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貳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後殖民理論

後殖民(post-colonial)一語想當然和殖民主義(colonialism)有關係。

所謂殖民主義一般被描述為是有中心、有邊緣的。在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時期,

以西方、歐洲強國為中心,一個具有優勢的政治實體向邊緣擴張,使用和平或暴 力的策略,對於相較弱勢、不發達的國家、民族或地區,進行侵略、壓迫、統治 以取得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管轄權,對殖民地資源進行管轄、奪取、奴役和剝削。

在此殖民地指得是,被殖民宗主國剝奪了自主權力的政治體。後殖民主義對於 16 世紀以降帝國主義殖民型態的批判,多是集中在政治、經濟及軍事擴張方面;在 20 世紀二戰結束後,資本主義全球化高度發展,西方先進地區利用跨國公司等 體制,產生掠奪落後地區經濟和文化資源的新殖民型態,1980 年代興起的「後殖 民主義」文化批判,遂轉向文化領域。

一、「後殖民」:從去殖民化到一種論述解讀

「後殖民」的意義向來分歧,在西方理論世界就相當複雜。1989 年 Ashcroft 等人出版《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是最早的後殖民專書,該書 作者挪用了「後殖民」一詞,並將其定義為涵蓋「從殖民行動開始到今日,所有 受到帝國化過程影響的文化。」1995 年《逆寫帝國》的作者群延續對於「後殖民」

的解釋:「是一種特定的文化策略,並指稱是殖民化以來到今天的全部歷史」又 再一次拓寬了後殖民的內涵範圍(Ashcroft, Griffiths & Tiffin, 1989∕劉自 荃譯,1998;Ashcroft, Griffiths & Tiffin, 1995)。

Stephen Slemon(1991:3)提到後殖民定義雖然廣泛,但概念最有用的地 方,是試圖在文化領域中建立一種「反叛」或「殖民之後」的論述支點(anti- or post-colonial discursive purchase in culture)。他提到這個支點起源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殖民者將權力刻印在一個「他者」的身體和空間。可見他將後殖民視為一種反殖 民的對立性論述,而且是起源一個持續但仍是從屬支配關係的傳統。

傑恩‧普拉卡希(Gyan Prakash)認為後殖民是作為一種殖民主義受害之後 的「後果」而存在的。對他而言,是後殖民和它所批判的西方歷史有著若即若離 的關係,迫使殖民關係兩方陣營必須或者能夠重新建構關係。普拉卡希的描述顯 示後殖民主義的兩項內涵:第一、後殖民是一種對統治關係及其歷史的反思,是 具備了在集體記憶上對抗自身記憶的一場自覺運動;第二、這樣的描述賦予後殖 民解構帝國論述的能量,因此普拉卡希以一種現代「知識體系的騷動」來看待後 殖民理論的形成(Prakash,1992;宋國誠,2003)。

關於後殖民中「後」(Post)的意涵,巴特‧穆爾-吉伯特(Bart Moore-Gilbert)等人(1997)認為由於文化本身的特性常是超越時代的,在時間上有 確切劃分,會使後殖民宣稱的意義削減,因此後殖民主義難以避免在編年意義的 切分上不能夠明確。但他們認為「後」,可以意指種族隔離、瓜分、佔領的終結,

一種已成事實的、和即將到來的終結,同時也隱含著撤退、解放、和重新統一。

中國學者張京媛(1995)認為「後」一指「時間上的完結」,代表從前的殖 民控制已經結束;二指「意義的取代」,代表殖民主義已經被取代而不再存在。

宋國誠(2003)則認為,若殖民統治的不公還沒有被消除,宣稱殖民主義已經結 束言之過早,就意識形態而言「後」應該意謂著一種替換。因此上述「時間上的 完結」和「意義的取代」之間應該是相關的—殖民關係仍然持續,殖民狀態轉化 成另一種形式存在,因此殖民時間並沒有真正完結,殖民意義也未真正被取代。

關於後殖民的時間和意義,邱貴芬(2000)的解讀認為,「後殖民」必須與殖民 經驗有關,但是似乎是一種抗拒帝國宰制的精神,而不必然用來標示殖民地脫離 統治的特定歷史階段。

Couze Venn(2006∕謝明珊譯,2011)則提到,「後」代表的並非前期的終 結,而是一種解放的歷程。他提到一個以拆解各種社會建制結構與價值的目標,

因此後殖民批判對他而言,除了是一種批判西方主義,更是一種解放的任務,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者能將研究對象擴展到更廣的架構和範圍上。

後殖民一詞似乎很難在單一的字義解釋上使用,Diana Brydon(2000)就建 議研究者,將後殖民看作是對一系列困難問題的提問,而不是一個形容詞。將後 殖民當作是一種「詮釋性框架」,思考是具備什麼樣的文化條件,使得所研究現 象得以用後殖民來閱讀分析。

致力於後殖民史研究的羅伯‧楊(Robert Young)在《後殖民主義──歷史 的導引》(2001∕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59-60,70)書中提到,「後殖民」

結合了兩個要素:一是後殖民時期的認知性文化創新,二是針對「後殖民情境」

種種狀況的政治批評。後殖民理論的語言具有一種片段性和混雜性:反映經驗分 析中核心客體不斷改變的形式,具有衝突的文化互動,而且也將繼續重複。Young 也提到,後殖民理論所關切的一直都是各種文化混合後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對他 而言後殖民理論內容,貴在它是一整套拒絕統一形式的批判概念資源,研究者能 夠將資源運用在不同社會和文化目標中。他鼓勵對殖民和反殖民語言的「批判性 重讀」,作為後殖民論述的實踐方式。

宋國誠(2003)將後殖民論述(postcolonial discourse)定義為在當代文 化、歷史、政治領域中的一種「文化抵抗」形式的批評,是一種策略性的書寫。

對他而言,「後殖民」一詞隱含著殖民的延續和尚未超越。

不論後殖民的意義如何變化,關心主體性重建的問題始終都在。最早,後殖 民關心的焦點是,一種從屬的本土性,如何在論述過程中被建構。殖民宗主國總 是占有優先的主體,而相對,被殖民的、本土的這一方總是從屬的次要主體。但 逐漸地,在後殖民主義經歷了從殖民、新殖民到後殖民的轉化,重點更是在對去 殖民語言的「批判性重讀」,對於各種主體和客體間存在的從屬和依賴關係,進 行重新閱讀和書寫(Nicolas, 1994)。也是如此,後殖民主義遂能夠進入第一世 界內部,在女性主義、種族、階級等各議題,廣泛的喚起各種對處於從屬地位的 他者的研究。例如朱偉誠(1998)針對台灣同志運動的研究,他嘗試發展一種「後」

殖民主義的批判思維,他提到以文化介入這樣「造就性(performative)」的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言動作來進行研究,並認為他所謂的「後殖民思考」方案,能夠在文化政治的場 域中來促成新殖民主義的終結。

上述理論家並沒有放棄「解殖∕去殖民化」(decolonial)的工作,但是後 殖民狀態充滿矛盾而異質的特性,使得研究者除了要面對新、舊殖民主義的遺緒,

同時間也要注意,新興國家內部變異殖民形式的出現,因此後殖民並不可簡單等 同於「去殖民化」,而是緊跟在去殖民化之後的一場範圍寬廣的殖民狀態研究與 抵抗。後殖民始終是一種旨在對抗遺忘,面對殖民後果的理論性回憶,它關切殖 民時代雖然已經發生或者結束,但殖民現象和狀態卻尚未終結,仍然透過文化生 產、文學敘事、科技、符號甚至知識分子的代理而延續(宋國誠,2003)。因此 在韓粉面對失語壓迫狀態的背景中,本文將在後殖民寬廣範圍的研究視域下對主 體混雜、分裂的構成和政治反抗行動,進行以後殖民觀點現象重讀的批判性工作。

二、後殖民理論:主題與歷史發展

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起初是跨學科、跨議題的,以文學和文化 研究為主要基地的研究領域。由於這個跨學科的性質,後殖民主義興起的時間點 和發展有眾多說法,但共識是肯定不晚於 1970 年代。而就時間線上的理論發展,

後殖民主義可以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法農(Frantz Fanon)為非裔的精神病學家,被認為是後殖民研 究的奠基者,他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對受殖民主義統治的人民所承受的心理負 擔,及產生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除了法農,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印度歷 史學者藍納吉‧古哈(Ranajit Guha)。

第二階段:以薩依德(Edward W. Said)為代表,他引用知識∕權力的概念和 文化霸權理論,分析西方與東方的互動關係,並熱心於對「殖民話語」的解碼。

同時期還有「拉丁美洲批評」和文學的後殖民批評也蓬勃興起。

第三階段:1980 年代後期,後殖民主義開始進入社會學、人類學、種族與性 別研究、國際關係、比較文學、藝術、戲劇、電影等各種領域(宋國誠,20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Venn(2006)提到,後殖民的其他同源領域包括文化研究、政治經濟學、性別研 究、科技的社會研究以及主體性理論。這些研究領域本身就兼融各種學科的概念 和理論,因此「後殖民主義」所涉及的議題包羅廣泛,如殖民論述與文化再現、

文化與帝國主義、全球化與民族文化身分,另外還有關於種族、階級、性別的殖 民關係研究等等。

張京媛(1995)所編的論文讀本《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認為後殖民理論 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分別是「批判東方主義」、「對民族主義的探討」、「文化認 同」以及對「被殖民者的分析」。在這幾個分析主線中,我將側重介紹後兩者中 的重要概念和其理論家:

(一)、批判東方主義

薩依德代表著作《東方主義》(Orientalism),被認為是後殖民理論的根源。

他的基本概念立基於西方對東方的一種文化霸權,東方作為西方文化知識的客體。

因此東方主義是被製造的,主要依賴西方文化對它的虛構和再現。薩依德集中分 析了殖民話語文本當中,西方對特別那些受殖民主義控制的地區和文化所進行的 知識編碼和製造。

(二)、對民族主義的探討

後殖民理論認為民族主義是帝國主義的產物,由於理論興起的背景,一開始

後殖民理論認為民族主義是帝國主義的產物,由於理論興起的背景,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