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庶民研究

歷經長時間的發展,後殖民論述已經分化形成出「黑性運動」、「後殖民女性 批評」、「少數論述」、「庶民研究」等等不同的研究議題(宋國誠,2003)。本文 並不是打算進行一個史學研究式的「庶民研究」,而是在後殖民論述的延伸下,

借取「庶民研究」過去已有良好發展的概念資源。

因此,主要回顧的人物將有以下幾位,藍納吉‧古哈、帕塞‧恰特吉(Partha Chatterjee)、迪皮‧查克拉巴提(Dipesh Chakrabarty)以及史碧娃克。回顧 的內容包含庶民研究學派最基本的核心關注、對「庶民」的概念化處理,以及幾 位理論家,尤其在庶民政治動員形式、語言表現特性方面既有的討論,皆對本文 所探討的現象有所幫助。

一、「庶民」的概念演義

邱貴芬在《「後殖民」的台灣演繹》(2000)一書的序文中提到,後殖民理論 兩個最混亂的概念,分別是「殖民」與「底層人民」。

「底層人民」(subaltern)或者稱作「庶民」、「從屬階級」的概念最早出自 於馬克思主義者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葛蘭西是在兩層意義上 使用這個理論術語,首先是作為「無產階級」的代名詞;其次是指階級化社會結 構中臣服於統治霸權,或被結構性排除在資產階級論述外的「從屬階級」。葛蘭 西在義大利從事對從屬階級農民的研究發現,相比統治階級有整體性、獨創性和 具有活力的歷史動力機制,相對破碎、被動和依賴性高的庶民意識往往被統治階 級的意識形態所支配(張旭鵬,2006),他將庶民在專制體制下養成的順從習慣 稱之為「臣屬性」(subalternity),(宋國誠,2003)。

延續葛蘭西所稱,對印度庶民研究學派而言,庶民的所指更加廣泛,幾乎成 為「人民」的同義語。該學派創始人古哈定義「庶民」作為一種總稱,可以表述 不論是以階級、種性、年齡、性別、職位或其他任何方式來分別的從屬地位下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Guha, 1988),例如女性、農工階級等受壓制群體。接續該領域工作的 Spivak 進一步將「庶民」詮釋為,一種文化無產階級,用指那些不能言說自己,必須依 靠他人代言和再現的群體(Spivak, 1988;轉引自宋國誠,2003)。透過在解構 的基礎上強調從屬婦女在性別意識形態中的位置,Spivak 擴大了從屬的概念,

給予「庶民」更細緻、靈活的定義(Morton, 2003)。

庶民研究多數的代表人物屬於後結構主義路線的後殖民理論家,此研究領域 象徵了文化研究與後殖民理論所關切議題的合流,並有效克服東方學理論重心停 留在第一世界的問題(曾軍,2006)。該學派起初以根據地在西方的印度裔歷史 學者為核心,探討南亞社會底層民眾的歷史、文化、生存狀況和反抗鬥爭。而後 相關的理論、概念和實踐,不只被運用在南美、中國各地的研究,也超越到後殖 民史學和歷史學科以外的範圍,在民族學、文學、女性主義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皆有討論。而台灣因為曾經歷重層殖民壓迫的歷史過往,在文學和文化研究方面 也有若干應用。

二、庶民的政治和另類民主抗爭

(一)、庶民政治和其行動特色

就庶民研究而言庶民是與菁英(elite)概念相對的。菁英在不同的情況裡 可能是不同身分,地方鄉紳、富農相對於中央統治者與窮農之間,自然呈現不同 的權勢階層關係,因而會造成社會立場及聯合問題上的模糊性與矛盾。而當然與 菁英相對的庶民概念,亦具有這樣的身分模糊特性。古哈(1988)提到,庶民研 究的任務就是要調查、鑑別並評估這些(原則上都屬庶民)的社會成員從其典型 的歷史地位偏離的特殊性質和程度。

庶民研究者認為,「庶民政治」別於菁英政治,有特殊的組織和表達模式,

古哈將「庶民政治」定義為:是一個自足的領域,它既不源於菁英政治,也不依 靠它存在(Guha, 1983)。以印度而言,菁英政治的運作由殖民主英國所帶入,

依賴議會等政治制度運作,動員方式傾向依法行動且自上而下,總體而言是更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謹慎、克制與理性;而庶民政治則依賴傳統的家族血緣或地域關係來運作,傾向 於 水 平 的 聯 盟 關 係 且 自 發 性 動 員 , 並 通 過 一 定 形 式 的 暴 力 來 表 達 訴 求

(Chatterjee, 2012)。庶民政治雖可追溯到殖民統治時期,但它不斷調整自身,

發展出新的內容與形式,並且具有更深厚的本土基礎,在組織形式與表達模式上 與菁英政治截然不同。

庶民政治的自主性來自於:庶民意識的獨特結構,即所謂庶民群體共有的底 層性∕臣屬性(subalternity)的塑造。庶民政治另類的表達模式,是由從屬階 級所遭受程度不同的壓迫、剝削感受以及勞動經驗而來。經驗的不同,使得庶民 政治產生有別於菁英,不同的語言表達、行為模式、規範及價值觀。然而庶民研 究者也提醒,這不代表庶民政治與菁英政治間完全沒有重合部分。

庶民研究學者致力對資料進行話語分析,利用逆向解讀的方式,揭開官方歷 史資料中被菁英統治階層遮蔽或者被扭曲的「庶民意識」。古哈強調,要研究與 庶民有關的「重大危機時刻」,因為當共同面臨例如飢荒、革命等重大危機之時,

庶民政治的表達模式將比平常碎片化的經驗和表達更為集中。他們稱這種特定於 庶民,相對穩定的思維表達模式為「庶民意識」(subaltern consciousness),

(Guha, 1983;Chatterjee, 2012)。

庶民研究致力從人民而非國家的角度分析庶民和其抵抗,古哈透過對殖民時 期印度農民、部落居民的抵抗運動以及瘟疫等重大事件的研究,列出庶民起義

(insurgent)行動中「庶民意識」的六個要素面向,分別是:

1. 否定性(negation):庶民表達自我主體性的方式是從它的從屬狀態所 決定的,它經常利用敵對面的菁英文化為號召來抵抗。

2. 模糊性(ambiguity):對於統治者而言,抵抗的形式因為涉及翻轉舊的 權力關係,有高度的模糊性。但是庶民抵抗與犯罪不同的是,必然且總 是公共事件。

3. 模式化(modality):庶民抵抗行動有特色化的模式或形式,往往會呈 現出負面的形式,例如在顛覆權力關係的同時又重現權力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團結性(solidarity):按照種族、血緣等特定關係來界定團結的對象 與範圍,是庶民起義集體性的重要表達,但在階段間範圍經常改變。

5. 傳遞性(transmission):在上述團結範圍內,訊息傳播速度常超越統 治階級所想,其有獨特的傳播管道,其中最常見的傳播管道是謠言。

6. 地域性(territoriality):庶民間的團結侷限於特定地理空間,地域 空間的界線一方面由敵對方統治的地理範圍來决定,另方面由社區的聯 繫紐帶所擴及的空間來决定。

對於庶民意識的結構,古哈提出「社區」(community)作為團結行動的單位,

他將庶民群起行動的諸多特性稱之為「社區原則」(principle of community), 來揭示在庶民行動過程中,具體的反抗行為所具有的意義。同時古哈也注意到,

庶民的團結經常不是基於相互共同的利益(common interest),而是透過血緣、

民族等彼此關係的共同點與親疏遠近(mutual bonds of kinship)來結盟的

(Guha, 1983;Chatterjee, 2012)。

表二、庶民研究下的從屬階級特色 庶民意識

 來自受壓迫、剝奪感受以及勞動經驗,並塑造了庶民政治。

 意識型態破碎、被動和依賴性高。具特有的溝通語言、規範和價值觀。

 在群體面臨外在環境挑戰的「危機時刻」模式相對穩定集中。

庶民政治

 不源於菁英政治,也不依靠它存在,具更深厚的本土根基。

 組織形式、表達模式,政治的目的、方法和行動與菁英政治不同。

 依賴地緣與血緣關係來運作,多水平橫向的聯盟關係。

 自發性的動員,通過一定形式暴力來表達訴求。

訊息傳遞特色

 訊息傳播速度快,且在一定範圍內傳遞。

 透過謠言管道傳遞,添加個人意志,訊息來源通常未知。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劉健芝、許兆麟選編,2005;張旭鵬,2006;陳義華,20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後續承繼的理論家,進一步建構「社區」的概念內容,並討論到關於團結邊 界的動態變化,他們認為庶民社區團結邊界,即「我們」與「他們」之間的界線,

其 凝 聚 和 變 化 是 極 快 速 的 , 且 會 因 為 外 在 鬥 爭 環 境 的 變 化 而 不 斷 地 改 變

(Chakrabarty, 2002;Chatterjee, 2012)。此外,還必須正視庶民團體內部的 差異性,理解它絕不是一個內部平整、合諧、均質而無分歧的群體。社區內部不 同群體之間,實際上也充滿對立與衝突。查克拉巴提更提醒,挖掘庶民「社區」

內部的各種權力纏鬥和差異性,能使其成為一個更加有效的分析庶民文化的工具

(Chakrabarty, 2002)。

在印度語境中,種性制度作為一種明顯的身分階級差異的架構,分離、辨認 出不同社區間的敵對關係(antagonistic relation),而在一種架構內通常具有 一組共享的價值觀。庶民研究者認為,以種性制度為範例的這種架構,能夠作為 一種普遍文化形式,概念化各種社會群體之間的身分認同與差異關係,並在任何 權力關係中被建立(Chatterjee, 2012)。

而庶民研究學派也因此從早期研究庶民起義行動中,政治表達與庶民意識表 現的穩定模式;到後期,轉而研究庶民的日常生活細節,試圖在研究資料的碎片 中察覺庶民團體內部的差異性、表達模式的多樣性。「社區」作為分析單位,進 一步衍用到庶民研究對民主社會政治體制的分析當中。

(二)、Chatterjee 的「政治社會」

帕塞‧恰塔吉(Partha Chatterjee)逐漸以「社區」(community)概念取 代「庶民」(宋國誠,2003)。出身政治學領域的 Chatterjee,除了是庶民研究群 的一員,更被認為是繼法農以後,立足於第三世界批判思考民族主義問題的論述 大家。他在《國家及其碎片》(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1993)中提到

「碎片」是沒有被權力組建或指使的「社區」,在他看來民族主義(或現代國家)

「碎片」是沒有被權力組建或指使的「社區」,在他看來民族主義(或現代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