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題目界定

第二節 題目界定

上一節論及班固對河間獻王劉德的評價,即所謂「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後四 個字是班固所創的新詞,在西漢時期並沒有這個說法。儘管如此,藉由文獻考察,可 知那時確實有此種概念。以下將考訂「實事求是」一詞的來源,並予以界定,以利本 文探討司馬遷在面對史料時,是否有實事求是的具體表現。

一、「實事求是」一詞的由來

「實事求是」是由「實事」與「求是」結合而成。「實事」一詞,首見於《韓非 子‧外儲說右下》:「虛名不以借人,況實事乎!」2是韓非(約前 280 年-前 233 年)

錄孔子對衛君與周王有同號一事的評論。實事與虛名相對,故指的是一個實際的情況。

此詞又見於王充《論衡‧對作》:

是故《論衡》之造也,起眾書並失實,虛妄之言勝真美也。故虛妄之語不黜,

則華文不見息;華文放流,則實事‧‧

不見用。故《論衡》者,所以銓輕重之言,

立真偽之平,非苟調文飾辭,為奇偉之觀也。其本皆起人間有非,故盡思極心,

以〔譏〕世俗。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語,說虛妄之文。何則?實事‧‧

不能快意,

而華虛驚耳動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談論者,增益實事‧‧

,為美盛之語;用筆 墨者,造生空文,為虛妄之傳。聽者以為真然,說而不捨;覽者以為實事‧‧

,傳

1〔漢〕王充:《論衡》(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卷 5,頁 236。

2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卷 14,頁 780。

而不絕。1

王充點出人性的一個通病,即因好奇、好怪而聽信虛妄之言。又提出著書的人,有的

「造生空文」,而這些成文後,讀者多信以為是。換言之,無論是言論或著墨,這些虛 妄之言經常誤導了聽者與讀者,而且越傳越廣。是故,王充著《論衡》的目的即在匡 正謬論、辨是非、立真偽,也就是致力於讓實事能享有其該有的崇高地位。

至於「求是」一詞,首見《淮南子‧齊俗篇》:

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謂是與非各異,皆自是而非人。

由此觀之,事有合於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於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 是‧

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於心者也。忤 於我,未必不合於人也;合於我,未必不非於俗也。至是之是無非,至非之非 無是,此真是非也。若夫是於此而非於彼,非於此而是於彼者,此之謂一是一 非也。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今吾欲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 之,不知世之所謂是非者,不知孰是孰非。2

淮南王劉安在此篇中先從相對論的角度論述是與非,進而提出「至是之是無非,至非 之非無是,此真是非也。」雖然此段從道家的角度論述是非在各時代的相對性,然從

「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這段話來看,求道理即一般人的理解,而 求合於己者乃他的見解。因此,不會有以道論儒這種跨學派的論述衝突。

所謂「求是」與「去非」相對,也就是追求個人認為是對的事情,而去除那些個 人認為是錯的事情。由此可知,「求是」與「實事」均關係到真實的、正確的事物。

「實事求是」四字運用,如上文所述,首見《漢書‧景十三王傳》。而班固對劉德

1 黃暉:《論衡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年),卷 29,頁 1170。

2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卷 11,頁 803—804。案:《文子‧道德》亦有類 似的內容,然而由於《文子》的傳世本與《淮南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甚至大半的內容有重合的現 象。唯有孰先孰後尚未定案,而且河北定縣八角廊 40 號漢墓出土的《文子》竹簡本是在西漢末年埋葬,

不宜視為是戰國產物,故本文以《淮南子》為首次使用「求是」一詞的書。有關《文子》與《淮南子》

的關係,詳見張豐乾:《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年),頁 51-98。

的評價甚令人玩味,他只用「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八個字描述他的個性與求學精神,

但並沒有說明他實事求是的具體表現。儘管如此,亦能從他的敘述中推敲出幾個面向。

班固加入對劉安的評價:「是時,淮南王安亦好書,所招致率多浮辯」,此實為劉德的 反襯。二者均好書,也對學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甚至亦有許多學者專門在協助其學術 研究。然而,同中有異的是:劉安的門客多半議論相當浮淺,而劉德的博士則頗為務 本:舉六藝、修禮樂、被服儒術。《集解》引小顏云:「造次,謂所向所行皆法於儒者」。

1可說《淮南子》論析是非的各種層面與情況,實不如劉德切實、重儒的態度。

(二)「實事求是」的界定

西漢之際,廢除秦挾書之律,使得許多古書得以重現於世。這種現象燃起文人對 歷史的關注與研究,尤其是那些有足夠材料可進行比較與歸納的人。河間獻王劉德即 是一例,因此班固認為他有「實事求是」的作為。

至司馬遷的時代,這種精神(或說態度)的出現似乎有其必然性。例如,漢武帝 重用少君和少翁而燕、齊間方士蠭擁而出,他立五經博士而治他經傳的學者開始爭奪 學術地位,公孫弘治《春秋》得宰相而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在這些議論紛紛的情況 下,學士常引史事為依據,然而孰是孰非難以定奪。再加上文獻的日益增多,以及古 文獻的發現,謹慎的學者則會著重「實事」、「求是」等觀念。

在上述引文的基礎上,本文對「實事求是」的界定為:釐清事實,並在諸多的史 料中求得正確的理解。因此,它意味著一種篩選史料、研究真相的過程,而最後得到 某種結論。因此,「實事求是」無法以偏概全,或自以為是,而是必須求得真相,使得 每個人都認同其為是,這是實事求是精神最充分的表現。

1 《史記‧五宗世家》,卷 59,頁 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