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課程設計與實踐

第四節 回饋與修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女,我們接受妓女,妓女是一個工作,我們接受,只有她們可以進去那個房 間,提供她們的服務,這是為什麼有那個。

TH:所以現在那個畫對你們來說是什麼意思?是以前的歷史還是?

S6:對,以前的歷史。

S7:但是現在表示愛情嗎?

S6:沒有。(CB-0426)

因為學生大多為年輕人,因此其分享大多為現代社會的普遍價值觀,代表愛 情的物品較為普遍,如巧克力、禮物等,另外帛琉學生也分享其傳統房屋裝飾,

雖然與愛情的關係不大,但是在傳統女性價值上也能呼應文本的女性不能自主。

研究者於課後反思,學生的反應不合乎預期的原因可能在於引導的失敗,應該於 課前設計學習單,給予學生搜尋資料和思考的時間。

第四節 回饋與修正

本節為教學實踐結束,依據學習者訪談回饋和教學者的課後反省,進行課程 設計的修正,並且提出最終版的現代文學教學設計。

一、學習者的回饋

研究者完成兩次教學實踐後,選擇完整參與課程之學習者進行深度訪談,訪 談內容分為三部分,一為整體課程評價和建議,一為教學實踐範例〈愛〉之回饋,

一為對於文學教材之建議。

以下就兩部分討論學習者對於課程設計之回饋,其一是整體課程和文學教材 之意見,屬於宏觀的整體課程感想,其二是對於教學範例〈愛〉一課的看法,屬 於微觀的課程深入討論,研究者從中整理學習者之回饋與心得。

(一) 整體課程與文學教材 1. 希望接觸多元的閱讀材料

本課程作為華語中心的選修文化課,選修者為中高級程度學生,研究者在課 程開始時便和學生討論選擇課程原因,大多學習者選擇課程的原因為想要增進閱 讀能力,其次是想多了解文化背景。而藉由訪談,可以了解學習者更多個人的因 素和興趣,在「為什麼選這堂課」的問題中,各個學習者的回應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1:我喜歡華人文化和台灣文化,也很喜歡看故事,想要了解更多文化方面 的事情。(S1-0110)

S3:我自己也會讀台灣的小說,翻譯成越南文,所以我想要認識更多的故事,

還有加強閱讀能力。(S3-0113)

S6:因為華語中心開給中高級學生的選修課不多,所以選擇語言程度最高的 一班,想要多閱讀不同的文章,增加閱讀能力。(S6-0426)

S7:我喜歡文學和閱讀,這個課可以讀一讀跟課本不一樣的文章,我想要增 加閱讀能力。(S7-0505)

從學習者的訪談中,可以窺看中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希望能夠接觸更多元的教 材和課程,並且從中增進閱讀能力。同時,也有學習者表示自己對於文學作品的 興趣,希望認識臺灣有名的文學作品。

而在這些文本的多元主題中,研究者於訪談中發現有趣的現象,參與訪談的 女性學習者皆選擇〈愛〉作為最喜歡的一課,討論的主題也很有趣,而唯一的男 性學習者則表示對於魯迅作品印象較深。在「最喜歡哪一課還是最記得哪一課」

的問題中,四位學習者的回應為:

S1:我最喜歡〈愛〉,故事很有趣,還有聽同學說的故事。(S1-0110)

S3:我喜歡〈愛〉,裡面的愛情故事很感人,我看過一些中文的小說,跟現 在的愛情故事不一樣。(S3-0113)

S6:嗯,魯迅的作品,因為我以前讀過魯迅,在俄羅斯,用俄文,現在用中 文讀魯迅,這個我覺得很有意思。其他我也覺得有意思,這個(指〈鄉愁〉) 說中國和台灣戰爭的事,這個(指〈愛〉)說愛情故事,課本的文章比較多 生詞和文法,這裡可以討論比較多文化的東西。(S6-0426)

S7:〈愛〉,緣分很有趣,我以前不知道輪迴,聽老師說,再看這個故事,知 道這個故事更多。我看過 Lust, Caution(李安電影《色戒》),想要知道更多 張愛玲的故事,很多不一樣的愛情,裡面還有戰爭。(S7-0505)

雖然男女樣本數較少,但能從其中窺見學習者對於普遍性主題的反應,學習 者對於愛情故事感到「有意思」。而在不同普遍性主題的跨文化分享中,學習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好奇在不同文化中,對於愛情、親情、戰爭等普遍性主題的不同想法。

2. 增加現代文學的基本知識

關於文學教材應該選擇何種文本,本研究訪談的四名學習者都認為應選擇有 名的作品,想要多閱讀最有名的、在華人文化之中母語者普遍認識的作品。或有 學習者認為知名的作品是閱讀文學作品的基礎,且其內涵被華人文化所承認,像 是學生 S6:

S6:最有名的作家的作品,因為大家都知道,那麼我學中文,我也應該知道,

看完這些最有名作家的作品,就可以看別的。還有我覺得這個最有名就是,

更好表示中國文化,大家都承認這個作品,所以它一定是很好的。(S6-0426) 或有學習者將知名作品與反應文化連結,因而對台灣文化的興趣而想要閱讀更多,

像是學生 S1:

S1:我想讀有名的作品,因為我很喜歡台灣文化,我想要學台灣人都讀的作 品。(S1-0110)

從中可見,學習者想要知道更多母語者都知道的知識文化,而將這層討論放 在文學教學當中,知識文化也包含現代文學的基本知識,這些基本知識則有基本 文類、有名的作品、常見的作者。

在課程規畫與課文選擇方面,完整參與第一次教學實踐的兩位學習者,普遍 認為課文很有趣、希望可以認識更多有趣的作品,而參與第二次教學實踐的學習 者同樣覺得課文有趣之外,在無形中點出兩次課程規畫之差異,即第二次教學實 踐拿掉現代文學之介紹。

TH:你覺得這堂課有什麼可以加強的地方?

S7:我覺得課的前面可以介紹中國的文學,用圖片還是影片,不用很多,簡 單介紹中國文學,我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很少。希望老師多講作者的故事,

我們可以認識多一點,因為作品跟作者的關係很近。(S7-0505)

學生 S7 提及應增加作者介紹,同時也是接受訪談的學習者所認同的問題,

因為課程時間限制,研究者強調文化主題討論,而相對壓縮作者介紹之時間和內 容,學習者大多表示想要知道更多:

S1:多一點作家,說一說作家其他有名的作品。(S1-01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3:我想要知道作家的故事,因為故事比較有趣,她(指張愛玲)也很有名。

(S3-0113)

S6:應該多說一點作家,不一定花很多時間,十分鐘就可以,說一說作者的 故事和生活。(S6-0426)

綜合上述,學習者對於文學基本知識中的作家十分感興趣,並且認為作者與 作品和文化的連結很深,可以增加文化認識也比較有趣。

3. 認可不同文本的使用與連結

另外在多元性的角度,使用非文字的文本增加學習趣味,或是減低難度,也 被學習者提及。或有學習者提到〈孔乙己〉那一課使用漫畫搭配大綱17,認為此 方法可以提升閱讀興趣和減低原文難度。

TH:印象最深的一課,就是,你最記得哪一課?

S7:我覺得魯迅那一課很好,用漫畫,很有趣,把課文寫得比較簡單,原本 的課文很難,自己讀很難。

TH:你以前讀過〈孔乙己〉嗎?

S7:沒有,但是我自己看課文,很難,很多字需要查字典。(S7-0505)

學習者在此也點出文學教學的一個問題,即應該改編文本與否。在該課教學 設計中,研究者嘗試以漫畫加大綱的形式,引起學習者的閱讀興趣,進而討論文 化主題,課堂氣氛也因漫畫較為活絡,因此受訪的學習者持支持意見。不過改編 課文與否,屬於另一層面的教學議題,需要更多的研究討論。

而其他影音文本的使用,也有學習者提出,認為影片或音樂的介紹,讓文本 變得有趣,也可以知道更多故事。

S3:我想要看更多的故事,不一樣的作品,比如說音樂,這一課的後面老師 給我們聽一首歌,我覺得很好,還有最後一課,老師給我們看一個 MV(指 SHE 的〈我愛你〉),我覺得跟〈愛〉很像,都是很美麗的愛情故事。老師 可以給我們更多故事,還有電影。(S3-0113)

綜合來說,學習者希望課程可以更多活潑,使用不同的方式認識和閱讀文學 文本,並且希望教學者可以給予更多的閱讀導引,從課堂中或者於課後認識更多 元的閱讀文本。

17 詳見附錄二的課程講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教學範例〈愛〉

1. 增加文化討論

針對教學範例〈愛〉,在訪談中研究者發現,因為亞洲學生熟悉「緣分」和

「輪迴」的觀念,所以較不會對〈愛〉一文提出疑惑。在「你覺得這一課最難的 地方」的問題中,亞洲學生的回饋如下:

S1:生詞比較難,有些字比較少用,但是還好,這一課我覺得不難。(S1-0110) S3:我覺得不難,故事很有趣,想要知道作者多一點的故事。(S3-0113)

而俄羅斯學生則因為母語文化中沒有類似的觀念,初步認為這一課困難的地方在 文化部分:

S6:文化,因為俄羅斯文化沒有說緣分、輪迴,我們說 destiny,對,命運。

認識緣分的意思,再看文章,就覺得很有意思。我覺得這堂課應該多說文化 的事情,讓我們討論。(S6-0426)

S7:不很難,文化有一點,我知道佛教有輪迴,我們也學過緣分這個生詞,

讀文章的時候不會想到這個,老師說,才想到。(S7-0505)

上述可見,〈愛〉的文化點對於西方學生來說,差距比較大,對於東方學生 則差距較小,但是對於文化背景仍有興趣,建議增加文化討論的設計,讓不同文 化背景之學生,進行闡述。雖說如此,依據跨文化溝通的開放性原則,仍應注意 不應將固有的文化印象套在學習者身上,如歐美學生就不認識輪迴觀、亞洲學生 就應該知道緣分概念,應該保持開放性的討論空間,讓學習者發表多元看法。

2. 重視文化點的跨時代問題

現代文學的經典作品大多已有近百年的時代差距,雖然傳達許多文化觀,但 是與現今社會仍有差距,學習者在課堂中和訪談中的反應,也多少意識到這一點,

現代文學的經典作品大多已有近百年的時代差距,雖然傳達許多文化觀,但 是與現今社會仍有差距,學習者在課堂中和訪談中的反應,也多少意識到這一點,