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一、 板橋人文景觀相關文獻

本研究需帶領學生至板橋地區的歷史人文景觀現場進行戶外體驗教 學,必須找出板橋地區有哪些人文景觀既符合研究者的教學單元內容又可 以讓學生進行戶外教學,因此必須參考清領至民國時期有關板橋地區的地 方志史料與板橋相關專書,俾使從中找出適合的人文景觀景點。有關文獻 大致可分成三大類:

(一)地方志

1. 《淡水廳志》2清道光間,進士鄭用錫纂輯,文中記載距離淡水廳治離 城一百五里處有擺接渡,上可通大姑崁、三坑仔,下可達淡水港,擺接 堡有三條水圳一是大安陂、二是永豐陂、三是南勢角大陂,可說明板橋 開發的緣由。

2. 《續修台灣府志》3余文儀續修,為自 1685 年起至 1764 年所記載台灣歷 史之官方地方志,文中已不記載擺接社,而在擺接堡內由擺接一莊增至 為三莊:擺接莊、新埔莊、廣福莊,可供研究者更加了解板橋地區的歷 史變遷。

2清道光間,進士鄭用錫纂輯,《淡水廳志》

3. 《淡水廳志》4陳培桂纂輯,附有淡水廳全區域地圖,地圖已清楚標示 枋橋頭及擺接堡,文中統計當時擺接堡地區人口為二萬六千九百一十七 人;且在咸豐五年,由紳民捐建枋橋城堡;亦提及在道光十年,林平侯 建充學田六所,這些史料可供研究者了解板橋地區的歷史變遷,以作為 課程設計的依據。

4. 《台北州街庄志彙編上》5 定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將日本 統治台灣前、後板橋地區行政區劃分改變的狀況做一個整理,並將日本 在此區的重要設施一一做介紹。此書可提供研究者將板橋地區人文景觀 從清領至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歷史變遷做有系統的分析。

5. 《板橋市志》6盛清沂、吳基瑞 ,將「林本源園邸」別立一章,以凸顯 板橋一地之特色,值得注意,而本書內容之豐富,考證之精詳,應是研 究林家最好的資料。

6. 《板橋市志續編》7江惠貞發行,將枋橋到板橋的歲月軌跡以表格式敘 述由清領時期開始到民國八十五年重要的大事紀, 研究者可以方便查 詢各個時期板橋地區的重大事件。

4 陳培桂纂輯,《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72 種,民國 52 年。

5 定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台北州街庄志彙編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年。

6 盛清沂、吳基瑞,《板橋市志》,板橋市公所,民國77年十月

7 江惠貞發行,板橋市志(續篇)編輯委員會,《板橋市志續編》,板橋市公所,民國 86 年。

(二)專書

1.

《台北縣鄉土 DNA 藝術與人文教材資料彙編》8文化總會發行,由教 育部指導,結合台北縣內各相關要人員,共同完成「走讀台灣」計畫,

結合鄉土教育以及社會、地理、歷史、文學、母語、藝術和休閒等知 識,讓更多人加深對台灣文化的認識,本書內容以教案方式編排,並 從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至國中階段,給予程度不同的內容,

其中林本源園邸的資料豐富、圖片精美,可供研究者設計教學活動單 時參考。

2.

《枋橋古城-文史資源調查搜集成果報告》9林秀美主編,此書以板橋 社區發展為目標,先透過實地的田野調查、資料收集,進一步利用板 橋周邊的人文與自然景觀,規劃一整年的文化活動,期待能帶動板橋 文化觀光的潛力,也可營造出優質的生活圈。書中對林本源園邸、大 觀書社、慈惠宮都有深入的介紹,且對於文化活動的規畫極具創意與 巧思,非常值得研究者在戶外教學活動的規劃上做為參考。

3.

《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10高傳棋著,本書提供了許多板 橋珍貴一手的古地圖、舊影像、文獻、文物,可作為研究者在講解課 程內容之補充教材。

4.

《台北縣鄉土史料上冊》11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文中訪問 板橋地方耆老有關板橋的起源歷史,包括大觀書社、慈惠宮及林本源

8 教育部指導,文化總會發行《台北縣鄉土 DNA 藝術與人文教材資料彙編》,玉山社編印製作,

2006 年。

9 林秀美主編,《枋橋古城-文史資源調查搜集成果報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2011 年 11 月 28 日出版。

園邸的建置由來等都有清楚的說明,並請耆老將記憶中板橋的舊街、

洋行、舊商店一一敘述,這些都可以豐富研究者的教學內容。

5.

《台北縣地名探索:情歸故鄉 3》12洪英聖著,作者以輕鬆的筆法,甚 至押韻的敘述詩開頭,引導讀者瀏覽台北縣美麗悠遠的人文風景,在 歷史圖檔中尋找與地名有關的證據,為在地文化做筆記,為台北縣二 十九鄉鎮市的地名起源找答案。文中介紹板橋地名由來,起至十七世 紀荷蘭統治時期至清朝林家開發板橋,書中圖文並茂,並輔以歷史考 證,研究者所要進行的三處歷史人文景觀皆有詳細的介紹,可作為學 生閱讀與教師課程設計的重要參考。

6.

《遊園戲夢-林本源園邸賞園手冊》13林秋芳發行,本書將林本源園邸 的歷史沿革、三落大厝、五落大厝與庭園中各處建築都做了詳細的介 紹,書中並教讀者如何欣賞園邸中的漏窗之美、磚之美、雕刻之美、

門窗之美……,都可以當做學習單的設計方向。

7.

《清明園林遊-林本源庭園植物導賞》14林秀美主編,本書將林本源庭 園中一年四季中的植物一一做介紹,植物在園邸中是不可或缺的部 分,每一顆在園邸的植物都有它的意義與功能,研究者也會將園中的 自然景觀融入戶外體驗教學的一部分,所以此書助益非常大。

11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台北縣鄉土史料上冊》, 南投市省文獻會出版,臺北市正中 總經銷,民國 86 年 7 月。

12 洪英聖著,《台北縣地名探索:情歸故鄉 3》,臺北市時報文化,2003 初版 。

13 林秋芳發行,新北市政府圖文授權《遊園戲夢-林本源園邸賞園手冊》,香港商雅凱電稿語音 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民國 100 年 4 月。

14林秀美主編,《清明園林遊-林本源庭園植物導賞》,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2005 年出版。

8.

《探訪林園風華-推廣文化深耕》15一套四冊,劉佳鎮、鄭佑津等著,

以歷史篇、文學篇、藝術篇、建築篇四冊,以適合國小高年級學習教 材為主,輔以有趣的問答,讓國小學童有屬於自己的遊園手冊,書中 口語又生活化的介紹方式,有助於研究者在講解林本源園邸時很好的 依據與借鏡。

9.

《台灣的媽祖廟》16,陳仕賢著, 媽祖信仰隨著先民渡海,從澎湖再 傳播到台灣各地;原本只是民間的信仰,但清朝及日本政府為了統治 台灣人民,便強化媽祖的神蹟,並透過興建媽祖廟或加封媽祖為「天 后」等方式,使得媽祖的信仰日益普遍及興盛。近年來由於各地的媽 祖遶境活動經常有政治名人的參與,加上媒體的大幅報導,更將媽祖 的信仰推到了高峰。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媽祖信仰在台 灣的源起,清朝、日治時期及光復後的媽祖信仰傳播,媽祖的稱呼……

等;第二部分在介紹媽祖廟的欣賞重點,包括神像、建築、匠師派別、

皇帝或政治人物的匾額等。第三部分則針對台灣古蹟級的媽祖廟,包 括歷史沿革及建築特色,進行詳盡的講解。透過本書,研究者可以深 入了解媽祖信仰的歷史及內涵,同時,亦可作為課程的補充教材與學 習單內容參考。

10.

《台灣宗教之美-迎媽祖》17,劉豐繪圖、曹銘宗文字,是台灣第一

15 劉佳鎮、鄭佑津、施佩婷、吳鳳琳著,《探訪林園風華-推廣文化深耕》一套四冊,台北縣政 府文化局,民國 96 年 12 月第一版。

16 陳仕賢著,《台灣的媽祖廟》,遠足文化出版,台北縣新店市,民國 95 年。

17 劉豐繪圖、曹銘宗文字,《台灣宗教之美-迎媽祖》,聯經出版公司,台北市,2009 年 05 月

本以手繪形式,將迎媽祖的盛況,完整陣頭與遶境隊伍呈現的手繪圖 書。更從文化面、歷史淵源、到民間信仰特色,做整合性的介紹。以 文字、加上手工繪製的插圖,展現充滿人性以及特殊文化面的宗教盛 事。此書以摺頁方式呈現,將此書展開便成為一支媽祖遶境的隊伍,

很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因此研究者將此書放至於實驗班級之教室供學 生自行翻閱,做為慈惠宮戶外教學的先備知識,讓學生更加了解台灣

「瘋媽祖」的文化。

11.

《聽!台灣廟宇說故事》18,郭喜斌著,台灣廟宇的樑柱、屋簷、四 壁,都藏著一則則流傳久遠的傳統故事彩繪和雕刻,它們的製作年代 有的甚至近百年之久。作者研究台灣古廟多年,現為帶團參觀台灣無 數廟宇藝術的文史工作者。作者以長年全省廟宇跑透透累積的鑑賞 力,挑選出最常見、最熟悉故事情節及最珍貴的廟宇裝飾藝術,不只 讓信眾看到樑上雕刻的精美,也教信眾如何辨識出每一則故事的關鍵 人物。因研究者在設計慈惠宮媽祖廟的學習單時,想讓學生在參訪過 程中,拍下小組成員共同所喜歡的雕刻,回家後搜集資料介紹這些精 彩的故事和畫面。所以此書也可以成為學生完成學習單的參考書目。

18 郭喜斌著,《聽!台灣廟宇說故事》,貓頭鷹出版,台北市,2010 年 01 月 15 日。

(三)學位論文

1. 林姵君,《板橋大觀書社之探究》19,本研究從板橋發展源流去探索出 大觀書社設立淵源與發展脈絡,結合大觀書社信仰與建築,建構大觀 書社完整的風貌。此研究可作為設計大觀書社教學活動及學習單的參 考資料。

2. 黃啟祥,《林平侯家族與大溪板橋之開發》20,藉由林平侯的一生,由 開墾荒地到文明的歷程,包含文化、社會、經濟、行為模式的變遷。

林家終於在清代中葉發展為全臺灣第一家,以「板橋林」或「臺灣林」

林家終於在清代中葉發展為全臺灣第一家,以「板橋林」或「臺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