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吟誦教學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吟誦教學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唐詩教學方法多元,吟誦教學為其中之一。古人學習詩詞是以吟誦的方式將 文字轉成聲音,讓人在誦讀吟詠中感受詩歌意義而獲得啟示。以下就吟誦教學之 理論與相關文獻做探討。

一、吟誦教學的意涵與價值

(一)吟誦的意義

從古人繪製的圖畫中可發現他們讀詩的方式是吟詩,例如南宋梁楷的「太白 行吟圖」、明代徐渭的「驢背吟詩圖」;今人會說「吟詩作對」,代表讀詩的方式 將詩詞給吟出來;陳少松(1999)指出歷代文人是以吟誦的方式閱讀古典詩詞。由 此了解,吟誦是閱讀詩詞的方式。吟誦因為涉及其他相關的概念,所以在意義上 比較分歧,例如陳少松(1999)提出「吟」和「誦」都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進行有 節奏的讀,但「吟」注重音樂的節奏,而「誦」注重語言的節奏;潘麗珠(1994) 認為「誦」是將聲音拉得較長,聲音上揚,但仍保有一字一音,而「吟」是拉長、

低聲的表現,比起「誦」而言,它又更具有旋律。張清泉(2010)彙整臺灣、中國 大陸對吟誦的主張,並輔以他的教學經驗,對吟誦提出其主張。

綜合各界專家學者對吟誦的界定,大體而言,吟誦從古人讀詩而來,是一種 口語表現方式。依據聲音的表現層次,它可分為唸讀、誦讀、吟誦和吟唱四層次。

此外,依據潘麗珠的說法,吟誦具有曲調旋律,即一般人認知的吟唱,而在表現 的過程中還可以有「弦」和「舞」兩種附加方式,以及獨詠、合詠、輪詠、複詠、

疊詠、襯詠等六種團體吟詠技巧(潘麗珠,2003)。以下就吟誦的四層次做說明。

1.唸讀

「讀」是「口到」的意思,即以一般口語說話的語調直接讀出眼睛所見的 文字,語調的調值以趙元任「五度制標調法」為標準,其速度一般約每分鐘 150

18

到 200 字左右,如果以直讀一首五言絕句,僅需 5 到 6 秒。短短數秒可能帶來「有 口無心」的隱憂,使讀詩情詩境難以彰顯。若能比一般口語更強調聲音的抑揚頓 挫,透過「讀」發出聲音,由聲音表現情緒,例如心生疑惑時,聲音會向上揚起;

難過苦悶時,則語調下沉等。這種「讀」法讓讀者留心處理字句之間的語言情緒,

對於詩意理解是有幫助的。

2.誦讀

「誦」是「讀」的深化,即利用文字聲調高低,平聲長仄聲短的節奏變化,

讀出抑揚頓挫。「抑」是指抑制聲音,使之低弱或小聲;「揚」是張揚聲音,讓聲 音變高強或大聲;「頓」表是停頓;「挫」則為使聲音有所轉折。如果都以音調高 或低的方式去誦讀,聲音單調平淡,容易令人疲乏,甚至會誤解詩文意義。除了 音調高低外,節奏長短也是朗誦時特點,依據文字平仄聲音的屬性,平聲字拉長 聲音朗誦,其聲調不會改變,但是仄聲字則無此屬性,因此平聲拉長,仄聲縮短,

在詩句第二、四、六和韻腳字為平聲時,格外需要拉長些,以凸顯仄聲的短促,

形成節奏上的長短變化。適度的處理聲音長短、高低,掌握「誦」的技巧,藉由 高昂綿延的聲音凸顯詩文中的關鍵字詞,表達詩文的意義和情感。

3.吟誦

循著語言的腔調,順著文字聲調的走向,適時適度拖長聲音,調整音調高低,

依字行腔,按照文字來設計它的唱腔,漢語自然而然就形成樂音,因為漢語具有 旋律性語音的特點。「吟」便是發揮此特點,在沒有樂譜限制下進行哼唱,只要 透過文字聲調發展音樂旋律,使文字聲調和聲腔完全結合,沒有倒字(聲調錯誤) 即可。「倒字」指的是吟誦詩文時,因為吟誦聲腔未能和文字相結合,導致語意 的誤解,例如生日快樂歌的歌詞有「『豬』你生日快樂」的誤會。由於「吟」沒 有固定的曲譜,在不倒字的前提下,隨著吟誦者對詩文內容的理解感悟,自由發 揮,吟詠詩詞活動將趨於豐富多元,自我性濃厚。

19

4.吟唱

當某一詩詞作品的吟詠腔調廣被接受、傳唱,形成了固定的旋律,並將旋律 編寫成譜,如此一來,人人皆可依譜吟唱。「吟」和「唱」二字雖常合用,但在 意思上是有差異的,「吟」是沒有固定樂譜的哼唱,「唱」則要依循固定的曲調哼 唱。基於吟唱古典詩詞的便利性,可使用既有的曲調來套用,例如宜蘭酒令調或 是兒歌小星星等,套調時應考慮曲調的風格是否適合詩文意義,套調時為避免倒 字的產生,可適時調整音階。

(二)吟誦基本原則

任正霞(2009)指出吟誦時若能把握幾項原則,將能協助讀者體會作品的聲 情、文情之美。徐健順(2011)認為吟誦在詩文理解和詩文學習上扮演了一個重要 的角色,因而力倡吟誦,歸納吟誦的基本方法。綜合二位說法,有些原則是目前 國小學童可以加以掌握發揮的,茲簡述如下。

1.平長仄短

詩詞作品依循格律音韻,押韻、平仄有定式,讀詩詞時,透過聲音來發揮詩 詞平仄的特色。原則上平聲文字自然地拉長聲音讀,仄聲文字縮短聲音讀,每一 句詩詞的偶數字更應強調此原則,讓聲音的長短變化更明顯。

2.依字行腔

依照文字聲調的調值來發出適當的音腔,原則上,聲調向上就往上吟,聲調 下降就往下吟。以普通話而言,注音中的第二聲,調值為 35,應該往上吟;第 四聲,調值為 51,應該往下吟,因而有「平高仄低」;然而就江蘇方言而言,因 為其聲調調值影響,所以是「平低仄高」。就此而言,依據文字平仄而行腔是個 原則,實際吟誦情形,可依照詩詞文意再調整。

3.聲韻涵義

聲韻的涵義可以依文體的不同押韻、四聲、開口音、閉口音等來表現,明朝 文人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提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

20

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說明了聲音就像文字一樣,具有傳達意義的作 用,因此聲韻將可以依文體的不同押韻、四聲、開口音、閉口音等來表現其涵義,

例如古體詩藉由轉韻來表達情緒的改變。

(三)吟誦教學法

《周禮‧春官》有云:「興、道、諷、誦、言、語」,其中的「諷」和「誦」

意味著將詩歌背讀出來,並且學習吟詠,進而達成學習詩歌的目的。古典詩詞吟 誦是集結文學、音樂、語言學等各領域的一種藝術,賦有極高的教育價值,也受 到學界和教育界大力推廣(呂佳蓉,2010)。唐詩詞藻優美,詩詞平仄格律有定式,

貴為文學中的奇葩,以吟誦來學習唐詩,既能展現其鮮明的節奏,發揚它的聲律 特色,又可以感受施作傳達的情理。唐詩的文學特質讓兩岸關注吟誦的專家學者 推崇以吟誦的方式來學習詩詞,使學生領略中國文字聲韻的美感,在聲音的輔助 下瞭解詩文意義,進而對詩意有更深層的感受,以受到詩詞的薰陶,涵養人格。

由於吟誦概念未有定論,加上吟誦教學法目前在臺灣教育界尚不普及,因此 關於吟誦教學法的教學流程仍待研發。潘麗珠提倡聲情教學,並建構一套古典詩 歌聲情教學流程(潘麗珠,2003),此教學可說將吟誦或吟唱教學應用於國中學生 詩詞學習的實務,以下簡介古典詩歌聲情教學流程。

1.引起動機

以不同的吟詠方式吟出詩詞給學生聆聽,並就聲音悅耳與否做討論。

2.指導說明

指導學生詩歌吟詠的六大步驟(讀、誦、吟、唱、弦、舞),並請學生試做。

3.分組討論

將學生分組,各組學生從一句詩的吟唱,擴充為整首詩的吟唱,並討論其他 適合的吟唱。

4.融入吟唱技巧

當各組吟唱腔調固定後,加入「獨、合、輪、複、疊、襯」等團體吟詠技巧;

21

接著視各組需求,可加入樂器、肢體動作,或是變換隊形。

5.分享與回饋

各組輪流發表吟唱,展示成果後,其他組給予回饋及建議,各組據以修正後 再度發表。

從潘麗珠建構出的古典詩歌聲情教學內容可發現,其教學目的在指導學童能 吟唱作品,並透過小組討論嘗試創造符合詩詞內容的腔調。

(四)吟誦教學的價值

王萬清(1999)提到詩歌教學若少了吟唱,教學只做了一半。脫離了聲情表 現,拋下聲韻去欣賞唐詩,如此的教學,不免對具有音樂特色的唐詩感到缺憾。

以下將分述吟誦教學的價值。

1.經典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活動

歷代文人學子讀詩詞歌賦時,普遍以吟誦的方式進行閱讀,在文學作品鑑賞 之際,自娛娛人,如此典雅的藝術活動成為傳統學習古典詩詞的方式(陳少松,

1999)。吟誦既能賞析文學作品意涵,又能認識作品的音樂特質和背後的文化意 義,這種獨特性使「吟誦」這傳統的學習方式不能受到淘汰,反而在多元適性教 學的課堂中,立下經典的地位。

實施吟誦教學的教室,課堂上不單單只有教師在講台上單向講述,學生在坐 位上聆聽,以理解作品意涵。吟誦教學是以聲音傳達詩詞作品意涵和情感的方 式,教師可以親自示範吟誦,或者融入資訊科技,播放多媒體吟誦教材,引發學 童注意力,維持學習動機。在多重感官教學刺激後,學生能透過學習紙筆之外的 方式呈現學習成果,以個人或是團體的吟誦表演詮釋對作品的瞭解。

經典的吟誦教學自古有之,若能在傳統基礎上,融入資訊科技產物,將能讓 古典詩詞教學更為有效,學習氣氛更為活絡。

2.多元感官活用,深入詩詞意境

22

吟誦是以文字的音韻聲調為媒介,傳達詩意、詩情和詩境,陶冶讀者的性靈,

它是多重感官刺激的學習,也是眼到、口到、心到的學習,因為讀者將看到的詩 文讀出來,並且在心中思索如何吟出來,以貼切地表達詩文意義和作者創作的意 念。在朱熹「三到」的讀書方法和 John Medina 提及的大腦運作對學習表現的影 響上(呂佳蓉,2010),可得知不同的感官獲得不同型式的訊息若能相互轉換,互 為輔助,對於注意力的維持和記憶力保持是有極大的幫助。

現今教學現場,學生的學習風格各有所好,具有不同的學習優勢,教師設計

現今教學現場,學生的學習風格各有所好,具有不同的學習優勢,教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