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唐詩吟誦行動教學方案設計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唐詩吟誦行動教學方案設計

本節旨在說明唐詩吟誦行動教學方案之設計,分別從方案設計理念、唐詩篩 選標準、方案進度及吟誦教學流程四方面做介紹。

一、方案設計理念

(一)吟誦唐詩的使命感

現今學童讀唐詩有如口語說話般,多以唸讀呈現,但從文獻或是描繪詩人的 相關畫作中發現,古人是用「吟」的方式來讀唐詩,例如宋朝梁楷繪製的「太白 行吟圖」,以水墨畫筆勾勒出李白且行且吟的畫面;吟誦教學研究網指出「吟誦」

是中國文人讀古典詩文的原貌(引自徐健順,2013 年 10 月);唐孔穎達曾說:「動 聲曰吟,長言曰詠,作詩必歌,故言吟詠性情。」指出古人讀詩的方式是以吟誦 來表達詩意與詩情。在當前的唐詩教學實務中,唐詩教學的方式五花八門,但大 體而言都有「讀」唐詩的活動,亦即「讀詩」是唐詩教學的入門,若能將「讀詩」

轉為「吟誦唐詩」不失為可行之道。

唐詩是詩、樂合一的文學,亦是韻文,透過吟誦來讀唐詩將能淋漓盡致地彰 顯唐詩本身的韻律美感,吟誦的聲音同時也具有傳達詩文意義的功能。通過吟誦 的詮釋手法將音樂性和文學性相結合,這樣的唐詩教學既是語文教育,讓學習者 在吟誦唐詩中細細品味精巧篇幅中所描繪的優美詞藻和真摯情意;它也是音樂教 育,美妙的聲音能陶冶心靈,讓真善美在學童心中紮根滋長,發揮發揮「詩教」

和「樂教」的作用。

吟誦具有文化地位,且能深根詩文意義和情感於學習者心中,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身為教師理應負起吟誦教學的使命,指導學童吟誦唐詩,讓吟誦這個文 化繼續傳承。此外,以吟誦進行唐詩教學,學童能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古人作詩吟 唱的氛圍,課室氣氛將顯得活絡,進而使得唐詩學習事半功倍,提高學習成效,

增加學習興趣。

51

(二)吟誦教學的目標

九年一貫教育政策揭櫫「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本國文化精隨」

的語文教學理念,它亦是從事語文教育的精神。而吟誦是古代文人教育和學習詩 詞的方式,採用傳統方式學習經典文學不僅能讓人了解今昔學習詩詞的差異,還 能讓人在吟誦當中感受文字的聲音之美,在聲音的長短、強弱、高低轉換中輔助 詩詞意義的理解體會。吟誦除了能讓學習者認識詩詞吟誦文化外,吟誦因為具有 歌唱特色,讓詩詞琅琅上口,無形中增進學習者詩詞的記誦。陳建一(2003)指出 吟誦的深層目的不在背誦詩詞,而是參與一段音韻和情感流動的過程。一首詩描 述了一個情境,透露一種氛圍,而詩也是一種富有音樂性的文學。學習唐詩如果 只停留於詩詞表面的字義理解,而忽略詩詞音韻的特色,不能領略一首詩的辭情 和聲情時,不免讓人感到可惜。

當前國小國語文教學依循教育部頒布的九年一貫國語文課程綱要,此綱要闡 述國民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並依注音符號運用、聆聽、說話、

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等六個能力指標項目羅列低、中、高三個年段應該達成 的能力指標。吟誦教學是指導學童運用文字本身的聲調,並掌握吟誦原則,將書 面語言轉化成聲音語言,藉此輔助學習者理解詩意,感受唐詩辭情和聲情。換言 之,透過吟誦教學將有助於學童在注音符號運用、說話、閱讀能力的培養。檢視 五年級學童在這三方面應達成的能力指標,其中有些指標將可藉助吟誦教學來達 成,見表 3-4。

52

表 3-4

吟誦教學對應五年級國語文注音符號運用、說話、閱讀能力指標 能力指標項目 能力指標序號及其內涵

注音符號運用能力 1-3-2 能瞭解注音符號中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 作品。

說話能力 本年段沒有與吟誦相對應之能力指標

閱讀能力

5-3-1-1 熟習活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並能分辨語體文及

文言文中詞語的差別。

5-3-4-1 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

劇等)。

5-3-4-2 能主動閱讀不同文類的文學作品。

5-3-4-3 能主動閱讀不同題材的文學作品。

5-3-4-4 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

5-3-7-1 能配合語言情境,欣賞不同語言情境中詞句與語

態在溝通和表達上的效果。

5-3-8-1 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 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

際互動。

5-3-8-3 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

整理。

從表 3-4 發現在五年級說話能力的指標項目中沒有與吟誦教學相對應的指 標,因為此年段的說話能力指標主要在培養學童能充分表達自我意見,具備合適 的語言表現,能表現良好的言談,以及把握說話重點,以作充分溝通。臺灣學生 曾因為口語表達能力欠佳,而將美國名校獎學金拱手讓給中國大陸學生(許芳 菊,2011),這則新聞讓人反思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正如黑幼龍(2013)所言:

「學會口語表達能力,讓你掌握更多機會。」敢說、開口說、說得字正腔圓是口 語表達能力的基礎,而透過吟誦教學將能為這些基礎能力扎根。有鑑於此,研究 者轉而檢視低或中年段的說話能力指標,從中發現指標 3-1-1-3 與 3-2-2-2 是可 以透過吟誦教學達成的,因此引用這兩個指標作為本研究行動教學方案依據的能 力指標,表 3-5 為本研究唐詩吟誦行動教學方案對應之能力指標。

53

表 3-5

唐詩吟誦行動教學方案對應之能力指標

能力指標項目 能力指標序號及其內涵

注音符號運用能力 1-3-2 能瞭解注音符號中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 作品。

說話能力 3-1-1-3 能發音正確,口齒清晰。

3-2-2-2 能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文學作品。

閱讀能力

5-3-1-1 熟習活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並能分辨語體文及

文言文中詞語的差別。

5-3-4-1 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

劇等)。

5-3-7-1 能配合語言情境,欣賞不同語言情境中詞句與語

態在溝通和表達上的效果。

5-3-8-1 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3 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

整理。

吟誦教學旨在教導學童吟誦唐詩,展現唐詩的音韻之美,並借助聲音來輔助 他們理解詩意,進入詩境,體悟詩人情感,以提升學習興趣及成效。本研究之唐 詩吟誦行動教學方案依據表 3-5 的能力指標而成本方案的教學目標,其目標如下 所示:

1. 學童能根據吟誦原則吟誦唐詩。

2. 學童能背誦唐詩。

3. 學童能透過吟誦的方式輔助詩文意義的理解。

4. 學童在吟誦唐詩後能說出唐詩吟誦的趣味與好處。

二、唐詩篩選標準

唐詩是中國文學璀璨的寶石,也是當代的文學標幟,題材內容包羅萬象,從 田園生活、山水抒懷、羈旅鄉思到邊疆風光等,盡收短短篇幅中。在多達四萬多 首的唐詩中,清代蘅塘居士從中擇選精華之作,選錄古詩、絕句和律詩共三百一

54

十首編選成《唐詩三百首》,此詩集享譽文壇。三百一十首唐詩,在有限的教學 時間裡,實難一一加以吟誦賞析,而且唐詩內容廣泛,有些詩篇可能未必符合國 小學童的心智年齡,因此研究者需從中篩選,選編出本行動教學方案之教材。

檢視國小國語課文時,可以發現其中有以唐詩為主的課文,在彙整 101 學年 度康軒、翰林與南一國語各冊課本所選錄的唐詩後,統計各冊課本選錄的詩篇,

共計十四首,見表 3-6。本研究對象在四年級時使用康軒版國語課本,因此已經 學過繆氏子〈賦新月〉和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二首詩,而〈遊子吟〉和〈相 思〉是四年級南一版的教材,故暫時不將這四首詩列入研究對象吟誦的教材,倘 若未來有機會吟誦再作為優先考量。研究對象在目前的國語課本中即將學習〈竹 里館〉和〈獨坐敬亭山〉這兩首詩,保留〈竹里館〉給研究對象的導師教學,最 後以九首唐詩作為本行動教學方案的教材,分別是〈送靈澈〉、〈鳥鳴澗〉、〈觀游 魚〉、〈獨坐敬亭山〉、〈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過 故人莊〉、〈春夜喜雨〉。表 3-6 為 101 學年度康軒、翰林與南一各冊選編之唐詩。

55

表 3-6

101 學年度康軒、翰林、南一各冊唐詩詩篇

出版社 冊別/年級 課名 作者/詩題

康軒

第 7 冊/四上 第十一課 觀月有感 繆氏子/賦新月

第 8 冊/四下 第十二課 詩二首 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第 9 冊/五上 第十一課 詩二首 王維/竹里館

李白/獨坐敬亭山 第 12 冊/六上 第一課 過故人莊 孟浩然/過故人莊

翰林

第 9 冊/五上 第十課 詩兩首 白居易/觀游魚 第 10 冊/五下 第十二課 詩人的心情 李白/望廬山瀑布

第 11 冊/六上 第八課 古詩文選讀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南一

第 7 冊/四上 第八課 遊子吟 孟郊/遊子吟 第 8 冊/四下 第七課 紅豆 王維/相思 第 9 冊/五上 第五課 山水詩二首 劉長卿/送靈澈

王維/鳥鳴澗 第 10 冊/五下 第一課 絕句選 李白/早發白帝城 第 12 冊/六下 第一課 詩選 杜甫/春夜喜雨

三、方案進度

唐詩吟誦行動教學方案的進度主要是根據九首唐詩的吟誦教學而加以擬定 的進度。此方案從五年級上學期九月開始,為期十週。為降低對學童既有的校內 活動及教學活動的影響,唐詩吟誦教學一週兩次,選定在週三的晨光時間(07:35

~08:20)及週四的彈性時間((13:30~14:10)實施。關於進度規劃上,考量學童 對吟誦的先備知識、學習唐詩的經驗以及所遭遇的困難,因此先安排「吟誦初體 驗」教學主題,讓學童認識唐詩吟誦,建立學童吟誦的初步概念。之後再循序漸 進安排「唐詩誦讀」、「唐詩吟誦」的教學主題,期待學童能吟誦唐詩,並透過吟 誦的方式來輔助詩意的理解,增進唐詩的學習興趣。在十週的教學進度上,前五

~08:20)及週四的彈性時間((13:30~14:10)實施。關於進度規劃上,考量學童 對吟誦的先備知識、學習唐詩的經驗以及所遭遇的困難,因此先安排「吟誦初體 驗」教學主題,讓學童認識唐詩吟誦,建立學童吟誦的初步概念。之後再循序漸 進安排「唐詩誦讀」、「唐詩吟誦」的教學主題,期待學童能吟誦唐詩,並透過吟 誦的方式來輔助詩意的理解,增進唐詩的學習興趣。在十週的教學進度上,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