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我的研究動機、第二節則是列出本研究 的研究目的,第三節是針對本研究的名詞進行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長期以來,絕大多數的心理學家和心理醫生,都認為同性戀是一種能 夠被證明及治療的病態,他們相信同性戀者可以被成功的矯正成為健康的 異性戀者。一直到 1955 年左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 Dr. Velyn Hooker 分別針對三十名同性戀及異性戀者進行羅夏克測驗(the Rorschach test)、主題統覺作用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和看圖叙事測驗(Make a Picture Story Test)三種測驗的對照研究,提出同性戀和心理病態並 沒有必然關係之研究報告,震撼了心理學界及同性戀圈。直到 1973 年 12 月 15 日,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

在不堪同性戀團體的抗議下,正式宣布同性戀(homosexuality)不再是 心理疾病,而將「同性戀」自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Ⅲ)

刪除後,同性戀男女自此不用再生活在醫學界「病態」的陰影下(林賢修 譯 b,1997)。

雖然醫學界對同性戀者已經不再視之為心理病態者,然而,大多數從 事心理輔導工作者在接觸到同性戀的個案時,往往是先對個案進行嚴格的 同性戀定義:「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交生活上,都對同性有強烈的慾望。」

致力排除個案為「同性戀」的可能性;接下來則是找尋「病因」,輔導人 員預設同性戀傾向並非天生,大多是遭受後天環境影響所致;再來會要求 同性戀者找專家「再確認」其性傾向;然後建議當事人盡力回歸異性戀;

最後則是竭盡所能告訴當事人最好不要成為同性戀者(張娟芬,1998)。

而一提及同性戀者,社會大眾的腦海中總是有著許多的標籤,諸如:是不

是對同性存有親密行為的幻想、是不是厭惡異性、是不是在情感及情慾上 的對象只限於同性等,這樣的標定,仍是以一種病理學的角度來看待同性 戀者,即便 APA 已不再將其視為心理上的疾病,人們卻還是如此不加思索 地反應。甚至張娟芬(1998)更指出,社會上對於同性戀者是充滿暴力的,

媒體報導如此、校園公職選舉如此、家庭更是同性戀者頭號的壓力來源,

尤其女同性戀者容易受到家中成員的「行刑」、警界對於同性戀者亦亳不 留情的圍剿。

早期國內對於同性戀者的好奇,大都集中在形成原因的探究(彭懷 真,1983;彭懷真,1987;莊慧秋等,1992);而劉安真等(2002)指出,

了解同性戀者的認同歷程,要比探究其形成原因更能幫助同性戀者健康的 發展;王明智(2001)亦認為,同異之間的對話基礎,應該放在「同理心」

上頭,只有「同理」,才能避免一面倒的論述,才能破解同異之間的對立 衝突,也才能產生更深入的對話;而歐美自 1960 年代後,關於同志研究 的方向業已經從病理學觀點-界定與探討為何會成為同性戀,轉而關心其 認同歷程的發展,並且也針對同志的性傾向認同(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歷程提出了理論論述;但在台灣,這樣的研究卻才剛起步,直 到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六日,所有與同志有關的研究中,關於同志認同之 研究僅有二十三篇(請見附錄五),但卻尚未見到較為統整的論述。因此,

本研究希望藉著這個研究的機會,了解同志性傾向認同的發展歷程,以累 積台灣同志在性傾向認同歷程上的研究,並提供各方有意協助同志者對於 同志有更多的了解,此乃本研究的第一個動機。

根據 Eric Erickson 所提出之心理社會期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青少年所處的自我統合(self identity)時期 是人生全程八個階段中最重要的時期,其對日後人格的發展,更是多個關 鍵中的關鍵(張春興,1996)。對於同志而言,除了要歷經自我的認同外,

更要致力於對自己情感傾向的認同(即本研究報告所稱之「性傾向認

同」),這對於置身在非主流文化下少數族群的他們,可能有著許多疑惑、

無力與困頓,尤其,在「同性戀」已經被污名化的情況下,勢必更加重了 同志認同其身分的困難度。

再者,社會上對於某些特定身分者有標定的特質及道德標準,尤以「教 師」一職,更因其身分所肩負的神聖使命而賦予更高之標準。在同性戀被 污名化的結果,兼有「同志」及「教師」身分之同志,其心理上在這兩個 社會道德期待衝突的身分中必然會產生拉扯,這是相當重要的議題,然而 在國內針對同志教師的研究卻僅有強淑敏(1998)未發表的碩士論文中針 對五位國中、小同志教師(包括四位男教師、一位女教師,但不包括雙性 戀者;其中國中教師有四位、國小教師則有一位)進行訪談,焦點放在同 性戀教師的生活、壓力,及與性別覺醒有關的事件、感受與意義;及張盈 堃(2001)於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期刊中所發表針對六位國中、小同志教 師(包括五位男教師及一位女教師,其中國小教師佔了五位、國中教師則 為一位)的研究,探討同志教師在保守的教育職場進行性 別鬆動的可能 性,以及可能遭遇的反挫問題。根據這兩篇研究報告,對於同志教師在性 傾向認同的歷程、困境與支持,及其在教育職場中所面臨的處境與因應的 生存策略兩方面,所能獲得的了解實屬有限。因此,研究者希望藉由深度 訪談的方式,探討同志教師之性傾向認同歷程,以了解並歸納接受訪談之 同志教師在性傾向認同的發展歷程與歷程中的困境及支持力量,俾能積累 同志在性傾向認同歷程方面的研究發現,此為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

此外,身為同性戀族群的他們,身處於道德壓力如此大的工作環境 中,面對學生及同事對於「同性戀」的輕蔑,該如何處理?而人情味濃厚 的中國社會,噓寒問暖是家常便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又根 深柢固,遲遲未婚的同志教師,往往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同志教師要如何 避重就輕?

另外一個與在教育職場中生存有關的,即是同志教師在教育職場要不

要對同事說自己的同志身分(即以下所稱之「出櫃」)的問題。雖然,隨 著後現代的解構思潮,許多弱勢族群的聲音逐漸被聽見;然而,在現今尚 無法完全接受同志族群實際存在的大環境下,對於沒有專業知名度的大部 份同志而言,「出櫃」不但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與體諒,還可能連累 身旁的親友遭致非議與困擾;對於揹負著許多社會道德期許的教師而言,

他們的「出櫃」更是承受著許多的社會壓力,甚至會丟了飯碗。然而,在 同志教師的工作職場中,有著許多一不小心就會觸及洩露身分的危險,他 們通常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使自己得以在教育場域中繼續生存下去?因 此,了解同志教師們在教育職場中為了生存,如何面對同志相關議題、他 人對自己情感的關心,以及「出櫃」的選擇,這是本研究的第三個動機。

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認同程度,將會影響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現,不 論是言語或者行為的表現,這在一般關於自我肯定的論述中可見;因此我 也好奇同志教師對於自己同志身分的認同程度,會如何影響他們在教育職 場的自我展現及生存方式的選擇,這是本研究的第四個動機。

我希望藉由本研究對同志教師性傾向的認同歷程、生存策略之探討,

使社會大眾更了解他們,並且在看待同志族群時,能有另一種觀點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