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循環經濟對企業的契機與挑戰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循環經濟的發展與趨勢

2.1.4 循環經濟對企業的契機與挑戰

面對永續議題,市場是扮演改變力量最重要的組織,而企業又是市場中最 重要的組織(Hoffman, 2017)。企業在此新的循環經濟模式中扮演關鍵角色,因 此需正視企業需要獲利來永續經營的目標,循環經濟強調透過資源循環來減少 資源耗用,同時創造經濟價值。 近年來循環經濟的重要推手組織英國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成立「循環 100 企業(CE100)」,號召各大企業加入循環經 濟行列,Apple、Google、Unilever、Philips、Coca-Cola、Dell、eBay、H&M、

IKEA、Dow (陶氏化學)等各行各業裡知名國際企業都已承諾參與(EMF, 2017)。 除了大企業外,在這一波循環經濟的熱潮中,許多國家的中小企業及新創事業 也紛紛以循環經濟的原則來開創新事業及商機,循環經濟將帶領全球邁向新一 波的綠色創新。

企業是帶動整個國家更均等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在面對此經濟模式的 重大轉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時在面對大環境的推力(供給風險增加、

原物料價格波動)以及拉力(中產階級成長、消費力增加),企業如何積極應對,

將環境資源的危機轉換為商機,考驗每個企業的應變能力。Koppius 等人(2014)

指出企業若能重新檢視目前線性經濟的生產銷售模式,發現缺口發展成循環商 機,將能更積極的創造採購價值、環境價值、顧客價值和資訊價值,如表 2- 3。

表 2- 3 循環經濟資源價值

資料來源:Koppius et. al. 2014; 中技社, 2016

中技社(2016)彙整企業面臨循環經濟時的挑戰,主要有缺乏資金、

缺乏技術研發、缺乏知識訊息、增加行政負擔、企業文化影響;外部的阻力 則有缺乏法規政策支持、缺乏供應商與消費者支持等。

而契機的部分,科技的高度發展、創新的商業模式、消費者的接受度 轉變,是值得把握跟重視。科技的高度發展,加速並激發許多創新的商業模 式產生,循環商業模式會於 2.1.5 小節說明。本小節特別說明科技及消費者 意識的轉變。

科技創新加速了循環經濟的轉型,扮演非常重要的催化劑;中技社

(2016)彙整幾項重要科技—智慧科技、材料科技、仿生科技與能源科技—

並說明其與循環經濟的關聯性,請見圖 2- 8。智慧科技與循環經濟皆以提升 資源效率、滿足顧客價值需求為目標,並能大幅提升資訊透明;例如物聯網

可以掌握產品的產品的位置、情況與可再利用性,方便廠商即時監控物質並 提供各種循環路徑的優化解決方案,讓物盡其用,創造閒置資源與廢棄物的 價值。材料科技適用於再製造及利用再生物料製造,但各種廢棄資源循環再 利用的技術性相當高。仿生科技學習自然生生不息,避免使用毒性物質,能 延長產品使用週期,讓資源可以不斷重複使用。能源科技則可應用於再製造 及利用再生物料製造的循環商業模式,利用廢棄物質產生再生能源,還有藉 由區域能源整合建立產業共生的網絡,避免浪費能源。

圖 2- 8 科技創新促進循環經濟的因素與案例

(中技社,2016)

消費者角色的轉換是循環經濟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可說是企業轉型至循環 經濟的契機也是挑戰。循環經濟中的關鍵思考是所有權的轉移,消費者不再

「擁有」產品,而僅是「使用」產品。其中重要的轉變有三(C2Cbizz(2013), 生產者為其提供的產品功效負責;消費者變成這個產品功效的使用者;產品 存在的回收機制。

中技社(2016)研究從消費者的面向來切入循環經濟,從宏觀角度來探討

社會文化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演變,引述三浦展(2015)在「第四消費時代」

中提出從戰後迄今四個時代歷經「私有到共享」的轉變(圖 2- 9),目前正值 第四消費時代—「消費社會分工」時代—認為循環經濟所提倡的共享時代即 將來臨,透過創新的社會設計將能使更多消費者願意參與。第四消費時代是 因應對第三消費世私有主義及個人主義盛行的反擊及資訊社會的分享特質。

圖 2- 9 日本消費社會四個時代「私有到共享」的轉變分析 (三浦展,2015)

中技社(2016)研究分析消費者接受循環商業模式的主要驅力與阻力,分 析歸納六個決策因子,包含價格、品質、取得便利性、信任、環境意識、物質 主義,請見表 2- 4。其中價格的經濟誘因仍是主要驅動力,但有其他新的驅動 力逐漸壯大;尤其信任感將會是未來新型消費的重要考量。新的消費心理及態 度正在形成,循環或共享的商業模式的接受度高低仍與此概念是否普及有很大 的關係。

表 2- 4 消費決策因子歸納分析

資料來源:中技社,2016

新型態消費模式,需要更積極的消費者;尤其在共享經濟裡面P2P 模式裡,

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角色會日益模糊。循環經濟中提倡的消費者轉換至使用者,

其實是一項消費文化再造的工程,挑戰消費者的物質主義,如果欲推動循環經 濟,塑造新的消費文化,則需有更多消費者行為研究投入,進而才能在商業模 式中設計機制來與消費者互動,誘發消費者行為改變,邁向降低物質主義、不 擁有的消費分工社會(中技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