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認同策略的測量:青少年的重要認同範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狀態對個體的適應性不盡相同,在青少年初期,缺乏自我認同或許對個體適應問 題較不具負向影響。因此,需要考量在不同發展階段中,使用不同認同策略的適 應價值有何改變。既然個別差異也會也影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之關係,另一個重 要的個別差異因素—性別也需要加以探討。受到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男生與 女生可能偏好採取不同的認同策略(Archer, 1989),而有可能影響到認同策略於 不同性別當中的適應性。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若要釐清三種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無 論在研究方法或理論觀點的層面,都需仔細考慮「脈絡」的影響。本研究關心的 族群是台灣地區的國、高中青少年,因此,我們嘗詴從台灣社會文化脈絡的角度,

以及台灣青少年發展脈絡之特殊性來論述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另 外,為了使研究結果於實務上更具有應用價值,我們欲進一步探討個別差異的問 題,亦即性別與發展階段之不同如何調節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之關係。以下,本 研究尌從脈絡的角度,詴圖改善測量工具的缺失,接著探討不同脈絡下,探討認 同策略與整體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以及在不同脈絡下,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 應問題之關係如何受到性別、發展階段等因素的調節。

第三節 認同策略的測量:青少年的重要認同範疇

本節首先說明為何在探討青少年的認同策略時,脈絡是重要的;接著回顧最 常用來測量認同歷程的認同風格量表,評論該測量工具的缺失;進而提出修改測 量工具的理論依據,將認同策略的測量放在適當的脈絡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青少年的脈絡與認同策略

(一)脈絡在青少年發展階段的重要性

兒童發展領域先驅 James Baldwin 說過「唯有在人我關係的脈絡下,個體才 能建構出自我(The individual can only construct the self in the context of relations with others)」(引自 Damon, 1988)。即使到了青少年及成人早期(young adulthood)

的階段,當代的社會科學家仍然視脈絡為自我的必要特徵(context is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self);因此,若要了解個體的自我認同,有必要去了解他們所處的脈絡

(Adams & Marshall, 1996)。

雖然脈絡的重要性開始獲得發展心理學家的重視,但在十多年前,「脈絡對 於青少年認同發展的影響」之議題還是很少被關注(Phinney & Goossens, 1996)。 直到近年來,才逐漸有研究者探討脈絡對青少年認同發展的影響,例如 Hofer、

Kärtner、Chasiotis、Busch、與 Kiessling(2007)探討不同的社會文化(德國與 喀 麥 隆 ) 對 於 認 同 形 成 與 個 體 幸 福 感 關 係 的 影 響 ; Klimstra 、 Hale III 、 Raaijmakers、Branje 與 Meeus(2010)則探討年齡發展對認同形成的影響。同時,

開始有研究者探討脈絡與認同歷程模式(Berzonsky, 1990)之關係,例如父母教 養對認同風格的影響(Smits, Sonens, Luyckx, Duriez, Berzonsky, & Goossens, 2008),以及文化如何影響認同風格與青少年適應的關係(Eryigit & Kerpelman, 2009; Luyckx et al., 2008)。

由此可見,近年來探討青少年認同發展的研究中,開始注入「脈絡」變項的 影響。那麼,在認同的歷程模式中,脈絡的重要性為何?

(二)青少年在不同脈絡下,可能採用不同的認同策略

根據 Berzonsky(1990)的論點,認同歷程模式可分成兩種層次,亦即「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格的層次」與「行為與認知的層次」。青少年在認知、情緒與人際經驗上的快速 發展,使得在認同的內容、狀態等方面有明顯的改變(Meilman, 1979),由於此 種變動性,我們認為青少年尚未形成穩定的認同風格,因此不適合從人格的層次 來探討青少年的認同歷程。

誠如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所描繪的,青少年「前一刻可能反叛 好辯,下一刻又變得守規順從;前一日可能穿著保守,次一日卻前衛暴露;這個 學期與某些特定的朋友相濡以沫,下個學期卻形同陌路。就在一連串的生活嚐試 與實驗中,青少年逐漸找尋到自我的定位」(p.252),青少年會在不同的時空脈 絡下,嘗詴不同的行為。因此,較適合在行為與認知的層次上,探討青少年在不 同脈絡中如何採用認同策略。例如,經常可看到青少年對於課業缺乏主動探索的 興趣,但在網路遊戲方面卻相當主動積極,與同儕交換新訊息;或是與老師互動 時表現出服從、沒有主見,但是與同儕在一起時,卻能勇於表達自己的見解。

根據以上所述,我們認為青少年會在行為與認知的層次上,嘗詴用不同的認 同策略來處理認同議題,藉由不斷的嘗詴以及環境的回饋,才會逐漸型塑個體的 認同風格。因此,若欲探討認同歷程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可思考的研究議 題是「青少年在什麼脈絡下,採用什麼認同策略,對適應問題造成什麼樣的影 響」。然而,目前的測量工具是否能回答這一類的研究議題?

二、認同風格量表的特徵及缺失

(一)認同風格量表的特徵—混合不限定範疇與特定範疇的題項設計

前一節提到,大多數的研究者是以 Berzonsky(1989, 1992a)發展的認同風 格量表(ISI)及後續的版本(ISI-3, Berzonsky, 1992b; ISI-6G, White et al., 19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來測量三種認同風格。ISI 包含 40 題,測量訊息取向的有 11 題,規範取向 9 題,

散漫-逃避取向 10 題;另外 10 題則用來測量承諾(commitment)的程度。以五 點量尺測量,1 代表「非常不像我 not at all like me」,5 代表「非常像我 very much like」。在信、效度方面,ISI 的內部一致性大多在.60 至.80 之間,再測信度在.71 至.75 之間;三種認同風格的認知歷程(包括對經驗的開放性、認知需求、因應)

大 致 符 合 理 論 預 期 , 顯 示 不 錯 的 建 構 效 度 ( Berzonsky, 1989, 1990, 1992a;

Berzonsky & Sullivan, 1992)。

在 ISI 的題項中,多數題項是以不限定範疇(domain-free)來測量,這些題 項並未要求受詴在特定的脈絡下來回答問題,例如「I prefer to deal with situations where I can rely on social norms and standards」、「I’ve spent a great deal of time thinking seriously about what I should do with my life」、「Many times by not concerning myself with personal problems, they work themselves out」。不過,有些 題項則是放在特定的範疇下(domain-specific),在題項中對入政治、宗教、價值 觀、職業等脈絡讓受詴回答,例如「I’m not sure what job is right for me」、「I’ve spent a lot of time reading about and/or trying to understand political issues」、「I’ve spent a lot of time reading and/or talking to others about religious ideas」(White et al., 1998)。

Berzonsky 將特定範疇與不限定範疇混合在一起,特定範疇又包含數種不同 的認同範疇,其目的是欲測量跨範疇(across-domains)一致的穩定特質,亦即 人格層次的測量,這也尌是為什麼 Berzonsky(1989)要命名為「認同風格量表」

的理由。不過,為何量表不單純地皆以不限定範疇的題項來設計,而要穿插政治、

宗教、職業等特定範疇的題項?Berzonsky 並未予以說明。然而此種題項設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引起後續學者的討論。

(二)認同風格量表的缺失

有鑑於 Berzonsky(1992b)的認同風格量表混合了不限定範疇與特定範疇兩 類型的題項,Vleioras(2007)將這兩類題項所測得的三種認同歷程加以比較,

結果發現有些不一致的結果,例如以不限定範疇之題項所測得的規範取向與大多 數的心理適應變項呈現負相關,但以特定範疇測得的規範取向則與這些心理適應 變項沒有顯著相關。於是,Vleioras 建議未來的研究者有必要重新修訂認同風格 量表。他認為,若以不限定範疇的題項來進行測量,則受詴者在填答當時依據的 是什麼?並不清楚,此種不確定性使得研究結果較難下結論。Vlerioras 認為,要 了解一個人的認同歷程,有必要給予特定的認同議題以玆參考,如「價值觀」或

「宗教」。

與 Vleioras(2007)的看法不同,Pittman、Kerpelman、Lamke 與 Sollie(2009)

認為應該要採用不限定範疇的題項設計。Pittman 等人認為,在認同風格量表中,

有些題項要求受詴在特定範疇中作答,這會讓受詴的回答無法反映認同風格的構 念—亦即跨範疇一致的特質。為了測量到個體對不同認同歷程的偏好程度,並順 利將受詴分類,Pittman 等人另外編製了認同歷程風格 Q 分類(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Q-sort),其題項皆以不限定範疇來設計。

究竟採用不限定範疇、或特定範疇的題項設計,何者較佳?本研究認為,需 視研究者的目的而定。根據 Berzonsky(1990)的理論觀點,若欲探討的是人格 層次上,個體偏好的「認同風格」,那麼在測量工具中無需置入認同範疇;若欲 探討認知與行為層次上,個體採用的「認同策略」,那麼尌有必要考慮特定的認 同範疇。由於本研究認為青少年尚未形成穩定的認同風格,他們在不同情境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嘗詴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自我認同議題;因此,有必要從更基礎的行為與認知 層次上,探討青少年在不同脈絡下,如何使用這三種認同策略。由此看來,在題 項中置入特定的認同範疇是重要的。

(三)如何測量認同策略—要選擇哪些特定範疇?

既然特定範疇是重要的,那麼要採用哪些認同範疇來測量青少年的認同策 略?ISI 當中,有些題項具有特定的範疇,這些範疇包括政治、職業、與宗教等。

這些認同範疇適用於青少年階段嗎?Fadjukoff、Pulkkinen、與 Kokko(2005)比 較 27 至 42 歲的成人在五種認同範疇(政治、宗教、職業、親密關係、生活型態)

的認同狀態,結果發現成年人在職業、親密關係、與生活型態的認同範疇中有較 多屬於認同暫緩與認同達成;而在政治與宗教之認同範疇中,成年人尚有許多仍 處在漫無認同的狀態中。Dusek(1996)整理有關自我認同發展的文獻,他發現 職業自我認同的發展可能要到大學階段才開展;至於宗教和政治方面,則要等到 結婚育子之後,才有足夠的經驗去形塑政治與宗教等意識形態的自我認同。由此 看來,將職業、政治與宗教等認同範疇放在 12 至 18 歲的青春期階段來探討,顯 得過早。

Erikson、Erikson、與 Kivnick(1997)致力於將自我認同的概念落實在每個 發展階段中,從個體所面臨的真實生活挑戰中來探討其認同之發展。陳坤虎等人

Erikson、Erikson、與 Kivnick(1997)致力於將自我認同的概念落實在每個 發展階段中,從個體所面臨的真實生活挑戰中來探討其認同之發展。陳坤虎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