形象的期待與要求,而這往往也讓男同志在認同時產生困擾,甚至同志圈 中亦容易排斥具陰柔特質的男同志。 由十二位學者的研究發現,歸納出國內男、女同志在性傾向認同的特 點中具有共通性的分別是:在國小或國中階段就已覺察到自己受到同樣生 理性別者的吸引,但認同過程會因為成長背景不同而有差異;在認同過程 中最主要需面對的是自己,而最大的支持力量則是來自於相同性傾向的同 儕及自我肯定;社會建構出來的同志形象,會影響同志的認同。而男同志 在性傾向的認同上,還有如下的特點:性需求是吸引的主要動力;愛滋病 對男同志的認同容易產生負面影響;自我認同的層次從性傾向認同到性別 認同。在共通性的特點中,或許此乃因為關注的焦點不同、也或許是參與 研究的性 別族群各異所產生的結果,無論如何,尚無法體現國內同志在

(31)

性傾向認同上的大致輪廓與樣貌,實需更多的研究積累以描繪出更清楚的 台灣同志在性傾向認同上的輪廓。因此,本研究希望更進一步了解台灣同 志的性傾向認同歷程。

第三節 同志教師的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透過文獻的閱讀,了解同志教師在教育場域中所遭遇到的困 境、同志教師在保守的教育場域中的生存策略、同志教師在教育場域「出 櫃」的考量。

壹、同志教師在教育場域中的困境

一、教育場域中不可言說的「諱」 張盈堃(2001)提出在教育場域中,有許多「不可說」的事態存在, 例如解放、抗拒、多元性別等,同志議題亦包括在不可言說的範圍中。在 保守的教育場域中,「同志」是不被談論、也不能被談論的議題,偶或出 現,也總是被用在嘲弄與譏諷的情況下。同志議題之所以不被談論,乃是 自古以來異性戀論即被視為「理所當然」、「唯一」且「正常」的社會典範, 沒有其他的可能,也不能有其他的可能;此外,教育的場域具有高道德標 準,對於「同性戀情」這種不同於唯一論的「異性戀」之異於常人的行為 感到恐懼、惶惶不安,於是在未了解之前,就先予以責難、排拒,更是讓 同志議題更加不可言說。強淑敏(1998)則認為,教學場域如此保守的環 境中,對於兩性議題都很「規範」了,更何況同性戀這個不在主流思想內 的議題。 二、「同志」與「教師」角色期待的衝突 「教師」向來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神聖」、「崇高」的形象,認為其 乃「知識」的化身,加以「身教重於言教」、「不只作經師,更要作人師」

(32)

的觀念加身,教師在道德實踐的要求上是更高的;然而「同性戀」在異性 戀的主流思維中,是「變態」、「性別認同失敗者」,後來跟愛滋病扯上關 係後,就更難擺脫在社會大眾眼中的污名標籤了(強淑敏,1998)。當這 兩個衝突的角色連在一起,其間的矛盾張力宛如拔河選手盡力拉扯的兩 端。 而黃楚雄(1998)經由媒體報章雜誌的報導中,窺見台灣的教育環境 充斥著異性戀教育的意識型態霸權,因而衍生出探討同性戀是否適任公職 人員或教師;張盈堃(2001)的研究指出有些同志教師甚至會將社會大眾 的否定認知內化,而質疑自己是否適任。 於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內在衝突,強淑敏(1998)的研究中指出,大 部份同志教師夾在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待與同性戀被污名化的標籤下,似 乎躲入更深層的暗櫃,只選擇教師的身分示人;有些同志教師則選擇清楚 劃分自己同志及教師的身分;也有少數的教師會選擇公開自己同志的身 分。 三、同志教師在道德惶恐氛圍下的處境 在強淑敏(1998)及張盈堃(2001)的研究中論及同志教師在道德惶 恐的氛圍之下會有以下的處境:一來,同志教師本身會有許多內化的信 念,包括:教師具有神聖地位、教育是良心事業等,因此,同志教師在進 行任何行動之前,這些信念會不斷地在他們心中迴響,擔心自己的言行若 不慎引導或鼓勵學生的性傾向認同時,自己會成為罪人,日後在學生的心 目中會產生不好的評價。再者,許多家長擔心同志教師會將小孩子教育成 同性戀,而教育場域中亦充斥著許多有形(例:巡堂)及無形(包括其他 老師及家長)的「電眼」,隨時都監視著教師的言行,這也令同志教師時 時刻刻都得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三則,社會大環境對於同志的接納仍然 很有限,在教育職場中,許多諸如「要尊重接納多元化的文化」這種基本

(33)

形而上的觀念、態度大家都會說,然而在生活中真實發生時,很多人心裡 真正的排拒就會表現出來了;加以社會予以同性戀的污名與對教師的期望 不符,在沒有明文規定的工作保障下,同志教師隨時可能有丟飯碗之虞, 同志教師的言行不得不慎。不過,在保守的教育場域中,對於不同科目的 教師,在要求上會有些差異:基礎的智能科目教師,往往在言行裝扮上更 被要求符合社會規範的角色;藝能科目的教師,則可以比較富彈性,或者 可以用「創意」來合理化其特異的裝扮。

貳、同志教師在保守的教育場域中的生存策略

一、同志或性別議題的處理 根據張盈堃(2001)的研究指出在教學情境中,同志教師無法明目張 膽地談論同志議題,頂多寄生於安全的議題上輕描淡寫的帶過,或不著邊 際地引導學生進行性別反思。若是聽到學生在發生爭執時以「同性戀」這 個名詞污衊他人時,有的同志教師會採取不處理或四兩撥千金的作法。而 當同學在言談間出現同志議題時,有的同志教師主張不採正面處理(例 如:澄清)會是較佳的處理方式。 而強淑敏(1998)的研究報告中則指出:除了上述的機會教育外,有 些同志教師也會在課堂中進行性 別鬆動的教育或討論。不同於張盈堃的 研究結果,有些同志教師會把握生活中的每個機會,引導學生對性 別進 行反思。 二、他人對其情感世界「關心」的因應 Griffin(1992)指出同志教師在面對他人對於自己婚姻的關心時,可能 採取以下四種處理身分的策略:第一種是消形匿跡(passing),指表現出 和異性戀教師相同的說話、行事,也會編造一些和異性相處的故事作為煙 幕 彈 來 保 護 自 己 , 免 於 接 受 不 必 要 的 詢 問 。 第 二 種 是 偽 裝 掩 飾

(34)

(covering),藉由一些偽裝的方式(例如:帶個異性朋友到校園走走、 讓別人覺得自己眼光很高),避免其他同事認為其具有同志的身分。第三 種則是暗示性「出櫃」(being implicitly out),指同志教師選擇性地對 同事「出櫃」。最後一種則是公開「出櫃」(being explicitly out),指 同志教師公開自己的性傾向認同(引自強淑敏,民 1998)。 而在強淑敏(1998)的研究中則發現,在保守的教育職場中,同事們 對於單身教師婚姻狀態的關切程度,絕對不亞於親朋好友,而同志教師在 面對這些的「關心眼神」時,會結合採取以下的方法規避之:有些人是採 「單身訴求」,表明自己較喜歡單身的生活,甚至反問是否所有結婚的人 都一定會過得幸福;有些則施以「虛晃技倆」,偶爾讓異性朋友到學校露 個臉,以作為煙幕彈;還有同志教師裹上「婚姻護膜」,和願意與同志一 起生活的異性結婚,避免許多的揣測與追問;另有些同志教師則採「斷章 取義」法回應他人的關心,只談及和伴侶互動的過程,對於敏感的細節 (如:性別)則自動刪去。

參、同志教師在學校場域「出櫃」的考量

由於前述同志教師在道德惶恐氛圍下有諸多不利的處境,同志教師在 考量到「出櫃」後可能會面臨的壓力,包括丟飯碗的風險,因此,強淑敏 (1998)的研究發現同志教師在「出櫃」之前,通常會更仔細確認以下幾 點:自己是否已有穩固的正向認同、自己的專業能力是否已經讓大家肯 定、「出櫃」的對象和自己的交情、「出櫃」的對象對於同性戀是否持有正 面的態度、「出櫃」的對象平常的保密功夫;另外,男同志教師則會考慮 到「出櫃」對象的性別,他們通常選擇向女老師「出櫃」,一來可以得到 較多的回應、二來可以免去其他男老師的疑慮,例如:會不會成為被騷擾 的對象。選擇「出櫃」的同志教師,所抱持的心態乃是為了能更真實的「做

(35)

自己」;並希望藉由自己活生生的「存在」,得以破除同性戀被污名化的標 籤;更期望自己的「出櫃」,能為同志學生開出一扇支持的窗。 同志教師「出櫃」後,又會面臨哪些處境呢?在強淑敏(1998)的研 究中發現,當教育職場中的同志教師之同志身分曝光後,有些人會選擇敬 而遠之;有些則是變得小心翼翼,深怕被傳染了什麼病菌;有些則是在接 納之餘仍希望同志教師的同志身分能變回異性戀;當然也有真誠接納並與 之對話的。 縱上所述,中國社會賦予教師崇高的社會地位,對於教師所須扮演的 角色及責任,有著相當的要求與認定。而在異性戀當道下,當「同志」這 個被污名化的身分與「教師」崇高地位的角色結合時,往往會引起極大的 爭議,其適任性、專業性及身心健康亦會受到嚴重質疑,同志教師在執教 的過程中,所要面對的內外煎熬自然不在話下,若要保住教職,大都只能 採取迴避的方式保護自己。同志教師在面對自己同志及教師的身分時,除 了上述兩篇研究報告的因應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而面對自己置身 於同志的弱勢族群,同志教師又會如何在教育責任及可能「出櫃」間,有 所權宜?

第四節 同志的「出櫃」

由於國內關於同志教師的研究報告仍少,對於了解他們在教育職場生 存策略中的「出櫃」議題實屬有限,因此本節希望以歐美同志的「出櫃」、 國內學者針對同志「出櫃」的研究發現與探討作為補充,藉此了解同志教 師在「出櫃」時可能會面臨的處境,以及為了在教育職場中生存可能採取 的策略。

(36)

壹、歐美同志的「出櫃」

1950 年代以前,美國同性戀者將「出櫃」當作一種自我的決定,是指 自己接受了自己的同性情慾,而不是將這樣的身分告訴別人,因此,同性 戀者在整個社會中是很封閉的,很難知道或遇到其他具有相同身分的人。 到了 1950 年代,由於「同志愛」組織的出頭,才將「出櫃」的範圍擴大 到對他人進行身分的表明,但不論對不對外公開身分,同志之間都尊重彼 此的身分與決定。直到 1960 年代末期,同志解放份子將對外「出櫃」的 價值哄抬,認為公開自己的性傾向認同可以洗滌同性戀罪惡感和自卑感、 可以凸顯「同性戀社區」的精實壯大,亦是自信心的強心針。然而,在當 時的美國社會裡,教師若是被發現為同性戀者,會被教育局吊銷執照,因 為同性戀者的道德情操是被認為有問題的(林賢修譯 a,1997)。 朱偉誠(1998)提出,六○年代末興起於西方的同志解放運動,其立 基點是針對暗無天日的「暗櫃處境」-也就是在異性戀體制下,一方面對 同性戀者蓄意視而不見;另一方面則努力窺視,好對不慎被「看見」的同 性戀者進行無情的迫害-提出解決之道,讓同性戀個體從暗櫃中站出來勇 敢地「出櫃」,同時動員群體的力量來共同承擔並挑戰同性戀的污名,以 將其轉換成正面的同志認同,並降低個人「出櫃」時所承受的壓力。 因此,在歐美,所謂的「出櫃」就是認同自己為同志的第一步,一方 面要對自己「出櫃」,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再來就是要對別人「出櫃」, 公開你自己的性傾向。這是由於國外鼓勵每個人誠實面對自己,因此就算 宗教極度反對同性戀,但整個文化還是很支持個人表達自己的意見。

貳、國內同志「出櫃」的相關研究

朱偉誠(1998)認為,在台灣,理論上,大家應該「出櫃」,許多人 也想這麼做,但是在現實上的始終難以「出櫃」,大概才是最大的困局所

(37)

在。趙彥寧(2000)則進一步提出「出櫃」的問題及其所引發的焦慮,絕 對不只在社會運動的場域中出現,而是橫跨各類公、私領域的重要議題。 「出櫃」之於同志,在認知層面似乎是一種政治正確的思維,然而「出 櫃」後需要因應的問題及焦慮,更是讓同志在這方面躊躇不前。本研究關 心同志教師在教育職場中的生存策略,而生存策略也包含「出櫃」與否, 因此希望藉由文獻的閱讀,能稍微勾勒出台灣身為同志的教師在教育職場 「出櫃」所可能面臨的處境,以及用來因應的策略。 一、同志「出櫃」的考量 (一)家族的眼光及社會輿論的壓力 賴麒中(1998)於研究報告中提出,同志在「出櫃」上遭遇到最大的 困擾之一是家庭,因為家庭受到異性戀主義及父權結構思想的長期羈絆, 使得同志很難與之抗衡。 朱偉誠也分別在 1998 年及 2000 年提出國內的同志在「出櫃」方面, 比國外的同志要面對更強的家庭壓力,從難以面對、預知家人(尤其是父 母)的反應和他們隨之而來所可能承擔的親族壓力,到無法離家獨立生活 而形成的實際經濟依賴,在在都使得「家」這個在我們文化中被賦予無限 重要性的個人歸屬單位,成為本土同志「出櫃」的最大障礙。 而根據陳銘磻(2001)訪談、報導了近十位同志關於「出櫃」的觀點 指出,不論「出櫃」與否,家族的眼光與社會輿論的壓力,都是令同性戀 者難以啟齒的癥結所在。 蕭燕婷(2004)訪談的青少年同志也提到,在「出櫃」方面較多的顧 慮是如何面對家人,至於其他人的眼光,他們是不在乎的。 (二)生存壓力 賴麒中(1998)於研究報告中提出,同志「出櫃」的考量中,在工作 方面主要是憂心因為性傾向而遭受到歧視、打壓等利益不平等的對待,因

(38)

著預期受歧視的壓力,使得同志不敢在職場中暴露性傾向;強淑敏(1998) 及張盈堃(2001)的研究報告則指出,同志教師在道德光環及同性戀污名 之間的強力拉扯下談「出櫃」,更需考量到「出櫃」後可能要面臨的諸多 壓力,而在「出櫃」時比其他同志更為慎重(詳見本章上一節同志教師的 相關研究)外;陳銘磻(2001)也提出擔任軍公教職的同性戀者,由於肩 負著生計的龐大壓力,因而不得不將這不見容於社會的「性傾向」吞嚥, 獨嚐箇中的苦澀滋味。 (三)尊重的民風 朱偉誠在 1998 年及 2000 年提出,對台灣同志而言,在台灣要像歐美 的方式「出櫃」相當困難,其中一個因素為台灣乃是透過隱忍和遷就的方 式表達尊重,和西方互相表達需求並達成妥協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四)自在生活的心願 朱偉誠在 1998 年及 2000 年也提出,雖然台灣大多數的同志由於各樣 的困境而傾向於不「出櫃」,然而同志在懼怕「出櫃」所帶來的後果之同 時,其實也是有非常強的欲望想要「出櫃」的,畢竟,能夠和心愛的人光 明正大的手牽著手在大街上漫步,不知道是多少同志最大的心願之一。 二、同志因應「出櫃」的策略 在一些學者(王家豪,2002;林本蕙,2003)的研究中發現,男同志 們認為女性化的特質,最容易引起別人對於自己性傾向的揣測,甚至遭受 攻擊。為了因應可能在主流社會中被指認出同志身分而遭受攻擊的危險, 一些學者(李忠翰,1996;王家豪,2002)的研究發現,國內的同志個體 在因應可能「出櫃」的策略上具有如下的特色: (一)喬裝打扮 在王家豪(2002)的研究報告中提出,有些男同志會透過喬裝打扮得

(39)

較符合異性戀主流社會的男性形象,而隱藏自己的陰柔特質,避免遭受到 攻擊。 (二)以優異表現為盾 王家豪(2002)的研究發現,娘娘腔的男同志一旦在學校中具有優異 的表現或能力,尤其在學業上,就可以避免或減輕其他異性戀者對自己的 攻擊。 (三)對朋友的「出櫃」視交情而定 李忠翰(1996)的研究發現,同志在選擇私下「出櫃」時,其順序是 先對好朋友「出櫃」,再來是普通朋友,至於點頭之交則不予考慮。此乃 考慮到彼此愈熟悉,愈不容易因為自己性傾向的不同而使友誼破裂;點頭 之交則認為是沒有必要「出櫃」的對象。賴麒中(1998)在研究報告中也 提出,從親近而且相信的人開始「出櫃」,比較容易被接納,也會相對增 強自我認同,人與人的情感在建立了互信的基礎後,許多原本不認同的觀 點,都可能因為關懷而接納對方。 綜上所述,歐美和台灣的同志在「出櫃」的難題有同有異。相同的是, 兩者都要面對社會上異性戀主流的壓制。不同的是,對歐美的同志而言, 「出櫃」是性傾向認同的一部份,歐美也較能接受個人意見的表達;而在 台灣,同志考量到家族的眼光及社會輿論的壓力,繼而牽引出生存的壓 力,加以東方社會中擅以隱忍及遷就表達尊重,然在希望能自在生活的心 願下,「出櫃」與否的考量變得更繁複與縝密。因此,台灣的同志為了因 應「出櫃」後可能的險境,而有了喬裝及以優異表現來避免遭受他人的攻 擊,並在私下「出櫃」時,以交情作為主要的考量之一。研究者關心,同 志的「出櫃」,除了這些考量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考量,以及在不同的 考量下,因應「出櫃」與否的方式,是否也有所差異?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討同志教師對其情感傾向的身分認同歷程,以及在工作 職場的生存策略與考量,藉此使社會大眾更了解同志教師在認同及工作生 涯中所面臨的社會情境與心路歷程。為達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質 性研究的觀點與方法,以四位男同志教師為研究參與者,採半結構式訪談 法針對所欲了解之研究問題進行深度訪談。 本章將依序說明採取質的研究方法之原因、研究程序、研究的可信 性、研究限制、研究倫理、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作一探討。

第一節 採取質的研究方法之原因

李奉儒等學者(2001)提出,由於質的研究具有以下的特性,所以, 現象學者多採用質性方法的策略及程序,進入研究對象的概念世界,以理 解他們對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事件是如何建構出意義來,這些意義又是什 麼。 一、描述性資料 質性研究的書面成果儘可能以資料被記錄或謄寫時的形式呈現,包含 了文字或圖像。而文字的書寫,不僅止於記錄資料,更為了傳遞發現的結 果。質性研究在蒐集描述性資料時,乃是假定沒有任何事物是瑣碎的,任 何事物都有可能發展成線索,據以更全面理解所研究之事物。 二、歷程的關注 質性研究者專注研究歷程(process),而不僅僅是成果或結果,旨在 探討擺在眼前之成果或結果的「how」。例如:意義「如何」形成、事件「如 何」發展,以及特定觀念「如何」成為常識的一部份。

(41)

三、歸納性的 質性研究者在進行研究之前,對於所要認知的重要關注點,是以開 放、自認不足的態度看待,儘可能的蒐集相關的資料,然後以由下而上的 方式發展理論,像在建構一幅圖像,隨著部分與部分的蒐集與檢查之後, 逐漸成型。因此,質性研究乃是將許多相異的片段連結成集體的證據。 四、意義 質性研究者關心的是研究參與者對於生活事件的「觀點」,而研究者 所設定的一些策略與程序,乃是為了幫助研究者能從資料提供者的觀點來 考量他們的經驗。 質的研究除了上述四項特性外,質的方法亦可以使非主流族群的觀點 被看見。相對於異性戀的主流,同性戀族群乃是屬於非主流的群體,且長 期以來是被排斥在主流社群之外的弱勢族群。即便美國心理衛生學會 (APA)已在 1973 年正式將「同性戀」自 DSM-Ⅲ的心理疾病行伍中排除, 然而,社會大眾看待他們仍大多帶著異樣的眼光。由於質性方法重視民 主、容易注意到傳統上不在主流研究中的觀點,且有描述社會衝突的複雜 性之優點,因此質性方法有助於研究非主流且被排斥的人群之觀點(李奉 儒等,2001)。 縱上所述,由於本研究旨在探討非主流族群之同志教師所經驗的歷 程,並希望藉此機會歸納出其意義為何;再者,質性研究者所設定的一些 策略與程序,有助於研究者能從資料提供者的觀點來考量他們的經驗,並 據以找出當中的意義。因此,本研究以質的研究之精神與方法,探討同志 教師在其性傾向認同的歷程,以及在工作職場的生存策略與考量之經驗及 呈現其觀點之意義,據以勾勒出其圖像。

(42)

第二節 研究程序

本節中先將研究歷程圖示,接下來則將研究程序分為研究前準備、正 式研究兩部份作一整理。

壹、研究歷程

圖1 研究歷程 探尋研究的可能(訪友、前導性研究) 閱讀文獻 決定研究方向 尋找研究對象 擬訂訪談計劃(訪談大綱、同意書) 資料蒐集 資料整理、分類 資料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43)

貳、研究前的準備

一、訪友 在進入這個領域進行研究之前,為了解決內心的層層疑雲,我去找了 和我具有相同信仰背景,且之前的碩士論文以同性戀者為研究方向,而目 前亦與許多同志學生進行輔導的朋友。在那個彌漫著咖啡香的下午,她以 其經驗告訴我許多關於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的異與同,並和我分享曾使用 過的輔導策略;雖然,和她談過之後,教化我的信仰價值觀仍與我的頑固 個性抗衡、拔河,但我依舊下了決定:執-意-前-行。 二、閱讀文獻 接下來,我開始作一些文獻的瀏覽,以了解目前的同志研究進行的方 向,及探討的主題;於此同時(2003 年 2 月底至 7 月初),我也修習「質 的研究」,並依照授課教師之授課程序,進行一次完整的質的研究之練習 (詳見本節參、前導性研究)。於 2003 年 7 月到 11 月底,我仍持續進行 相關文獻的閱讀,以聚焦研究的方向與族群,並進行研究對象的找尋。 三、前導性研究 我於一年級下學期修習「質的研究」課程期間,在授課教授的指導下, 練習質性研究的觀察、札記(log)繕寫,且與一位雙性戀女同志針對其 情感傾向身分認同的發展歷程及「出櫃」策略進行為期四次,每次約一個 半到二個小時的訪談、練習謄寫訪談逐字稿、資料的歸類與分析、研究報 告的撰寫,並以此經驗作為本研究之前導性研究。 透過這樣的課程訓練,使我更了解與熟習質性研究的精神與過程,並 且藉由實際練習的過程,了解到如何進行對研究會更有幫助,包括場地的 選擇、對話方式、訪談中應注意的身心狀態,以及訪談器材的準備與使用。 此外,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經驗,讓我對於「同志」有了較多的認識:

(44)

在性 別的分野、情感選擇的可能性方面,鬆動了我既有的觀念;在這樣 真實的互動與接觸下,也破除許多我一開始對於同性戀者的迷思,教我放 下許多的「恐同情結」;經由這樣的經驗,我更確定自己要往「同志」研 究走去,並以此前導性研究為鑒,將訪談大綱的語句修正得更適合本研究 的進行。 四、修正研究方向 而後,在與指導教授討論的過程中,引發我對於同志教師的關注,也 發現國內對於這個族群的了解仍少,而開始將焦點置放於同志教師這個族 群,希望能夠探尋到了解這個族群的可能性,於是開始找尋接觸的管道, 甚至考慮如果同志教師難尋,則以準同志教師(目前仍在校修習教育學 程,準備日後投身教育職場的學生)為研究參與者。後來在透過「教師同 盟」覓得兩位願意接受訪談的同志教師後,我開始著手進行本研究。

參、正式研究

一、研究參與者的找尋及其基本資料 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與滾雪球取樣兩種方式找尋研究參與者。研究者 乃透過教師同盟的網站先覓得兩位有意願參與此研究的研究參與者,然後 經由某位研究參與者再引介二位認識的朋友成為研究參與者,他們同時具 備如下的條件:認同自己為同志、在職之教師,並且同意研究者以化名的 方式將研究過程所蒐集到的資料撰寫成研究論文者。 表2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研究參與者 性別 任教職場 研究參與者 性別 任教職場 雲虹 男 國中 阿偉 男 國小 黑白郎君 男 國小 阿翔 男 國小

數據

表 1 國內至民國 92 年 10 月底所有之同性戀 同志相關論文(除文本、 同志運動研究)分類表  研究方向 主要議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生活適應  適應、需求  生活型態  郭洪國雄(1993) 。 李忠翰(1995)。  男同性戀者  大學男同性戀者  疾病  自我效力  自覺愛滋病威脅 愛滋與親密關係  愛滋防治  愛滋烙印  三溫暖感染  柯乃熒(1994) 。 柯乃熒(1994)。 陳姝蓉(2002)。 王作方(1995) ;鍾道詮(1997) 。鍾道詮(1997)。 賴淑芬(200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se activities provide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work on their own, to apply their economic concepts, to develop a critical attitude and, above all, to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assessment, SBA refers to assessments administered in schools and marked by the student’s own teachers. The primary rationale for SBA in ICT is to enhance

To ensure laboratory safety, each school should formulate its own laboratory and special rooms safety rules for compliance by students and teachers apart from

In the related workshop, students will analyse how and why objects in the M+ Collections were made and create their own versions by redesigning everyday objects. Students

becoming more widespread and schools are developing policies that allow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connect and use their own portable equipment in school … in 75% of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According to Ho (2003), Canto Pop “has developed since the early 1970s with a demand from Hong Kong audiences for popular music in their own dialect, Cantonese. Cantonese is one

It is useful to augment the description of devices and services with annotations that are not captured in the UPnP Template Language. To a lesser extent, there is value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