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環境教育與歷史教學的結合

第三節 板橋人文景觀的歷史教學目標

研究者所任職的國中學區距離板橋地區最初形成街市之區僅有一橋之隔,

約步行十至十五分鐘的路程即可抵達,在研究者任職之初曾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的 課程設計,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欣喜此地區人文景觀資源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雖然 此區的人文景觀無法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制定世界遺產公約中文化遺產的 標準,但卻能幫助生長在此區的學童更了解歷史、貼近歷史。任職學校一度推動 學校本位課程,但因本校社會領域實施分科教學,各科上課節數少,導致校本課 程逐漸濃縮只剩下社團性質。

研究者認為板橋地區的人文景觀資源非常豐富,例如:國定古蹟林本源園

邸、市定古蹟大觀義學與枋橋建學碑、宗教景觀的接雲寺與慈惠宮、枋橋古城遺 跡……等,這些人文景觀資源正好可以與七年級清領前期的台灣史課程結合。不 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化歷史課程,更可以讓學生親自踏進這些人文環 境,感受時間的歷史、在地的文化。但礙於上課節數有限,只能從中挑選與課程 相關性較強的人文環境資源,來進行教學實驗。

板橋地區之所以形成市街與林本源家族移居此地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再則研

究者任職的國中社會領域所選用的康軒版教科書上,也引用林本源家族來解釋開 台祖,課本亦附錄了林本源園邸的照片,因此選擇「林本源園邸」做為校外教學 的第一站。

清領前期台灣械鬥不斷,尤以漳、泉械鬥最嚴重,林家為促進漳、泉和諧,

林維讓、林維源兄弟於是將其妹嫁給泉州舉人莊正,並捐出土地,於清同治 2 年成立「大觀書社」,10 年後創辦「大觀義學」。49因此大觀義學可以說是板橋 教育的發祥地,新北市每年於 9 月 28 日孔子誕辰之日,行政首長皆會在大觀義

49 高傳棋著,《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2005 年初版

學前舉行祭孔大典,其實就是將大觀義學視為是新北市的孔廟,如此重要又具有 意義的人文景觀,定要讓生長在此區的學生重視與珍惜,所以「大觀義學」是校 外教學的第二站。

台灣的廟宇是學生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經過研究者在課堂上粗略的調

查,大約八成的學生曾經與家人去廟宇參拜過,但對廟宇的認識卻十分匱乏;此 次課程內容提及移民來台的共同信仰-海神媽祖,由於媽祖信仰在台灣已成常民 文化,本研究想藉由板橋地區的媽祖廟「慈惠宮」,讓學生可以近距離欣賞台灣 廟宇的特色,因此「慈惠宮」成為校外教學的第三站。

在探討板橋人文景觀特性的同時又鑒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所揭示的

《社會領域課程目標》與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大體一致,理應相輔相成,例如:

第1項 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

第2項 了解人與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關係,以及環境保育與 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第3項 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

第4項 培養對本土與國家認同、關懷與世界觀。

第5項 培養表達、溝通以及合作的能力。

因此,本研究結合環境教育的實施方法以及板橋人文景觀的戶外體驗教 學活動,將本研究的歷史教學目標綜合整理如下:

表 2-1 板橋人文景觀教學資源與國中歷史教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