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台灣、國族與離散

一、後殖民與國族

國族事蹟由敘事建構而來是後殖民研究的基本信條之一,現代國族∕國家

(nation)也是由敘事所建構,其中兩個經典是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所著的《想像的共同體》及 Bhabha 主編的論文集《國族與敘事》;國族敘事是在 流動中,隨著新的敘事不斷產生而被不斷地修改、增補與刪減(黃山耘,2017)。 與前一節提到透過分別我群和他者的差異以重建主體相同,敘事者在建構文化認 同,和建構國族身分認同的機制是接近的,都是在和他者的對話中定位自己,建 立一個想像的、流動的自我認同身分。

(一)、國族敘事建構

黃山耘(2017)基於國族和敘事間的關聯性,藉由分析兩部小說文本探討愛 爾蘭國族想像的變化。值得參考的是,愛爾蘭共和國在 1990-2010 年代經濟快 速成長,而有了和亞洲四小龍呼應的「凱爾特之虎」之稱,然而有如台灣 20 世 紀後半葉的經歷,經濟奇蹟總有轉衰之時。好在當時,藉著經濟逐漸擺脫英國殖 民歷史和過去貧窮落後形象的愛爾蘭,已自信地建構他們作為現代歐洲人的身分 及處理建國時所擱置的種種問題。凱爾特之虎興起後,當地學者12提出了後國族 主義(postnationalism)的概念,認為應該「退一步來重新思考塑造當代愛爾 蘭公民政治意識的主流思想」,重新檢視、持續反思愛爾蘭人的家國想像。愛爾 蘭的例子顯示出,國家經濟轉盛又衰的變化,確實影響敘事主體的穩定性以及身 分認同的再塑造。

國族想像敘事的建構特質,不只是殖民實存所特有的,並有部分是文化延續 的。沈松僑(1997)研究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論述建構,提到該時期面對內憂 外患改朝換代的壓力,經由一套特定的敘事將「黃帝」轉化成爲「中華民族」的

12 喀爾尼(Richard Kearney),愛爾蘭哲學家,曾出版《Postnationalist Ireland: Politics, Culture, Philosophy》(1997)等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始祖,爲二十世紀中國的國族認同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文化符號,這體現了國族建 構經常溯源過去,尋找可能的符號作為歷史基礎。而作者也提到,在晚清反滿的 氛圍下,以「黃帝」符號所塑造出來的國族認同,只能是一個以血緣的根基聯繫 爲本質,並具有高度排拒性的族群團體。並且,具有高度建構特質的符號本身,

也正是各種利益與勢力對抗的場域。

同樣談該時期國族符號的建構特質,楊瑞松(2012)提到晚清青年革命家鄒 容如何透過將滿人視為野蠻殘暴「他者」的思維模式,來建構以「黃帝」為核心 的文明漢族想像。他認為鄒容透過區分人我以打造想像共同體的「新仇舊恨」, 也就是利用「受害者故事」的歷史記憶,來達成其共同體想像和集體動員的目的。

此外,相較明確肯定的仇滿,鄒容對西方列強和日本抱持崇敬態度,並混雜後兩 者資源來建構他心目中的我族論述。

至此可以歸納出:1.國族想像的建構同樣必須要有人我區分,並且經常透過;

2.集結個人或集體的新仇舊恨打造受害者故事,達成想像共同體的集結;3.中國 土地上各朝代間雖不盡然具有實際的殖民主從關係,但有相近殖民壓迫的結構,

國族想像的重構需要涉及不同權勢族群間的支配和壓迫來供給動力。

(二)、去殖民任務在台灣

後殖民時代的任務,除了對外追求與殖民者間的平等;同時對內,也要處理 內部族群之間的差異(Chatterjee, 1993)。台灣的國族敘事一直都跟去殖民非 常相關,所謂「解殖」或者稱「去殖民化」的任務,指得是殖民地從殖民狀態解 放的一連串過程。有學者曾言台灣弱勢族群仍處於被殖民狀態,同時去殖民運動 是永恆的抗爭,是對宰制關係的挑戰(陳光興,1996)。台灣島曾經歷日本帝國 主義殖民長達 50 年,後殖民理論在台灣累積不少研究,而多數研究關注在統獨 議題、身分認同和國族運動,仍有許多待拓寬的範圍(邱貴芬,2000)。

施正鋒(2005)認為,如果說後殖民的主體是權力的底層者,對於台灣的殖 民結構,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有如俄羅斯娃娃般的相對支配關係。正常而言,當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個殖民者離去,殖民地的人民應當自然開始經歷去殖民化的過程,然而「後殖 民進程的遲來」在台灣是被廣泛研究而認可的歷史描述,日本帝國的瞬間瓦解和 再殖民的發生,使得台灣去殖民化過程不完全或者延後。

廖炳惠(2000)提到「後殖民遲來」的兩個主要障礙:分別是1947年二二八 事件和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他並認為二二八事件以後,國民黨政府對台灣人 的統治是一種「內部殖民」。其他學者也提出,台灣的經驗是一種「連續的殖民」

和「多重殖民」,連續代表時間上殖民狀態的不間斷,多重則指在日本人、外省 人、本省人、原住民等多種身分上反應出重層的權力位階(吳叡人,2006)。荊 子馨(2001∕鄭力軒譯,2006)研究台灣人由於日本帝國瓦解加上威權政府禁忌,

解殖過程並不順利,並由於解殖的不正常化對日本產生特殊情感。基於各種認同 相互交疊貫穿的多重可能性,荊子馨反對存在一種「至高無上又緊密統合、本質 主義又自我意識式的民族∕國族認同」,他認為在談論後殖民狀態下台灣人的認 同時,台灣主體身受日本殖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間的影響是重要的。

吳彥明(2009)在書評中整理出多位學者的論述對話,他提到了從威權過渡 到民主化階段,台灣國族主義的再形構過程與結晶化,以及現今台灣國族主義的 內涵仍是相當不明確。他提到國族主義是一套論述形構,它並不預設了獨立建國,

反而是內含著衝突與矛盾。而一旦我們將國族主義限縮在獨立建國的選項之上,

就無法細緻地理解台灣國族主義∕認同在國民黨威權時期、民主化時期或政黨輪 替等不同歷史階段中的再形構過程。因此起源不再是確切時間的考據證實,更重 要的是論證「起源」與「現今」之間的接合關係。

不論是內部殖民或者多重殖民,顯示的都是島內多個族群間存在特殊、並且 跨時間延續著的殖民結構。在戰後初期,台灣統治菁英幾乎都是外省籍人士,國 民黨政府事實上承繼了日本人遺留下來的殖民結構(劉亮雅,2010)。台灣社會 有很長一段時間並存著後殖民情境、再殖民現象與抵殖民的企圖,曾經本省族群 在面對新的支配者時,也必須藉由凸顯「差異」和重組來抵抗社會困境。1987年 解嚴後,民間社會的力量齊放,不斷地改造革新直至今日。1990年代,台灣開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中華民族」逐漸轉向肯定、維護「多元文化」價值,1997年「多元文化」一 詞更正式納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在兼容多元的新國族論述下,不論是 原住民正名運動、轉型正義的關注、台灣主權的論爭,諸多的社會對立和討論都 延續著歷史上曾經存在的裂痕,不斷進行精神上的償還,以及實質資源上的分配。

林芳玫(2017)對於台灣人的認同形構,提出身分編輯的說法,並指出組成 身分認同的多重元素。研究者認為國族身分必需先以日常生活中的性別、階級、

世代等身分認同為建構基礎,而在這片土地上的國族認同,總是包含台灣與日本、

台灣與中國的複雜糾葛。同時,提出身分編輯的視角,可以避免將國族寓言解讀 為單一國族認同,也可以避免將多元的國族認同看作是靜態的,並使研究人員能 同情地理解各種人物的行為動機,同時仍然保持批判的觀點。

歷史本身就是幽靈,它永遠不會真的結束,而是持續作祟於當代生活中(林 芳玫,2017)。複雜的歷史、重層的權力支配情境如幽靈一般影響、如影隨形於 每代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建構當中。當我們在選舉這樣的政治案例中,試圖處理韓 粉的認同敘事,國族大概是難以避免的一個分析環節。台灣的去殖民歷程之所以 複雜難解,和多重離散的混雜結果有關,因此在下個段落,本文將整理離散和混 雜概念有哪些資源,有助於分析韓粉群體的家國想像。

二、離散與混雜主題

(一)、離散的概念

後殖民身分認同延伸關注的重要主題之一「離散」(Diaspora,又譯族裔散 居),意指某個種族出於外界力量或自我選擇而分散移居世界各地的情況。離散 散居的族裔,生活在所居處的社會中,卻仍對其他時空殘存集體記憶,而在想像 中創造型塑出自己的認同歸宿(張京媛,1995)。

「離散」所指涉的現象,從猶太古典離散族群,到全球化情境下勞動力的流 動。有些學者把離散視為敘述工具(Safran, 1991;Cohen, 1997),另一些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則把離散視作過程(Gilroy, 1993)前者著重討論離散的政治經濟內涵,後者體 認離散為一種批判方式,將分析注意力轉向當中較具文化性的面向。

Cohen(1997)提供一個條件列表來框定離散概念的使用,並將離散社群分 成「受害者、勞動力、貿易買賣、帝國、文化的」共五種類型,他訴諸起源的框 架,被批評對離散經驗存在偏見13,類型學的後設分類也被認為對使用概念沒有 幫助。Steven Vertovee(1999)提出的框架,則注意到了離散現象在社會、文 化上的區別:第一、特定的社會關係組成關乎到共同的起源和遷徙路線;第二、

在對家鄉的忠誠和對接納國的忠誠間有一種政治傾向的緊張關係;第三、有一些 特殊的經濟策略以動員集體資源的方式標誌著離散族群。

將「離散」思考成一種過程的理論陣營中,例如 Hall(1990)對「離散最初 是指來於一個地方而現在卻屬於另一個地方」的關心,他們對照以你從某地來此

將「離散」思考成一種過程的理論陣營中,例如 Hall(1990)對「離散最初 是指來於一個地方而現在卻屬於另一個地方」的關心,他們對照以你從某地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