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一、研究場域的選定

蘭嶼自 1618 年出現在張巒所著《東西洋考》中,被稱為「紅豆嶼」。1877 年始為清帝國 納入版圖,隸屬恆春縣,直至此時仍少受外來干擾。1896 年簽定中日馬關條約,蘭嶼隨臺灣、

澎湖一併割讓日本。日本將蘭嶼劃為研究區禁止外人開發,僅供人類學者研究,至此雖然少數 外來文明進入,對當地民族之生活影響仍少。1923 年始,日人在蘭嶼設立番童教育所,開始 改變達悟族原有的生活型態與文化傳承方式。

80

1945 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開始有數量較多的漢人進入蘭嶼,帶來包括學校、軍事機構、

基督及天主教、交通等現代化設施外來物質與價值觀的強迫性輸入,使當地居民的生活與價值 觀逐漸產生轉變;1946 年,國民政府全面推動六年義務教育,強迫入學(臺灣大百科全書,2012)。

蘭嶼於民國 1969 年成立蘭嶼國中,次年政府開始輔助學生食宿費、學費、學用品等,臺灣基 督長老教會和基督教兒童基金會也持續資助蘭嶼國中(余光弘、董森永,1998)。九年國民教育 在蘭嶼推動,延長達悟族孩童的在校時間,使之與傳統生活益發疏離。島上國中教育為住宿制,

將達悟族孩童抽離父母身邊,造成傳統文化代間傳承的困難;部分學生畢業後前往臺灣繼續接 受體制內教育,甚至結束學業後便留在臺灣本島工作、成家立業,達悟族的傳統文化對他們而 言更是遙遠。

國民政府推行義務教育以求提升國民素質,然而漢族中心的教育政策、教育方式與教材內 容等,卻從根源改變了達悟族的傳統價值觀與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使達悟族孩童從小脫離傳 統文化的涵養,導致達悟族傳統生活方式勢微,也改變了達悟族的傳統價值觀,造成達悟族傳 統文化的流失與傳承困難。

雖然蘭嶼已受現代化衝擊,然而其孤立的地理位置,使生活其中的達悟族人及其文化受外 界影響時間較晚,因此較臺灣其他原住民族保存更多在地知識、民族科學及傳統文化。因此,

研究者希望藉由此一自然及文化資源豐富的島嶼,來探討原住民民族科學的知識內涵及傳統學 習型態,作為日後政府及有關機構發展地方本位環境教育的參考依據。

二、研究參與者的選定

為了直接切入研究主題,本訪談以立意取樣及雪球式抽樣方式,選取數位長期居住蘭嶼島 上,關心地方教育發展的達悟族居民(表 3-2)。由於蘭嶼在地居民彼此間皆熟識,也避免居民 因意見和態度不同而相互猜忌的情況,因此研究者採不具名的方式蒐集資料。受訪對象包括:

教育人員、文史工作者、研究人員等在地居民,給予受訪者回答的問題包括:蘭嶼達悟族傳統

81

智慧內涵、蘭嶼達悟族傳統學習歷程與學習型態、傳統文化發展與困境、發展在地環境學習場 域之需求與可能性等面向,以取得本研究所需之資料。

表 3-2 受訪者及其背景

受訪者 性別 年齡 背景

410C 男 33 紅頭部落,有國小教師背景。

411D 男 66 漁人部落,有牧師背景,已出版數本記錄達悟族傳統 文化的書籍與文章,並持續進行文化採集與出版工作。

413C 女 25 朗島部落,有國中社會科教師背景。

413L 女 23 朗島部落,有民族學研究及社工員背景。

414D 男 43 漁人部落,有地理學及民族學研究背景,持續進行達 悟族傳統領域研究及相關文章發表。

415W 女 28 朗島部落,有高中教師背景。

415H 男 44 椰油部落,有國小教師背景,致力於將達悟族傳統智 慧融入正規學校教育。

416W 男 53 椰油部落,有國小教師背景。

本研究將訪談對象定位為研究參與者,期望在與訪談對象的互動中,互相學習,彼此觸發 出更深、更廣的想法。本研究之訪談對象包括不同性別,以提供研究者不同性別的傳統知識與 生活經驗,及所經歷之相異的學習歷程;不同性別及年齡的訪談對象,可提供對傳統文化所面 臨困境的不同看法,對島嶼未來的發展亦有不同的想像。

本研究所選定之訪談對象為島上曾到台灣接受體制內教育之在地籍居民,並具有教師背景 或相關經驗,在討論達悟族傳統學習歷程時可與現行教育制度做參考比較;具教師背景或相關 經驗者,對於學習階段與歷程可能可以提供研究者更詳細的資訊與想法;且訪談對象長期接觸 島上教育現況,更能瞭解傳統文化傳承之困境,也更能明確說出蘭嶼對環境學習場域有何需求,

以及島上在發展與保存間的兩難。另外,訪談對象由於工作性質,習於使用漢語,研究者在訪 談時也較易克服語言溝通上之障礙。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