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二、 反思台灣的公共電視工會運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而既然研究了韓國公共電視工會運動,自然也要檢視這次的研究經驗是否能 為台灣帶來什麼建議;雖然這是篇學術論文,但由韓國經驗所延伸出的建議在此 處卻要分成學術與社會層面兩部分。

回顧台灣公共電視的發展歷程,隨著二戰結束,世界局勢進入冷戰時代,台 灣則因韓戰爆發得以進入美國防禦陣線,同時獲得美方的軍事與經濟援助,在傳 播產業上,也與美、日等國際資本接軌;但對於國內的廣播事業,國民政府仍透 過繁瑣嚴格的管制條文與手段,只為排除異己、鞏固領導地位(陳美靜,2010:

27)。

但二戰後,電視機成為社會富裕、現代化的象徵,為了向國際證明台灣的進 步,同時也凸顯與對岸中國在共產主義下的窮困與肅殺,國民政府開始籌備設立 電視台,並以「官商合資」方式作為電視台營運模式,除了可利用民間資本的存 在規避某些監督,也可因官股作為最大股東來控制電視台。(柯裕棻,2008:

116-118;林麗雲,2005:9,2006:81)。

只是民間資本投入總是有限,於是國民政府只得對外尋求挹注,作為台灣在 國際市場上資金往來最頻繁的美國與日本,成為國外資本最優先的考量;當時考 量台美之間的關係穩定,若與日本合作則對兩方國際關係有益,所以在副總統陳 誠指示下,台灣省政府與所轄商業銀行,以及民間資本的投入,和日本合資在 1962 年正式成立「台灣電視公司」,兩年後,台視營運獲利大增,覬覦電視大餅 的人也與日俱增,由黨營股份為主的「中國電視公司」、以及實質上由國防部掌 控卻以民營姿態呈現的「中華電視公司」先後在 1968 年與 1971 年成立(林麗雲,

2006:84-85、88-98)。

在電視節目內容方面,雖然日資是當初台灣電視台成立的資金來源之一,卻 在意識形態的考量下,反而使美國成為台灣影視產業早期的內容供應上游(陳美 靜,2010:35);接著在本土意識抬頭,以及台視、中視、華視背後的「政、黨、

軍」色彩濃厚,不論是七〇年代的外交危機,或是八〇年代的社會變動,三台都 在節目內容上表達出對政府以及國民黨的擁護與宣傳(何貽謀,2002:182、245;

李秀珠,1996:22)。

1987 年,國民政府陸續解除黨禁、報禁,1988 年蔣經國過世,失去蔣家威 權光環後,讓接掌國民黨的李登輝無法再以早年限制與操縱手法處理地方派系,

而在整頓黨中央的過程中,地方派系支持與否具有很大影響,也令地方派系的地 位產生結構性變化(陳明通,2001:150、221)。同時,全國性企業財團打破過 去政商隔閡,開始出現捐款支持政治活動,或是直接投入選舉等方式進入政壇;

地方派系與企業財團組成政商集團,趁著國民黨政府轉型期間,形成了一套「以 權換錢、由錢掌權」的模式(陳美靜,2010:48;陳明通,2001:245)。 於是,在八〇年代由社會力與經濟力影響台灣發展的背景中,除了社會民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激昂衝撞,在傳播產業中,有線電視的前身-「第四台」也因無線電視經營不當 而崛起;但隨著第四台缺乏管理導致過度氾濫,以及低成本的使用拷貝美國節目 影帶作為播放內容,造成美方損失,再加上雷根上任後,國防經費支出增加所造 成的經濟負擔,於是以往美國對於台灣的自由貿易態度轉為公平貿易立場,要求 台灣政府出面管制,進而促成了有線電視的立法(陳美靜,2010:50)。

然而,第四台就地合法的商營性質,卻也造成電視台為追求營利而使節目內 容低落,此時,學者提倡已久的公共電視因「公視製播小組」的成立獲得初步回 應,只是當時台灣社會對於公共化的想像僅止於「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定位 不明確加上財源不穩定,導致將近十年期間,公視製播小組僅能以徵收時段方式 將節目如小蝦米般呈現在觀眾面前(馮建三,1992:60-63,1993:320-322)。 同時,以公視製播小組的組織型態來看,即使 1986 年底脫離新聞局國內處 管轄,改隸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背後的管轄機關仍是替國家宣傳的 新聞局(馮建三,1993:346);直到 1997 年通過的公共電視法,也僅在排除新 聞局以國家之手直接干預,社會上對於公視小而美、教育性質的看法仍未有太多 改變。

2000 年,「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簡稱無盟)藉著總統大選之際,替候選 人陳水扁陣營撰寫《傳播媒體白皮書》,提出無線電視公共化來解決台灣無線四 台及有線電視開放後所造成的問題;但陳水扁當選後,無盟成員體認到民進黨政 府無意落實媒體政策,遂在 2002 年 10 月 10 日以解散方式表達政府對電視公共 化消極態度的抗議,而公共化政策則在不停更換的新聞局長和媒改團體中繼續拉 扯(陳美靜,2010:91)。

民進黨之所以在選前支持無線電視改革,卻在選後卻步的原因,在於電視公 共化牽涉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政策決議,部分擁有媒體的民進黨黨員作為既得利益 者的立場,對於此決策能拖就拖;陳水扁也於民進黨中執會中表示並未因執政而 背信承諾,只是公共化議題仍須審慎研議(黃如妤,2007:118-119、125)。 2003 年七月上任的新聞局長黃輝珍延續政府消極態度,表示不排除讓台視、

華視一公一民,或甚至兩台都民營化的經營方式,引起社運團體串聯抗議,並爭 取公廣集團的成立;2004 年五月林佳龍接任新聞局長,改為提出結合公視、台 視、華視、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與宏觀衛視組成公共媒體集團,但就在林佳 龍的公共化政策宣示一個月內,華視總經理決定由總統大選期間全力輔選陳水扁 的江霞出任,更傳出江霞拒絕挺藍藝人進入華視,造成社會譁然(陳美靜,2010:

95-96)。

此舉引起國民黨疑慮,擔心台視、華視全面釋股,會讓民進黨將股權賣給親 近金主進而掌握媒體意識形態,但對於兩台全面公共化又無足夠信心,於是以李 永萍為首的國民黨立委挾帶著在野最大黨的優勢,決議推動一公一民政策。2005

七月正式成立(陳美靜,2010:96-98)。

藉由對台灣公共電視發展的檢視,不難發現台灣公共電視的成長歷程與韓國

美靜,2010:99-102)。

如此曖昧不明又混亂的情況下,第四屆公視董事就任,選出鄭同僚出任董事 長、馮賢賢出任總經理;但因馮賢賢大幅度調動一級主管、裁撤約聘造成正職人 員工時增加卻無加班費,以及對其的考核結果始終未公布,引起公視員工不滿與 抗議(謝啟明,2008:40),公視工會幹部謝啟明及陳春山因此遭到記過處分,

最後工會決定在 2009 年四月舉行對總經理的不信任投票案,752 張應發票數裡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也就是包含整個媒體產業中的工會,都希望能透過本研究對 MBC 工會與 2012 罷工前因後果的描寫,反思在台灣,媒體工會是否有實踐民主性功能的急 迫性、是否有實踐民主性功能的空間、以及是否有實踐民主性功能的能量。面對 政治力與商業力量的挑戰,此時的媒體工會,或是媒體工作者的集體組織能做些 什麼?都希望本研究中所撰寫的內容能提供給台灣媒體實務界一些「可能性」。 最後再回到公共電視身上,韓國 MBC 工會能在 2012 年罷工期間凝聚如此大 的能量,訪談資料也顯示了其他媒體工會以及社會大眾的支持,加上前述所言,

這是由於韓國公共電視佔據韓國三大電視台的其中之二所致,高度的市占率自然 引起更多人重視,當面臨問題時也能多一分力量相助。對台灣而言,除了媒體工 會該思考如何發揮工會的民主性功能之外,如何提升台灣公共電視在社會上的影 響力,也是台灣的一大課題。這已不是侷限在公共電視工會的探討,而是對公共 電視定位的反思,身為全台人民共有的公共電視,如何讓更多人能接觸公共電 視、認同公共電視、收看公共電視、討論公共電視,使公共電視能成為名符其實 以納稅人的錢替納稅人服務的媒體?不只是政治議題,也是社會議題;不只是公 共媒體工作者、媒體改革者該努力的目標,也是台灣人民該正視的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丁幼泉(1974)。《勞工問題》,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公視工會(2008 年 4 月 11 日)。〈工會對馮賢賢總經理不信任案投票結果及統計〉。 上網日期:2013 年 6 月 20 日。取自 http://blog.xuite.net/union_pts/union/23288530 朱立熙(1991)。〈南韓新聞自由轉型過程的陣痛─以「韓民族新聞」為例〉,《報

學》,8(5): 77-81。

朱立熙(1993)。《再見阿里郎─台韓關係總清算》。台北:克寧。

何貽謀(2002)。《台灣電視風雲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獻書譯(1923)。《基爾特社會主義》。上海 : 商務。(原書:G. D. H. Cole [1920].

Guild Socialism. London: The Fabian Bookshop.)

李秀珠(1996)。〈我看國內三台之問題〉,《衛星與有線電視》,9(2):21-2。

李慶臻、金吉龍(1995)。《韓國現代化研究》。濟南市:濟南出版社。

林毅璋、曾韋禎、謝文華(2009 年 6 月 13 日)。〈擴增董事 綠批馬黑手伸入公視〉,

《自由時報電子報》。上網日期:2013 年 6 月 9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13/today-fo1.htm

林麗雲(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台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 85,1-30。

林麗雲(2006)。〈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9:71-112。

林麗雲(2011)。〈節制私人資本、護衛公共責任:南韓電視體制的演進〉,《新聞 學研究》,107:1-45。

林顯宗、江亮演、李庚霈、曾敏傑(2000)。《工業社會學》,台北:國立空中大 學。

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〇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69:107-138。

香港記者協會(2013 年 3 月 15 日)。〈還香港電台傳媒專業主場 不要 AO 做廣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處長〉,上網日期:2013 年 7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1-1059&lang=zh-TW 香港記者協會(n.d.)。上網日期:2013 年 7 月 23 日。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HKJA.official/info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