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視覺藝術教育

「視覺藝術」是指以視覺形象做為創作型態的藝術。又稱造型藝術、空間藝術、形 象藝術等(王明麗,2007)。工商產品設計、美工設計、美術、工藝、園藝…等,生活 中和造型有關的活動及產品,都稱做視覺藝術(陳朝平,2000)。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的學習範疇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音樂藝術(教育部,

2003)。本研究對於「視覺藝術教育」的論述範圍為:教學者以統整式的課程架構,指 引學童運用多種綜合媒材,進行平面繪畫、立體構成、造型設計、繪本製作等多樣性,

6

以美術為主軸的創作活動。

二、多元智能理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 MI 理論)

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Howard Gardner 在 1983 年所提出。他反對智能一元論的狹隘 想法,批評傳統的智力測驗以紙筆測量智力,且過於側重數學與語文兩種面向的智能。

Gardner 認為每個人都至少具備有語言、邏輯數學、肢體動覺、音樂、視覺空間、人際、

內省、自然觀察者等八種智能(引自李心瑩譯,2000)。

三、創造性教學策略

研究者參考國內學者陳龍安(2006)所提出之「創意十二訣」:加一加、減一減、

擴一擴、縮一縮、改一改、變一變、換一換、搬一搬、學一學、反一反、聯一聯、代一 代,與「假列比替除可想組六類」之發問技巧十字口訣,以及由美國學者 Parnes(1967)

發展出「創造性問題解決」(Creative Problem Solving,CPS)思考策略、Gordon W.J.J. (1961)

發表之「分合法」、五 W2H 檢討法(why、what、who、when、where、how、how much)、

Eberle(1971,1982)設計之「奔馳」(SCAMPER)檢核法(引自陳龍安,2006),為 教學策略之核心概念。並以陳龍安(2006)綜合多位學者理論所提出之「愛的」(ATDE)

教學模式:問(asking)、想(thinking)、做(doing)、評(evaluation),做為教學 法則,規劃出研究者認為具有可行性及適切性的教學策略。即研究者運用上述的提問方 式,引領、激勵學童思考;再提供多元豐富的媒材,給予學童進行創作,使其能在真實 情境中,學習與運用擴散性和聚斂性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激發多元智能;最後 師生再共同欣賞與分享創作品,透過彼此的回饋與互動,提升創意性思維。

四、全面性的藝術教育(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art education)觀點

Elfand(2002)、Freedman&Stuhr(1996)、Parson(1998)、Vygotsky&Cole(1978)、

Walker(2001)等學者強調:藝術的學習除了涵蓋美學、藝術史、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

(DBAE)外,更應與現實生活、環境結合(引自鄭明憲,2003)。課程設計兼具學科特 質、文化意涵,並與生活結合。此即為全面性的藝術教育觀點。

五、多元文化之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簡稱 MBAE(Multiculture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課程架構理論

此論點主張以學習者為中心、展開循環探究式的學習。課程架構是以多元文化為核 心內涵,將藝術欣賞、藝術史、美學、藝術創作四大學習範疇,進行互融式的教學。強 調課程的統整、彈性與關聯,涵蓋本土及多元文化的精神;並以教師創發課程、統整課 程、多元化的評量,形成 MBAE 的教育觀。

六、學童的學習經驗

Kornhaber、Fierros、Veenema(2004)匯集美國四十一所中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

論於課程中的成功經驗,發現此種模式的教育方式能讓學童以「全心投入、專心致志」

的精神,參與「令人興奮」、猶如「冒險旅程」的學習活動;並在以優勢智能進行學習 的途徑中,肯定自我、樂在學習(引自林心茹譯,2005)。

Csiksentmihalyi(1996)費時五年,專訪、研究九十餘位在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

其中包括十二位諾貝爾獎的得主,發現這些創造性人物能對自身的工作充滿喜愛,自發 性地、心無旁騖地進行創意工作,能自我悅納、目標堅定地無成使命,並能經常跨越領 域的界限、喜於連結鄰近的知識,成就創意(引自杜明城譯,2003)。Robinson & Aronica

(2009)研究調查十餘位當代知名人物,發現他們能獲致成功人生的要素之一,即是「找 到忘我的事」,以無比的熱情投入探索的領域,並以自己所熱愛運用的媒介從事創意工

8

作(引自謝凱蒂譯,2009)。因此研究者綜合上述論點,將本研究欲探究之「學童在視 覺藝術課程的學習經驗」,定義在專注力、對課程的喜好、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童 擅長的領域、創意表現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