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研究者透過相關文獻資料蒐集,對專家學者及當地居民進行面對面訪 談與實地觀察,探討以蘭嶼達悟族原住民科學知識的內涵與傳統學習型態為基礎,作為蘭嶼未 來發展在地環境教育學習場域,以推行原住民科學教育及社會教育之可能性與可能方案,並透 過國外相關案例的分析,了解國外發展經驗與策略,進而針對蘭嶼未來發展提出改善策略與建 議。

一、研究工具

(一) 觀察

觀察本是人類在經驗世界中獲得外界信息的基本方法,參與式觀察的方法論幾乎適用所有 關乎人類存在的研究,它的重點是圈內人在日常生活的情境和環境中所看到的人類互動行為和 意義,它的目標是要找出實用及理論性的事實,進而形成釋義性理論。參與式觀察法一般是以 案例研究的形式實施,專注於現象或現象組進行更深入描述及分析;參與是一種策略,讓我們 得以進入以其他方式均無法進入的人類生活和經驗範疇。直接觀察法及經驗法是蒐集資料主要 的方式,但研究者也可以進行訪談、蒐集文件並使用其他蒐集資訊的方法(Danny,1992;王昭 正等譯,1999)。

然而參與式觀察方法論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學術研究中,特別是對於大型族群的問題、有限 變數中明確的因果關係以即可進行檢驗的數值問題,就不適合用參與式觀察。下列基本條件存 在時適合使用參與式觀察進行研究(Danny,1992;王昭正等譯,1999):

1. 欲研究的問題為圈內人的人文意義及互動關係。

2. 欲探求的現象可在日常生活的情境與環境中觀察。

3. 研究者可接近適當的環境。

74

4. 該現象規模及位置均有限度,可使用案例形式進行研究。

5. 研究提出的問題適用於案例研究。

6. 欲研究的問題可由取自直接觀察法或其他適用於田野環境之研究方法的屬性資料獲得說 明。

以問卷或直接觀察方法蒐集資料時,因參與者獲悉正被或接受問題,多少具有受干擾或受 感應的性質,進而影響研究結果。王文科、王志宏(2012)將觀察和訪談的目標與弱點做出對照,

指出觀察的方法可將焦點放在應答者的實際表現,而非放在應答者的內省或準確程度,但缺點 是資料由觀察者記錄,觀察者等於增加了一項錯誤的來源,所記錄的侷限於外表行為;訪問的 方法可達成的目標是蒐集資料,研究者在場可提供應答者所需資料,但缺點是訪問者在場,常 增加了反應效應的可能性,也就是研究者若偏向某一個議題時,受訪者就會特別深入探討某一 項議題,而失去原來訪談的核心問題。因此除觀察法外,常需輔以訪談、文件分析等方法,以 確保研究結果之信度與效度。

以觀察情境的性質來看,本研究屬田野觀察,在自然情境中,觀察個體及群體在日常生活 中的行為與活動。並以直接觀察的方式獲得第一手資料,經由文獻資料的蒐集,研究者已有較 明確的觀察目標與方向,採半結構式觀察,事先擬定部分觀察問題,以引導觀察進行。而在觀 察過程中,為避免觀察資料失真,研究者採局外人角色,以觀察者的參與的方式進行研究。

本研究期望透過觀察法了解研究場域及研究對象,透過實地觀察瞭解當代蘭嶼達悟族的原 住民科學知識如何被實際操作,及其原住民科學如何被傳承與被學習,並以觀察結果作為擬定 訪談大綱之依據。另外透過實地觀察蘭嶼自然學友之家硬體設施與營運現況,與博物館概念相 應證,作為未來發展地方環境學習場域之參考。

(二) 訪談

質性研究的訪談與一般閒談或談話不同,它是研究者根據某一特定研究目的,所進行的語 言與非語言的溝通過程;透過溝通過程來收集相關資料,以便探究研究的現象或行動之意義。

75

就某種意義而言,是一種口頭問卷,受訪者不用填寫答案,而是與訪問者面對面,按自己的方 式,用口頭回答被問及的問題,以提供所需的資料(王文科、王智弘,2012)。此方法可大幅降 低無效問卷的比例,受訪者在訪談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也可以立刻獲得解決(潘慧玲,

2003)。

依型式可分為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訪談及無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訪談是介於結構式與 非結構訪談間的一種資料收集方式,研究者在訪談進行前,需根據研究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大 綱,作為訪談指引方針。不過在整個訪談進行過程中,研究者不一定根據訪談大網的順序進行 訪問工作,通常訪談者可以依照實際狀況,對訪談問題做彈性調整(Berg,1998;潘淑滿譯,

2003)。

Tutty(1996)認為半結構式的訪談具有下列優點(潘淑滿,2003):

1. 對特定議題往往可以採取較為開放的態度,來進行資料的蒐集工作,當研究者運用半結 構訪談來蒐集資料時,經常會有意外的收穫。

2. 當受訪者在訪談過程中較少受限制時,往往會採取較開放的態度來反思自己的經驗。

3. 當研究者的動機是要深入瞭解個人生活經驗,或將訪談資料進行比較時,半結構式的訪 談可以說是非常適合運用的方式。

為瞭解蘭嶼達悟族原住民科學智慧內涵,及蘭嶼達悟族傳統學習歷程,以及發展在地環境 學習場域的可能性,研究者除蒐集相關文獻整理其科學智慧內涵與傳統學習歷程外,並設計半 結構式訪談大網。本研究訪談大網設計如下頁,訪談大綱完整內容如附錄一,訪談結果編碼表 如附錄二。

研究者經由多次進入的方式以熟悉研究場域,並多次與指導教授長期合作之對象討論,請 益本研究方向與訪談大綱擬定之方向是否正確,並向之請問是否有適合的研究參與者。經由在 地居民推薦、介紹,有助於研究者更快進入場域,在接洽及訪談時較易取得研究參與者的信任,

獲得較深入、真實的訪談內容。在多次與研究參與者們確認訪談時間、地點後,再行至蘭嶼進

76

行研究訪談。訪談時以錄音筆及研究者筆記記錄訪談內容,隨時觀察研究參與者之反應以引導 其做出更深入的回答;遇對方沉默時便耐心等待,或以其它方式提問,使研究參與者能順利瞭 解研究者提問本意並順利回答。平均每一名研究參與者,每一次的訪談約需 2~3 小時。訪談後,

整理資料時會需多次與受訪者確認逐字稿及分析內容是否誤解其原意,及受訪者同意將所有受 訪內容供作本研究使用。

本研究欲探討蘭嶼達悟族傳統科學智慧之內涵,在訪談前研究者需先對達悟族傳統科學知 識與科學工藝做充足瞭解,以擬定相關之訪談大綱;於訪談時先提出初階問題,待研究參與者 回答後,再做進一步的討論與探究,藉由探尋達悟族之科學智慧內涵,及研究參與者對本族科 學智慧內涵的想法。在第二個研究問題,關於達悟族之傳統學習歷程,研究者亦採取類似方法 以盡可能獲得所有的訪談資料。針對傳統智慧面臨之傳承困境與未來發展,研究者則扮演一中 立的聆聽者,謹詳實記錄每一位研究參與者之發言,在訪談過程以同理取代任何評價,以免影 響研究參與者回答的真實性與可信度。

(三) 內容分析

Berelson(1952)定義內容分析是一種「客觀、系統而且量化的方法,用來描述明顯的溝通 內容(吳明清,1991)。」具體言之,其目標在將語文的、非量的文獻轉變為量的資料。內容分 析亦稱資訊分析(informational analysis)或文獻分析(documentary analysis),與歷史研究法類似,

惟後者以探討較遙遠的過去的紀錄為主,而內容分析主要在解釋某特定時間某現象的狀態,或 在某段期間內該現象的發展情形(王文科、王智弘,2012)。

Dane(1990)認為內容分析發展至今,已擴展至分析其潛在內容,「即為構成文件材料中推 論的、蘊含的及潛在的意義」之質性研究,因此重新定義為「將相關理論的訊息作系統性及客 觀性的推理」之一種研究方法(歐用生,1991)。

本研究將蒐集研究場域及對象的文件檔案等相關資料,其面相包括國內外原住民知識及原 住民科學相關文獻、照片、書籍與網路資料等,亦為本研究重要資料來源,進行內容分析與探

77

討。本研究著重於探討蘭嶼達悟族傳統科學智慧內涵,因此選擇蒐集之文件檔案資料皆以傳統 科學及工藝為主題,從中瞭解達悟族之科學知識與科學工藝,再進行分析。另一研究重點為蘭 嶼達悟族傳統學習歷程之探討,故討論達悟族成長過程及性別角色分工之文獻皆為本研究之重 要參考資料,本研究綜合各學者之研究、達悟族作家之相關著作、及受訪者之親身經驗,作為 內容分析之素材,以期歸納出達悟族傳統學習階段與其內容,找出達悟族傳統學習之歷程。

(四) 研究者角色

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本人就是一個研究工具」,需要在實地進行長期的觀察,了解他們 的日常生活、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以及環境對其思想和行為的影響(陳向明,2002)。研 究者將自己投擲在田野中,丟出的問題或所有遭遇所引起的反應均應視為研究方法,我們所參 與的是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儀式、活動及人際網絡,所觀察的除了聽的、看的、還有互相交談 的對話(Silverman,2001)。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透過研究準備階段來充實本身原住民科學內涵與傳統學習歷程的知識,

在以學生的角色進入訪問場域,並以「知識學習」的角色向受訪者們學習其傳統智慧內涵與傳

在以學生的角色進入訪問場域,並以「知識學習」的角色向受訪者們學習其傳統智慧內涵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