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品格設計融入國文教學實施歷程

第一節 品格設計活動融入國文教學之實施程序

本研究的進行是以國中國文教材當為媒介,搭配著國文教材裡既定課文的背 景情境,以「尊重」、「感恩」、「節制」三個品格教育核心為主體,用來增進學生 在與己、與人、與物之間的和諧相處能力。在最初撰寫此研究計畫時,就先設定 在不影響正式課程的進度前提下進行,也可善用導師的身份並兼顧良好的班級經 營和風氣,所以所有的品格設計活動皆是由七年級上學期翰林版的國文教材裡的 課文背景架構下的構思靈感,也就是依照 Shulman(1987)所提出的教學推理與行動 模式的步驟,針對課文內容的情境進行理解解說,再以比喻性思考的轉化方式轉 化教材情境當作符合品格核心設計的活動,並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和行為的改 變,省思我的教學過程,以作為下一單元的改進參考。

壹、準備階段

首先我從七年級上學期國文教材中尋找適當的單元來進行品格教育,且需考 慮國中每學期的三次段考制度,每個教學單元需要給學生反應和省思的時間,研 究者也需就這一階段的教學進行資料的蒐集整裡與反思,如此與指導教授討論後 便發覺第一次段考範疇內的「雅量」一課便是讓學生學習「尊重」品格核心最佳 闡述工具;邁向第二次段考的授課課文目標「感恩」當然會以胡適的「母親的教 誨」為最適宜教材;緊接第三次段考的範疇課文裡,指導教授便提示我一個重要 品格原理,如果學生能被教導自律精神運用於面對生活周遭種種事物,是不是會 有更多有形無形的資源因此而儲存下來,他們的人生也因此節制使用更變得更豐 富多采了呢?這也引導著我選擇了艾雯的「撲滿人生」,也替此課設計「節制」這 個品格核心活動,也替這個行動研究確定了三個教學單元,也讓此三個品格核心 價值正式融入進這剛進七年級的班級國文教學歷程裡。

貳、課程設計

品格教育的教學設計規劃與正式課程沒有大太差異,大多為:引起動機→發 展活動→綜合活動,只是品格教育還有課後的品格實踐。黃藿(2004)將道德教育 的實踐劃分成兩個層面:

一、屬於理智之德的實踐智慧的培養,也就是培養出分辦「什麼該做、什麼 不該做」的智慧與能力,或做正確道德判斷的實踐理性。

二、培養各種的品格德行,也就是培養出傾向於選擇經由實踐智慧確定為中 庸之道或正當之事的氣質。

完整的品格教育便是由這兩層面相輔相成的。所以當在引起動機的設計上便 盡量與當次品格課程的發展活動上能相接續,或能提升學生自覺為主;發展的活 動則針對「尊重」、「感恩」、「節制」三個品格單元和行為目標而設計不同的活動,

除了加強學生對品格的認知外,也注重其情意部分的培養,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發表、釐清想法、澄清個人的價值觀。「綜合活動」時則由老師帶著學生回想這單 元教學的內容,也讓學生書寫學習表達感觸及收穫。

參、文學選文的運用

Bynilddssen(2002)認為文學的選用可以結合古典文學、通俗文學、神話傳說 或當今的文學故事,並且可以包含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多樣化的文學內容讓孩子 發現跨區域、跨文化、跨時間的背景下發展出品德的相似性。依此發展出兩階段 的策略:理解、反省與回應,並結合討論、辯論、主題研究、角色扮演和撰寫日 記或短文等策略以運用文學作品於品德教育之中。李素貞和蔡金鈴(2004)綜合 Bynilddssen 兩階段五個活動的品格教育策略,利用文學的題材提升學生品德的方 式,可歸納如圖 4-1-1 所示:

圖 4-1-1 運用文學教材的實踐方法

資料來源:Bynilddssen(2002)(轉引自李素貞和蔡金鈴,2004)

肆、教學活動內容

研究者根據品格教育融入國文教學大綱,擬定行動策略,安排的教學內 容如表,原則上每週約四堂課程,每次上課時間為四十五分鐘。由於國文教學內 容為既定正式課程,表格內表示的皆為品格教育所設計的用意與活動。

2.選擇文學教材

反省與回應 理解

3.進行討論、辦論、

研究、角色扮演、日 記撰寫與短文寫作

教學活動

1.確定品格教育

內涵

品格教育融入 七年級 國文 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品格教育融入 七年級 國文 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品格教育融入 七年級 國文 領域教學活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