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教學活動的綜合評量

第三節 問卷分析

多課外知識。

7.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全班與老師的 關係更加融洽。

0 0 7 21

8.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對學習歷史 有更高的興趣。

1 0 6 21

9.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更期待上歷 史課。

0 1 6 21

10.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更期待上歷 史課。

0 1 3 24

11.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比較願意參 與各項課程活動。

0 0 4 24

12.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可以欣賞到 不同的歷史建築之美。

0 0 5 23

表 5-3-2 實驗二班戶外體驗課程問卷分析表(N=28)

8.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對學習歷史有 更高的興趣。

0 4 7 17

9.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更期待上歷史 課。

0 3 11 14

10.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更期待上歷史 課。

0 1 12 14

11.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比較願意參與 各項課程活動。

0 2 9 17

12. 戶外體驗的上課方式,讓我可以欣賞到不 同的歷史建築之美。

0 1 4 23

(一) 對板橋人文景觀瞭解方面

本問卷的第 1、2、3 題是針對學生經過此次戶外教學後能否對板橋

的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課程是否貼近生活及體驗結束後是否對板橋有 更深的鄉土認同問題進行瞭解,兩個實驗班大多數的學生表示贊成,經 由開放式問題中得到學生回饋:

1. 知道如何親近居家附近的古蹟或歷史悠久的東西。

2. 更了解台灣建築和歷史。

3. 學到有關當地的歷史與文化。

4. 學到板橋的許多風土民情、建築的特色及林家花園的歷史。

5. 收益無窮,瞭解板橋之美與地方特色。

6. 原來歷史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再只是無聊的課程,在這 次的戶外教學中可以與生活結合,在建築物上、在廟宇中都有 很深的意義,不只是拜拜和散步的地方。

7. 學到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板橋歷史,但經過這次教學,讓我對板 橋這塊土地有更深的了解,也知道這些珍貴的古蹟背後的故事。

(二) 戶外教學課程設計方面

本問卷的第 4、5、6 題是針對學生對此次戶外教學設計的內容進行 瞭解,大多數的學生都能理解課程設計的重點,在開放式問題中得到學 生回饋:

1. 學到很多的古蹟歷史,也學到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2. 可以體驗課本以外的知識,讓大家更期待歷史課。

3. 懂得把資料融合在一起,講解給大家聽。

4. 跟班上同學合作讓我很開心。

5. 我覺得到戶外上課很好,學到了很多東西。

6. 增加了跟同學合作的機會,以及怎樣上台發表意見。

7. 最大的收穫是與同學合作報告,欣賞別人報告的優點,改正自 己的缺點。

(三) 有效教學方面

本問卷的第 7、8、9 題是針對學生對此次戶外教學能否有效地提高 學習興趣與師生互動進行瞭解,大多數的學生都能給予高度的肯定,在 開放式問題中得到學生回饋:

1. 使我更熱愛歷史,並對歷史不會有死板的印象。

2. 讓我學到更多課外知識,也越喜歡歷史課。

3. 我第一次去林家花園,沒想到是老師帶我去,而且我們那一組 去講解,讓我有永去(勇氣)說出來。

4. 老師非常細心準備這些活動的精神,使我學到如何把事做得更 好。

6. 瞭解以前的歷史讓我很開心,不但可以出去走走,也不用盯著 死板板的書,讓我記得又快又開心。

7. 學到以前很多的事物,以後討論歷史也不會輸給人家。

(四) 教學目標成效方面

本問卷的第 10、11、12 題是針對學生對此次戶外教學目標的成效進 行瞭解,大多數的學生都能給予正面的評價,在開放式問題中得到學生 回饋:

1. 自己能上網或書籍找資料,讓自己更了解台灣歷史。

2.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歷史以及特色,我們應該要好好保存 古蹟。

3. 學到古人欣賞的美景,其實是如此的健康。

4. 能邊上課邊放鬆身心,可以更集中精神,吸收更多內容。

5. 學到地方特色和由來,也可以欣賞到歷史建築,在讀歷史的時 候也能方便記憶。

6. 學到板橋文化的歷史,可以跟學校課本做結合,學習歷史不困 難。

7. 去實際參觀比較深刻,讓我的成績越好。

研究者發現勾選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選項者,多集中在同一學生,也就是說

每一班都出現三至四人,他們每個人平均都勾選超過三個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

其中還有一名學生只要問卷題目中出現「課程」這兩個字,就一律勾選非常不同 意,但根據研究者一一看過有勾選過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選項學生的開放式答 案,每一張都給予正面的回饋,加上此問卷無需記名,所以無法了解這些學生為 什麼會有不同想法。雖然在民主的社會當中一定會有不同的聲音,一定要給予尊 重,只是研究者想了解是否是課程設計出了問題。

研究者還發現學生回答問卷當下,與研究者的互動也有密切關係。實驗一班 在進行問卷前三天,因學生上課的不專心與敷衍導致研究者在課堂上指責該生,

隔天此事雖平息,但在進行問卷當天,明顯感覺學生的眼神仍有些畏懼感,儘管 告知此問卷不會列入考試成績亦無需記名,但統計出來的結果,選擇非常同意的 學生比另一實驗班多出許多,選擇同意的也比較少。因此研究者推測,實驗一班 有可能是想藉此問卷討好研究者,這也提醒研究者不得不引以為誡。反之,對於 實驗二班整個教學過程中,研究者一直保持活潑、開放的態度,與學生互動良好,

所以問卷分析即呈現多元的分佈,是屬於正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