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社會文化下,不同認同範疇的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 題之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脈絡中,回答自己所採用的認同策略(詳細的量表編製過程請見第三章)。由於 修改後的測量工具是針對青少年設計的,因此本研究將其命名為「青少年認同策 略量表」(the Identity Strategy Inventory for Adolescents, 簡稱 ISI-A)。

本研究是首次將認同策略的測量放在特定的認同範疇下來進行,因此 ISI-A 的心理計量特性需加以檢驗。亦即,以學習範疇與日常活動範疇來測量認同策 略,其所得出的認同策略之結構是否與過去 ISI 所探討的認同風格之結構相仿?

不同的認同策略之意涵是否不變?其信、效度如何?這是本研究欲探討的一個研 究問題。

第四節 台灣社會文化下,不同認同範疇的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 題之關係

根據以上的文獻回顧與反思,本研究認為需先將認同策略放在不同的「認同 範疇」下,進而從「文化」的角度來探討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之關係。由 於本研究以台灣青少年為受詴,因此當先了解,不同的認同策略與不同認同範疇 在台灣社會文化下的相對適應性;接著探討在不同的認同範疇之下,各種認同策 略的適應性又有何不同。

一、不同認同策略、認同範疇在台灣社會文化下的適應價值

(一)三種認同策略在台灣社會文化下的適應性

有學者認為,三種認同策略對個體的適應性由高至低依序是訊息取向、規範 取向、與散漫-逃避取向(Vleioras & Bosma, 2005)。然而,此種適應性排序未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放諸四海皆準,而可能是西方文化所特有的標準。Baumeister 與 Muraven(1996)

認為,現代西方社會鼓勵個體追求個人價值(personal values),而不強調遵守社 會共有的價值。Markus 與 Kitayama(1991)也認為西方文化強調個人是獨立、

分離、獨特的個體,所以易於發展出「獨立型自我(independent self)」,亦即個 體會依據內在特徵(如特質、能力、價值觀、感受等)來建構自我。由此看來,

從事自我探索的個體符合西方社會的期望;探索自我可能帶來成功的適應,但也 可能被過度強調而成為個體的負擔,反而不利於心理適應(Luyckx et al., 2008)。

總而言之,訊息取向是西方文化的人們較為重視與崇尚的一種認同歷程。

西方文化著重個人價值的特性是否可以類推到以華人為主體的台灣社會?

傳統華人文化所著重的價值與西方文化有何不同?與西方文化價值不同的是,傳 統華人文化強調人際間的相互依存與和諧,個體所發展出來的自我是一種「相依 型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Markus & Kitayama, 1991);同時,傳統華人具有

「社會取向」的行為模式,習於依據外在期望或社會規範來行動,不同於西方人 的「個我取向」之行為模式(楊國樞,1981)。根據傳統華人文化的價值來看,

能否依循社會規範或達到重要他人的期望,對於華人青少年的適應具有重要的影 響。因此在三種認同策略當中,或許較能考量他人、順應規範的「規範取向」, 在傳統華人文化當中應該具有較為適應的價值。

然而,當今台灣社會受到傳統華人文化及現代西方文化價值的雙重影響,處 於傳統與現代混合的狀態之下(楊國樞,1992)。那麼,訊息取向與規範取向,

何者才是對台灣青少年更具有適應價值的認同策略?Lu 與 Gilmour(2004)以台 灣的大學生為樣本,發現「獨立型自我」較「相依型自我」更能預測台灣人的主 觀幸福感。此研究結果是否指稱當今台灣的文化已經無異於西方文化?本研究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有待商榷,如同 Eryigit 與 Kerpelman(2009)的評論,「大學校園」相當強調 自主性,因此即使在集體主義的國家,以大學生為受詴時,仍可得到獨立自主者 的適應性較高的結果,但不能依此推論到大學以外的其他人。例如,曾秋玲(1999)

探討無法達到「自己期望的目標」與「父母期許的目標」、以及無法避免「自己 害怕的結果」與「父母害怕的結果」,何者對於台灣國中青少年的負向情緒具有 影響力?結果發現,台灣國中青少年之憂鬱情緒主要來自無法達到「父母期許的 目標」,焦慮情緒主要來自於無法避免「父母害怕的結果」。曾秋玲的研究結果反 映了傳統華人文化中之「相依型自我」的價值,依然在當今台灣的國中青少年身 上展現出來。

有些學者認為,儘管在社會快速變遷的台灣,西方價值逐漸融入到個體的生 活中,使得社會取向與個我取向的心理特徵並蓄存在,但在父母教化孩子的過程 中,仍較強調社會取向的內容;使得重視自己與他人關係的傳統不易隨社會變遷 而有所改變,而是根深蒂固地流傳下來(楊國樞、葉光輝,1993)。的確,從社 會變遷的調查資料來看,台灣社會變遷使得表層現象的改變是劇烈的,從 1984 至 2005 年之間,台灣地區人們的價值觀念改變頗大;例如「媳婦因意見不合而 與婆婆爭吵」,1984 年有 64.4%的受訪者認為是錯的,僅有 2.3%的受訪者認為沒 有錯;到了 1995、2000、及 2005 年,分別有 38.6%、39.9%、及 21.1%的受訪者 認為是錯的,而認為沒有錯的人數則從 8.0%、9.1%、增加到 18.5%。「將父母送 入養老院而不親自撫養」的行為,1984 年有 91.3%的受訪者認為是錯的行為,僅 0.7%的受訪者認為沒有錯;但從 1995、2000、至 2005 年,認為是錯的人數從 68.9%、63.1%下降到 46.6%,而認為沒有錯的人數從 5.0%、7.8%、上升到 16.3%。

「夫妻不合而離婚」的行為,1984 年有 56.1%的受訪者認為是錯的,而到了 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0、至 2005 年分別有 38.1%、37.8%到只剩 20.2%的受訪者認為是錯的;認為 沒有錯的人數則從 1984 年的 11.7%漸次增加到 21.2%、24.1%至 2005 年的 44.3%

(章英華、傅仰止,2006)。以上這些數值顯示,台灣人的道德觀念從著重於關 係的和諧與社會取向的傳統逐漸轉型到著重於個我取向與強調自我意識。

然而,表面上道德價值的改變未必代表現今的台灣社會已經完全捨棄傳統華 人文化價值;為釐清台灣人的自我究竟如何受到華人社會取向及西方個我取向的 影響,陸洛與楊國樞(2005)對於 28 位台灣大學生進行有關「自我實現內涵」

的焦點團體訪談及短文撰寫,分析這些文本資料後,歸納出三種自我實現的範 疇:分別命名為「完全做自己」、「以成尌回饋家庭」、及「自我安適、兼善天下」。

其中,「完全做自己」定義為「個人自主地選定目標與理想,將之付諸實現,且 能達成」,在表面上似乎無異於個我取向的西方文化價值,但若深究研究參與者 述說與撰寫的文本脈絡,則發現到他們追求自我理想的前提,仍然還是將重要他 人納入考慮,甚至是認為要能完成社會角色的使命之後,才有可能完整地成尌自 我。至於「以成尌回饋家庭」及「自我安適、兼善天下」,則明顯地符合傳統華 人文化中社會取向的自我實現。針對此研究結果,陸洛與楊國樞指出,「華人在 堅持自我需要滿足時,總是同時考慮他人需要與社會責任,似乎『他人』總在『自 我』現身的同時出現,如影隨形,時刻提醒著我們華人自我最核心的互依性」(陸 洛、楊國樞,2005; p. 57)。

身處於台灣社會的華人,其自我可能同時包含傳統華人文化的社會取向自我 以及西化的個我取向自我(孫蒨如,2000;楊國樞、陸洛,2005)。個我取向的 道德價值隨著社會變遷而受到愈來愈多的讚許;然而,台灣人所宣稱的個人價 值、追求自主,在本質上仍是為了重要他人的認同與支持,不同於西方人抗拒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影響的個我取向(陸洛、楊國樞,2005)。因此,放在認同策略的議題上,我 們推測對當今台灣的青少年來說,考量他人期待與順應規範的「規範取向」仍然 是最符合文化脈絡的一項認同策略,因此採用規範取向應可為青少年帶來適應價 值;隨著社會的變遷,個我取向價值漸受台灣社會所重視,著重個人態度的「訊 息取向」或許也能為個體帶來適應價值。不過,由於台灣社會的本質仍是強調相 依型自我的傳統華人文化,因此若同時考量規範取向與訊息取向,我們預期規範 取向更能夠降低台灣青少年的適應問題。

此外,訊息取向對於台灣青少年的適應價值,不只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也 受到不同的「認同範疇」之影響,這在以下的文獻回顧中會加以說明。

散漫-逃避取向的適應性如何?過去,實徵研究皆發現到,散漫-逃避取向可 預測較高的青少年內、外化問題行為(表 2-2、表 2-3)。而在華人文化下,由於 父母教化子女的方式主要是懲罰不合宜的行為,而非獎勵好行為,此種教養方式 可能使孩子對自己的缺點相當敏感,而導致華人以「不犯錯」作為行事背後的基 本動機(楊中芳,1991)。Cheung(1997)對香港青少年的研究發現,未能避免 拒斥狀態(undesired state)比未能達到欲求狀態(desired state)對青少年情緒適 應的影響更為不利。在三種認同策略中,由於散漫-逃避取向具有逃避、延宕決 定的特徵,一般人認為是較不良、不正確的認同策略,因此,當華人青少年評估 自己的散漫-逃避取向分數愈高時,其隱含「犯錯」的感受可能比西方青少年更 為強烈。因此,使用散漫-逃避取向的認同策略,顯然不利於華人青少年的適應。

綜合以上有關傳統華人文化與當今台灣社會文化的文獻回顧,本研究預期在 三種認同策略中,規範取向可降低台灣青少年的適應問題。而與西方實徵研究一 致的,本研究預期台灣青少年的散漫-逃避取向分數愈高,其適應問題將愈嚴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訊息取向與台灣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或許不如規範取向來得強,但這還需要考 慮認同範疇的影響,以下將進一步討論。

(二)台灣社會文化下,兩種認同範疇對青少年適應問題的相對重要性

既然本研究提出以學習範疇與日常活動範疇來測量青少年的認同策略,因此

既然本研究提出以學習範疇與日常活動範疇來測量青少年的認同策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