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次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四節 第四次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一、有超過半數的委員認為前 5 大評鑑向度的重要程度非常高。

因此確認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向度第一向度「辦學理念與

指標 2-1、能了解並遵循教育相關政策與法令規定辦學,獲得各界肯定。

指標2-2、能配合教育政策、法令,轉化定訂具體可行之學校計畫。

指標2-3、能清楚將教育政策與法令傳達予學校成員,並切實執行。

指標2-4、能反應政策執行困難並尋求解決之道。

指標2-5、能有效執行教育處重點工作,並著有績效。

三、本向度重要性程度「很高」(平均數介於 5.0 至 5.49 間)的有 1 個指標,

為:指標 2-6、能充分了解教育的政治、社會及文化脈絡,並主動積極預為因應。

由上統計述結果確認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第二向度「政策 與法令執行」的指標為 6 項。

肆、行政領導與管理

本向度共10項指標,各指標第四次問卷調查其重要性程度判定結果如表4-4-4。

從表 4-4-4 顯示 15 位委員對「行政領導與管理」10 項評鑑指標的評定結果如 下:

一、有超過半數的委員認為此向度 10 項評鑑指標的重要程度非常高。

二、本向度所有指標的重要性程度都「非常高」(平均數介於 5.5 至 6.0 間)。

所有委員對本向度的指標看法一致,因此確認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 鑑指標第三向度「行政領導與管理」的指標為10項。

表 4-4-4 第四次調查問卷「行政領導與管理」各指標重要性程度判定結果

伍、課程發展與教學領導

績效評鑑指標第四向度「課程發展與教學領導」的指標為 8 項。

柒、社區資源整合與運用

指標6-1、充分運用社會資源,協助校務發展,發展學校特色,共同提高學生 學習成果。

指標6-4、能運用家長人力資源,成立愛心志工服務團體,有效支援學校行政 及教學。

指標6-5、能健全家長會組織與功能,建立親師溝通平台,促進親師合作。

指標 6-6、與家長會及家長維持良性的互動,獲得家長信賴與支持。

指標6-7、能鼓勵並吸引家長及社區人士參與學校教育活動。

三、本向度重要性程度「很高」(平均數介於5.00至5.49間)的有3個指標:

指標6-2、能主動積極參與社區工作和活動,使社區認同本校教育目標。

指標6-3、能開放校園,促進學校與社區的充分交流,資源共享。

指標6-8、能與他校及校外機構建立良好關係,並建立校際資源共享機制。

所有委員對本向度的指標看法趨於一致,因此確認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 效評鑑指標第六向度「社區資源整合與運用」的指標為 8 項。

捌、小結

本研究問卷經 15 位德懷術諮詢委員四次問卷調查,自 97 年 6 月起至 97 年 10 月止歷時共四個月,終於建構出「台中市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六 大向度、47 項指標,研究成果如下:

ㄧ、「辦學理念與實踐」

(一)具有正確教育理念,且認真負責,頗受好評。

(二)能提供學校正確的治校理念,獲得親師生信任支持。

(三)能依據辦學理念建立學校願景並凝聚共識。

(四)能依據教育理念,塑造出優質學校文化。

(五)能依據教育目標,訂定計畫,執行有關教育活動,獲得良好成效。

(六)能經常檢討、反思,檢核個人辦學理念,以提升行政效能。

(七)能依據教育理念,發展學校特色。

二、「政策與法令執行」

(一)能了解並遵循教育相關政策與法令規定辦學,獲得各界肯定。

(二)能配合教育政策、法令,轉化定訂具體可行之學校計畫。

(三)能清楚將教育政策與法令傳達予學校成員,並切實執行。

(四)能反應政策執行困難並尋求解決之道。

(五)能有效執行教育處重點工作,並著有績效。

(六)能充分了解教育的政治、社會及文化脈絡,並主動積極預為因應。

三、「行政領導與管理」

(一)能落實校務發展計畫達成教育目標。

(二)能了解學校教職員的長處,並有能力讓各種長處發揮,提高行政效率。

(三)能建立民主、參與、公開、共同決定的領導方式,有效解決校務問題。

(四)能建立和諧的溝通管道,營造溫馨、開放的校園氣氛。

(五)能妥適的管理與運用學校經費財產等資源。

(六)能及時有效的處理校園危機事件。

(七)能配合學校發展,營造良好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各項學習成效。

(八)能建立學校校務自我評鑑與改進的機制。

(九)能準確診斷學校運作的問題,並適時提出有效改進策略。

(十)能持續營造學校各項辦學績效,使師生以身為學校之一份子為榮。

四、「課程發展與教學領導」

(一)能依學校願景,領導學校教師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二)能建立學校教學團隊研究與討論的機制。

(三)能建立有效教學支援系統,提供教師教學最大協助。

(四)鼓勵教師進修、研究、創新及改進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多元學習成

就與促進適性發展。

(五)能落實學校本位教學視導,建立回饋機制,提昇教師專業發展。

(六)能與教師共同塑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氣氛,提升學習成效。

(七)能建立教師同儕合作系統,鼓勵教師就教學改進事項互相聯繫,成果顯 著。

(八)能關注並診斷各類學生學習的困難,並提出有效改進策略。

五、「專業素養提昇」

(一)不斷促進自我專業知能成長,提供師生終身學習典範。

(二)能主動了解教育新知及教育發展趨勢,推動教育革新,成效顯著。

(三)能提升校務發展能力,充分支援教學及學習活動,對師生頗有助益。

(四)能建立有效的專業發展支持系統,以利教師將新知與實務結合。

(五)能鼓勵師生團隊學習,建立學習型學校。

(六)透過辦學歷練,更具有民主素養,並遵守校長專業倫理。

(七)展現高度服務的熱忱,品德操守足堪典範,獲得同仁肯定。

(八)能建立校長專業成長檔案,反思個人辦學績效。

六、「社區資源整合與運用」

(一)充分運用社會資源,協助校務發展,發展學校特色,共同提高學生學習 成果。

(二)能主動積極參與社區工作和活動,使社區認同本校教育目標。

(三)能開放校園,促進學校與社區的充分交流,資源共享。

(四)能運用家長人力資源,成立愛心志工服務團體,有效支援學校行政及教 學。

(五)能健全家長會組織與功能,建立親師溝通平台,促進親師合作。

(六)與家長會及家長維持良性的互動,獲得家長信賴與支持。

(七)能鼓勵並吸引家長及社區人士參與學校教育活動。

(八)能與他校及校外機構建立良好關係,並建立校際資源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