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4 轉型循環經濟的分析工具

2.4.4 商業模式圖

Osterwalder&Pigneur (2010)提出的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 是 一個視覺化的定性商業發展工具,也是目前管顧公司協助企業創新或創業常用 的工具,屬於開發工具(mapping),不是評估的工具(assessing)。許多研究結 合循環經濟的概念及原則,重新修正商業模式圖(Lewandowski, 2016; Mentink, 2014; Antikainen& Valkokari,2016),來提供給企業作為開發特定循環商業模式 的開發工具。以下分別介紹三個修正過的循環商業模式圖(Circular Business Model Canvas)。

Lewandowski(2016)結合了循環經濟的原則,提出了「循環商業模式圖

(Circular Business Model Canvas)」的架構,從原先商業模式圖的 9 個構成要 素,新增至 11 個;同時說明一個成功的循環商業模式的構成要件應該包含那

些循環經濟的思維及原則,請圖 2- 19。Lewandowski(2016)認為目前的商業模 式圖,無法完全回應循環經濟的原則,另外新增兩個重要元素—「回收系統

(Take-back System)」及「採用因素(Adoption Factor)」。詳細說明請參考 2.1.5.1 循環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

圖 2- 19 Lewandowski 提出的循環商業模式圖

Lewandowski(2016)的研究中並無提供案例來展示此新的架構,而中技社 (2016)稍後應用此架構來分析展示兩個美國循環經濟成功個案,分別為延長產 品壽命的維修服務—iFixit 電子產品維修,以及產品服務化模式—Pley 公司出 租樂高。iFixit 的循環商業模式,請參考圖 2- 20。

圖 2- 20 美國 Pley 新創企業提出樂高玩具租賃商業模式

(中技社, 2016)

Antikainen&Valkokari(2016)認為整個商業生態系統是不斷變動的,而循 環經濟需要系統性的創新,故需要多層次的分析,因此提出結合 Valkokari et al.(2014)提出永續商業模式的三個層次來重新設計 Osterwalder&Pigneur (2010) 提出的商業模式圖。 三個層次包含巨觀—對整體永續的影響、中觀—商業生 態系、微觀—企業本身。

該研究重新設計的商業模式圖其核心框架為微觀的企業本身,也就是原本 商業模式圖,這個部分並沒有增添新的要素;主要的修正為在其上下將巨觀及 中觀的考量要素加入,請參考圖 2- 21。最上層是中觀的商業生態系的分析,主 要包含兩個要素,一個為趨勢及驅動力分析,另一個為利害關係者分析。趨勢 及驅動力分析是指分析商業環境、並檢視目前的全球及產業趨勢,例如新的法 規。而最下層的巨觀則是考量對永續的影響,用社會、環境、經濟的三重底線

架構去定性評估成本及效益,可以另外結合量化的工具如生命週期評估工具、

或 EMF&Granta(2015)開發的循環度指標去進一步的分析。

該研究將此框架應用分析芬蘭的一間社會企業,該企業主要的服務為資源 回收及二手市場提供數位化服務,加速二手產品流通。該研究透過訪談來進行 個案分析,蒐集上述要素中的資料,但僅進行定性的分析,並沒有針對該企業 進行量化的生命週期評估、循環度分析或成本效益分析等。該研究指出循環經 濟的商業個案分析其實是需要縱貫研究,透過長時間來觀察創新的商業模式,

藉由設計或重組來找出關鍵流程及階段。循環度及永續影響評估的方法仍尚待 開發。

該研究的優點是將結合不同層次的思考,但仍盡量維持其視覺簡易操作及 理解,並且將永續的三個面向都納入。一般對於循環經濟的認知較放在環境(資 源)與經濟面向,較缺乏對於社會面向的關注,透過此架構則是將社會面向也 變成基本評估要素之一。另外,該研究也間接點出了循環商業模式圖的侷限,

仍需要搭配其他量化的評估工具。

圖 2- 21 Antikainen&Valkokariw 的多層次分析循環商業模式圖

Antikainen&Valkokari(2016)

Mentink(2014)建立的「商業循環圖(Business Cycle Canvas)」主要是結合兩個 商業的理論而創新設計,一為商業模式創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MI)的流 程架構 41-Framework(Frankenberger et al.,2013)及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Osterwalder &Pigneur, 2010)。41-Framework 的商業模式創新架構是依據專 案管理 PDCA(Plan, Do, Check, Action)的架構來設計,分成四個步驟:初始階段

(分析商業環境)→產生方案(產生想法)→整合(發展商業模式)→執行;這四 個步驟是反覆進行的。但 41-Framework 的架構並非因應循環經濟設計,故許多思 維仍專注在傳統線性經濟的商業模式創新,Mentink 將循環經濟的核心概念及原則 納入後重新設計流程。

該研究修正商業模式圖,並建立商業循環圖,最主要的原因是 Mentink(2014)

認為目前商業模式最大的挑戰是仍缺乏系統思考,過於專注單一企業本身,故透過 商業循環圖的建立,協助企業即便在設計自身的商業模式時,都應該要以更高層次 的系統思考來設計。商業循環圖的出發點雖然建立於商業模式圖,但做了大幅度的 修正,完全拆解 BMC 的九大構成要素,簡化成 41-Framework 的四個基本要素 WHAT/WHO/HOW/WHY(Frankenberger et al. ,2013);打破其視覺化的架構,以方 塊跟箭頭呈現,箭頭主要呈現三種價值流:資源流、資訊流、金錢流,請見圖 2- 22。

BCC 可以恣意變形,依照不同的企業在系統中的角色,會發展成不同的組合,不像 BMC 是固定的九宮格;如果該商業模式有許多 CE 的關鍵活動,例如再製造、翻 新、回收,則會長的更像 EMF 繪製的循環經濟蝴蝶圖,請見圖 2- 23。

圖 2- 22 Mentink 提出具系統思維的商業循環圖

(Mentink, 2014)

圖 2- 23 Mentink 提出的商業循環圖能以不同形式組合呈現

(Mentink, 2014)

該研究透過舉辦工作坊來測試 BCC,比較 BCC 與 BMC 對於發展循環商業模 式的促進效果,透過四個面向來進行比較分析:循環度、商業邏輯(可行性)、創新 度、呈現及溝通。研究顯示,透過 BCC 設計出來的循環商業模式的總得分較高,

最大差異來自極高的循環度。測試者表示透過 BCC 的確較能在設計時思考整體系 統,思考不同活動(企業)間的關係,並指出這樣系統視覺化的溝通工具是目前缺 乏的。但 BMC 在商業邏輯的得分較高(雖然只有高一點),參與者反應因為 BMC 的構成要素較具體明確,而且都是重要的商業分析面向,有助於設記者思考,也助 於其他利害關係者理解,例如投資者。

循環經濟是一個系統性的轉變,若仍舊從單一企業的角度來思考改變,創新會 受到侷限且不夠系統思考。商業循環圖的優點是突破商業模式圖的企業本位思考,

以解決企業較難以系統思考的問題。但,整體的視覺概念卻過於複雜,商業模式圖 受到重視且應用廣泛,即因為其將重要的商業模式構成要素透過簡單的視覺化圖像 的呈現,加速利害關係者溝通,但 BCC 卻將其複雜化,失去原本的重要優勢。Mentink 提出的 BCC 較不強調檢視企業目前的循環現況,直接以大環境問題導向來思考企 業可以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針對三種修正的商業模式圖進行分析比較,請見表 2- 16。總結如下:

(1) 商業模式圖的重要性及面對循環經濟系統的不足

上述三個工具都是以商業模式圖為基礎來進行修正,來調整成適合發展循 環商業模式的工具。商業模式圖將商業構成要素透過視覺化呈現,在實務界受 到重視,因此研究者都想要用這個工具來創新商業模式,但也顯示此工具並無 法完全反應循環經濟的核心價值及需求;Lewandowski(2016)新增重要構成 要素「回收機制」;Antikainen & Valkokari(2016)新增分析層次;Mentink(2014)

則是重新拆解商業模式圖,並繪製成從系統思考來看商業模式及其與系統的關 係,類似循環經濟蝴蝶圖。

(2) 商業模式圖缺乏系統思維

商業模式圖原本的設就是以企業的層次為主體來設計,但卻無法滿足循環 經濟的核心思維之一,系統思考。Antikainen & Valkokari(2016)說明商業模 式圖為微觀層次的工具,因此修正新增巨觀(永續效益)及中觀(商業生態系 統)的分析要素。Mentink(2014)則是為了解決缺乏系統思維的這個問題,而 建立 BCC,將商業模式圖重新拆解且更彈性的運用,讓 BCC 透過系統的角度 來設計企業的商業模式,並繪製不同商業活動(不同企業)之間的關係。

(3) 循環商業模式圖為定性的分析發展工具,需結合其他量化工具進行評估 循環商業模式圖用於產生方案及發展商業模式階段,為定性分析及發展的 工具,主要是提供一個分析的框架。若需要進一步評估,需要建立原型測試及 結合其他量化工具,例如物質流成本會計分析、生命週期評估、生命週期社會 衝擊評估、生命週期成本法。

88

表 2- 16 三種循環商業模式圖的比較分析

工具 修正 優點 缺點

Circular Business Model Canvas (Lewandowski,2016)

新增 2 個構成要素:回收機制及採用因素

Sustainable Circula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tikainen&

Valkokari, 2016)

新增分析層次,將三個層次的概念結合,

建立成為新的架構:Macro (永續的影響)、

Meso(商業生態系)、micro(企業本身)。

1. 結合不同層次的思考

2. 評估永續效益,但只有定性。

該 架 構 其 實 較 偏 向 發 展 工 具,而非評估工具。

Business Cycle Canvas (Mentink,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