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藉由半結構式 訪談、參與觀察以及其他多重文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來瞭解新住民母 親如何安排子女進入小學前的暑假活動;透過對活動安排動機及歷程 的詮釋,提供幼兒園教師、幼兒教育學者和其他關心幼兒暑假生活經驗 的讀者,幼兒大班升小一的暑假生活圖像,以及新住民母親在安排子女 暑假活動歷程中真實的想法及感受。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為:

一、 新住民幼兒在大班升小一的暑假中參與哪些活動?

二、 新住民母親安排幼兒大班升小一暑假活動的歷程及差異為何?

1. 新住民母親安排幼兒大班升小一暑假活動的原因為何?

2. 新住民母親蒐集幼兒大班升小一暑假活動資訊的方法為何?

3. 新住民母親於決策過程中與家人討論的內容及模式為何?

4. 新住民母親安排幼兒大班升小一暑假活動的歷程有何差異?

三、 安排幼兒大班升小一暑假活動對於新住民母親的意義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新住民母親

內政部移民法將「新住民」界定為持有外僑居留證、永久居留證者,

申請入境停留、居留及定居之新移民,而臺北市政府職業訓練中心對於 新住民的定義係指尚未取得本國國民身分但獲准居留、永久居留或定 居之外籍配偶及尚未取得本國國民身分者,但獲准依親居留、長期居留 或定居之大陸地區配偶(職訓局,2014)。

本研究中所指稱的新住民母親為與本國籍男性結婚,持有居留證 或取得國民身分證而定居在臺灣之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籍女性配偶,且

9

育有就讀大班幼兒之母親。

暑假活動

本研究所指之「暑假活動」為七月及八月暑假期間幼兒進行的日常 生活活動,包含幼兒的睡眠、個人照顧時間分配、多媒體使用、玩、家 務分工、課外學習活動、運動/體能、宗教活動、拜訪親友、運動項目、

學業相關活動、藝文活動、宗教活動等(Ballard, Chappell, Johnson &

Ngassam, 2013;梁瀚云,2009)。

安親班

課後照顧服務的形式多元,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支持婦女婚育及 使父母安心就業為主要辦理目的,在本研究中,幼兒於大班升小一的暑 假到「正音班」、「安親班」預先學習小學的課程,這些機構皆為私立「兒 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由於參與本研究之臺灣家長、新住民母親皆使 用「正音班」、「安親班」此名稱,且本研究文獻探討所回顧之相關研究,

也皆以「安親班」來指稱提供課後照顧服務的機構,因此,本研究仍以

「正音班」、「安親班」、「才藝班」等來撰寫研究內容。

臺灣家長普遍以口語之「安親班」來指稱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

「兒童課後照顧服務」指的是招收國民小學階段兒童,於學校上課以外 時間提供生活照顧及學校作業輔導為主之多元服務,由公、私立國民小 學設立、辦理之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級,稱之為「兒童課後照顧服務 班」,常以「課後班」、「課照班」簡稱;由鄉(鎮、市、區)公所、私 人(包括自然人或法人)或團體設立,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之機構則 稱為「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設立及管 理辦法,2012)。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