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原住民科學智慧與傳承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原住民科學智慧與傳承

一、 何謂原住民科學智慧

原住民的科學智慧長久以來透過神話、歌謠等形式經部落耆老、家中長輩由口語傳唱教育 下一代,或部落孩童、青年跟隨家中長輩在生活、工作時獲得的實際經驗,皆為其民族科學的 展示。然由於原住民族之知識、文化缺乏文字紀錄,以致被誤認為原住民缺乏文明素養與科學 知識,實際上原住民的民族科學知識原本便存在其生活之中。

Leroy Little Bear(2000)曾說過:「科學曾經而且可以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定義,但有一 點可以肯定的是,『科學』的定義在文化與文化間是相對的。換句話說,科學的意義來自不同 文化/世界觀/範例的定義者。」那麼原住民的民族科學該如何被定義呢?

西方科學經長時間發展,擁有一套發達的歸納、演繹和實驗方法,可以針對其假設情境經

10

由實驗加以驗證,並發展出其專屬的數學和機械理論,和專屬的科學語言,這些都是原住民的 民族科學所缺乏的。美國原住民學院(Native American Academy)指出:原住民的知識系統是由 許多不同元素所組成,這些元素被鑲嵌在一個更大的社會以及人文環境中,因此,若用最狹隘 的方式解讀『科學』二字,將使傳統知識系統被視為『非科學』。

若僅認同西方科學為正統科學,而忽視其他民族文化與科學長處,這無疑是自我設限且不 利人類永續發展。僅管過去數百年來,西方科學確實在科學和技術各面向皆有顯著的成就與效 益,卻也由此產生唯我獨尊的心態。西方科學的快速發展,導致數千年來,許多非西方社會所 重視的觀察和瞭解自然能力的價值,及在社會中以約定俗成的形式共同傳承、開發與應用知識 以共享受益就此被打破,也改變了對人文環境的認知、情感和精神各方面的穩定發展。

有鑑於西方科學的進步可能同時也為地球及人類社會帶來無法預知、顯著的消極後果,我 們應及時拓展其科學觀念,使西方科學能容納其他系統的知識,使人類未來的科學發展更切合 現今存在於人類創新、社會和自然環境間複雜而相互依存的關係。

事實上,西方科學與原住民科學間的合作早已存在,尤其在環境研究、土地利用、地理資 訊系統和水文學等面向。如國外民俗植物學家和 MacArthur 參與 Gary Nabhan 主持的『搜尋原 生種子(Native Seed Search)』研究計畫,在研究過程中便與擁有在地耆老等傳統知識的持有 者作進行研究。國內則包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立原住民研究發展中心,與新竹縣尖石鄉泰雅 族與五峰鄉賽夏族合作,探討原住民科學教育,邀請部落耆老共同參與研究計畫。藉由參與式 觀察、訪談等方式歸納原住民的環境知識與哲學智慧,以建構屬於原住民的環境教育教學模式,

強化原住民民族科學中原有的環境教育功能。

原住民科學智慧是原住民族經過長時間與生活週遭環境互動所累積的生活智慧,其民族科 學是全觀性、流動、人性化的,重視自然的整體性,以實地觀察、體驗等方式來瞭解自然,且 善於因應自然的諸多變化。不只將自然視為可利用的資源,而是以尊敬的心態欣賞自然從最微 小到最廣大的諸多面向,將之作為代代相承、共有共享,使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活智慧。

11

二、 原住民科學智慧的特性

根據美國原住民學院(Native American Academy)的定義,在原住民科學的元素中,可發現 與西方科學共通的傳統框架,如以下原則為原住民科學與西方科學所共同擁有:

1. 數學是正確理解世界基礎關係、模式與週期的方法。

2. 自然本質的簡單和美麗,反映了一個動態的、多面向的、不朽而和諧的宇宙。

3. 對於自然世界的好奇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動機,而仔細觀察是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訓練。

4. 科學的進步來自想像力和創造力,然而西方科學對其進程的瞭解卻是如此缺乏。

5. 來自個體的科學知識皆對社會有所貢獻,且需發展適宜的技術,以符合社會需求同時保護 環境。

由上文敘述得知,原住民科學與西方科學並非二元對立,而是互有共通性的大原則,甚至 想像力、創造力及實踐力等方面,原住民科學較西方科學更具優勢,原住民科學與西方科學應 是相輔相成。

美國原住民學院(Native American Academy)更提出以下原則,展現原住民科學的延伸性:

1. 原住民科學以完整性和本體論看待其生活系統,並不試圖還原其生活系統中各細項科學知 識。

2. 根據原住民的世界觀,人類與自然間存在一種邏輯上的關係,即人類應對自然的所有領域 負責。

3. 作為自我意識的代理人,人類必需認識到我們的角色和責任,透過參與和重建來協助維持 自然世界的動態平衡。

4. 人們會自然感受到其對於社區、個人以致「地方」的責任,因為每一個地方的變化皆會影

12

響自然秩序。

5. 知識的持有者必須是有道德的長者和領袖。

6. 我們發展的技術不僅是適當和非破壞性的,且反映在保持自然的平衡與更新上有所貢獻。

7. 人類的行為動機應該超越個人,取而代之的是經由被認可的儀式和典禮體現一個更高層次 的精神世界。

而近年來西方科學的發展,越來越趨近原住民科學的觀點,如:

 複雜的適應系統在組織中展現高水準的突出特性。

 自組織系統引導我們欣賞從微小如細胞至廣大如星球的生命之美。

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已使空間、時間和因果關係的概念產生全然的變化。

由此可見,目前已有許多科學家覺察到原住民生活經驗與生活智慧在解決環境問題及適應 環境快速變遷等面向的實用性與重要性,進而開始提倡改變過去西方科學過度分化的教學與學 習型態,應由完整的觀點由生活中重新體驗、學習科學,經由生命經驗的重塑及個人經驗的分 享,將科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這才是真正有用的科學智慧,也正是原住民族數千年來學習 及傳承其民族科學智慧的方式。

三、 原住民科學智慧的傳承與學習

(一) 傳承的來源

傳承具有由上而下、承先啟後的意義,研究者將之視為原民族長輩、耆老、部落知識持有 者將生活智慧交付晚輩的經驗分享與教育行為,就西方科學而言,則可能發生在長輩對於晚輩、

學校老師對其學生、職場前輩對於後輩等的經驗分享與教育行為。

13

先人由生活中累積經驗,並將之交付下一代協助種族延續,是人類的本性。無論原住民或 西方社會皆有其經長時間發展出來的知識傳承模式,美國原住民學院(Native American

Academy)經長時間觀察研究,歸納出美國印第安原住民及西方社會的知識傳承模式,經研究

整理自美國原住民學院(Native American Academy)網站,2012 經由生活體驗獲得知識

14

整理自美國原住民學院(Native American Academy)網站,2012

相同點 相異點

15

由表 2-2 可看出原住民科學與西方科學在傳承方面的異同,兩者皆有「常識」及「專家知 識」。「常識」是一般大眾所共有,「專家知識」則由少數人持有,且必須跨過一定的門檻才有 資格學習「專家知識」。西方科學的「專家知識」常是以數學語言或科技語言呈現,而原住民 科學則是以原住民的族語呈現,原住民對環境事物的稱呼,皆有其特殊的意義,例如:蘭嶼達 悟族以「Mata no angit」稱呼星星,漢語意指「天空的眼睛」或「宇宙的眼睛」,星座的名字 是達悟族人南北航海在汪洋大海上不會迷航的座標(夏曼.藍波安,2009)。

另外相較西方社會偏向個人主義,原住民社會更講求群體和個體的互相尊重,所以西方社 會的科學家端視個人意願決定是否加入學會、社團,將自己的科學知識與他人分享,及貢獻社 會。在原住民社會中,除了尊重個人加入社團的意願外,社團也會考慮欲加入者的智慧表現與 品德表現是否符合期待,再決定是否邀請他加入社團,若個人有意願加入社團並能獲得社團的 邀請,對於原住民而言是榮耀的事。

(二) 學習的方式

學習代表著知識或技能不足者,向擁有豐富知識或擅長技能的對象尋求教導,藉求助於專 業者來獲得知識與技能,是個體由下而上尋找資源以求進步的行為,如原住民孩童、青年跟隨 家中長輩上山辨認及砍伐所需木材、跟隨長輩出海航行學習觀星及方位辨認等,或是學校裡學 生向同學、老師請益、職場上後輩向前輩請益等。

16

雖有研究指出原住民中小學學生與平地中小學學生在「智力測驗」的得分上並無顯著差異 (牟中原、汪幼絨,1996),但在科學學習成就方面,原住民中小學學生與平地學校的學生則有 顯著差異(李建興、簡茂發,1992)。國外學者研究也指出,科學是從西方文化的角度出發,因 此大多數學校教育會對成長於不同文化傳統的學生造成非常現實的困境。因此,原住民學生的 成績表現不如平均值,並非因為其能力及創造力不足,而是因為教育體制,包括知識內涵、傳 遞方式及衡量標準,並非融入他們的文化建構而成,沒有立基於文化背景的科學課程,只會讓 原住民學生對科學更加疏遠(Cajete,1999)。

國內學者研究亦指出,原住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鄉土知識是長期生活經驗的累積,

主要經過感官直接作用獲得第一手知識,較少藉由系統化、符號化的過程而得(楊宜芬,1997)。

這與西方科學知識傳遞時系統化,藉由符號運作且要求精確描述的方式與過程相差甚大,也導 致原住民學生學習西方科學成效普遍低落。而原住民科學智慧的傳承,又需符應哪些原則?有

這與西方科學知識傳遞時系統化,藉由符號運作且要求精確描述的方式與過程相差甚大,也導 致原住民學生學習西方科學成效普遍低落。而原住民科學智慧的傳承,又需符應哪些原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