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脈絡下,青少年的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之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不同脈絡下,青少年的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之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研究動機. 青少年階段的行為與情緒問題,包括品行問題、物質使用、憂鬱、焦慮、自 殺等等,對許多年輕人造成不利的影響,也讓社會付出很大的代價(Wolfe & Mash, 2006) 。例如,青少年的冒險行為(risk-taking behaviors)可解釋 70%的青少年死 亡(Irwin, Burg, & Cart, 2002) ;自殺則是 15 至 24 歲年輕人的第三大死因(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1999)。此外,每五個青少年尌有一個正遭逢明顯的心. 政 治 大 & Rosenblatt, 1998)。這些數據告訴我們,青少年的適應問題是相當值得關注的 立. 理健康問題,每十個青少年尌有一個可能被診斷為心理疾患(Roberts, Attkisson,. ‧ 國. 學. 議題。以下,本研究回顧國內、外青少年適應問題的盛行率,以及其對個體未來 適應的影響;進而說明我們要從什麼角度探討青少年適應問題的心理機制。. ‧ y. Nat. er. io. sit. 第一節 青少年適應問題的現況. n. al. i n C U hengchi 一、青少年適應問題的流行病學調查. v. 自二次世界大戰至 1980 年代,青少年的品行問題(conduct problems)、違 犯行為(delinquent behaviors)等外化問題行為(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 之發生比率呈現增加的趨勢(Farrington, 1986; Moffitt, 1993; Rutter, Giller, & Hagell, 1998; Achenbach, Dumenci, & Rescorla, 2003)。1990 年代後,外化問題行 為的比率則維持在平穩、或略有下降的趨勢(Rutter et al., 1998; Achenbach et al., 2003) 。在憂鬱情緒(depress mood) 、憂鬱症狀(depress symptoms)等內化問題 行為(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方面,近年來比數十年前呈現增加的趨勢. 1.

(2) (Kessler, Avenevoli, & Merikangas, 2001; Wolfe & Mash, 2006) 。雖然各個年齡層 的犯罪率或憂鬱發生率皆會隨著年代演進而增加,但在青少年階段,這些問題的 增加幅度最大(Moffitt, 1993; Petersen, Compas, Brooks-Gunn, Stemmler, Ey, & Grant, 1993);顯示出當社會愈邁向文明,青少年所面臨的困境似乎也愈大。 近年來,青少年適應問題的盛行率如何?在外化問題行為方面,根據一份包 含二十多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青少年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的盛行率約在 5%至 10%之間(Angold & Costello, 2001) ;男生的外化問題行為比率較高,例如 在紐西蘭的調查樣本中,15 歲的男生有 32%具有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 治 政 大 (Moffitt, 1990, 1991)。在內化問題行為方面,青少年焦慮(anxiety)的盛行率 立 ‧ 國. 學. 在 9%至 19%之間(Essau, Conradt, & Petermann, 2000);女生具有憂鬱症狀的比 率約在 20%左右(Cooper & Goodyer, 1993) ;若以自陳(self-report)方式進行調. ‧. 查,則具有憂鬱經驗的青少年人數更多,介於 10%至 40%之間(Roberts, Lewinsohn,. io. sit. y. Nat. & Seeley, 1991)。. er. 國內青少年適應問題的盛行率如何?在內化問題行為方面,楊浩然(2002). al. n. iv n C 進行台灣青少年憂鬱疾患與症狀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青少年女生重鬱症 hengchi U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一年期盛行率在 14.5%至 19.4%之間,男生則在 2.8%至 3.5%之間。在外化問題行為方面,曾幼涵(2001)透過自陳方式調查發 現,國一至高三的青少年男生,只有 12%從未涉入任何違犯行為,女生則有 38% 未涉入任何違犯行為。由此看來,台灣青少年的適應問題並不亞於西方國家。. 二、青少年適應問題對未來適應的影響 從以上呈現的資料看來,青少年適應問題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增加的趨勢,. 2.

(3) 且無論是在國內或國外,青少年適應問題的盛行率都不算低。然而,相較於兒童 與成人,青少年的適應問題卻較少被關注(Irwin et al., 2002)。一個可能的原因 是,過去有些論點將青少年適應問題視為「發展上的常態」;這些論點認為,青 少年遭遇這些適應問題並不危險,只要度過青春風暴期,這些問題尌會不治而癒 (Petersen et al., 1993);例如 Jessor、Donovan、與 Costa(1991)認為,青少年 的問題行為是有功能、有目的、工具性的,這些問題行為正象徵著一般青少年發 展過程中所欲達到的目標。Moffitt(1993)也提到,適量從事反社會行為的青少 年,其未來適應比不具有任何反社會行為的青少年來得好。. 治 政 大 然而,後續的研究並不支持此類論點,貫時性研究(longitudinal study)顯 立 ‧ 國. 學. 示,違犯青少年到了成年之後,雖然會停止違犯行為,但他們卻持續有社會適應 上的問題(Loeber, Pardini, Stouthamer-Loeber, & Raine, 2007);反倒是在青少年. ‧. io. sit. Nat. 一群(Moffitt, 2003; Powers, Hauser, & Kilner, 1989)。. y. 階段未曾有過違犯行為或情緒困擾的孩子,他們長大之後是社會心理適應最好的. er. 由此看來,青少年階段的適應問題,對個體未來發展的影響弊多於利,它並. al. n. iv n C 非青春期的常態而可被輕忽,而是一項值得持續探討的議題。本研究認為,愈了 hengchi U 解青少年適應問題的心理機制,愈有助於設計出良好的預防措施及處遇計畫,以 協助青少年克服他們所遭遇的困境,促使他們能夠順利地邁入下一發展階段。為 此,本研究之動機乃是欲探討青少年內、外化問題行為產生的可能心理機制;我 們將從「發展」的角度切入此議題,以下說明理由。. 三、青少年適應問題與發展因素的重要性 青少年(Adolescence)一般定義為 11 至 18 歲之間的發展階段(American. 3.

(4)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但也有學者認為自個體生理發育開始,到完全 獨立之前,大約從 11 至 24 歲之間皆可算是青少年(Wolfe & Mash, 2006) 。研究 者通常將青少年分成三個階段,11 至 13 歲為青少年初期(early adolescence), 14 至 16 歲為青少年中期(mid adolescence),17 至 20 歲則為青少年晚期(late adolescence)(Wolfe & Mash, 2006)。 青少年是否能健康發展、或發展出適應問題,關鍵的階段尌在青少年初期至 中期,也尌是 11 至 16 歲左右的期間(Cicchetti & Rogosch, 2002)。許多調查資 料皆顯示,在邁入青春期的頭幾年間,大約從國二到國三,犯罪率激增(曾幼涵,. 治 政 大 2001; Moffitt, 1993);大多數的憂鬱與焦慮疾患之發生年齡(age of onset)也是 立 ‧ 國. 學. 在青少年初期(Angold & Rutter, 1992; Kendall, Hedtke, & Aschenbrand, 2006; Rudolph, Hammen, & Daley, 2006)。此種現象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若欲探討青少. ‧. 年適應問題,可將焦點放在青少年初期至中期,大約國、高中階段的青少年;一. y. Nat. io. sit. 是既然這段期間是許多問題行為的好發階段,顯示有一些危險因子是伴隨青春期. n. al. er. 的展開而來的。因此,從「青少年發展」的角度來探討青少年適應問題的心理機 制,有其合理性。. Ch. engchi. i Un. v. 以「發展」角度探討青少年適應問題的另一個理由是,無論在國內、外, 「青 少年適應問題如何受到發展因素的影響」一直是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過去有許多 不同的研究取向用來探討青少年適應問題的心理機制,有些關注於青少年適應問 題的認知與行為歷程,有些關注於兒童時期的因素(如父母教養、氣質),有些 則關注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因素(Wolfe & Mash, 2006) 。曾幼涵、許文耀、黃守廉 (2009)整理青少年違犯行為之相關文獻,發現研究者大多從生理、特質、以及 不良的社會環境等變項來探討青少年違犯行為的心理機制;以發展的角度切入此. 4.

(5) 議題的研究仍相當有限(Piquero & Brezina, 2001)。為了使我們對於青少年適應 問題有更完整的了解,本研究認為有必要加強對發展因素的探討與整理。. 第二節 以自我認同的觀點探討青少年適應問題. 本研究將以青少年發展過程中,「自我認同」的發展做為探討青少年適應問 題的主軸,為什麼?又要如何進行探討?以下對於本研究議題的構思做一概覽, 並於第二章進行更詳細的文獻回顧。. 立. 政 治 大. 一、青少年的「自我認同」. ‧ 國. 學. 青春期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青少年的適應問題,包括發展的改變(生理、認. ‧. 知、社會角色改變) ,人際脈絡(家庭、同儕、學校) ,以及人口學變項(性別、. y. Nat. io. sit. 社經地位、家庭結構)(Holmbeck & Shapera, 1999)。這些因素交織影響,形成. n. al. er. 複雜的關係,但它們最後都匯聚到一個重要的發展議題上,這個樞鈕尌是青少年. Ch. i Un. v. 的「自我認同」 (Holmbeck, Friedman, Abad, & Jandasek, 2006) ;各個因素透過自. engchi. 我認同而影響青少年的內、外化問題行為(Holmbeck & Shapera, 1999; Nurmi, 1997)。 「自我認同」是青少年的主要發展任務(Erikson, 1963)。這時候,急速的 發育使得青少年在身體上迥異於孩童時期,突然拉長的身高,聲音的明顯改變, 以及第二性徵的出現,使得青少年的自我形象與行為產生改變,這些改變引發父 母、同儕、或其他人對青少年產生不同的反應(Wolfe & Mash, 2006) ,而這些經 驗讓青少年有更多的機會檢視與修正其自我認同(Sprinthall & Collins, 1995)。. 5.

(6) 此外,形式運思(formal operational thinking)的認知能力讓青少年開始思考自我 的可能性;他們會自問「我是誰」、「我會變成什麼樣子」、以及「我希望成為一 個什麼樣的人」 (Dusek, 1996) 。因此,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青少年不僅有強 烈的動機回頭檢視過去所認同的價值,也開始有足夠的能力探索自我未來的可能 性,使得自我認同成為青少年相當關注的議題。因此,本研究認為「自我認同」 可做為探討青少年適應問題的主軸。. 二、 「認同歷程」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 政 治 大. 「自我認同」的議題涉及認同的狀態(Marcia, 1966) 、認同的歷程(Berzonsky,. 立. 1990) 、與認同的內容(Sampson, 1978)等不同的面向;哪一面向較適合用來探. ‧ 國. 學. 討青少年適應問題?在青少年初期至中期階段,個體的生理、認知、與人際經驗. ‧. 快速發展,青少年在各方面處於動態改變的過程中(Meilman, 1979)。本研究認. Nat. io. sit. y. 為,此時青少年的自我認同仍在發展過程中,重點不在於其是否已達到了穩定的. n. al. er. 認同狀態,而在於其「如何處理自我認同的課題」;因此若欲探討該階段青少年. Ch. i Un. v. 的自我認同與適應問題的關係,可從「認同的歷程」為切入的面向。換言之,本. engchi. 研究想要探究:青少年對於自我認同議題的訊息處理歷程之不同,對於其內、外 化問題行為的影響為何? Berzonsky(1990)提出三種不同的認同歷程(identity processes) ,或稱三種 認同策略(identity strategies),包含訊息取向(information-oriented)、規範取向 (norm-oriented)、與散漫-逃避取向(diffuse/avoidant-oriented)。訊息取向是指 積極、主動地探索自我相關的訊息;規範取向是指以傳統價值做為自己的認同, 較缺乏主動探索;散漫-逃避取向則是指逃避或延宕自我認同的課題。這三種認. 6.

(7) 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會是如何?理論認為,訊息取向是最成熟也是最 佳的認同策略,規範取向次之,散漫-逃避取向則會增加適應問題(Berzonsky, 1990; Berzonsky, Kuk, 2005; Vleioras & Bosma, 2005);但在實徵研究上,除了散漫-逃 避取向與適應問題的增加有關外,其餘兩種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 陸續發現不一致的研究結果。 三種認同策略究竟是如何影響青少年適應問題?至今尚未有定論。問題出在 哪裡?此未解的問題引發本研究的動機,我們希望仔細探討與改善過去相關研究 的缺失,並透過實徵研究來加以檢驗,詴圖對這項議題做進一步的釐清。. 政 治 大. 立. 三、 「脈絡」的考量. ‧ 國. 學. 欲澄清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本研究認為有必要將此議題放在. ‧. 「脈絡」的觀點下。Phinney 與 Goossens(1996)認為,欲了解青少年的認同發. Nat. io. sit. y. 展,脈絡因子(context factor)是不容被忽視的角色。在不同的脈絡下,青少年. n. al. er. 可能採用不同的認同策略來觸及認同議題(Berzonsky, 1990),而認同策略與適. Ch. i Un. 應問題的關係也可能隨著脈絡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engchi. v. 在下一章的文獻回顧中,我們會看到,過去的研究並未將認同策略的測量放 在不同的認同範疇(identity domains)之下,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如何改進?另 外,過去探討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關係的研究,多以西方文化為背景,那 麼在華人文化下,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會產生怎樣的改變?「文化」 及「認同範疇」是本研究欲考慮的兩大脈絡因素,此種考慮或許可協助澄清認同 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之關係。 我們欲將認同策略放在脈絡之下,以此為前提,進一步考慮青少年期間的個. 7.

(8) 別差異之影響,初步認為,性別與發展階段之不同會調節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之 間的關係。本研究欲探究:不同性別在採用相同的認同策略時,其適應結果有何 不同?此外,既然在青少年初期至中期,自我認同仍在發展中,那麼在這兩種不 同的發展階段中,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的關係是否也有所變化?.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是:在自我認同的發展過程中,青少年. 政 治 大. 採用的認同策略與其適應問題之間的關係為何?此種關係如何受到認同範疇與. 立. 文化等脈絡因素的影響?而青少年的個別差異(性別與發展階段之不同)又如何. ‧ 國. 學. 影響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之關係?以下的文獻回顧將透過理論與實徵研究的整. ‧. 理,對這些待回答的研究問題做仔細的討論,提出改善之道與研究預期,並進行. y. Nat. n. al. er. io. sit. 實徵研究加以驗證。. Ch. engchi. 8. i Un. v.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將先回顧認同策略(identity strategy)概念的演進,進而透過理論與實 徵研究,探討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之關係。針對過往研究尚未解決的問 題,本研究則嘗詴從脈絡(context)的觀點來討論,並提出研究預期。. 第一節 認同策略概念的提出. 政 治 大 一、自我認同的定義與 Marcia 的四種認同狀態 立. ‧ 國. 學. 自我認同(self-identity 或 ego-identity)的概念是由 Erikson(1963)所提倡。 認同(identity)是一種能表述自我連續性(continuity)的詞彙。「認同」意指可. ‧. 引導個體行為的價值(values) 、信念(beliefs) 、及理想(ideal) (Dusek, 1996; Erikson,. y. Nat. al. er. io. sit. 1963; Grotevant, 1986, 1992; Marcia, 1980) ,它幫助個體辨認自己的優勢與缺點,. n. 辨識自己與他人的同與不同;在時間的軸向上,認同可讓個體具有自我的連貫感. Ch. engchi. i Un. v. (sense of continuity)或同一感(sense of sameness),也讓個體獲得自我的統整 感(sense of integration) (Dusek, 1996; Erikson, 1968) 。人們一輩子都在進行認同 的過程(Grotevant, 1992) ,從兒童邁入青春期,學校邁入社會,邁入婚姻,擁有 孩子,退休…等每一種角色的轉換,皆會讓個體一再地面臨「認同」的課題;特 別是在青少年期間,「認同」可說是最主要的發展任務(Erikson, 1963)。 Erikson(1963)雖然提出自我認同的概念,但並未提供可進行科學驗證的 操作型定義。有些學者嘗詴以「認同的達成程度」來定義自我認同, Marcia(1966) 認為如此的定義並不充分,還需要考慮此種達成是否透過「對認同危機的解決」 。. 9.

(10) 他認為,經歷認同的危機會促使個體對自己原有的認同進行探索(exploration), 透過探索歷程來解決認同危機而達到的認同承諾,不同於未經歷認同危機而擁有 的認同承諾。Marcia 從危機/探索(crisis/exploration)與承諾(commitment)兩 向度來定義自我認同,依此二向度將自我認同劃分為四種認同狀態(identity status) (圖 2-1) 。Marcia 對自我認同的操作型定義引領相關的實徵研究達數十年 之久(Berzonsky & Adams, 1999) ,其影響力相當大,也是 Berzonsky(1990)發 展「認同歷程模式」之基礎。以下簡單介紹 Marcia 的四種認同狀態。 根據 Marcia(1966)的看法,認同達成者(identity achievement)曾經質疑. 治 政 大 其自我認同,且嚴肅地深思過各種選擇,並自己做出決定,承諾於某種職業(或 立 ‧. ‧ 國. 學. 意識型態),此種認同承諾幫助他度過危機期。. n. Ch. sit. io. al. 認同達成 identity achievement ▲ 經歷過質疑期(危機○) ▲ 深思過「我要什麼」 (探索○) ▲ 已收集過訊息,做出決定、付 諸行動(承諾○) 危機 crisis/. er. Nat. 認同棄權 identity foreclosure ▲ 未經歷質疑期(危機╳) ▲ 未深思「我要什麼」 (探索╳) ▲ 選擇「別人要我做的」來付諸 行動(承諾○). y. 承諾 Commitment. engchi. 漫無認同 identity diffusion ▲ 未必經歷過質疑期(危機?) ▲ 未深思「我要什麼」 (探索╳) ▲ 輕率地做出決定,容易改變原 先決定(承諾╳). i Un. v. 探索 exploration. 認同暫緩 identity moratorium ▲ 正經歷質疑期(危機○) ▲ 深思著「我要什麼」 (探索○) ▲ 仍在收集訊息,準備,但尚未 做出決定(承諾╳). 圖 2-1、Marcia 的四種認同狀態. 漫無認同者(identity diffusion)可能質疑過自己的認同、也可能沒有,其特 點在於缺乏承諾。漫無認同者沒有興趣檢視自己的價值,或者以一種「都可以」 的態度來接受任何一種價值。他或許會選擇某種職業,但隨時都可能放棄此選擇。 10.

(11) 認同暫緩者(identity moratorium)正處於危機期,雖然他尚未做出清楚的承 諾,但卻積極努力於探索。雖然重要他人的期望對他而言仍是重要的,但他詴圖 在他人要求與自己的理想之間求取平衡。他可能表現出迷惑,那是因為他過度專 注於未解決的問題。 認同棄權者(identity foreclosure)的特性是未曾質疑過自我認同,但表現出 承諾。他正努力走在別人為他準備的道路上。他可能完全承襲父母的信念,而目 前所經驗的生活只是讓他更加確認過去的信念。. 二、認同狀態派典的缺點. 立. 政 治 大. 既然 Marcia(1966)的認同狀態派典(Identity Status Paradigm)受到後續研. ‧ 國. 學. 究者廣泛的使用,為何 Berzonsky(1990)認為需加以改善?因為 Berzonsky 認. ‧. 為,「狀態(status)」一詞意謂著自我認同是一種相對穩定的人格變項,但以下. Nat. io. sit. y. 兩種情形顯示,「認同狀態」並不穩定。. n. al. er. 一是從發展的角度來看,Berzonsky(1990)認為,如果認同狀態是穩定的,. Ch. i Un. v. 那麼將朝著可預期的方向來發展。理論上,個體會從漫無認同為起點,接著內化. engchi. 社會規範,進而經驗到認同危機,最後解決認同危機,邁向認同達成;換言之, 認同發展的方向應為「漫無認同→認同棄權→認同暫緩→認同達成」 (Berzonsky, 1990; Waterman, 1982) ,一旦邁入「認同達成」的狀態,則應具有穩定性(stability) 而不易改變。但是,研究卻發現到,有些個體會從認同達成退回(regressed)到 認同暫緩,甚至退回到漫無認同,或者從認同棄權退回到漫無認同等等;這些退 回的人數約佔三至五成的比例(Adams & Fitch, 1982; Marcia, 1976) 。此顯示認同 狀態未必朝著固定的方向在發展。. 11.

(12) 另一是從認同的內容範疇(identity content domains)來看,Berzonsky(1990) 認為,如果認同狀態是穩定的,那麼在某個發展階段,一個人在不同的認同範疇 (包括職業、政治、宗教等)中,都應歸屬於某一種認同狀態。但研究卻發現, 在同一時間點上,個體在不同的認同範疇當中,可能被歸屬至不同的認同狀態 (Adams & Fitch, 1982; Grotevant & Adams, 1984; Waterman, 1985)。 由於以上兩種情形,Berzonsky(1990)認為 Marcia(1966)的認同狀態派 典在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存有矛盾,促使 Berzonsky 嘗詴以不同的取向來定義自 我認同。. 立. 政 治 大. 三、Berzonsky 的認同歷程模式. ‧ 國. 學. (一)認同歷程模式的提出. ‧. Berzonsky(1989, 1990)提出認同的歷程模式(a process model of identity),. Nat. io. sit. y. 他反思 Marcia(1966)的四種認同狀態,發現它們在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 n. al. er. 上有所差異。認同暫緩者與認同達成者是自我的探索者(self-explorers) ,其認知. Ch. i Un. v. 歷程屬於「訊息取向(information-oriented)」,他們在做出承諾之前會從事主動. engchi. 探尋、深思及評估相關訊息的歷程,其中認同暫緩者尚在進行決策過程,而認同 達成者已經完成決策過程。認同棄權者的認知歷程屬於「規範取向(normoriented)」,他們關注於重要他人對他們的規定及期望。漫無認同者的認知歷程 屬於「散漫取向(diffuse-oriented)」,他們傾向於延宕做出決定,而讓情境中的 立即享樂刺激來引導他們的行為;由於散漫取向具有逃避面對認同議題的特徵, Berzonsky 在 1992 年 之 後 的 文 章 中 都 稱 之 為 「 散 漫 - 逃 避 取 向 (diffuse/avoidant-oriented)」 。Berzonsky(1990, 2003)認為,三種認同歷程較四. 12.

(13) 種認同狀態更適合用來做為認同的結構,以下說明之。 (二)認同策略與認同風格 Berzonsky(1990)認為,訊息取向、規範取向、與散漫-逃避取向這三種歷 程在「行為與認知的層次」上,是個體用來處理自我相關訊息的三種社會認知策 略(social-cognitive strategies) ,本研究稱之為認同策略(identity strategy) ;而在 「人格的層次」上,個體偏好採用不同的認同策略,形塑每個人獨特的認同風格 (identity style) 。Berzonsky(1990)認為,每個人有其偏好的認同風格,但在特 定的情境下,有可能採用不同的認同策略來處理認同議題,「Within a cultural. 治 政 context, specific environmental demands may influence 大 strategy use. Thus we may 立 find Norm- or Diffuse-oriented individuals engaging in elaborative analyses of. ‧ 國. 學. self-relevant information, even though they may not typically prefer to utilize that. ‧. strategy.」(Berzonsky, 1990, p.178-179)。. sit. y. Nat. 三種認同歷程有其發展的順序(Berzonsky, 1990)。學齡前的孩童沒有能力. n. al. er. io. 採取規範取向與訊息取向,他們是透過苦樂線索與立即的行為結果來決定行為;. i Un. v. 學齡兒童開始內化規範及重要他人的期望,關注社會評價,有能力採用規範取. Ch. engchi. 向;到了青少年階段,個體開始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對訊息做深度的分析,有能力 採取訊息取向。這並不代表青少年皆偏好訊息取向,只能說一般人到了青少年階 段,三種認同策略皆可被運用(available)(Berzonsky, 1990)。 Berzonsky(1990)的認同歷程模式解決了認同狀態派典之困境。首先,若 要為自我認同找到一個穩定的建構,那麼「認同風格」比「認同狀態」更適合用 來表徵個體穩定的特質,反映出個別差異。此外,在認同狀態派典中,個體在某 個時間點應歸屬於特定的認同狀態,但實際上個體可能在不同的認同範疇中,被 歸屬到不同的認同狀態,使得在命題上相互矛盾;但在 Berzonsky 的模式中,儘 13.

(14) 管個體在人格層次上可被歸類為特定的認同風格,但在行為與認知的層次上,個 體可能採用不同的「認同策略」來處理不同範疇的認同議題,這是可被接受的命 題。 (三)三種認同策略的差異 表 2-1 呈現出三種認同策略在各方面的差異。Berzonsky(1990)比較三種 認同策略在認知歷程上的差異有:1.對經驗的開放性方面,採用訊息取向的個體 對經驗具有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他們願意處理經驗的不同面向,主 動探尋不熟悉的想法、價值與行為;規範取向的個體對於威脅其核心理念與價值. 治 政 的訊息或經驗則缺乏開放性。2.理性行為(reasoned大 action)方面,訊息取向者強 立 ‧ 國. 學. 調自己的行動來自於個人態度,他們會主動分析訊息;規範取向者強調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s)對行為的影響,較關注重要他人的信念。3.對訊息的處理方. ‧. 面,訊息取向對於認同議題有較多的深思(elaboration),他們以深入而客觀的. y. Nat. io. sit. (objective)方式來處理自我相關的訊息,可被有力的論點所說服;規範取向會. er. 以內化的規範為基礎來處理自我相關的訊息,他們雖然也深思訊息,但卻屬偏頗. al. n. iv n C (biased)而非客觀,只接受符合原先想法的論點;散漫-逃避取向會逃避或忽略 hengchi U 認同議題,因此容易被情境中的正、負向情感線索所操控。 4. 在自我控制 (ego-control)方面,規範取向具有高度自我控制但缺乏韌性(resilience) ,他們 過度控制其衝動,不顧情境線索,若控制無效,他們會無法因應;散漫-逃避取 向具有低自我控制,無法抑制衝動性,難以延宕滿足,動機與情緒的表現具有立 即性;訊息取向具有控制力,可監控自己的行為過程,也會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 及行為策略,具有彈性。5.在因應策略(coping strategies)的使用方面,訊息取 向會採用問題為焦點的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設法了解及改變壓力情. 14.

(15) 境;規範取向會尋求社會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透過他人來解決問題或 表達情緒;散漫-逃避取向則表現出情緒為焦點的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 , 關注於降低壓力導致的緊張或痛苦狀態。. 表 2-1、三種認同策略的比較(Berzonsky, 1990) 訊息取向 Information-oriented. 規範取向 Norm-oriented. 散漫-逃避取向 Diffuse/avoidant-oriented. 對照於 認同狀態. 認同達成、 認同暫緩. 認同棄權. 漫無認同. 發展階段. 青少年期. 學齡期. 學齡前. 價值的經驗是封 閉的. 未討論. 著重於主觀規範. 未討論. 認知歷程. 著重於個人態度. ‧. 客觀,接受有力的論 偏頗,接受符合 逃避與忽略訊息,受制 點 原先想法的論點 於情感線索. y. Nat. 5.因應方式. 問題為焦點的因應. n. al. Ch. 高自我控制、低 低自我控制、立即表達 韌性 動機與情緒. sit. 具有控制力與韌性. io. 4.自我控制. v ni. 尋求社會支持. engchi U. er. 3.訊息處理方式. 學. 2.理性行為. 立. 對經驗具開放性. ‧ 國. 1.經驗的開放性. 政 治 大 對於威脅其核心. 情緒為焦點的因應. 三種認同策略在各方面的差異,受到實徵研究的支持(Berzonsky, 1989, 1990, 1992a; Berzonsky & Sullivan, 1992) 。例如 Dollinger(1995)發現,訊息取向與五 大人格中的開放性有正相關,規範取向則與開放性呈負相關,散漫-逃避取向與 開放性的相關不顯著。Crocetti、Rubini、Berzonsky、與 Meeus(2009)以義大 利青少年為樣本,發現規範取向明顯地具有認知封閉的需求(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訊息取向則與認知封閉呈負相關。Berzonsky(1990)回顧的文獻中, 訊息取向與問題為焦點的因應有關,散漫-逃避取向與情緒為焦點的因應有關, 而規範取向與社會支持及情緒為焦點的因應皆有關。 15.

(16) (四)認同歷程模式的應用及其在青少年階段的重要性 在實徵研究上,Berzonsky(1990)的認同歷程模式多用來探討哪些議題? 本研究以 ScienceDirect 資料庫搜尋 1990 年以來,以認同風格為主題的實徵研究, 結果共發現 23 篇相關研究。其中,以認同歷程為依變項者僅有一篇,探討父母 教養對於認同風格的影響;探討認同歷程與不同認知特性之關聯者有 3 篇;探討 認同歷程與社會心理適應關聯的有 12 篇;探討認同歷程與人格變項關係的有 8 篇;探討測量方法的有 5 篇。雖然總篇數不多,但從 2000 年之前有 6 篇研究, 2001 至 2005 年有 5 篇,2006 年至今則有 12 篇實徵研究之趨勢來看,近年來有. 治 政 大 愈來愈多的研究者關注認同歷程模式。其中,較常被探討的議題是認同歷程與社 立 ‧ 國. 會能力、違犯行為等變項之間的關係。. 學. 會心理適應之關係,這些研究探討認同風格與學業成尌、幸福感、負向情緒、社. ‧. 從認同歷程模式在實徵研究上的應用之中,可知不少研究者假定認同策略與. y. Nat. io. sit. 個體的適應有關。本研究認為,認同策略尤其與青少年的適應有所關聯,因為個. er. 體到了青少年階段,由於生理、心理、以及人際經驗的急速改變,自我認同的發. al. n. iv n C 展首先是從解構(destructuring)開始(Marcia, h e n g c h 1991) i U ,亦即個體於孩提時代的價 值與認同會動搖、瓦解。本研究認為,在青少年的發展脈絡下,個體的認同是不 穩定的、容易改變的,青少年的重要任務並不是必頇達到某種認同的「結果」或 「狀態」,而是要學習如何處理自我認同的課題,亦即認同的「歷程」對青少年 而言才是重要的。 在青少年期間,關於「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類的認同議 題,是否已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並非重點;青少年或許會根據社會規範、或是受 到同儕的影響,而產生了一個答案,例如認為「我是受歡迎的」 、 「我要成為歌手」 ;. 16.

(17) 但是這些答案很可能在青少年遭逢不同的經驗之後,又改變了。因此,重點在於 青少年如何處理這些認同議題,是根據自己的探索、還是依循父母的價值、抑或 是逃避與延宕這類問題。青少年或許暫時沒有答案,但積極努力地探索;青少年 或許會搪塞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實際上並未深思。「如何處理認同議題」才是青 少年認同發展的重點,這或許是影響青少年適應的關鍵,而這正是本研究採用「認 同歷程模式」來探討青少年適應問題的主要理由。. 第二節 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 立. 政 治 大. 一、理論上,三種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 ‧ 國. 學. 三種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為何?理論上,訊息取向涉及了認同. ‧. 的探索,它有助於認同的達成,以及伴隨較好的社會心理功能(Luyckx, Soenens,. y. Nat. io. sit. Berzonsky, Smits, Goossens, & Vansteenkiste, 2007) ;散漫-逃避取向指稱個體逃避. n. al. er. 及延宕處理認同議題,是最不成熟的一種認同策略(Berzonsky, 1990);規範取. Ch. i Un. v. 向雖然尚未探索自我認同,但仍屬於一種「面對認同議題」的方式(Vleioras &. engchi. Bosma, 2005)。一般而言,從 Berzonsky 的三種認同策略在發展上的成熟度來探 討個體的適應性,則訊息取向與較佳的適應功能有關,散漫-逃避取向與較差的 適應功能有關,規範取向與個體適應的關係則介於中間(Berzonsky & Kuk, 2005; Vleioras & Bosma, 2005)。. 二、實徵研究中,三種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 自 Berzonsky(1990)提出認同歷程模式以來,陸續有不少研究者開始探討. 17.

(18) 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的關係。有關青少年適應功能的變項頗多,本研究將這些 變項歸納為三類,其中違犯行為、違犯態度、品行問題、過動問題、物質關聯問 題等變項歸納為外化問題行為(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 ;憂鬱、無望、情 緒困擾、低自尊等歸納為內化問題行為(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 。另外, 有些研究以幸福感、社交技巧、社會心理成熟度等變項做為個體適應良好的指 標,本研究亦予以整理,歸類為社會心理適應(psychosocial adjustment)。實徵 研究結果的整理請見表 2-2。. 政 治 大. 表 2-2、認同策略與青少年(或成人早期)適應問題的關係. INFO、NORM 與酒精/工作關聯問題呈 負相關。 DIFF 與酒精/工作關聯問題呈正相關。. y. n. al. DIFF 的受刑人較早涉入犯罪行為,被捕 次數較多,較容易違反假釋。 INFO 的受刑人較早涉入犯罪行為,但被 捕次數較少,較少違反假釋。 NORM 的受刑人較晚涉入犯罪系統。. sit. io. 樣本:受刑人(美國),平 均年齡 32.7 歲(N=177) 方法:自陳問卷. 備注. ‧. 犯罪特性. 樣 本 : 初 入 伍 軍 人 (N=899) 方法:自陳問卷. Nat. White & Jones(1996). 酒精/工作關聯 問題. 結果. er. &. 樣本與方法. 學. 一、外化問題行為 Jones, Ross, Hartmann(1992). 立. 探討議題. ‧ 國. 作者(年代). i Un. v. 品行問題、過動 問題. 樣本:7-12 年級學生(加 拿大)(N=2001) 方 法 : 自 陳 問 卷 、 ANOVA、SEM. DIFF 有較多的品行問題與過動問題。 INFO 與 NORM 有較少的品行問題與過 動問題。. Adams, Munro, Munro, et al. (2005). 青少年違犯行 為. 樣本:7-12 年級學生(加 拿大)(N=1450) 方法:自陳問卷、SEM. DIFF 與較高的違犯行為有關。 NORM 與較低的違犯行為有關。 INFO 與違犯行為沒有顯著關聯。. Phillips & Pittman (2007). 青少年違犯態 度. 樣本:7-12 年級學生(美 國)(N=262) 方法:自陳、ANOVA. DIFF 有較高的違犯態度。 認同策略測量工 INFO 與 NORM 的違犯態度之分數較低。 具:ISI-6G. Adams, Munro, Doherty-Poirer, et al. (2001). White, Wampler, & Winn (1998). 酒精使用. Ch. engchi. 樣 本 : 大 學 生 ( 美 國)(N=361) 方法:自陳、ANOVA. DIFF 酒精使用較早、使用酒精頻率較 高、於較多場合使用酒精。 INFO 酒精使用較晚、使用酒精頻率較 低。 NORM 沒有顯著效果。. 作者們依三種認 同風格在樣本中 的 z 分數最高分者 來分類受詴。. 認同策略測量工 具:ISI-6G. (下頁續) 18.

(19) (續上頁) 作者(年代). 探討議題. 樣本與方法. 結果. 備注. 憂鬱症狀、自尊. 樣本:平均年齡 22 歲(美 國、法國)N=307 方法:迴歸分析. DIFF 會增加憂鬱症狀 NORM 會降低憂鬱症狀、增加自尊 INFO 會增加自尊、無法降低憂鬱症狀. Adams, Munro, Doherty-Poirer (2001). 情緒困擾. 樣 本 :7-12 年 級 ( 加 拿 大)(N=2001) 方法:自陳、ANOVA、 SEM. DIFF 與情緒困擾有正向關聯。 INFO(只有男生)與情緒困擾有低度正向 關聯。 NORM 與情緒困擾沒有顯著關聯。. Beaumont & Zukanovic (2005). 心理困擾、自我 價值. 樣本:男性(加拿大),平均 年齡 23 歲(N=100). NORM 的心理困擾最低、自我價值最高。 認同策略測量工 DIFF 的心理困擾最高、自我價值較低。 具:ISI-6G INFO 的心理困擾居中、自我價值較低。. Phillips & Pittman (2007). 青少年自尊、無 望感. 樣本:7-12 年級學生(美 國)(N=262) 方法:自陳、ANOVA. DIFF 表現出較低的自尊、無望感較高。 INFO 及 NORM 表現出較高的自尊、無 望感較低。. 認同策略測量工 具:ISI-6G. 樣本:大學生(土耳 其)(N=247) 方法:Q 分類法. INFO 與自我滿意度與人際滿意度呈顯 著正相關。 NORM 與自我滿意度與人際滿意度的相 關不顯著。. 1.未測量 DIFF 2.認同風格的測量 採 Q 分類. 樣本:高中~大學生(義大 利)(N=514) 方法:自陳、淨相關. DIFF 與個人自尊、集體自尊皆呈顯著負 相關。 NORM 與集體自尊呈顯著正相關。 INFO 與個人自尊呈低度顯著正相關。. io. 三、社會心理適應. y. ‧. 自尊. Nat. Crocetti, Rubini, Berzonsky, & Meeus (2009). 自尊. 學. Eryigit & Kerpelman (2009). 立. 政 治 大. sit. Berzonsky, & Kinney. al. n. Pittman, Kerpelman, Lamke, & Sollie (2009). Vleioras & Bosma (2005). Berzonsky & (2005). Kuk. 社交技巧. 幸福感. 社會心理成熟 度. 認同風格與自尊 的淨相關是控制 其他兩種認同風 格. er. Nurmi, Tammi, (1997). ‧ 國. 二、內化問題行為. i Un. v. 樣 本 : 大 學 生 ( 美 國)(N=321) 方法:Q 分類法. INFO 與社交技巧呈正相關。 DIFF 與社交技巧呈負相關。 NORM 與社交技巧沒有顯著關聯。. 樣 本 : 大 學 生 ( 希 臘)(N=230) 方法:自陳、相關. DIFF 與所有幸福感指標呈現低到中度的 負相關。 INFO 與大部分幸福感指標呈現低度正 相關。 NORM 與大部份幸福感指標沒有顯著相 關。. 樣 本 : 大 學 生 ( 美 國)(N=460) 方法:自陳、MANOVA. INFO 在各方面的社會心理成熟度指標 分數較高。 NORM 在部分社會心理成熟度指標分數 較高,部分分數較低。 DIFF 在各種社會心理成熟度的指標分數 皆較低。. Ch. engchi. 認同風格的測量 採 Q 分類. INFO = 訊息取向,NORM = 規範取向,DIFF = 散漫-逃避取向。. 根據表 2-2 的文獻摘要可知,在外化問題行為方面,六篇研究中,散漫-逃 19.

(20) 避取向與各種問題行為的產生有關,包括犯罪、違犯行為、品行問題、物質使用、 與違犯態度(Adams et al., 2001; Adams et al., 2005; Jones et al., 1992; Phillips & Pittman, 2007; White & Jones, 1996; White et al., 1998) 。在其中的四篇研究中,訊 息取向與較低的外化問題行為有關,但有一篇研究發現訊息取向在某些犯罪指標 上(例如涉足犯罪的年齡)與散漫-逃避取向相當(White & Jones, 1996);而另 一篇則顯示訊息取向與違犯行為沒有顯著關聯(Adams et al., 2005) 。有五篇研究 顯示規範取向與較少的外化問題行為有關,僅有一篇研究並未發現規範取向對物 質使用的程度有顯著解釋力(White et al., 1998)。. 治 政 大 在內化問題行為方面,六篇研究中,除了一篇並未測量散漫-逃避取向外, 立 ‧ 國. 學. 其餘五篇研究一致發現散漫-逃避取向與各項內化問題行為的產生有關(包括憂 鬱、情緒困擾、低自尊、無望感)。有三篇研究發現訊息取向與較低的內化問題. ‧. 行為有關,但其中有兩篇研究發現,訊息取向與男性受詴的情緒困擾具有低度的. y. Nat. io. sit. 正向關聯(Adams et al., 2001; Beaumont & Zukanovic, 2005) 。規範取向在其中的. er. 兩篇研究中,皆與內化問題行為沒有顯著關聯(Adams et al., 2001; Eryigit &. al. n. iv n C 2009);在 Phillips 與hPittman(2007)的研究中,規範取向與較高的 engchi U. Kerpelman,. 自尊以及較低的無望感有關;另兩篇研究發現,只有規範取向才有較低的憂鬱症 狀或心理困擾(Beaumont & Zukanovic, 2005; Nurmi et al., 1997)。Crocetti 等人 (2009)的研究則發現,規範取向可增加集體自尊(collective self-esteem)。 在社會心理適應方面,三篇研究中,散漫-逃避取向皆與負向的社會心理適 應有關,包括社交技巧較差、幸福感較低、社會心理成熟度較低。在兩篇研究中, 規範取向與社會心理適應沒有顯著關係;而 Berzonsky 與 Kuk(2005)的研究發 現,規範取向與部分社會心理成熟度指標呈正相關,與部分指標呈負相關。至於. 20.

(21) 訊息取向,三篇研究皆顯示其與較佳的社會心理適應有關。整合來說,有關三種 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之間的關係,可如表 2-3 所示。. 表 2-3、整合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 訊息取向. 規範取向. 散漫-逃避取向. 外化 問題行為. 大部分呈負向關聯; 少部份呈正向關聯. 穩定的負向關聯. 穩定的正向關聯. 內化 問題行為. 大部份呈負向關聯; 少部分呈正向關聯. 部分缺乏關聯 部分呈負向關聯. 穩定的正向關聯. 立. 呈穩定正向關連. 穩定的負向關聯. 學. 少部分具有正、負 向關聯. ‧ 國. 社會心理 適應. 政 治 大 大部分缺乏關聯. ‧. 整理以上的實徵研究,顯示出散漫-逃避取向是不利於個體適應的認同策. sit. y. Nat. 略,其與內、外化問題行為皆有正向關聯,且降低個體的社會心理適應功能。規. n. al. er. io. 範取向雖有助於降低個體的外化問題行為,但與內化問題行為及社會心理適應之. i Un. v. 關係較弱,且有些研究結果的影響方向不一致。此外,雖然大部分的研究顯示訊. Ch. engchi. 息取向可降低內、外化問題行為,並增加社會心理適應,亦有少部份的資料顯示 訊息取向會增加內、外化問題行為。 透過實徵研究的整理,我們暫時可得到兩個結論:一是散漫-逃避取向不利 於青少年的適應;二是規範取向可降低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但是,訊息取向 與青少年適應的關係,以及規範取向與內化問題行為及社會心理適應的關係則有 不一致的結果。本研究感興趣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探討認同策略與青少 年適應問題的實徵研究產生不一致的結果?研究者們如何說明這些不一致的情 況?首先,表 2-3 顯示,某一種認同策略或許對外化問題行為具有顯著的影響, 21.

(22) 卻未必同時影響內化問題行為(例如:規範取向),因此將青少年的適應問題區 分為內、外化問題行為有其重要性。此外,以下本研究將分別從「研究方法」與 「理論觀點」出發,探討造成研究結果不一致的潛在因素。. 三、研究方法的問題 有關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問題,有研究者認為測量工具需加以改善。起初,為 了測量個體對認同策略的偏好程度,Berzonsky(1989, 1992a)發展出認同風格 量表(the Identity Style Inventory, ISI);至今為止,大多數的實徵研究皆採用認. 政 治 大. 同風格量表第三版(ISI-3) (Berzonsky, 1992b)來探討個體的認同歷程。White、. 立. Wampler 與 Winn(1998)注意到,Berzonsky 當初發展 ISI 至 ISI-3 是以大學生. ‧ 國. 學. 為樣本,題項的語句結構複雜,超過青少年初期至中期的閱讀水準,若要測量年. ‧. 紀較輕的青少年或閱讀程度較差的成人,可能不適用 ISI 來測量。例如,Wampler. Nat. io. sit. y. 與 White(1996)以 ISI 施測於 13 至 17 歲的青少年,結果發現三種認同策略彼. n. al. er. 此間呈現正相關,不符合理論預期;理論上,訊息取向與規範取向應呈正相關,. Ch. i Un. v. 而散漫-逃避取向應與另外兩種認同策略呈負相關(Berzonsky, 1989, 1992a)。. engchi. 由於測量工具的建構效度不佳,White 等人(1998)將 ISI-3 修訂為適合國 小六年級閱讀程度的版本,名為認同風格量表六年級版(the Sixth-grade version of the Identity Style Inventory, ISI-6G) ,將題項用更為直接、簡潔的語句來描述;研 究結果發現,三種認同策略彼此的相關,其方向性符合理論預期。 採用 ISI-6G 來測量認同策略後,White 等人(1998)發現三種認同策略與適 應指標(酒精使用)的關係符合理論預期,亦即訊息取向的適應問題較低,規範 取向次之,散漫-逃避取向有較多的適應問題。但是,後續採用 ISI-6G 的研究,. 22.

(23) 仍未能得到一致的研究結果;例如 Phillips 與 Pittman(2007)的研究發現,訊息 取向及規範取向二者皆與較低的適應問題有關,Beaumont 與 Zukanovic(2005) 的研究發現,三種認同策略中,規範取向的適應問題最少。此結果反映出,除了 研究方法的問題之外,或許應該在理論層次上,考慮其他的理論觀點來思考認同 策略與個體適應問題的關係。. 四、認同策略與個體適應關係的其他理論觀點 (一)有關散漫-逃避取向與適應問題關係之論點. 政 治 大. 表 2-2 回顧的實徵研究中,散漫-逃避取向皆不利於個體的適應,以下有不. 立. 同的理論觀點可補充說明為什麼散漫-逃避取向不利於個體適應。然而,仍有研. ‧ 國. 學. 究者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散漫-逃避取向對個體並不會造成不利的效果。以下依. ‧. 序介紹之。. y. Nat. io. sit. 1.散漫-逃避取向會增加適應問題的其他理論觀點. n. al. er. 實徵研究一致發現,散漫-逃避取向會增加個體的適應問題,除了從發展上. Ch. i Un. v. 來看,散漫-逃避取向最不成熟之外(Berzonsky, 1990),有兩種觀點可補充說明. engchi. 此現象。一是 Baumeister(1991)提出的逃脫自我(escape from the self)觀點, Baumeister 認為,青少年開始經歷認同危機,卻尚未做出認同決定、且對於自我 具有不確定感時,為了逃脫這種缺乏自我認同的不舒服狀態,個體會將自己的注 意力窄化,只注意環境中的立即刺激,逃避有意義的思考。自我破壞 (self-destructive)的行為或有損健康的危險行為等,都是青少年用來逃脫自我 的一種行為表徵。一些實徵研究顯示,逃脫自我可用以解釋青少年的問題行為 (Kwon, Chung, & Lee, 2009; Lee 2000)。. 23.

(24) 另一是 Gottfredson & Hirschi(1990)提出的低自我控制(low self-control) 觀點,此觀點認為,任何從事犯罪行為的犯罪者,無論是青少年或成人,都有一 共同的特質,那尌是比一般人較低的自我控制。根據 Berzonsky(1990) ,低自我 控制正是散漫-逃避取向的其中一項特徵,散漫-逃避取向者較容易關注環境中的 情感線索,受到正向酬賞刺激所支配,呈現出立即追求刺激的低自我控制之行 為。Adams 的研究團隊認為,青少年違犯行為是低自我控制或衝動特質的一種展 現(Adams et al., 2005)。 2.散漫-逃避取向不會增加適應問題之觀點. 治 政 大 儘管表 2-2 回顧的實徵研究一致發現散漫-逃避取向不利於個體的適應,但 立 ‧ 國. 學. 是更早之前,Rotheram-Borus(1989)透過 Marcia(1966)的認同狀態派典,發 現到漫無認同與最少的內、外化問題行為有關,反而是探索自我的認同暫緩與認. ‧. 同達成這兩種認同狀態與較多的問題行為有關。Rotheram-Borus 對此結果的解釋. y. Nat. io. sit. 是,多數人到了大學階段才會積極探索自我認同,若在青少年尌邁入認同探索的. er. 階段,反而易於導致問題行為。此種解釋所依據的觀點是「自我認同在發展上的. al. n. iv n C 適應性」。一些發展心理學家主張,由於青少年初期屬於認同的解構期(Marcia, hengchi U 1991),大多數的孩子開始質疑過往遵循的價值觀,但尚未有足夠的能力探索與 形成新的自我認同,因此處在漫無認同的狀態是此發展階段的常態,未必會伴隨 較高的適應問題(Archer & Waterman, 1983; Sprinthall & Collins, 1995)。 (二)有關訊息取向會增加適應問題之論點. 雖然在理論上,訊息取向有助於個體適應(Berzonsky, 1990; Berzonsky & Kuk, 2005; Luyckx et al., 2007),但以下兩種論點認為訊息取向會增加個體的適應問 題。. 24.

(25) 1.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是一種實驗行為 由於發現到訊息取向會使犯罪年齡提早的現象,White 與 Jones(1996)認 為訊息取向與散漫-逃避取向涉入違犯活動的動機不同,散漫-逃避取向是缺乏計 畫與思考的,但訊息取向則容易涉入有計畫的(premeditated)違法活動。此外, Jones 與 Hartmann(1988)以四種認同狀態(Marcia, 1966)來分類大樣本的青少 年,結果發現屬於認同暫緩與認同達成的青少年,其物質使用的頻率雖然低於漫 無認同組,但較認同棄權組來得高;作者們認為,認同暫緩與認同達成的青少年 會藉由嘗詴不同的行為來發展自我認同,而物質使用即是他們探索自我的實驗行. 治 政 大 為。這兩項研究反映出,訊息取向可能會增加目的性、實驗性的外化問題行為。 立 ‧ 國. 學. 不少研究者亦認為,青少年涉入外化問題行為是「探索自我認同」的一種展 現(Dworkin, 2005; Good, Grand, Newby-Clark, & Adams, 2008; Moffitt, 1993)。. ‧. Dworkin(2005)對大學生進行訪談,發現他們會透過物質使用、酒精使用、以. y. Nat. io. sit. 及性活動來做為探索自我認同的方法。Good 等人(2008)認為,採取訊息取向. er. 的認同策略者,對於新的經驗、價值、想法是開放的,他們嘗詴危險行為是一種. al. n. iv n C 問題解決的態度,在嘗詴的過程中並不會愈陷愈深,而是有計劃的、會考慮後果 hengchi U 的。Moffitt(1993)認為在反社會行為中,有一類可稱為青少年暫時型反社會行 為(adolescence-limited antisocial behavior),它是一種實驗式、探索自我認同的 行為。Moffitt 認為,絕大多數的反社會行為皆為暫時性的,它開始於青春期, 主要的原因在於青春期的生理發育急促,個體已具備成人的身體特徵,但社會卻 視青少年為需要繼續接受教育、管理的一群,延遲給予他們獨立自主的成人角 色,導致個體在生理與社會的角色發展上呈現斷層狀態。由於社會規範不認可青 少年是獨立的個體,青少年會透過社會模仿(social mimicry),亦即模仿反社會. 25.

(26) 同儕的違犯行為,來達到看起來擁有權力與特權的成熟狀態。此種透過違犯行為 來象徵性地證實自己是獨立、自主、成熟個體的行為特徵,與「訊息取向」的特 徵相當類似。依此看來,當青少年在自我認同發展的過程中,為了要探索自我、 嘗詴新經驗,則有可能涉入較多的外化問題行為。 2.社會壓力導致的反芻式探索與內化問題行為 關於訊息取向會增加內化問題行為的情形,也有可供說明的觀點。Luyckx 與其研究團隊(2007)發現,過去許多研究中,訊息取向與個體的情緒適應常有 不一致的結果,促使他們致力於澄清這個問題。Luyckx 等人在 2008 年提出一個. 治 政 大 較具有理論性的解釋,他們認為,現代西方文化下,要求個體創造自己的認同 立 ‧ 國. 學. (own identity)之社會壓力逐漸增加(Baumeister & Muraven, 1996),社會變得 更失序(chaotic) ,更缺乏對年輕人的支持,同時又強調競爭、形象塑造(image. ‧. building),所以現代西方年輕人並非依照內在自我(inner self)來做選擇,而是. y. Nat. io. sit. 被時勢所迫而必頇探索自我認同。因此,個體有可能被困在(stuck)探索的歷. er. 程中,持續深思不同的選擇,難以達到一種堅固的認同承諾,因此認同危機並未. al. n. iv n C 獲得解決(Luyckx, Schwartz, Berzonsky, Vansteenkiste, & Smits, 2008)。 h e n gSoenens, chi U Luyckx 等人(2008)認為,文化與社會的壓力使得有些個體形成一種持續 探索的反芻循環(ruminative cycle of continued exploration),此種認同探索的歷 程是重複的、消極的,關注於無望感與對情境的無法控制(Nolen-Hoeksema, 2000)。研究發現,此種反芻式探索(ruminative exploration)會增加憂鬱症狀、 焦慮症狀、與降低自尊(Luyckx et al., 2007; 2008)。 (三)有關規範取向與適應問題關係之論點 理論上,規範取向對於個體適應的影響力介於訊息取向與散漫-逃避取向之. 26.

(27) 間(Berzonsky & Kuk, 2005; Vleioras & Bosma, 2005) ;但實徵研究上,規範取向 卻可穩定地降低外化問題行為,而規範取向與內化問題行為及社會心理適應的關 係則並不一致。以下兩種論點可用來說明這些研究結果。 1.社會控制理論 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Hirschi, 1969)說明了規範取向可降 低外化問題行為的機制。社會控制理論認為,社會透過依附(attachment) 、承諾 (commitment) 、投入(involvement) 、與信念(belief)等四個社會鍵(social bonds) 來牽制人的犯罪本性。因此,一個人如果可以遵循規範、關注於重要他人的期望. 治 政 大 「規範取向」的特徵正好 與規定,則可強化社會鍵而降低外化問題行為的發生。 立 ‧ 國. 學. 符合社會控制理論,Adams 等人(2005)也是用社會控制理論來解釋規範取向與 違犯行為呈負向關係的研究結果。不過,社會控制理論只能說明規範取向與較低. ‧. 的外化問題行為有關,無法說明其與個體的情緒適應之關係。. io. sit. y. Nat. 2.文化差異觀點. er. 規範取向與內化問題行為及社會心理適應的關係,實徵研究呈現不一致的情. al. n. iv n C 形,有研究者嘗詴從文化脈絡(cultural h e n g ccontext)的角度來說明。Eryigit hi U. 與. Kerpelman(2009)認為,在一個以傳統、權威、集體主義、相依(interdependence) 為其價值的文化脈絡下,採取規範取向比訊息取向更具有適應性。Eryigit 與 Kerpelman 認為土耳其是一個以集體主義、威權為價值的國家,故預期規範取向 更可預測土耳其大學生的適應情形。不過,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訊息取向還是 比規範取向更能預測個體的適應。雖然不支持文化的觀點,但 Eryigit 與 Kerpelman 認為此結果可能受到「以大學生為樣本」的干擾,因為大學環境特別鼓勵大學生 對自我進行探索,也提供各種自我探索的機會,使得訊息取向的適應性顯得更高。. 27.

(28) 五、小結:如何進行後續的研究? 本節整理了三種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關係之實徵研究,對於研究結果 的不一致,我們回顧了研究方法的缺失與不同的理論觀點。根據文獻的回顧與整 理,如何幫助我們釐清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 本研究認為,欲釐清此議題,首先應具備有效的測量工具。White 等人(1998) 將 ISI-3 修改為 ISI-6G,說明了測量工具需隨「脈絡」不同而做調整。ISI-3 適用 於具有大學生閱讀程度之受詴;若要探討國、高中青少年,改用 ISI-6G 會讓受. 政 治 大. 詴更容易理解題意,使得測量更具有效度。不過,僅只是改變題項的閱讀難度是. 立. 否足夠?本研究認為,認同策略的測量需考慮「認同範疇」,下一節將探討之。. ‧ 國. 學.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僅以認同發展的成熟度做為認同策略與個體適應關係. ‧. 之推論依據,是不充分的;有必要採取更審慎的理論觀點。本節回顧了多項不同. Nat. io. sit. y. 的論點:Moffitt(1993)的論點說明了現代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具有探索自我. n. al. er. 認同的功能。Luyckx 等人(2008)認為西方文化使個體對於探索自我產生壓力. Ch. i Un. v. 感,使得訊息取向會增加內化問題行為。Eryigit 與 Kerpelman(2009)的論點說. engchi. 明了在集體主義文化下,規範取向較訊息取向更能有效降低內化問題行為。這些 論點的共通性在於它們都反映出,認同策略與個體適應的關係,有必要放在「脈 絡」下來探討;並非某一種認同策略必然對應於特定的適應結果,而是隨不同情 境而有所不同。認同範疇之不同、文化脈絡的差異,則認同策略的適應性也隨之 改變。 除了脈絡的考量外,也有研究者從青少年的個別差異性來說明認同策略與適 應問題關係的變化。例如,Rotheram-Borus(1989)認為在不同發展階段,認同. 28.

(29) 狀態對個體的適應性不盡相同,在青少年初期,缺乏自我認同或許對個體適應問 題較不具負向影響。因此,需要考量在不同發展階段中,使用不同認同策略的適 應價值有何改變。既然個別差異也會也影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之關係,另一個重 要的個別差異因素—性別也需要加以探討。受到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男生與 女生可能偏好採取不同的認同策略(Archer, 1989) ,而有可能影響到認同策略於 不同性別當中的適應性。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若要釐清三種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無 論在研究方法或理論觀點的層面,都需仔細考慮「脈絡」的影響。本研究關心的. 治 政 大 族群是台灣地區的國、高中青少年,因此,我們嘗詴從台灣社會文化脈絡的角度, 立 ‧ 國. 學. 以及台灣青少年發展脈絡之特殊性來論述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另 外,為了使研究結果於實務上更具有應用價值,我們欲進一步探討個別差異的問. ‧. 題,亦即性別與發展階段之不同如何調節認同策略與適應問題之關係。以下,本. y. Nat. io. sit. 研究尌從脈絡的角度,詴圖改善測量工具的缺失,接著探討不同脈絡下,探討認. er. 同策略與整體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以及在不同脈絡下,認同策略與青少年適. al. n. iv n C 應問題之關係如何受到性別、發展階段等因素的調節。 hengchi U. 第三節 認同策略的測量:青少年的重要認同範疇. 本節首先說明為何在探討青少年的認同策略時,脈絡是重要的;接著回顧最 常用來測量認同歷程的認同風格量表,評論該測量工具的缺失;進而提出修改測 量工具的理論依據,將認同策略的測量放在適當的脈絡下。. 29.

(30) 一、青少年的脈絡與認同策略 (一)脈絡在青少年發展階段的重要性 兒童發展領域先驅 James Baldwin 說過「唯有在人我關係的脈絡下,個體才 能建構出自我(The individual can only construct the self in the context of relations with others)」 (引自 Damon, 1988) 。即使到了青少年及成人早期(young adulthood) 的階段,當代的社會科學家仍然視脈絡為自我的必要特徵(context is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self) ;因此,若要了解個體的自我認同,有必要去了解他們所處的脈絡 (Adams & Marshall, 1996)。. 治 政 大 雖然脈絡的重要性開始獲得發展心理學家的重視,但在十多年前, 「脈絡對 立 ‧ 國. 學. 於青少年認同發展的影響」之議題還是很少被關注(Phinney & Goossens, 1996) 。 直到近年來,才逐漸有研究者探討脈絡對青少年認同發展的影響,例如 Hofer、. ‧. Kärtner、Chasiotis、Busch、與 Kiessling(2007)探討不同的社會文化(德國與. y. Nat. io. sit. 喀 麥 隆 ) 對 於 認 同 形 成 與 個 體 幸 福 感 關 係 的 影 響 ; Klimstra 、 Hale III 、. er. Raaijmakers、Branje 與 Meeus(2010)則探討年齡發展對認同形成的影響。同時,. al. n. iv n C 開始有研究者探討脈絡與認同歷程模式(Berzonsky, h e n g c h i U 1990)之關係,例如父母教 養對認同風格的影響(Smits, Sonens, Luyckx, Duriez, Berzonsky, & Goossens, 2008),以及文化如何影響認同風格與青少年適應的關係(Eryigit & Kerpelman, 2009; Luyckx et al., 2008)。 由此可見,近年來探討青少年認同發展的研究中,開始注入「脈絡」變項的 影響。那麼,在認同的歷程模式中,脈絡的重要性為何? (二)青少年在不同脈絡下,可能採用不同的認同策略 根據 Berzonsky(1990)的論點,認同歷程模式可分成兩種層次,亦即「人. 30.

(31) 格的層次」與「行為與認知的層次」。青少年在認知、情緒與人際經驗上的快速 發展,使得在認同的內容、狀態等方面有明顯的改變(Meilman, 1979),由於此 種變動性,我們認為青少年尚未形成穩定的認同風格,因此不適合從人格的層次 來探討青少年的認同歷程。 誠如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所描繪的,青少年「前一刻可能反叛 好辯,下一刻又變得守規順從;前一日可能穿著保守,次一日卻前衛暴露;這個 學期與某些特定的朋友相濡以沫,下個學期卻形同陌路。就在一連串的生活嚐試 與實驗中,青少年逐漸找尋到自我的定位」(p.252),青少年會在不同的時空脈. 治 政 大 絡下,嘗詴不同的行為。因此,較適合在行為與認知的層次上,探討青少年在不 立 ‧ 國. 學. 同脈絡中如何採用認同策略。例如,經常可看到青少年對於課業缺乏主動探索的 興趣,但在網路遊戲方面卻相當主動積極,與同儕交換新訊息;或是與老師互動. ‧. 時表現出服從、沒有主見,但是與同儕在一起時,卻能勇於表達自己的見解。. y. Nat. io. sit. 根據以上所述,我們認為青少年會在行為與認知的層次上,嘗詴用不同的認. er. 同策略來處理認同議題,藉由不斷的嘗詴以及環境的回饋,才會逐漸型塑個體的. al. n. iv n C 認同風格。因此,若欲探討認同歷程與青少年適應問題的關係,可思考的研究議 hengchi U 題是「青少年在什麼脈絡下,採用什麼認同策略,對適應問題造成什麼樣的影 響」。然而,目前的測量工具是否能回答這一類的研究議題?. 二、認同風格量表的特徵及缺失 (一)認同風格量表的特徵—混合不限定範疇與特定範疇的題項設計 前一節提到,大多數的研究者是以 Berzonsky(1989, 1992a)發展的認同風 格量表(ISI)及後續的版本(ISI-3, Berzonsky, 1992b; ISI-6G, White et al., 1998). 31.

(32) 來測量三種認同風格。ISI 包含 40 題,測量訊息取向的有 11 題,規範取向 9 題, 散漫-逃避取向 10 題;另外 10 題則用來測量承諾(commitment)的程度。以五 點量尺測量,1 代表「非常不像我 not at all like me」 ,5 代表「非常像我 very much like」 。在信、效度方面,ISI 的內部一致性大多在.60 至.80 之間,再測信度在.71 至.75 之間;三種認同風格的認知歷程(包括對經驗的開放性、認知需求、因應) 大 致 符 合 理 論 預 期 , 顯 示 不 錯 的 建 構 效 度 ( Berzonsky, 1989, 1990, 1992a; Berzonsky & Sullivan, 1992)。 在 ISI 的題項中,多數題項是以不限定範疇(domain-free)來測量,這些題. 治 政 大prefer to deal with situations 項並未要求受詴在特定的脈絡下來回答問題,例如「I 立 ‧ 國. 學. where I can rely on social norms and standards」、「I’ve spent a great deal of time thinking seriously about what I should do with my life」、「Many times by not. ‧. concerning myself with personal problems, they work themselves out」。不過,有些. y. Nat. io. sit. 題項則是放在特定的範疇下(domain-specific) ,在題項中對入政治、宗教、價值. er. 觀、職業等脈絡讓受詴回答,例如「I’m not sure what job is right for me」 、 「I’ve spent. al. n. iv n C a lot of time reading about and/or trying political issues」、「I’ve spent a h e nto gunderstand chi U lot of time reading and/or talking to others about religious ideas」(White et al., 1998)。 Berzonsky 將特定範疇與不限定範疇混合在一起,特定範疇又包含數種不同 的認同範疇,其目的是欲測量跨範疇(across-domains)一致的穩定特質,亦即 人格層次的測量,這也尌是為什麼 Berzonsky(1989)要命名為「認同風格量表」 的理由。不過,為何量表不單純地皆以不限定範疇的題項來設計,而要穿插政治、 宗教、職業等特定範疇的題項?Berzonsky 並未予以說明。然而此種題項設計,. 32.

(33) 引起後續學者的討論。 (二)認同風格量表的缺失 有鑑於 Berzonsky(1992b)的認同風格量表混合了不限定範疇與特定範疇兩 類型的題項,Vleioras(2007)將這兩類題項所測得的三種認同歷程加以比較, 結果發現有些不一致的結果,例如以不限定範疇之題項所測得的規範取向與大多 數的心理適應變項呈現負相關,但以特定範疇測得的規範取向則與這些心理適應 變項沒有顯著相關。於是,Vleioras 建議未來的研究者有必要重新修訂認同風格 量表。他認為,若以不限定範疇的題項來進行測量,則受詴者在填答當時依據的. 治 政 大 是什麼?並不清楚,此種不確定性使得研究結果較難下結論。Vlerioras 認為,要 立 ‧. ‧ 國. 「宗教」。. 學. 了解一個人的認同歷程,有必要給予特定的認同議題以玆參考,如「價值觀」或. 與 Vleioras(2007)的看法不同,Pittman、Kerpelman、Lamke 與 Sollie(2009). y. Nat. io. sit. 認為應該要採用不限定範疇的題項設計。Pittman 等人認為,在認同風格量表中,. er. 有些題項要求受詴在特定範疇中作答,這會讓受詴的回答無法反映認同風格的構. al. n. iv n C 念—亦即跨範疇一致的特質。為了測量到個體對不同認同歷程的偏好程度,並順 hengchi U. 利將受詴分類,Pittman 等人另外編製了認同歷程風格 Q 分類(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Q-sort),其題項皆以不限定範疇來設計。 究竟採用不限定範疇、或特定範疇的題項設計,何者較佳?本研究認為,需 視研究者的目的而定。根據 Berzonsky(1990)的理論觀點,若欲探討的是人格 層次上,個體偏好的「認同風格」,那麼在測量工具中無需置入認同範疇;若欲 探討認知與行為層次上,個體採用的「認同策略」,那麼尌有必要考慮特定的認 同範疇。由於本研究認為青少年尚未形成穩定的認同風格,他們在不同情境下,. 33.

(34) 會嘗詴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自我認同議題;因此,有必要從更基礎的行為與認知 層次上,探討青少年在不同脈絡下,如何使用這三種認同策略。由此看來,在題 項中置入特定的認同範疇是重要的。 (三)如何測量認同策略—要選擇哪些特定範疇? 既然特定範疇是重要的,那麼要採用哪些認同範疇來測量青少年的認同策 略?ISI 當中,有些題項具有特定的範疇,這些範疇包括政治、職業、與宗教等。 這些認同範疇適用於青少年階段嗎?Fadjukoff、Pulkkinen、與 Kokko(2005)比 較 27 至 42 歲的成人在五種認同範疇(政治、宗教、職業、親密關係、生活型態). 治 政 大 的認同狀態,結果發現成年人在職業、親密關係、與生活型態的認同範疇中有較 立 ‧ 國. 學. 多屬於認同暫緩與認同達成;而在政治與宗教之認同範疇中,成年人尚有許多仍 處在漫無認同的狀態中。Dusek(1996)整理有關自我認同發展的文獻,他發現. ‧. 職業自我認同的發展可能要到大學階段才開展;至於宗教和政治方面,則要等到. y. Nat. io. sit. 結婚育子之後,才有足夠的經驗去形塑政治與宗教等意識形態的自我認同。由此. n. al. er. 看來,將職業、政治與宗教等認同範疇放在 12 至 18 歲的青春期階段來探討,顯 得過早。. Ch. engchi. i Un. v. Erikson、Erikson、與 Kivnick(1997)致力於將自我認同的概念落實在每個 發展階段中,從個體所面臨的真實生活挑戰中來探討其認同之發展。陳坤虎等人 (2005)亦主張,應回歸到個體所處發展階段之各類社會角色與生活課題、以及 對這些角色與課題的探索與困擾來界定認同範疇。換言之,若欲探討青少年使用 認同策略的情形,有必要找到更貼近青少年生活經驗的認同範疇,然後將認同策 略的測量放在這些認同範疇下。以下,本研究依據此種精神,詴圖尋找適合青少 年的認同範疇。. 34.

(35) 三、青少年的重要認同範疇 承上所述,本研究認為有必要找到青少年階段重要的認同範疇,用以測量青 少年認同策略的使用情形。那麼,對當今的青少年而言,哪些認同範疇是重要的? (一)社會變遷、文化、與「學習」 在傳統的農業時代,性別、社經地位等既定的條件決定了一個人的角色範 圍,個體的認同是被決定的,而非自己可以選擇。但是,當工業化、都市化的時 代來臨,人們可以透過一種機制來突破性別與家庭背景等條件的限制,達到自己. 政 治 大. 所欲追求的角色認定。此種機制尌是教育(education)(Baumeister & Muraven,. 立. 1996)。. ‧ 國. 學. 當今的教育體制是一種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通才教育讓個體能夠. ‧. 為更廣泛的職業類別做準備,並且將做決定的時間延遲到 20 歲之後。同時,當. Nat. io. sit. y. 今西方社會向青少年傳達一種意識型態,認為大量而不斷的學習與訓練,對於未. n. al. er. 來的生存有其必要性,依此來合法化青少年的學習者角色(Sprinthall & Collins,. Ch. i Un. v. 1995)。除了學習,社會並不贊許青少年扮演其他的角色。無論在歐美或華人社. engchi. 會,法律對於青少年結婚、工作、考駕照的年齡都有所限制。例如在台灣,民法 規定男性未滿 18 歲、女性未滿 16 歲不得結婚;依照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滿 18 歲才能考駕照;而勞動基準法規定 15 歲以上才能工作,15 至 16 歲間稱為童工, 若欲工作需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且工作時數與性質也受限制。除了法律限制 外,社會期望青少年至少到 22 歲完成大學教育之後再結婚生子以及擁有私人住 宅(Moffitt, 1993) 。根據以上所述,現代青少年面臨一個重要的生活脈絡,尌是 在教育的體制下,扮演好「學習者的角色」。. 35.

(36) 在華人文化下,「學習」對青少年的重要性尤為顯著。例如有研究者對台灣 青少年進行人類學研究,發現台灣社會對青少年的期待只有一個角色,尌是成為 「好學生」 (楊國樞、吳英璋、余德慧,1986) 。台灣青少年做為「好孩子」 、 「好 學生」的角色是社會允許青少年成長的單一管道,好學生必頇投入時間與精力於 讀書及家庭事務,行為符合師長及父母的期待,然後順利升學,繼續留在教育系 統裡,以順利取得職業,完成青少年步入成年的必要工作(許文耀,呂嘉寧,1999; 楊國樞等,1986)。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的研究結果,則可發現到有愈來 愈多的台灣人民認為應該受到高等教育。例如在 1984 年的調查中,有 30.8%的. 治 政 大 2005 年則分別有 44.3%及 受訪者認為男生應該受到專科以上的教育,1995 年與 立 ‧ 國. 學. 77.1%的受訪者認為男生應該受到專科以上的教育;從 1984、1995 至 2005 年, 分別有 23.2%、39.2%、74.4%的受訪民眾認為女生應該受到專科以上高等教育(章. ‧. Nat. io. sit. 之後,台灣人民似乎愈來愈強調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y. 英華、傅仰止,2006)。此反映出不只是傳統的華人文化重視教育,邁入現代化. er. 因此,無論是從社會變遷的角度,或是華人文化的角度來看,「學習」對青. al. n. iv n C 少年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本研究認為,在自我認同的研究當中,若要在適當的 hengchi U 認同範疇下探討青少年的認同策略,「學習範疇」較過去常用的政治、宗教、或 職業等範疇更為適切。 (二)追求自主與權限衝突展現在「日常活動」與「學習」層面 除了從社會變遷與文化的角度,我們亦可從青少年追求自主的特徵中,思考 青少年關注的認同範疇為何。 個體邁入青春期,生理迅速發育與成熟,使得青少年對於自我知覺產生戲劇 性的改變,他們開始想追求自主(autonomy)與自我依賴(self-reliance) (Moffitt,. 36.

(37) 1993; Steinberg, 1987)。此外,現代化的結果使得營養與健康照護大為改善,個 體邁入生理成熟的時間愈來愈早(Moffitt, 1993; Tanner, 1978),這些條件使得個 體在青少年初期,可能尌開始知覺到自主需求的增加。有許多學者認為,自主性 的發展是青少年的關鍵任務之一(林惠雅,2007;Noom, Deković, Meeus, 2001; Steinberg & Silverberg, 1986),而自由—自主(freedom--autonomy)是許多青少 年想要追求的目標(Carroll, Durkin, Hattie, & Houghton, 1997)。有些學者認為, 「追求自主」是自我認同發展的一項重要特徵(Adams & Marshall, 1996; Marcia, Waterman, Matteson, Archer, & Orlofsky, 1993)。因此,青少年在哪些生活層面追. 治 政 大 求自主,這些生活層面亦可視為青少年發展自我認同的重要認同範疇。 立 ‧ 國. 學. 青少年的自主發展會透過父母管轄權降低、而子女管轄權增加的現象來展現 (Hunter & Youniss, 1982; Smetana & Asquith, 1994) 。若詢問青少年在哪些層面追. ‧. 求自主,可能較抽象而不易回答;若問青少年在哪些情況下會與父母發生衝突,. y. Nat. io. sit. 則較為具體而容易回答。因此,測量親子權限衝突成為了解青少年自主性發展的. er. 一種方法。在「親子管轄權限移轉」的過程中,會在生活的某些層面發生衝突—. al. n. iv n C 也尌是在某些議題上,青少年視為個人的權限(personal h e n g c h i U jurisdiction),而父母卻 視之為社會習俗(social convention) (Yau & Smetana, 1996) 。因此,從親子衝突 的事件種類上,可以看出青少年主要在哪些生活層面追求自主。 Smetana 與其研究團隊針對青少年親子衝突做了一系列的研究(Smetana, 1989; Smetana & Gaines, 1999; Yau & Smetana, 1996; Smetana & Asquith, 1994; Smetana, Yau, & Hanson, 1991)。透過訪談法,Smetana(1989)讓青少年回溯並 仔細描述近期內,他們與父母在哪些事務上有所衝突。將受詴描述的事件進行內 容分析及歸類,產生十項類別。之後,Yau 與 Smetana(1996)將此方法應用在.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9 Sue Hamilt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London: Luzac Oriental, 1996; Sue Hamilton, Early Buddhism - A

美國沒有專屬的國家青少年工作機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青少年政策,因此青少 年工作的推動分散在不同的各個行政單位。美國聯邦層級的青少年事務,主要是 由衛生部(Federal Department

Hong Kong’s Chinese history curriculum from 1945: politics and identi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wever, if the EAP Identity does match a client Identifier and the CredentialState is Accepted the EAP server proceeds with the authentication process and verifies the credential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For the items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education outreach‖, it can he improved by the promo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and make the life aesthetics take root in

在 EPC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1 Generation-2 UH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MHz-960MHz Version 1.09 的規範之下,我們選定的 RFID

(2001), “The Place of Social Capital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ISUMA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